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想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分析建筑企业自身管理、项目工程组织施工、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方法和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这些因素都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结合项目工程施工的实际,做到预防和治理相结合,按照既定的要求和管理办法,采取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真正实现安全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构建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建筑工程安全施工顺利开展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技术构建
建筑项目施工一直是建筑领域意外安全事故发生的重灾区,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企业和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有时还会对地区社会秩序稳定以及国家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威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从施工和生产的工种繁多,人员密集,机械和施工材料十分集中,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多种安全因素。如果安全防护措施做不到位,就会很容易发生物品和人员高空坠落,起重设备伤害、触电事故以及坍塌等安全事故。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条件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管理,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做好施工动态安全管理工作。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目前的很多施工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安全管理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相关人员对安全操作的掌握不够熟悉,且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生产制度还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了解,一些施工人员只是将安全生产挂在嘴上,而并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此外,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监管单位没有在特殊的安全管理岗位上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甚至会出现由其他管理人员顶替的现象发生,这是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弊端。因此,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提高施工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没有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目前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安全管理时,并没有建立起一个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让相关部门和个人没有客观认识到自身的责任目标,也未能对影响施工安全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这种做法让很多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也就不能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整个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多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都比较高,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较为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也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果一个建筑企业的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会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变得随意松散,让施工现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使得整个施工过程都处在一个不安全的状态中。
4.缺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投入资金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十分重要,能够避免施工人员遭受不必要的伤害。所以,安全管理投入资金的多少,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单位对安全管理的投入资金不够,由于设备的短缺而造成的巨大安全隐患屡见不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费用,而不能正常地开展生产工作,导致施工工作拖延停滞,这就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构建的途径分析
1.分析和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建筑安全法规体系
针对上述提到的关于缺乏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条例,有关部门应该针对这一薄弱环节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清除当前建筑施工行业忽视法律法规建设的恶习,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建筑行业质量标准、安全可靠的要求。
2.加强建筑施工各方的施工安全监管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由于建筑施工的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并没有太大的处罚力度,对各方责任主体缺乏有效的惩戒作用;而监管方由于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往往没有承担监管责任,而激励机制主要是针对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这些单位制定的。各相关责任单位只有积极履行职责,同时要加大对存在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及处罚决心。这样贯彻执行,那些生产条件不足、缺乏许可经营、没有有效实行监管的责任主体将面临处罚。没有安全生产书就无法正常的开工建设,经过整顿后满足了相关的施工安全需求,才能够重新开工。
3.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常常缺乏科学性,这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对于那些存在安全缺陷的机械设备缺乏有效手段解决的话,会对安全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建筑施工中出现了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指导,这些新技术就无法派上用场,特别是安全性的监控就无法有效保护,特别是当前建筑安全管理要建立安全防护设施,而缺乏设施的造价、经济投入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性指导,安全管理的成效也会因此效果显微。
4.保证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社会化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筑施工的各责任方共同努力,各尽其责地来构筑建筑施工安全体系,科学的手段来摆脱安全管理无序发展的过去。“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建立社会监管和惩戒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做到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化、标准化的道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先保证施工的安全质量,而不能为了节省建筑实施资金而追求由安全风险带来的“额外收益”。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建设施工的规范性,甚至还会导致建筑项目的无序化,使得建筑安全风险增加,建筑安全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加大。
5.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能够对建筑企业及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进而实现建筑施工的安全。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要使安全施工的责任目标进行有效落实,建筑单位就需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便能够确保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建立一个安全管理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认真地贯彻安全施工的相关政策,积极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6.积极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在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建筑单位应该派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并对建筑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及文件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此外,大多数安全管理人员在上岗前的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因此要在这些人员上岗之前,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使他们掌握熟练的安全操作流程,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才能够上岗。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要在安全管理上加大投入,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增强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生产的正常、有科学、高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论文作者:覃录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