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垦”梦圆“红色流动展览馆”-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佳“最美五老”徐金石论文

“老军垦”梦圆“红色流动展览馆”
——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佳“最美五老”徐金石

禹莉

在素有“将军之城、亮剑之师”之称的戈壁明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有一位名叫徐金石的“老军垦”。20多年来,老人挖掘红色资源、编辑红色故事、整理红色歌谣、搜集红色图片,向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兵团第六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六军十七师,属红四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54年10月,该师改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六师是一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红色血脉的部队,有人曾用“十句话”来概括:黄麻播火种,创建根据地;长征二万五,抗日晋冀鲁;奉命回延安,保卫党中央;转战大西北,凯歌进新疆;开发五家渠,屯垦守边关。1960年,徐金石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边疆,成为六师的一名军垦战士,在兵团革命大熔炉的融冶下,从一名基层会计成长为师直属党工委书记。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2005年起任六师五家渠市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六师是他成长的摇篮。他一直有个梦,就是把六师的红色历史挖掘整理出来,传承给下一代。在关心下一代的岗位上,他一直为圆这个梦而不懈努力。他先后到北京、西安、兰州、重庆、乌鲁木齐、伊犁等地,采访了曾在六师战斗、工作、生活过的30多名老红军、50多名老八路、上百名“老军垦”,整理撰写了《美好家园的故事》《红色歌谣》《五家渠文史》等12本图书,共400多万字的史料;收集了红军、八路军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红色图片上千幅,红军、八路军、军垦等红色歌谣300多首。他编辑出版的《五家渠文史》获得自治区“精品图书”奖,收集的红色歌谣被列入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承载着红色基因的丰富史料,成为他深入学校、社区、部队教育青少年的精神食粮,被誉为“红色流动展览馆”。

每逢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是徐金石向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有利时机。老人说:“要想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作为一名‘老军垦’,我要和我的红色流动展览馆像轻骑兵一样,始终冲在宣传一线,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15年10月,徐金石携百余幅“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宣传图片,从五家渠乘车来到大黄山煤矿子女学校,向这里的200余名师生进行宣传。活动结束,被深深打动了的孩子们围着老人,向他索要六师原副政委程文斌的联系方式,相约假期去看望老人,还专门去干休所看望了“红军爷爷”王钰。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作红色接班人。

徐金石以“红色流动展览馆”为载体,圆了他将六师的光荣历史、英模人物、革命精神传承给青少年的梦。《人民日报》曾对他的先进事迹作了报道。2017年10月,徐金石光荣地被评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佳“最美五老”。

标签:;  ;  ;  ;  ;  

“老军垦”梦圆“红色流动展览馆”-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佳“最美五老”徐金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