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论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论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尚会妍1,任毅梅2

(1.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摘 要] “一带一路”形成了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打开了少数民族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新跨越,更掀开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篇章。要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力度,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输送更多的优秀教师;二要加大对少数民族职教师资的投入力度,打造优质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三要整合资源,根据地区优势成立职教集团或职教联盟,提升职教水平;四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国际合作,更好地培养所需人才;五要建立国际公认的、通用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关键词] “一带一路”;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

一、引言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要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影响,着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国际化课程和国际化教学团队,不断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2016年教育部出台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具有教育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互补性强等特点,中国教育需要发挥其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扩大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式中,S(t)—t时刻的平滑值;Y(t)—t时刻的实际值;S(t-1)—t-1时刻的平滑值;a—平滑常数,其取值范围为[0,1]。

2017年7月我国召开了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再次重申了职业教育对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可见“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新一轮的职教改革。“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实现“合作与发展,交流与融合”的国际化发展。

测定方法:分别取0.1 mL样品溶液,加入3.9 mL ABTS+·工作液,混匀。混合液室温静置10 min,于波长734 nm处测定吸光度A1,以试样溶剂代替样品溶液测定空白吸光度A0,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ABTS+·工作液测得吸光度A2,试验平行3次,VC做阳性对照。按照公式(5) 计算ABTS+·清除率。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

“一带一路”覆盖了沿线65个国家,形成了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蒙俄、中巴、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这六条经济走廊贯通及辐射了我国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贵州等大多数少数民族。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丝路经济带核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丝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甘肃省是丝路经济带黄金段,内蒙古自治区是丝路经济带北线重要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和新枢纽,云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贵州是连接“一带一路”的战略通道(张磊,2016)。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经济和地理位置,少数民族地区良好的经济发展是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搞好经济必须先搞好教育,“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中外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与世界经济融合、推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势在必行。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相邻,他们在宗教信仰、语言与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很多相近或相通之处,可以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然而,很多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还比较落后,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可以借此机会开展国际化合作教学,帮助提升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水平,培养当地急需的技能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教师的个人素质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成人教育有效性来说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左右者、引导者。教师的个人信息化教育素质,包括信息化软件、硬件设备的使用操作能力都是需要重点强调的培养方向。学校有必要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当然教师本身也要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态度,不断摸索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在保障个人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展开效果更好的信息化教学活动。

三、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衡量标准

(一)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要有满足国际化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教师要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专业技艺、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材施教的应变能力、民族文化的传播能力等,能够轻松胜任不同语种的专业教学与培训;另一方面,要有优质的国际化教学资源与设施,能够吸引国外学生到我国少数民族职业院校进行留学,或选派优质师资团队到境外职业院校进行帮扶与合作,共同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此外,要有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标准,通过与各国职业教育权威机构进行共商共研,形成国际公认的通用的现代课程体系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进行学历互认;还应有开展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支持,定期开展交流互访与成果展示,定期开展合作交流研讨会,提高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品牌影响力。

(二)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衡量标准

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含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国际化是职业教育的内在属性,是各个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过程,是加强国与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和提升本国职业教育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向国际教育市场寻求更好的资源、经验等,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职业教育中,提高本国的办学水平(李晖,2018)。本文认为,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应该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国际化观念,将我国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特色发展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浪潮中,秉承优势互补、劣势互助、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本着教育资源、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优质师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实施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联动的产教融合机制,以技术技能教学与培训为载体、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为主线、以国际化教学标准为基础、以当地产业和发展所需人才为导向(李云梅等,2017),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少数民族企业走出去和为国际产能合作服务,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核心作用。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一带一路”打开了少数民族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新跨越,掀开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篇章。

(一)加大少数民族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力度和输送更多优秀教师

给少数民族职教教师更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带薪继续读硕、读博,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提高少数民族职教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加教师的幸福感与献身职教的坚定信念。还要经常把内地的一些业务骨干、教师骨干派到少数民族的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进行援教,充实教师队伍,帮助那里的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加大少数民族职业院校与境外职业院校或企业合作办学的力度,通过合作、援助与共建形式,实现互学互鉴,定期开展参观互访,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化的活动,促进中外职教人员交流学习。

经常组织少数民族职教教师到我国发达地区的兄弟院校或优秀的企业进行交流学习与实践,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改善贫困地区的教学条件及配套设施,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实训设备、实验室等,让教师有发挥用武之地,让学生能学到真本领,为民族建设储备更多的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能提升效率、节约成本、节省劳动力,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要培养师范生先进的制造技术、生产技术、操控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他们学成之后再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学生们,为民族建设发挥光和热,也能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开展生产合作、技术合作。

截止到2017年底浦口区有2个省级监测点,22个市级监测点,但区级监测点尚未建立,监测结果尚不能全面代表浦口区耕地质量情况。

现阶段,技术培养已经在一些高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比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已为甘肃、广西、西藏、新疆、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数千名优秀的免费师范生,涉及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制造、汽车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为民族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双师骨干。与其说科学技术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不如说民族意识的培养更可贵,我国的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是世界瑰宝,需要保护和传承。比如新疆的疆绣,哈萨克族的手工刺绣,维吾尔族的手工艺术,东乡族和保安族的建筑艺术、饮食服饰、民俗文化等(马维祥,2018)民族特色鲜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保护和传承价值,倍受中外瞩目。

由于一些地区教育落后,有些民族文化渐渐失传或不为人知。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一带一路”可以把封闭的民族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创造民族文化经济,振奋民族精神。国家应根据地域特色,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相应的民族文化课程,如民族特色餐饮、民俗文化、民族工艺技术等,再结合沿线国家的民族风情,使传统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弘扬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荣誉感。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再将民族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可更好地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促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创新发展新经济。

(二)加大少数民族职教师资的投入和打造优质国际化师资队伍

周谷平、阉阅(2015)指出,哈萨克斯坦、约旦、巴基斯坦、柬埔寨、埃及等十多个“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已向中国发出了境外办学的邀请,希望中国的职业院校和有关技术专业赴当地办学,帮助其改进技术,提升职业教育水平。这为少数民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机会。我国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接壤,南与老挝、越南、缅甸相连,东和东南与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尼等隔海相望。纵观地图,这些国家正好把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有着多个少数民族的地区团团围住,这些少数民族与邻国有很多相似或相通的地方,少数民族地区要利用地缘优势,根据这些国家的办学需要,尽快整合自己的产教资源,将本土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及行业企业联合起来,成立职教集团或职教联盟,做到信息、资源的有效聚合与共享,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更能帮助这些职业院校尽快成长起来与行业企业形成合力,做优做强自身的职教水平。职业院校若联合职教集团或职教联盟则可以更好地开展国际化办学。例如新疆成立了新疆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新疆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新疆粮油食品职业教育联盟等(李晖,2018),既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又为走出去境外办学奠定了基础。又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广西、云南边境地区11所高职、12所中职、35个对接边境产业的企业单位以及10所东盟国家学校,共同组建了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刘雪梅,2017),更好地促进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少数民族地区应与沿线国家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订单式”培养所需人才,通过与当地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不仅可以为沿线国家的企业输送大批所需的专业人才而且也能解决众多学生的就业问题,应根据沿线国家的人才需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服务于沿线国家的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

由于哈、吉、塔、乌四国语言与新疆相关少数民族语言相近或相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这些语言更具优势,国家应该有针对性地为少数民族免费师范生开设相关的小语种课程,师范生毕业后再将这些语言教授给学生们,慢慢地开枝散叶,以弥补新疆对小语种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好地促进新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提高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程度。

国家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对少数民族师范生的免费教育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民族教育。尚会妍(2018)从熟手教师的视角论述了对少数民族免费师范生的职前培养,一要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二要培养教学实践能力,三要培养职业认同感。但是,“一带一路”既是经济合作带又是文化大走廊,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人才。这就要求国家在培养少数民族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更要考虑地缘与沿线国家的特点及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不仅要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还要根据合作往来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例如,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印度、蒙古、阿富汗八个国家接壤,这些国家语言复杂,目前,新疆的一些本科院校开设了英语、俄语、阿拉伯语、日语和法语专业,但这些远远不够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语言沟通的需求,对师范生的外语培养更是有限,而且新疆高校并未开设与其有密切经贸文化往来的周边国家的实用小语种专业,比如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土库曼语、乌克兰语、塔吉克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希伯来语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周边小语种国家的交流和往来(蔡志全、赵红霞,2016)。

(三)整合资源成立职教集团或职教联盟

要实现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需要加强培养民族职教国际化师资队伍,国家要增加资金投入,联合各大学的优势专业定期对少数民族职教教师,根据学科分别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语言培训、科研培训等,如师范大学培训科学的教育教学能力,农业大学培训先进的种植养殖能力,外语大学培训实用的语言能力,工科大学培训先进的技术能力等,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及综合能力。

(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国际合作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与之匹配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根据调查显示,西亚沿线国家当前最为紧缺的前10类人才分别是国际贸易、计算机、金融、语言、工业设计、法律、土木工程、财务管理、新闻和机械制造类。东盟国家迫切需要工农业、贸易投资、信息通讯、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人才。

传统的纸质文档从收集、归档、检索都需要借助人力来完成,同时在使用和保存的过程中容易损坏。而电子文档的出现,对一些不易保存的档案资源提供了便利,将电子资源直接归档,节省了将电子文档转换成纸质档案的过程,也对一些声像、视频档案提供了原始保存的方法,减少了立卷归档和手工检索的过程。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可以提高检索效率,降低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也节约了人力物力。

洛丽塔温驯聪明,很快学会了各种表演技能,不久之后,它就和雨果组成双鲸组合跟观众见面了,它们一起表演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然而,洛丽塔不知道的是,雨果并不安于“鲸鱼碗”的生活,从到这里第一天起,它无时无刻不向往广阔的海洋,洛丽塔的陪伴只能缓解它短期的焦虑,时间一长,它又开始狂躁不安起来。

着力进行人才专项培养,面对沿线国家境外办学的邀请,少数民族职业院校应当利用自身优势尽快与沿线国家的职教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建人才紧缺专业,共同课程开发、制定管理机制、培养体系等,定向培养本土化的专业人才。

制定留学生激励机制,通过设立留学生专项奖学金制度,吸引更多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既节约了本土资源输出又吸引了外来资金输入,又满足了沿线国家的人才需求。

(五)建立国际公认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高效和通用的人才培养体系可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创建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根据海外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当地对口的职业院校合作,双方与企业联合开展中外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实施与专业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应具有方向性、实用性,应重实践轻理论、重应用轻形式、重实操轻课堂。通过建立校企实训中心或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培养出毕业即能上岗的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打造校际合作课程体系,要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域特色和发展需求,与对方国家的职业院校开展校际之间专业互通、专业互补的合作交流,双方共同协商教材编写、课程模式、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及课程考核办法,帮助提高对方国的职教水平。

实施专项培训课程体系,根据沿线国家的发展需要,针对专业技术薄弱和欠缺的教育资源给予教育援助,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的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分层次制定专项培训课程体系,做到因层次施教,为不同岗位培养出所需的不同级别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磊.“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2] 李晖.“一带一路”战略下新疆民族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 李云梅,戴裕崴,杨延,霍琳,刘万菊.鲁班工坊:走向世界的中国职业教育—“一带一路”现代职业教育鲁班工坊国际交流活动侧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6):50-54.

[4] 尚会妍.少数民族免费师范生的职前培养研究-基于熟手教师的视角[J].中国轻工教育,2018(5).

[5] 蔡志全,赵红霞.“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外语教育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变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6(1).

[6] 马维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N].民族日报,2018-06-07(004).

[7] 周谷平,阉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8] 刘雪梅.“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一东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2).

Thought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hang Huiyan1,Ren Yimei2

(1.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 ,Tianjin 300350 ,China ;2.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has formed the six maj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corridors,which involve in many China’s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open up a new pattern of ethnic minoritie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Similarly,it will promote a new leap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and create a new chapter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vocational education.To realiz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minority nationalities,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minority free normal students and provide more excellent teacher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Also,it is important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minority vocational faculty so as to build a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ized teaching team.On the other hand,it is essential to integrate resources to achieve regional advantages,build vocational education alliance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Finally,it is crucial to optimiz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s and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The purpose is to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nd universal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ethnic minorities;vocation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3878(2019)04-0009-05

[收稿日期] 2019-03-19

[作者简介] 尚会妍(1978-),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科研处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任毅梅(1962-),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 天津市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研究”(TJJX16-017)。

标签:;  ;  ;  ;  ;  ;  

“一带一路”倡议下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