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在各个行业的生产活动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对电力企业进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促进我国变电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帮助我国电力系统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有效维护继电保护与运行工作,成为了电力系统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维护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对其运行中的问题现象展开分析,找到合理的契入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维护方案。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维护
1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简述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主要是为了解决供电系统中的故障现象,进而能够维护供电系统的平稳运行。继电保护系统也应兼顾灵敏度,如果发现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出现任何异常现象,都需要通过继电保护迅速作出反应。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智能终端、电子互感器、交换组以及合并单元等,如果发现继电保护系统中出现故障现象,可以立即将保护的装置与电网进行分离,还可以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监控作用,一旦检测到设备存在故障现象,就会自动开启警报,并引起管理人员的注意。
2传统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比较
2.1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的设计方式不同
传统变电站的装置连接都是通过电缆线完成的,装置之间采用实际接线,线路复杂,易发生故障且难以诊断故障位置。每条电缆传输的信息有限,线路利用率不高,变电站内的数据获取比较困难。而智能变电站直接利用 SCD 对全站进行系统配置,采用虚端子设计,通过电子合并单元就地整合数据并数字化,通过光缆传输,大量减少二次电缆线的使用,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能力和可靠性。
2.2运行方式不同
常规变电站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标准,各设备和装置的工作相对独立,需进行多系统切换来控制变电站运行,操作繁复、可靠性低、易出错。而智能变电站采用一体化平台就可以对全站的运行进行监测和控制,能够实现实时的信息交互和通讯,操作简单方便,集成度高。
2.3维护的方式不同
常规站维护和检修主要靠定期人工检查来完成,变电站检修人员工作量大,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而智能变电站未来可采用状态检修的方式,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实时监控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立刻报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4调试方式不同
传统变电站主要依靠变电站现场就地测试,检修人员需要在现场用专用工具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且安全性难以保障。智能站的调试则只需要外接计算机,可通过程序或软件进行远程测试,仅需要抓取网络报文即可以进行调试。
3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特点
(1)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传统的变电站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进行系统的检测和维修,与智能变电站模式比较,存在严重的工作效率低、人力资源过度浪费的现象。对于变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不能够长期保持电力系统中电网调度的稳定运行。而通过使用智能变电站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通过智能变电站的使用,能够利用电子科技设备进行电力系统的相关检测和维修工作,有效避免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人为误差,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其次通过对变电站进行一体化的管控,使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转型升级。(2)使用智能变电站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处理的时候,能够运用其智能化系统对因外界条件变化或人为操作失误所引起的故障进行准确分析,找出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合理安排,及时处理故障,尽可能地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帮助电力系统长期稳定的发展。(3)使用智能变电站,能够有效传达相关施工单位工作过程当中出现的故障参数,能够保障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在智能变电站的网络节点上进行实时监督,保证相关变电站能在收到故障信息反馈之后及时解决问题。
4 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
4.1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是指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中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以及十个工作单位之间能够进行有效连接的一个部分。利用合并单元,可以使各个单元的信息能够得到共享并且进一步提升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效率,能够降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时在技术上存在的难度,从而提高继电保护工作系统的工作效率。
4.2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当中的数据进行基础性利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传输,从而使得智能变电站的工作得到更好的实践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交换机
交换机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数据传输的重要保障。交换机对数据进行转换的过程是设备以及单元之间数据的一定转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加快变电站数据的传输速度,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
4.4使用通信设备及网络终端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以及通信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智能变电站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时,能够使用通信网络对信号进行反馈,智能终端随时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并通过高效的预警方式对电路设备的所有开关进行及时的配合关闭,能减少由于控制电闸操作不及时而导致的变电站受损现象的发生。
5 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维护现状
5.1管理问题
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来说,其在前期管理工作上会涉及到很多内容,如设备测试、电力装置等,而到了中后期主要对设备展开维护、升级工作。而电力企业在对110kV智能变电站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只重视使用环节的工作,没有加强对后期管理的维护,并且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部门与维修部门间得不到有效地交流,无法实现设备的改造与创新,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5.2在线检修精准度不够
当前,有非常多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设备通过在线监测装置以及诊断装置来进行监测,主要是对继电设备进行故障检测,然而当前阶段在线装置使用时会因为受到种种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检修结果不够精准,而当前检修精准度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当前电力系统运行对设备检修结果的要求,没有办法精准开展设备检修工作。
5.3设备维修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一旦110kV智能变电站出现事故以后,必然会造成不小的损失,也会为今后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导致110kV智能变电站设备维修存在比较严重的滞后性问题。在实际运行时,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继电设备。同时,当前我国电力单位在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时,必须要对设备进行现场考量,并结合设备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宜的检修计划,这也会进一步导致检修滞后性加强。
6 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维护与管理
6.1健全规章制度及人员管理
应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做好使用前管理工作以及使用后的维修工作,这样才能使继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①详细的制定工作运行制度,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避免工作中的失误现象。②合理的对工作任务进行分为,并建立责任制度,有效消除管理漏洞。③通过奖惩制度、检查制度以及考核制度,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6.2日常维护定量化
应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养护水平,不断地规范作业流程,这样才能降低工作中的问题现象。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设施在展开运行维护的过程中,一些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较久,因此应做好对设备的维修工作,并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对促进机电系统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设备间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检修工作没能得到落实等各项原因,使得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不稳定以及一些问题现象,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对故障发生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6.3强化继电设施保养工作
为保证继电设施的运行状态,应展开合理的巡检工作,与此同时,维修人员应按照相应的检查计划来展开维护工作,可以很好的发现设备中的故障问题,对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继电设施的清洁、标定管理工作,确保继电设施同步操作,避免差异性;此外还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处理继电设备的腐蚀性,进而合理地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现象。
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其运行质量会对整个电网的平稳运行带来直接地影响。智能变电站运行中继电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对继电保护的维护工作,使其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对此,以110kV智能变电站为对象,提出合理有效的维护策略。
参考文献:
[1]王锦青.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4):69-70.
[2]胡朦朦,张青.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J].科技风,2018(36):223.
[3]王强,于明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维护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5):279-280.
[4]杨青.浅谈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J].低碳世界,2018(04):79-80.
论文作者:张成华1,祁起世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