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光动力疗法的影响因素及一般护理论文_汤黄梅

肿瘤患者光动力疗法的影响因素及一般护理论文_汤黄梅

汤黄梅

(南京市第二医院 210000)

【摘要】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治癌新法。目前已被用于许多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讲述了肿瘤患者在应用光动力疗法时的影响因素以及主要不良反应的护理,以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肿瘤;影响因素;不良反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40-02

光动力学疗法是使用光活性的药物(光敏剂)和非热量光源,达到对疾病细胞有选择性地进行光化学破坏,而对周围的正常组织有最小限度影响的一种技术。与传统疗法相比,具有有效性,广谱性,可重复性,灵活性,微创性,可消灭隐性癌病灶等优点[1]。

1.PDT治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

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PDT对于治疗肿瘤主要有三种作用机制[2]:首先,PDT生成生物活性氧成分(ROS)特别是单线态氧能够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其次,PDT能够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最后,PDT还可以损伤和肿瘤相关的脉管系统,导致肿瘤缺血死亡。

2.影响PDT作用的因素

2.1 光敏剂因素

光敏剂对肿瘤的选择性定位和积累是决定PDT功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一种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能选择性地富集于要作用的细胞的化学物质,它(或其代谢产物)在适当波长光的激发下能发生光动力反应而破坏靶细胞。在光动力学疗法中,光敏剂在激发光照射的条件下被激活,接受光子能量,并将能量传递给氧分子,生成活性氧物质,从而破坏和杀死靶细胞[3]。

2.2 光源

在光动力治疗中,激光的波长、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对治疗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4]。光敏剂能不能被激发、吸收的光能大小、及光源对实体瘤组织的穿透性全都依赖激发光的波长[5]。因此,激发光源有2个选择原则:①光源的波长要接近光敏剂的吸收峰附近,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光能最大的吸收;②波长要尽量长,这是因为光线对于组织的穿透性在(400~900nm)的范围里是随着波长增加而增加的[6]。

2.3 光照和给药间隔时间的控制

当间隔时间比较短(≤15min),光敏剂集中在血管中,因而导致血流减少及血栓形成,造成了对肿瘤细胞的间接杀伤。相反的,因为血管系统较慢的渗漏及扩散,当给药与光照间隔较长时(≥4h),光敏剂才会主要积累在肿瘤血管以外的细胞。

2.4 组织氧的浓度

氧是光动力作用的要素之一,是参与光动力作用的重要反应物,组织中氧的浓度对光动力治疗的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光敏剂得到光照后,组织中的氧压会迅速和显著的下降。组织氧的减少会限制反应从而影响PDT的杀伤效果。采用多次分步光照的PDT方案,允许组织的再氧化,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3.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PDT是一种新技术,有的患者治疗不是一次性,加之光敏剂价格昂贵,因此,多数患者担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和家属说清楚PDT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并争取让患者积极配合。同意家属陪伴,播放舒缓的音乐,用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签署知情同意书,从而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3.2 避光护理

用双层深色窗帘遮窗户,使之成为一暗室,为防止皮肤光敏反应,指导病人进行避光。光敏剂输注后,告诉病人尽量在暗室内休息,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皮肤,如需外出做检查,一定戴宽沿帽、墨镜、围巾、手套、穿长袖衣、裤。光敏期后,让病人暴露小面积皮肤,接受光照5分钟,24小时后检查皮肤反应程度,如出现皮肤烧伤,晒斑样改变,立即回暗室,并通知医生处理,如无上述改变,逐渐增加光照射耐受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不良反应的护理

3.3.1 光敏剂渗漏到血管外预防和处理:选择比较粗直静脉进行穿刺;静脉给药前,先用5%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注射,然后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才可以进行光敏剂的注射[7]。如果发生药液渗漏,应马上停止静脉注射,但如果注射的剂量已经在1/ 2 以上,可以继续激光治疗;如果注射剂量不足1/ 2,要尽快另外选静脉,并要在第二次开始注射后的15min进行激光治疗。

3.3.2 注射的相关疼痛:指在注射药液时身体某些部位所出现的疼痛,如胸部、后背部、腿部等,发生注射相关疼痛时,患者的生命体征是正常的,停止注射后疼痛也就消失了。疼痛发生率与以前行PDT的次数无相关性,然而以前发生过注射相关疼痛的患者易再次发生。注射相关疼痛的发生原因似为药物的特异性反应,而不是组胺介导的对药物和它的脂蛋白前体的反应,因为没有发现伴随疼痛的过敏症状[8]。一旦发生该并发症,对患者做好安慰、解释,尽量减轻其痛苦和心理负担,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3.3.3 皮肤光敏反应:皮肤因光敏剂沉积而被阳光灼伤在PDT中较为普遍。因此,在治疗前要准备好遮光的用品;静脉穿刺后,在患者皮肤与过滤器之间放置一块纱布,防止药液渗漏时候有损伤皮肤或者发生光敏反应;治疗过程中尽量防止光敏剂渗出到血管外;治疗结束以后,患者要立即穿长袖衣裤,戴墨镜,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因此患者自静脉滴注光敏剂开始需要严格避光4周,一切生活起居及治疗护理均需在暗环境中进行[9]。白天要在避光的屋内休息,PDT后的2~3d里尽量开灯,用来促进光敏剂排泄,屋内灯光要不刺激、柔和,日光灯(<40w)距离床1米以上,而且不要直射病床。在避光环境中长时间生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利,因此要经常鼓励患者在日出前及日落后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3.3.4 皮肤色素沉着: 注射光敏剂后,虽没有阳光直接照射,仍有部分病人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约2~3个月自然消退,术前做好有关知识宣教,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4.健康宣教

由于个体差异,对光过敏的时间长短也有差异,一般患者的避光时间大概为30d,也有患者长达90d。PDT治疗的患者住院花费多,并且PDT后没有什么治疗,只要输液5~7d,往往要求早些回家,因此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清楚患者出院以后要继续避光保护,如在室外还要带墨镜,穿防护衣。看电视应该距电视机的距离在2m以外,且不宜长时间居于暗房内,房内应该有一定光线,好让皮肤露于柔和光线下,促进残存地光敏剂灭活。经过四周的光敏期,患者可以先暴露出一小块的皮肤,进行光照5分钟,24小时后再检查皮肤的具体反应程度,然后决定以后的接受光照的耐受时间。按时来医院里复查,如果有异常的情况要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参考文献】

[1] 刘佳雯, 杨玉强, 张治国等激光光动力学治疗癌症的新进展[J] 2006,38(3):362-365

[2] Dolmans DE et a1.Nat Rev Cancer[J].2003,3:380

[3] Brian W. Pogue,Julia A.O’Hara,Eugene Demidenko , Carmen M.Wilmot,Isak A.Goodwin,Bin Chen,Harold M. Swartz and Tayyaba Hasan. 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Verteporfin in the Radiation - induced Fibrosarcoma-1 Tumor Causes Enhanced Radiation Sensitivity〔J〕.Cancer Research,2003,63(1):1025-1033.

[4] Star WM. Light dosimetry in vivo[J].Phys Med Biol, 1997,42:763-787.

[5] SAMIA A C,CHEN X,BURDA C.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J].J Am Chem Soc,2003,125 (51):6-7.

[6]许焕波,肖哲.光动力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研究进展[J].2010,23(1):61-63

[7] 洪洁,张风.光动力疗法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J].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29 (1):37-40.

[8] 刘雪花,陈丽容,胡穗曦等.光动力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3,2 (3):30-31.

[9] 刘花转 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7):181-182

[10] 马德云,曹学云,于文化等.光动力治疗肿瘤的护理[J].天津护理杂志,1999,7(1):15—16.

论文作者:汤黄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肿瘤患者光动力疗法的影响因素及一般护理论文_汤黄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