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研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研究

刘秀清[1]2002年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青年作为独立的社会变革力量,参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改革开放使当代青年的思想更加活跃,他们不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青年文化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得到崭新发展。把握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有助于准确判断当代青年的状况,预测和掌握青年群体行为发生的轨迹和趋向,是新时期做好青年工作的前提条件;分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其发展进行积极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青年自身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的方向发展,是新时期做好青年工作、解决青年问题的重要方面。 全文共约叁万一千字,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青年文化的概述。概括介绍了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对青年文化概念的研究以及本文对青年文化的规定和理解、青年文化的一般结构和一般功能,为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前提。 第二部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的发展状况。追溯青年文化发展的渊源,紧紧抓住青年文化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联这一线索,勾勒出青年文化在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同时提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第叁部分:深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的缘由。包括改革开放这个根本动因以及大众传媒的兴起与发展、青年自身心理发展及青年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等。 第四部分:总结并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的五大特征:发展的多元性、发展的开放性、发展的创新性、发展的超前性、发展的并入性等。 第五部分:提出要用宏观的、战略的时代理念来把握引导青年文化发展,并对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对策作出具体阐述。这一部分对新时期做好青年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龚爱国[2]2016年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认为“青年社会组织是一种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新型社会组织形式。”经历了“青年民间组织”、“草根社会组织”和“青年自组织”等几种发展形态的青年社会组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已由最初单一的社会参与功能向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和国际参与等多方面功能转变。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是回应青年群体价值诉求和精神诉求的需要,是实现青年社会组织内生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来看,对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首先是青年社会组织视野狭窄问题。青年社会组织发端于社会参与领域,很多研究都没有离开社会领域的视角,忽略了青年社会组织作为组织形态所具有的组织功能;还有的学者认为,青年社会组织应该独立于共青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寻求组织发展路径,忽略了我国现有的共青团组织体制和社会组织发展状况;有的学者高度关注青年社会组织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建设,忽略了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内生性发展的动力。其次是对青年社会组织存在的价值认识不足。青年社会组织在我国发展较晚,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复杂的青年社会组织存在价值还没有认识到位,有关青年社会组织的相关理解非常模糊,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理解还存在偏差。第叁是共青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关系问题。共青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领导被领导关系、是平等地位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还没有准确的阐述和解释。第四是组织功能与职能关系问题。不同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职能,但不同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所发挥的功能有时候却很相似,发挥的能量也超出了职能的范围,大部分研究都限定在青年社会组织职能范围的研究,忽视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现实来看,无论政府、社会和青年社会组织本身还没有找到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内生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党和政府对解决目前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办法还略显不足;整个社会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一直保持原有的传统观念,对青年社会组织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就中国最大的青年组织来说,共青团组织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人们因此也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寄予厚望。现实情况也验证了这一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①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较快且形式多样,各种各样的青年社会组织缺乏政府引领和社会的关注,组织自身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很多青年社会组织诞生也快,消亡也快。因此,深入研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过程,对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前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理论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实践上的困惑,本研究拟从人们尚未重视的组织功能视角入手,探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对青年群体、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试图通过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规律的探究来解决目前政府、社会和青年群体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困惑。正是缘于此,本研究从社会组织、组织功能、青年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基本理论入手,寻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以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脉络、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逻辑顺序,进一步揭示了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关联及与青年组织功能实现的关系,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存在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对策。总的来说,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坚强后盾,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社会要充分发挥支持作用,青年社会组织本身要充分发挥自我革新作用,更要遵循组织功能的发展规律。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必将释放政府很多包袱,赢得社会和谐稳定,促进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青年社会组织是青年的天然港湾。青年社会组织承载着党和政府联系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的重要嘱托,承载着社会和青年群体的希望,也记录着每一位青年都抹不掉的青春记忆。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社会组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探索自己内生性发展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建设,要通过各种政策和制度安排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青年社会组织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党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和顶层设计上,对群团组织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准确定位。各类青年社会组织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因此,本研究以青年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引入组织功能及实现的概念,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相关组织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厘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深刻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遇到的瓶颈和自身问题,深刻认识到青年社会组织对共青团组织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实现青年社会组织的功能是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内生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为共青团组织重生提供了契机。青年社会组织数量急剧增长的现实表明:很多青年群体乐于加入青年社会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已成为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场所。但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起步晚,没有相关法律制度作保障和支撑,发展处于一种无序状态,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清晰的发展路径做指导、良好的社会氛围作支撑、健全的制度安排做保障。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是青年社会组织得以持续成长的基本路径。本文由导论,七个章节和结语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导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关联及职能定位。青年社会组织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组织,与青年组织和社会组织有着紧密联系。本部分从组织的内涵、特征及类型等多种角度对叁个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厘清了叁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青年社会组织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年组织和社会组织职能定位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影响,界定了青年社会组织的职能。有了清晰的职能定位,这为研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的一般理论。本部分从与青年社会组织最密切的青年组织功能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青年组织功能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并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内涵和特征。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一般性,从青年学的角度考察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观及西方相关理论中找到理论支撑;从适应经济社会外部环境和内部改革的需要、拓宽社会治理体系参与主体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满足青年群体的需要等五方面论证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的现实依据。本部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第叁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可能脱离青年组织而独立存在。该部分主要考察了与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相关联的青年组织的历史发展情况,追溯了青年组织及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以青年组织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参与功能、经济参与功能、文化参与功能、社会参与功能及国际参与功能的历史发展状况为重要参考,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脉络。从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视角来看,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类型更加清晰明了,也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参与的现状分析和趋势提供了历史依据。第四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状况。本部分从青年社会组织的政治参与功能、经济参与功能、文化参与功能、社会参与功能和国际参与功能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成就;也从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困境给青年社会组织带来的深刻影响及青年社会组织制度安排的缺失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困境。第五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部分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从外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共青团组织的深刻变革及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所面临的机遇。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外部组织及自身发展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的所面临的挑战,这为下一步提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和对策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第六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的国外镜鉴。国外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青年社会组织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和运行模式。基于本文研究的基本视角,从国外青年社会组织的类型为切入点,对国外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现状做了基本分析和梳理。在此过程中,特别借鉴了“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和印度的案例以及美国等青年社会组织较发达国家的案例。这些案例,为本文的结论提供了很好的例证。鉴于以上基本观点,结合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从国外青年组织的发展视角,提出了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些建议。第七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该部分在分析了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必然性,整合部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间接式”政治参与逐渐受到重视、“网络式”经济参与会更加凸显、“渗入式”文化参与不可忽视、“主体式”社会参与成为重要形式及“合作式”国际参与日益扩大的观点。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青年社会组织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将会在社会治理参与主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八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对策。本部分根据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和发展现状,在分析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机遇和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青年组织发展的经典案例分析,本研究从党和政府管理的宏观层面、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层面以及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建议和对策。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几个基本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陈述。

杨建义[3]2008年在《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认同的发展演进》文中认为"如果我们真想了解一个文化,我们需要深深探索这个文化精神,深深认识驾驭这个文化中的个人及团体行为的态度。"(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文化认同,对于把握青年文化发展方向,推进先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艳[4]2013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积极汲取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不断根据实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理论原理,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和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既是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观规律的关键所在,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体系建构的必要环节。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发展,既要把它放在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又要把它融进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大潮流中加以考察。唯有如此,才能使该思想体系真正处在纵向演进、横向发展的历史坐标中,才能在回归历史场境的过程中勾画出其清晰的发展脉络、理清其何以能成为一个科学体系的内容支撑,才能在思想建构和理论阐释上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所以,本文着重从纵向维度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的逻辑渊源,勾画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论述及其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从横向维度就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的内容与特点、地位与价值进行剖析和探讨,既突出该思想发展的理论深度,也展现出该思想发展的当代价值。按照这一研究思路,本文主要从历史必然性、发展历程、主要成果、突出特色、历史地位及如何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展六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论述。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既有其诞生、发展的内部因素,也离不开其赖以支撑的外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发展也不例外。它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在纵向的历史发展角度,时代变化引领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与时俱进的实践品质;在社会生态趋势变化的角度,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不断发展创新的强劲动力;在理论渊源承继的角度,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源泉和思想保障;在主体性价值发挥的角度,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素质集中展现执政党的卓越品质,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实现与时俱进的关键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发展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过程,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及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发展的推动,可以归纳为探索发展、开拓创新、繁荣发展和和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其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思想领域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的历史转折时期,初步探索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基本轮廓,成功打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的新局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相继提出“一个中心,叁个着眼于”、“两个坚定不移”、“叁个统一”、“四以”等新的理论内容,成功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的新境界;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进入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从指导理念、意识形态主题、政治保障等层面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繁荣发展;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历史阶段,着重从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教育内容和加强党内教育等层面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深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教育的目的、内容、路径、主体、客体和原则六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本问题的科学探索和理性回答中。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体叁个层面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和价值;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人着重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为基础性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为重点性内容,以中国近现代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拓展性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路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出了学习教育、舆论导向、典型示范和学科建设等诸多间接的、内隐的和渗透性的有效路径和方法;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体,中国共产党人突出强调既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对象、以青年学生为基本着力点,又要广泛辐射军队、农村、企业和社区等社会各领域;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明确要求既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为宣传主力军,又要依靠全党和全社会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重点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理论联系实际、正面教育与反面批判相结合、因材施教和因人制宜等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逐步跳出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呈现出五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其一,既不再将政治化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强加于人的发展之上,也不完全倾向于个体脱离社会的自然发展,而是在充分考虑人与社会发展交互关系的基础上,追求政治化主导的社会教育与个体发展的人本教育之间协调发展;其二,不再单纯从意识形态角度去认识和界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是将教育的意识形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寻求意识形态性教育、科学性教育和思想性教育的相互统一;其叁,不再片面强调理论教育的政治宣传功效,而是坚持政治宣传、理论探索和教育教学叁者并行不悖;其四,不再通过外在强制力单纯对群众进行生硬的灌输教育,而是提出灌输性教育、渗透性教育和自主性教育叁者要相互融合;其五,不再单纯重视以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重点性教育,而是把将企业职工和农民群众等不同群体广泛纳入教育的对象范畴,推动广泛性、先进性和层次性教育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宝库增添崭新的理论成果,为当代中国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稳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平稳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但它在理论归纳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多重因素的影响,它所涉及的基本原理的研究范围和相关论述还未能圆满的契合实践,需要在不断探索中继续研究和论证。从当代价值和历史局限正反两方面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既可以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社会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可以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深化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实践是永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发展作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创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理论保障,也是永无止境的。在当前与今后,对于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的思想体系和具体内容,我们应当结合新形势下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做到既坚持又发展。所谓“坚持”,主要是要以科学地态度深入挖掘、认真研究并积极贯彻落实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力争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力求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在当代的最高价值。所谓“发展”,主要是要积极顺应时代与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创新精神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和完善,开拓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的新境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内在超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一脉相承地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本真精神,避免丧失基本立场,又与时俱进地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发展创新,避免思想僵化。

白显良[5]2004年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其特有的价值维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伴随着时代、社会及青年的发展而发展。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揭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青年发展的意义关系,对于深刻把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必然性、科学性,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着眼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形态和当前形态,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青年本身的发展作为贯穿文章始终的逻辑线索,以探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基本问题为理论目的,运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青年学的跨学科理论,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青年发展并行不悖的实践逻辑中考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展开论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依据、范式、实现等。文章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从学科理论的哲学层面探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等基本范畴,提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基本命题,奠定全文的立论基础:同时,从学科理论与现实实践两层面论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研究的意义,为选题作必要性论证。 第二部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依据。这一部分主要从科学理论、社会现实、青年本体叁个维度探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科学依据,回答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发展的基本问题,为后文的深入分析作理论与逻辑上的过渡与衔接。 第叁部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范式。这一部分主要立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价值领域、价值维度两个视角,深入探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即回答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实践中怎样发展的问题。 第四部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实现。这一部分立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过程,探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的实现,具体分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实现过程的特点、阶段、途径、条件等,回答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在实践中如何实现的问题。

苏星鸿[6]2010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关系到党、国家、民族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全局,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既需要我们从实践上加以创新,也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系统研究,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新局面。为此,必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该研究在学术层面上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发展,在理论层面上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在应用层面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论文的研究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理论教育基本原理发展和理论教育实践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复合命题。在导论的基础上,论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史、理论教育基本原理发展、理论教育实践创新发展叁个方面展开,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本质、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发展领域和任务、时代境遇等问题。在结束语中,对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整体思考。论文认为,改革开放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内容、任务、领域等理论,实现了党的理论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现代化、网络文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境遇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仍然要实现创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要在实践层面上实现观念、机制、方法、策略上不断创新,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的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宋强[7]2016年在《集美学村体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美学村是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华人华侨为改变落后中国面貌,促进中国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作出的积极的教育实践探索。集美学村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典范,同时也是我国近现代体育人才的成长摇篮,为近现代福建体育发展以及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集美学村体育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其对于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对历史地段下的集美学村进行研究,分析了集美学村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历史价值,梳理了集美学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色。集美学村是学村文化的空间载体,百年发展形成了特色的文化生态和蕴藏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当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次,结合百年集美学村发展历程与学村的体育实践发展情况,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分为嘉庚时期体育(简称嘉庚体育)与后嘉庚时期体育两个历史时期,考察了嘉庚体育的实践情况,阐述了嘉庚体育的实践特色、历史成就、发展经验、体育遗产与现代意义,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在我国近代现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比如促进了福建学校体育的近现代化发展;推动了闽南女子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促进闽南体育权收回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新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弘扬传统体育,促进了我国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等等。梳理了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与实践特色,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呈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特征;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展现了其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学村社区体育等方面的特色,突出了其在闽台体育交流、与华人华侨体育互动中的社会功能,塑造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最后,契合当前体育文化强国建设,挖掘集美学村体育历史文化资源,阐述“学村体育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探讨了新时期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与实践策略。研究认为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对当前的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和发展策略,应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为路径,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坚持以弘扬嘉庚精神、继承“诚毅”精神为核心,以学习和内化嘉庚体育思想为主要内容;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村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弘扬集美龙舟运动文化,打造学村体育文化品牌;提升集美学村体育竞技水平,建设国家级体育竞赛训练基地;创新学村体育发展特色,营造特色的“学校--社区”街区式体育发展融合共享模式,服务学村全民健身;加强集美学村与闽台体育交流、海外华人互动,传播嘉庚精神等;构建特色学村体育文化,以促进体育文化强国建设。

谢宏忠[8]2010年在《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分析文化多样性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影响,力求把握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探寻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下,如何处理好文化领域中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如何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国民教育之中,引导大学生在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辨别力、判断力和选择力,以使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格局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论文提出,文化多样性在开阔大学生视野,催生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权威,模糊了价值评判标准,造成价值困惑乃至迷失方向。从而干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弱化了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冲击社会主导价值观。当前,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多样性格局,我们必须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更加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特征,使其在“多样化”的过程中,真正担负起“主旋律”的责任,使党的“指导思想”的功能具体地体现为社会文化主导的功能。为此,应高度重视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中的作用,防止大学生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迷失方向,帮助他们提高文化辨识力。在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中,以先进文化引领多样性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多方联动的整体思维防控大学生的价值失范。从而引导大学生在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高嵘[9]2012年在《公民社会视域下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正在进行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建设与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举世罕有”。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建设管理的现代性转型中,建立了与他们国情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社会政策体系,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曾经有课题组把国外社会建设管理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一是重视制度建设,改善社会治理;二是强调人文关怀,突出公民参与;叁是提倡政府与民间的合作互动;四是法律与道德并重;五是致力于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六是强调政府投入和社会参与的结合;七是重视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八是重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其本质要求就在于建立以社会自我管理和公民广泛参与为前提的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体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社会建设的提速,就是一个个公民的行动聚合促成的。社会管理的新思路就在于,努力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志愿服务的兴起和志愿组织在全球范围的建立掀起了席卷全球的“社团革命”,民众热衷于参与志愿团体去提供人道服务,保障公民权利,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标志。与政府、市场共同构成公共治理支柱的公民社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社会变迁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是靠权力高度集中和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中的问题的。这在一定情况下虽然能带来高效率,但最终却导致了社会缺乏弹性,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在“全能政府”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社会的发育和发展就是必要的和必然的。“社会善治”应该是政府的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管理有机衔接和互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开放的系统中,对整个社会的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模式是难以奏效的。政府的首要任务是集中处理那些与整个国家的生存、安全、发展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而把群众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留给社会,同时把相应的权力过渡给社会。在这里,承担责任的是各种各样的非政府、非营利的志愿性团体,并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功能。这些团体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动员,有利于充满活力的社会的形成,而这正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要求的。因此,志愿性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形成有着直接的联系,或者说它是公民社会发育的必经之路。志愿精神的第一要义是“自愿”,真正的公民社会是公民自己形成“我们要为社会做点儿事”的意识,自愿组织起来从事公益活动。在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组织是建构公民社会的特殊力量,它以志愿服务社会的道德实践建构着社会,也建构着行动者自己,而这些都将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民社会的建设必将提上议事议程,这是一个社会结构重组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志愿活动、志愿组织所代表的时代精神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建构要素,那将是我国社会发展之幸事。志愿组织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了扮演和实践现代公民的机会,并为公民社会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要素。这些贡献包括,它强化了成员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养成了他们的平等意识和对人的尊重,使他们对权利和平等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而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公民社会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美德。尽管中国式公民社会还存在很多实质性的缺陷,但大量草根性志愿者及由政府放权组织、社会自下而上演生,甚至觉醒于自治秩序而出现的志愿者组织,将会使更多的中国人参与社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并逐渐向政府争取自己的选择权、决策权和自治权,进而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当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普遍觉醒的时候,建构完全意义上的公民社会的时机才会成熟。文章的研究框架如下:1.导论:包括研究的缘起,对论文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架构、研究方法。2.志愿服务的基本涵义及其孕育:阐述不同文明主导人类社会发展时期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志愿组织的孕育发展、基本特征、观念演进等。3.发展历程: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的社会建设发展背景,按照发挥的功能作用,进行历程回顾,提出了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历程的四段论,即建国初期以群众性捐助互助为特征的过渡起步阶段,以全民学雷锋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式成长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建立志愿服务体系的转型发展阶段和社会普遍认同、广泛参与阶段。4.发展现状:立足中国志愿服务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同构体,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认同和时代背景分析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特点及公民社会兴起的表现,提出公民社会视域下志愿服务发展的价值。5.功能定位和路径选择:当代中国志愿服务需要从产生机制、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上的“转型”,即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向自觉的、内生型、自主性模式转变,由活动型组织向生产性组织转变。志愿服务除了增进社会福利,还需要在完善社会建设与共治、促进公共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引领社会文化方面发挥独特且显着的作用。为此,志愿服务应当建构包括与政府关系、社会筹资、制度环境、社会认同等在内的多重动力机制和支持系统。6.比较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其它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因而志愿服务发展及其在公民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志愿服务组织是中国公民社会的核心,志愿服务组织的兴起与中国公民社会的进程是一致的,其本身也是这一进程的有机组成。7.结束语。重申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及其组织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趋势,提出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的依靠力量,努力促进志愿服务与“第叁域”的有机结合。公民社会视域下志愿服务及其组织发展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领域。

夏艳霞[10]2017年在《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文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并得到青年群体普遍认同的一种亚文化现象。青年文化形成于青年与社会互动中,反映了处于青年期的人们特有的心理、角色及其精神追求,是青年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高校青年文化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表现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是青年大学生这一特定角色和年龄群体的文化表征。高校青年文化代表着青年大学生利益、愿望和呼声,从不同侧面表达着社会与时代变迁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人生追求等等,昭示着他们身心发展特殊时期的朝气、憧憬、活力。高校青年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一种亚文化,高校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和冲突。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发端于“五四”运动,勃兴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逻辑与青年的生理、心理作用的产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制度逻辑,从工业技术主导向信息技术主导转变的技术逻辑,从单一国家空间向全球化国际空间转变的空间逻辑,构成了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高校青年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方略构成了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国外青年文化理论为高校青年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这些理论构成了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对推动和引导高校青年文化科学发展、构建系统的高校青年文化体系具有基础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青年文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文化建设,注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发挥先进文化对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重视青年榜样示范作用,依靠共青团组织实施文化整合和引领,不断深化青年大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认同,满足了青年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了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取得了成绩的同时,由于主观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客观上长久积攒下来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等因素,造成了对高校青年物质文化建设的地位认识偏差,出现了高校青年意识文化建设内涵缺失,高校青年文化活动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青年网络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而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信息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崭新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的结构改革和制度调整,为青年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高校青年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满足青年大学生的文化需要,把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促进青年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推动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树立创新意识,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将全员参与、国际化、市场化、精品文化的理念融注于高校青年文化建设之中,让高校青年文化具有高远的眼界;以路径创新为基础,通过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创新青年文化建设载体、运用社会化的运作手段等途径,满足青年大学生多元文化需求;以体系创新为重点,构建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体系、学习文化引领体系、生活文化养成体系、第二课堂文化培育体系,从内在结构上培育青年大学生创新基因,提升青年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研究[D]. 刘秀清. 西南师范大学. 2002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龚爱国. 山东大学. 2016

[3].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认同的发展演进[C]. 杨建义. 改革开放叁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 2008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 刘艳. 山东大学. 2013

[5].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展研究[D]. 白显良.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苏星鸿. 兰州大学. 2010

[7]. 集美学村体育研究[D]. 宋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8]. 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 谢宏忠.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9]. 公民社会视域下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研究[D]. 高嵘. 浙江大学. 2012

[10]. 当代高校青年文化建设研究[D]. 夏艳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