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防控途径论文_曹鹂娜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巍山 672400

摘要:目的:调查统计2014年~2018年大理州巍山县暗娼人群(FSW)的梅毒现症感染率,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2014年~2018年采用普查与社区概率抽样方法对大理州巍山县暗娼哨点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梅毒疾病知晓率与高危行为等信息。对检测样本进行ELISA法和RPR-TRUST法检测梅毒阳性率。统计各年度结果,为大理州巍山县高危人群梅毒防控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结果:711名暗娼经检测梅毒感染者34例,所占比例为4.78%,其中20~29岁、30~39岁、40岁及以上暗娼梅毒感染率分别为8.82%(3/34)、32.35%(11/34)、58.82%(20/34),随着年龄增长,梅毒感染率呈增高的趋势;2014~2018年巍山县暗娼人群的梅毒知晓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但并未达到90%以上水平;暗娼阳性暗娼最近1次、最近1个月与客人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大理州巍山县必须加强对暗娼的干预工作,对梅毒阳性暗娼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降低FSW人群的梅毒感染率,并减少传播他人的风险,阻断二代传播。

关键词: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防控措施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subp.pallidum)(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产生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WS 273—2018)。梅毒诊断分为Ⅰ、Ⅱ、Ⅲ期梅毒,以及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部分为间接接触传播,经血液哺乳和胎盘也可进行传播,近年来,我国梅毒病例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梅毒也成为了报告病例数最多的一种性病。早期感染的梅毒传染性最强,之后随着病程的延长传染性也逐渐减弱。暗娼人群为经性传播途径感染梅毒的高危人群[1]。梅毒对人体的伤害极大,但可以治愈,根据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显示,云南省的梅毒累及报告数超过5.85万,并且呈增高的趋势。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14年~2018年大理州巍山县暗娼人群(FSW)的梅毒现症感染率,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4年~2018年大理州巍山县暗娼哨点的暗娼人群(FSW,以从事性交易为职业或部分职业的妇女),共计711人,其中2014年135人,2015年119人,2016年128人,2017年160人,2018年169人;调查场所包括高档夜总会、KTV、宾馆酒店;中档发廊、桑拿、足浴店、按摩店;低档站桩、路边店等。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28.6±1.7)岁;未婚375人,已婚336人;文化程度:文盲18人,小学392人,初中254人,高中或中专35人,大专及以上12人。

1.2方法 2014~2018年每年采用普查与社区概率抽样法对大理州巍山县暗娼哨点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血样采集、人口学资料收集、梅毒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等相关信息,根据暗娼哨点梅毒监测方案和要求,调查人员在经过培训后,取得对象同意后,根据哨点监测方案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和采集血样(5ml静脉血),对血样进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统计ELISA法与RPR-TRUST检测的阳性情况。阳性:梅毒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阴性:梅毒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检测均显示为阴性,或者特异性检测显示阳性、非特异性检测显示阴性[2]。

1.3统计分析 对资料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14年~2018年巍山县FSW人群梅毒感染情况 调查暗娼人群711人,有效回收率为100%,检测血液样本711份,根据梅毒诊断标准,经ELISA检测显示梅毒阳性2014年12例(8.89%),2015年13例(10.92%),2016年13例(10.16%),2017年15例(9.38%),2018年16例(9.47%),共计69例(9.70%);经RPR-TRUST检测显示梅毒阳性2014年4例(2.96%),2015年3例(2.52%),2016年9例(7.03%),2017年9例(5.63%),2018年9例(5.33%),共计34例(4.78%)。以RPR-TRUST阳性判定为梅毒感染者,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为(44.1±1.2)岁,第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33岁,年龄平均为(31.5±1.9)岁;自2014年~2016年梅毒阳性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2016年最高,2017年和2018年有所降低。

2.2 梅毒感染年龄分布 711名暗娼经检测,现症梅毒感染者34例,所占比例为4.78%,其中20~29岁、30~39岁、40岁及以上暗娼梅毒感染率分别为8.82%(3/34)、32.35%(11/34)、58.82%(20/34),随着年龄增长,梅毒感染率呈增高的趋势,40岁及以上暗娼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20~29岁组、30~3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检测暗娼人群的梅毒知晓情况 问卷调查包括8个问题,其中6个答题正确为“知晓”,2014年知晓率71.85%(97/135),2015年知晓率74.79%(89/119),2016年知晓率69.53%(89/128),2017年知晓率81.88%(131/160),2018年知晓率86.39%(146/169),暗娼人群的梅毒知晓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通知,要求2015年暗娼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到2020年,暗娼和人群应达到95%,巍山县FSW人群并未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

2.4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 根据表1结果所示,被调查的暗娼中,阳性组最近1次与客人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最近1个月坚持安全套使用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

表1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

3讨论

性接触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暗娼为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也是性病的主要传播人群。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11名暗娼经检测梅毒感染者34例,所占比例为4.78%,高于云南省暗娼哨点调查结果(1.5%),并且此次结果显示感染FSW人群中20~29岁、30~39岁、40岁及以上暗娼梅毒感染率分别为8.82%(3/34)、32.35%(11/34)、58.82%(20/34),随着年龄增长,梅毒感染率呈增高的趋势,40岁及以上暗娼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20~29岁组、30~39岁组,这可能与20~39岁暗娼人群的警惕性、文化程度较高等因素有关,同时年龄较大的暗娼主要分布在路边小店和街头等中低档场,进而导致梅毒感染率更高。

通过调查检测暗娼人群的梅毒知晓情况,结果显示2014年~2018年巍山县暗娼人群的梅毒知晓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71.85%~86.39%,但均未达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通知中的要求(2015年暗娼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到2020年,暗娼和人群应达到95%。),可见巍山县的FSW人群梅毒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FSW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对预防梅毒具有显著的作用,全国调查显示,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比较低,在60%~70%左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梅毒感染者最近1次与客人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8.24%,近1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2.35%,提示巍山县FSW人群、嫖客人群安全套使用意识必须提高,加强对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和其他性健康知识等的干预力度,增加安全套使用率。同时,要对感染梅毒的患者与性伴侣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切断传染源,对易感人群做好保护,阻断二代传播风险[3];加强梅毒防治的针对性宣传教育,并且范围要广,深度要加深,最根本在于提高本县所有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识水平,并将性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纳入到学校教育中,提高人们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 张圣颖,王春玲.高危人群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防控途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217-218.

[2] 董笑月,龚卉,柏建芸.天津市暗娼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8,34(22):57-60,64.

[3] 郭艳,张琬悦,宋丽君,等.云南省2013年暗娼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5):771-774.

论文作者:曹鹂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高危人群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防控途径论文_曹鹂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