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科学研究让你抬起头来_教研活动论文

教育和科学研究让你抬起头来_教研活动论文

教育科研 掀起你的盖头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头来论文,教育科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体研究:一块欲望杠杆下提升自我的砝码

没有走进网络之前,我局限在一方狭小的天地中不免沾沾自喜,及至踏入了网络后,才算是睁开了眼睛来看世界。那么多的一线同行们,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际授课,都有了我需要仰视的东西,于是,我如同大梦初醒,如饥似渴地扎入网络,贪婪地汲取着其中的营养。

然而,一个阶段后,我开始发现问题了。因为我发现,相当多的人,只能算是“口的巨人行的侏儒”。

这让我想了很多,为什么自认为接受了最为先进的教育理论的人,实际授课却并不能达到他们为自己预设的高度呢?我觉得毛病还是出在了个体研究本身。因为相当多的个体研究者,其研究所立身的根基并不牢固,目光更是浅短。

以我的“小人之心”来姑妄猜测,我觉得个体主动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中的老师们,其出发点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想象我们的教师中应该有一种人,是把教育当作了需要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来对待的。为了教育的发展和兴旺,他们可以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这种人,出于对教育的挚爱,总想把自己和所有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提高到一种极致,所以他们便永远的钻研着探究着,为了这种探究和钻研,他们可以放弃一切名利,抛下一切得失。他们不会轻易地迷信某种理论,也不会随便的推翻某种理论,他们一生都在求证,并努力地要把自己求证的结果无私地传播给别人。他们渴望后来者能站在他们宽厚的肩膀上,用比他们更为巨大的成就来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他们无疑是咱们教育的脊梁。但这种人太少,凤毛麟角而已。

其次,我相信更多的人,是出于一种爱和挑战的混合情感而投入教育研究的。爱,是因为激情,因为对事业的执着;挑战,是因为青春,因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这种研究,其目标最初并不明晰,只是为了征服,为了证明自身的力量和才智。只是在后来的不断深入中,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系统和实践操作技能。

第三,我知道还有一种类型的人,他们生性就不甘平庸,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不俗,他们便不时地捕捉一些最新成果的只鳞片甲,再把这些半生不熟的货色容纳到自己的文章和言谈中。他们为了不让别人小瞧了自己,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便不惜每过一个阶段,就挑起一点争端,好让人们在争端中端详自己的容颜。我自认为自己就是这种类型的人。

我崇拜尊敬第一种人,也同样理解敬重第二种、第三种人。虽然后两者进行研究时更多只是为了自我利益,只是在欲望的杠杆下来实现提升自我的理想,但它毕竟要比得过且过者好得多。

客观地说,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知识化、专业化,人才流动的壁垒也逐步被打破。更多的教师,开始把目光投向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的层面之上。为了能拥有更多更好地提升知名度、更换岗位、晋级提拔等机会,献身教研的队伍确实也越来越壮大了起来。从这个目标出发,个体教研,倒不失为一个欲望杠杆下提升自我的砝码。

二、集体研究:一株有意伸出窗外的塑料花

学校每周总有一个下午属于教研组专门从事教研活动的时间。

按理说,这种立足于校园的研究,原本是最适宜于及时发现问题,然后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如果切实落实到位,确实能迅速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因为无论是文本资源的研究探讨和开发,还是生本资源的调动挖掘,或者是教师本身的教学设计,有那么多的同行来研讨总是一件好事情。即使一个人只发现一处优点或者缺点,提出一个建议或意见,大家集中起来,对授课老师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

然而遗憾的是,自工作以来,我参加了数百次这样的教研活动,却极少从活动本身学习到什么。只感觉每次的活动,都如同观赏一次木偶戏,激发不出太大的热情。

使学校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流于形式的原因,每一个身历其事的人都很明了。除了同行之间的面子问题外,更主要的,还是在于组织者对这种集体研究的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引起重视。集体研究,只是一朵有意伸到窗外的塑料花。组织者需要的,是围墙外的人远远观赏到的艳丽色彩,是路人对园内有花的知晓。至于此花是否水灵或者茁壮,因为外人并不顾及,也就无须劳神费力去耕耘播种,不如索性用朵塑料的代替了。

现行的学校考评机制,对于教研活动的关注不能说不多。上级部门用来衡量考核一个学校的教研成绩的方法,除了看学校的具体成果外,就是看各种教研活动的资料汇编了。所以,学校的教研活动不管进行的实质如何,每周的活动记录是肯定认真而详细的,甚至详细到添加上很多理想中的各种活动。有了这一盒盒的资料,也就有了教研活动的证据,有了量化中的具体分数值,最终也就有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同样的情况是学校每年也会对各教研组的活动进行所谓的评比,凡被认为是优秀的,总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而这种校内的评比随意性更大,常常是主管领导的一种感觉,至于是否深入开展了扎实的教研活动,似乎从来也没有人来认真过问。

那么,教师自身对集体教研活动是如何看待的呢?我曾经和相当多的年轻教师探讨过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相关问题,大多数老师还是希望通过教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更是希望能在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中发展自己。但年轻人又害怕进行这样的教研活动,因为他们总感觉自己站在讲台上,有一种被人屠宰的无助。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成熟教师的示范教学,是课前同行们一起的精心策划,是课中发现了问题的及时纠正,甚至是越俎代庖式的亲身演绎,是课后切中肯綮的评价指点。他们更需要失败后的再次尝试,需要认同,需要扶持和引导,可惜,这些想法和要求,我们的教研活动偏偏不能满足。

《教育时报》曾用整版篇幅介绍过一所学校的备课组为了一个年轻教师的成长,而七次借班指点其授课的事例。同一篇文章,一个年轻教师因为始终处理不到位,同行们牺牲自己的课堂,让这年轻人不断地进行摸索,大家更是主动参与进去,甚至发展到一次授课中,因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另外的老师主动站起来要求当堂示范的事情,结果,那节课上,出现了好几位老师同上一堂课的热闹场面。姑且不谈这样做是否妥当,单从实际效果来看,报道说第七次时,这老师终于领悟了教育的真谛了,她用自己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出神入化地演绎出了精彩的课堂。对此,我不能不由衷地敬佩这些真正热心教研的同行们。他们的教研,才是一种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对待的教研,是相对于我们的“塑料花”来说既散发芳香又能结出果实的教研。要知道,塑料花再美,花期再长,终归是不能孕育果实的。

三、校际交流:一份游离于主题之外的情报单

无论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只要财力允许,每年中总会组织一定量的校际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所打出的旗号永远都是为了借鉴兄弟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为了更好地了解外界的教学信息,把握高考动态——一句话,为了教科研。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一名毕业班老师,我曾经多次随学校组织的团队去兄弟省市“取经”。常常是何处高考出好成绩了,便全高三年级倾巢出动,不惜劳民伤财地跑过去。十多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往东下过扬州,到过常州、南通,去过苏州、无锡;往西探访过淮南、寿县和湖北黄冈;向南,在马鞍山、歙县和黄山取过经;向北,在山东平度、河南郑州、新乡悟过“道”。虽然是立足于安徽的一个偏远小县城,但我们的足迹也可以说是涉及半个华东了。如果说这样的“南征北战”没有成绩,当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否定。但我们究竟学习了些什么,可能也只有自己才心知肚明了。

至于回到学校,自然是一番热闹。领导们通常是要在会议上认真总结此次出行所获取的宝贵经验的,他们比老师们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能从人家的学校弄来数本量化考核类的条条框框,然后把它逐步落实到自家的条例中,于是校园便又会增加几顶紧箍咒幻化成的管理条令。而教师们也在私下里随时随地地传达着外面学校的精彩,一时间也会搅得四下里人心浮动,从而为最终的大量出走埋下了“伏笔”。

这种校际交流,老师们是十分欢迎的。当然,领导们也很热衷。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既增长了见识,又放松了神经;既完成了交流任务,又结识了四海朋友。只是对于抱了满腔热诚想着真能通过出访而求得真经的人,才多少有些失落和遗憾。好在时间可以锻炼人,出行一两次,也就成熟了。

四、外出学习:一截藏在校长衣袖中的甜甘蔗

真正能学习到他人宝贵的经验的,是单独的外出观摩和研讨。

上个世纪末,教育大家钱梦龙应邀到学校所在的大市讲学,同行的还有陈仲梁先生。然而我所在的学校,仅仅派出了一位教师前往这距离学校只22公里的观摩点。稍后在一所江南名校进行的全省高中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学校也只是派出两名教师。幸运的是,我因为担当了教研室的特约教研员,得以凭这身份破例前往。这两次观摩活动,对于我的教学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大市观摩,我从钱梦龙先生处,学会了如何在新课开始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马飙老师处学会了对教材的大胆舍弃。江南名校之行,我从邓彤、郭惠宇等十多名安徽名师身卜汲取了一定量的营养,也发现了现行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这些宝贵的经验后来一直滋养着我,使我在教学的路上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我知道我离优秀教师还差很远的路程。

凭着数次外出观摩所获取的经验,加上自己的钻研,我在教学上获取了一定的成功。这种成功,使得我更看重那有限的外出学习的机会。然而,随着县级财政开支的紧缩,教研室不再有能力支付外出的费用,要外出就必须学校出钱了,于是,我失去了继续外出观摩的机会。

我曾统计过1998到2003年这5年问外出学习的教师数,纯一线的教师(没有任何职务在身的)中,学校主动外派的,只有7人次。其余要么是参加优质课竞赛,要么是必须参加的某些专业培训。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每一个学期,学校班子的成员,都要外出考查一二次。其中争创省示范高中那年,班子成员几乎跑遍了省内各示范高中。

古人就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可见,出行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必要途径。古人还说:“吾尝终口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更可见有机会外出观摩学习一次的价值,是可以胜过窝在校园内苦思千日的。虽然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知晓天下万事,但身临其境所感受到的震撼和所能获取的知识,是任何媒体都无法表达出来的。对此,我相信校长是绝对能够明白并了然于胸的。若非如此,他又怎么会只安排自己和亲信之人外出呢?恐十白正是因为校长知道外出学习的好处,所以才会把外出当作一种福利,当作一种藏在自己的衣袖中的甜甘蔗,只有遇见他看了顺眼的人,才会赏赐一小截儿的。然而,这种恩赐之下的外出教科研,从开始就丧失了教科研的本身真味,又如何能真正推动起一个学校的教科研的发展呢。

标签:;  

教育和科学研究让你抬起头来_教研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