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对商业银行影响机制分析论文_张楠

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对商业银行影响机制分析论文_张楠

(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030006)

摘要:目前中国利率存在“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利率存在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的自由化是朝着市场方向发展,使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放宽利率管制和行业自律约定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以建立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为核心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宏微观联动的新时期和新阶段,同时为商业银行带来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会引发银行存款竞争更加激烈。

关键词:利率管制;利率行业自律约定;商业银行

1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1]。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的重要课题。利率市场化是指银行业机构在货币市场资金融通的利率水平。它由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包括利率管理、利率结构、利率传导和利率决定的市场化运作。从本质上说,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银行业机构,由银行业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未来的预研预判来决定自身的利率水平,形成以央行基准利率水平为基础利率,以市场化货币利率水平为媒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银行业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利率体制和形成机制。

中国央行在2015年宣布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上限 ,但市场存款利率行业自律约定的存在使得各银行之间形成“利率同盟”,存款利率上浮40%到50%就不再浮动,这导致存款利率上下限虽然都放开,但最终并没有自由浮动,这影响了利率市场化的效果,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为了使得中国现存的双轨制“双规合一”,目前利率市场上存在的巨大套利空间,一年期定期款和一年期同业存单之间有明显利差,完全是资源错配投资空间。因此当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后,可以加速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包括金融交易双方才是利率交易的主体,同时由交易市场来决定利率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同时也并不是意味着政府完全放开管制,只是让政府间接具有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间接调控是手段,不能干预市场正常运作的秩序。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利率市场化进入加速期,外币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贷款利率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我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传导和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已具备完成改革“最后一跃”的基础条件,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后,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

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中,我国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基本思路,遵循渐进式路径,在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和利率管理三方面协同推进。利率市场的四个条件为:第一,公开的充分竞争的资金市场。第二,资金市场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理性。第三,资金流动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其四,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在进程中不断成熟,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打下了基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和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引发银行存款竞争更加激烈。银行竞争度提高后,虽然有利于实现银行业市场上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发挥市场在银行资金配置的主导作用,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但是高度的银行竞争也可能会导致银行过度的风险承担行为,危机银行系统的安全。

2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对上商业银行的影响

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从宏观上讲,这种政策会产生“非对称加息”效果。目前金融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之间差距在扩大,同时我国的存款基准利率在2015年调整后就一直没有变化,美国正处于加息的周期,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综合起来存款利率存在上行的趋势。2018年刚出台的资管新规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应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2]。这使得结构性存款增加,银行存款的成本已经上升,这是放开存款利率上线行业自律约定,可以使得金融市场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距缩小,减少套利行为,对双轨道利差起到纠偏作用。

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存贷款的基准利率的地位会减弱,此时除了依靠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机制外,就要考金融市场自我的调节能力,即自发形成银行间拆解及债券等利率,加速推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当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后,银行的存款利率上升,居民的储蓄意愿上升,买房投资的意愿下降,侧面来抑制了房地产泡沫。再加上国家对影子银行的强监管,使得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的渠道被封锁,因此很难靠资金将房价推高。虽然存款利率上升会增加银行的资金成本,但是由于这种政策的“非对称加息”,贷款利率不一定上升。一方面银子银行受到严格管制,压缩了无效融资,社会整体的贷款需求也在压缩。习总书记在供给侧改革中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中的降成本就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3]。这对于银行来说就是降低贷款的利率,存款的利率上升同时伴随着贷款利率的下降,即存贷款的利差减少,银行业的利润压缩,而这部分利润让位于实体经济,使得实体经济更为受益。从微观的角度讲即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对商业银行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2.1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会分流理财产品资金

当前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为1.50%,上浮50%也仅为2.25%,远远低于1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4月银行理财综合收益平均为4.85%)[4]。存款利率的上升导致银行对资金的吸收能力增强,与部分理财产品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资管新规刚落地的背景下,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存款利率的上升提高了存款业务的竞争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理财产品资金。

2.2减轻了中小银行负债扩张的压力

长期以来,存款利率上限制约着中小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后,中小型商业银行将适当提高存款利率来增强吸储能力,以进一步应对货币基金等存款替代品的冲击,降低自身的负债压力。而大型银行则主要通过网络优势、综合服务能力、产品多样性的客户黏性等保持负债端稳定,高吸揽储的动力小于中小商业银行。事实上,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上浮往往不到20%,四大行个人活期存款利率均为下浮。因此,在存款利率上升的大环境下,大型商业银行的利差压缩将更为明显。

2.3负债端成本大幅抬升可能性有限

虽然存款利率上升抬高了银行负债端的成本,但这并不是一步完成的。客户对于利率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同时存在理财产品的期限问题,市场上已存在较为成熟的市场化存款产品,如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部分利率敏感客户的收益率要求已得到满足,而对利率不敏感客户来说存款成本并不会提升,所以提升存款利率后并不意味着大幅的存款上升,只是表面存款业务的竞争能力增强,存量存款成本上行压力不大。此外这种负债端的转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金融市场也可能存在滞后效应,所以需要一个过程。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将有利于中小银行降低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度,虽然存款成本上升,但高成本同业负债占比下降,因而总体成本会相对稳定。银行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的程度越来越细致,在吸收存款的同时也会考虑资产端能力等因素,并不会一味的追求存款规模。长期来看,依靠网点优势、综合服务能力、产品多样性的客户黏性的大型银行将能获得相对更低的负债成本。

3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3.1加快经营模式和经营战略转型

改变传统的业务依赖存贷款、收入依赖利差、客户和信贷投向偏重大中型客户的“单一结构”,加快经营模式和经营战略的改革。存款上限行业自律约定的放开会使得利差减少,收入依赖利差的银行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要加强金融创新,根据银行的条件和地位,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交易金融、投资银行等非信贷业务,实现业务综合化。通过中间业务来提升竞争力,在巩固原有客户群体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优质客户,实现客户均衡化,这同时也是一种趋势,使其能够利用自身客户、资金、网络等优势挖掘表外业务发展潜力,对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服务,深度挖掘客户综合价值,不断提高客户忠诚度,在激烈竞争中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3.2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以后,产品定价能力将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同业竞争以及与直接融资渠道的竞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金融机构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运营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资本配置、服务质量等各项因素,在架构、流程、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多管齐下,建立起基于客户风险、期限、抵押品、信用状况情况,以及与自身资产结构、期限和成本相匹配的差异化、精细化定价机制。中小银行相比于大型国有银行在风险定价能力上不占优势,所以在风险定价方面要更为谨慎。

3.3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改变传统利率制度下主要关注信用风险的倾向,建立针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全面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系统的风险识别与评价体系。同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把利率风险管理作为重点,完善利率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利率风险规避机制。合理配置资金,优化风险组合,开发利率互换、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分散、转移或置换利率风险,在办理资产或负债业务时,附加相应保护性条款,建立利率风险补偿机制。要制定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严格按照要求办理业务。

3.4强化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行业自律作为一种“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行业管理方式,可以防止部分银行为获取自身短期利益、滥用自主定价权而无序或恶意竞争、损害整体利益的行为,避免发生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所发生的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安排,强化行业定价自律,形成市场自律利率,以弥补利率管制退出而出现的真空,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储户资金安全、银行业风险可控和金融市场稳定,从而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的报告

[2]2018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3]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数据分析

[5]李成,方蔚豪,党静静利率“双轨制”对我国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效应的动态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6]黄伟刚,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8).

[7]肖卫冰,朱晓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展及其应对策略[J].管理观察,2018(18)

[8]陈津津,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4)

[9]王爱俭,邓黎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的影响及建议[N],金融时报,2018-06-25..

论文作者:张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  ;  ;  ;  ;  ;  ;  ;  

存款利率上限行业自律约定放开对商业银行影响机制分析论文_张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