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特点与管理论文_包萍

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特点与管理论文_包萍

泰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江苏 泰兴 225400

【摘要】我市以多年来开展少年儿童体育竞技课余训练为基点,从实际出发,以运动训练为参照,对中小学生体育课余训练的特点加以研究与总结,力图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管理

学校的体育课余训练工作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抓好学校的体育课余训练,对于增强全民族素质,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和我国整体运动技术水平至关重要。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而且也活跃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有力的推动了群体活动的开展。

一、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特点

1.具有教育性和基础性

学校的业余体育训练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崇高的信念与理想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运动训练不仅对人的身体发展,而且对人的精神发展也产生很大影响。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在某专项充分发展身体能力的规律,有效地解决一系列属于德育、意志培养,智育和美育内容的任务,对形成人良好的思想品德起到更为有效的社会作用。

同时,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作为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总体上是进行基础训练。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主,重视发展学生的各种身体素质,是为使学生在不同的专项上达到高水平的成绩,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他们的训练必须有相应的训练年限,不能一蹴而就,拔苗助长。此特点特别适合于学校体育课余训练。

2.具有间断性和业余性

课余训练过程具有间断性是由于训练对象必须接受国家规定的学校教育所限制的。所受训的对象不同于脱产的专业运动员,其它课程学业的要求,学校其它工作的进行,必要的假期和其它因素的干扰,使课余训练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进行不间断的训练,这就决定了其训练过程的间断性。

3.相对专项性不强。

课余训练以培养后备人才为主,因此训练内容的专项性相对来说不很强,也不追求极限负荷训练。课余训练作为多年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最基础阶段,它还担负着给运动员定向、选材的任务。过早地确定专项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发展与最终表现,这也是许多运动员成长所证明的。同时,训练教师的专业知识缺乏,也影响了它的专项性。

二、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管理

1.科学选材,注重启蒙教学

“选材是成功的一半”,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关键,必须非常重视科学选材,这一步没走好,全盘皆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选材工作中,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经验和科学测试相结合,不断地跟踪观察,对那些身体形态好,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智能好有悟性,对训练项目有兴趣的学生,才可选作训练培养的重点对象。

依据拟选形态、机能、气质、心理素质、遗传.因素、发展潜质诸多方面,科学制定好各种选材测试量化标准。在启蒙训练过程中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家访,建立教练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沟通平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身体情况及文化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参加训练的态度及积极性。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是搞好训练的基本保证。特别在启蒙教学中对运动员兴趣和爱好预先培养和巩固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儿童具有好动、好玩、好模仿、好竞争,易接受新事物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防止用简单的重复性练习而多采用游戏性的训练方法,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手段来进行诱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在教学训练中获得欢愉与成功,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形成真正强烈的爱好,为今后在成为优秀运动员的艰苦训练中,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打好基础,全面提高素质

在业余训练过程中,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强调系统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健康水平和发展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苗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在训练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通过比赛杠杆来检查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是不行的,优秀运动员苗子不通过比赛来锻炼培养也是不行的,因为很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必须在比赛中不断完善和巩固提高的,优秀运动员苗子必须是在比赛中不断经受锻炼和考验而成长的,这是竞技体育的特点。校内,有班与班之间的比赛;校外,有校与校之间的对抗赛,有市省级比赛。但是不能用比赛成绩作为评定运动员唯一标准,这样不利于抓好全面扎实的基础训练。

3.经费投入,保证系统训练

课余训练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入是很难取得效益的。要保证系统训练,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要逐步完善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投入的强度,把上级的每一分拨款用到刀刃上;二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对课余训练进行赞助,寻求新的投入。

4.注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

从事课余训练的教练员大多由上级体校毕业生和体育教师担任,但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有着较大区别的。因此,必须给他们提供学习与进修的机会,才能适应运动训练发展的需要,促进教练员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选拔一些有一定业务能力有敬业精神的体育教师充实到这一队伍中来。

5.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关系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摆正学校体育课余训练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首先应形成思想工作、学习、业余训练一体化管理,建立各种制度和措施。从校方领导、老师,到家长都应认识到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为国家竞技体育服务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基地, 课余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重要一环。应重视培养为校争光、为国争光的体育人才,充分理解课余体育训练的意义,给予课余运动训练应有的位置,更好的做好体教结合工作,并将它落到实处,使课余运动训练能健康地发展。

论文作者:包萍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特点与管理论文_包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