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身体再造行为的文化分析_美女论文

女性身体再造行为的文化分析_美女论文

对女性身体再造行为的文化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身体论文,女性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3)03-0037-10

如今,愈演愈烈的各式选美风潮以及无孔不入的怂恿女性改头换面再造自己形象的大小广告轰炸,使社会对女性身体美的苛求和女性自己对体重和外表的迷恋达到了极致。在这样一个审美文化急趋功利的时代,减肥、整容、丰乳、隆胸等成为近几年社会上热得烫嘴的一些词汇,并成为大批女性不可或少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尽管关于减肥整容修身美体行为造成的恶性事件的报道不绝于耳,许多女性为此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但仍没能阻止住女性飞蛾扑火般地加入减肥整容和丰乳肥臀大潮的步伐。有些女性还喊出了“生命不息减肥不止”的豪言壮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娇好的面容和迷人的身材的确能给人带来感官享受和愉悦,甚至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问题是,人们的审美情结为什么偏偏对女性的体貌而不是对男性的体貌情有独钟?是什么力量驱使一些女性那么义无返顾地走上险象环生的身体再造之旅?我们将从文化的视点切入,分析关于女性身体美的文化是怎样控制了妇女的生活方式,是怎样地再现了历史上存在久远的审美关系中的两性权利和地位的不平等。

我们知道,文化是一种对人们行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意识形态,在任何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文化指令的支配和控制,文化对人有强制性的引导作用。可以说,人是文化建构的产物,身体也不例外。在对身体的“文化移入”[1]和控制中,关于女性身体的审美文化比关于男性的审美文化发挥的作用要更广泛、更深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身体美是女人的价值所在

问起现在哪些女性最引人注目?打工皇后吴士宏?她让体貌平平的妇女看到了一缕曙光,可惜有炒作之嫌。杨澜倒是家喻户晓,但如果她不是发迹于媒体红颜时代的电视明星,而是从默默无闻里苦干出来,也很难料想,如今人们对她的关注更多地是与她的智慧而不是与她的美貌联系在一起。作为网络界领军人物之一的王树彤,提到她,媒体总愿用美女CEO来称谓,好象不用美女这两个字,就不足以引起人们对她的兴趣。而她自身的能力和智慧因为有了美女两字的先入为主,只能在人们的视线中退而居其次了。人们对女性体貌的关注远远多于对其能力的关注,正如许多研究和观察发现的,现如今最引人注目的女性不是商界女强人(杨澜一类美女除外)、学界女专家,也不是下岗失业者中的创业者,更不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女性,而是影视明星、歌星和模特。有人说,现在是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美女充斥市场,让美女作秀,既饱了商家的钱袋也肥了美女自己的腰包。身体上的优势使美女区别于一般妇女,因此其价值也就不同一般了。

人们对美女价值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美女可以更轻易地进入某个领域。在招工招聘中,如果你身材臃肿,不幸加上相貌“有碍观瞻”,再不幸正好碰上一个“重色”的考官,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写真时代”的到来,成为“眼球经济”最恰切的注脚。现在,不仅女明星在进行写真大比拼,女大学生也不甘居后,怀揣写真集正成为求职的新法宝。

第二,美女可以拥有更完整意义上的成功。

第三,美女可以拥有更好的爱情和婚姻。如果现实的你没有花样的美丽,如果一身多情的赘肉拥抱了你,你就很难赢得白马王子的爱情,也会让老公倒胃口,找不到理想爱人或拴不住老公是你自己不争气。

第四,美女可以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因为美女能找到好工作,能找到好老公,当然不会受苦吃力了。香车美女,珠宝丽人……这样的逻辑人人都懂。

第五,美女对自己的人生更自信。美与丑是社会对女人尤其是男人对女人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漂亮女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展示自身的优势,并从男性的目光里找到自信。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目光吗!美女因为有了靓丽的外表,很容易遮蔽内在的缺点,而想从身体因素以外的方面获得自信则要艰难得多。

第六,美女可以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交,享受被人瞩目的荣耀。

第七,美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可以“养眼”。美女就像街上花花绿绿的招牌,就像春天草地上五颜六色的蝴蝶,就像……,总之,美女是具有观赏价值的。

第八,美女的人格更完整,会受到更多的社会尊重。

等等。

总而言之,“对妇女来说,一个清楚的信息是:你长得什么样就说明了你是什么人”。[2]女人的价值是由相貌决定的。美女是与金钱、地位、成功、荣耀、享受、自信、人格完整、婚姻幸福等等联系在一起的,美可以帮助女人实现全方位的人生价值,这样的诱惑谁能抗拒呢?

传媒不失时机地引导和营造着女性审美文化的走向,不断表现和引导着男女两性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夸大着男女气质与发展空间的区别。将女性与男性的关系界定在女性以美丽、温柔、依顺、性感得到男性的呵护和欣赏,将女性的价值定位在美丽的身体及其后隐藏的性器官。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越来越急功近利的人们失去了验证“路遥知马力”的耐心,只要一望便知的美丽。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赢得了男人就赢得了世界”等流行时尚中,讨男人喜欢和嫁个好男人就成了许多女人的生活追求和价值追求。所以美丽的外表对这些女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资本,“难怪一般女子更将容貌与曲线作为自身的财产了。”[3](P6)

而与商业文化相携相长的选美风潮和明星制造,使许多人信奉娇好的面容和苗条身材将成为她们在某些领域成功的手段。尤其在以男性为主要操纵者的娱乐界和各热门职业领域,女性的容貌往往成为她们能否进入那扇门并尽快走红和成功的重要砝码。因此,许多女性,尤其是少女,以明星和模特为榜样,将身体的每一个微小部分都进行精心的加工。女性在打扮中逐渐异化为色性的符号,成为一件可供观赏的物品,一个没有主体性没有智性没有创造性的动物,从而失去了自由的精神追求。

另外,媒介对各种婚外情、包二奶等情感走私现象的渲染,使很多男男女女都盼望着也能遭遇激情。男人制胜的武器当然是金钱地位和阅历,而女人就不同了,美丽是她们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有些年轻女孩,怀揣着惟一的资本——青春和美丽——投向男人,以求多快好省地进入社会上流,而容纳她们的市场是那样的广阔。[4]

媒体是怎样与商家一起,对妇女进行价值和行为引导,这样的例证实在是铺天盖地,下面仅举几例:

靓妃万人救斑大行动[5]:美丽是女人幸福的源泉!…斑斓面孔是否令你恐惧和绝望?…难道就不能把可恶的斑点连根拔起,重塑我们的自信和美丽吗?…行动起来吧,快快参加靓妃万人救斑大行动的浩大队伍,把我们的美丽从黑斑手里夺回来!让靓妃带你走入新的生活。

联邦欧美雅(电视购物):如果身材臃肿,招工招聘会碰壁,谈恋爱会失败,婚姻也不能幸福。画面上一位妇女生了小孩后乳房下垂,天天怕老公在外面有情人,为了把老公的眼球吸引回来,决定选用联邦欧美雅,因为只要用了这种仪器,就可以使腰腹变得纤细平滑,腿部变得修长笔直,臀部变得高翘迷人,胸部变得坚挺高傲,只需一个疗程,就能让你拥有远比同龄人年轻10岁的迷人身材。(大致意思)

更娇丽:在黄昏的湖边散步,很有画意;与要好的朋友逛街,很觉惬意;听着音乐喝喝茶,很享闲意。原本生活是如此美好,偏偏一身赘肉破坏了一切,就是英雄见了肥胖也气短三分。[6]

曲美:这个夏天,曲美减肥茶可望把梦中的完美身材带到你的面前,尽享男孩们的爱慕眼光![7]

大印象:大印象相信,今年夏天,苗条健康的你会为美丽的城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8]

诺基业7210手机(电视广告):(一妇女说)我原本是一只丑小鸭(臃肿肥胖),别人都看不起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甚至相到了死。自从用了诺基亚,得到了减肥信息,一下子脱胎换骨,变成了窈窕淑女,成了万人瞩目的模特,倍添了自信和生活的意义。(大致意思)

这些广告语或广告故事既是妇女真实的生活写照,又是文化引导的结果,这种文化通过强大的社会力量,移入妇女脑中,并反复地被强化,它对妇女的影响弥漫在妇女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成为妇女自觉的观念认同和行为方式。

——有一件事一直让我十分苦恼,这就是胖。因为胖,我很自卑,我害怕跟我的同事在一起,怕众人的眼光落到我身上,这会让我无地自容。臀部和大腿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很难看,买衣服做衣服是我最尴尬的事了,因为量三围的时候就会触到我内心最深的痛。我因为身材而羞于见人,许多机会从我身边溜走。我不相信减肥药,可我的处境迫使我涌入减肥大军。

——我原来体形不错,生完小孩体重大大增长,减不下来。我羞于见人,相爱多年的丈夫虽没有离我远去,但也因我的体形变化而厌恶我,夫妻生活少了,有时还迁怒于孩子。我下决心减肥恢复体形,曾服用过各种药、茶,练各种功,节食。[9](P12-13)

许多证据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胖。生活中大腹便便、身体横着长的男士比女性多得是,可我们很少听到哪个男士因此而自卑,如果他们有减肥的打算,也多是出于健康和行动方便的考虑,而不主要是为了博得女人的眼光。男士的体貌不太被人看重,是因为社会没有对男性身体提出过多要求,他们的价值展现是身体以外的东西:地位、事业、金钱等等。而女性,不管你身处西方还是东方,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尊贵或是卑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对体貌的重视上,或者说,在被要求去重视自己的体貌上,是相同的。

美好的体貌对于女性来说,不再仅仅是自身的虚荣要求,而且是一种社会需要。女性的身体承担着社会文化和欲望的表达,在不断的身体再造中完成了女人的物化过程。而这种物化的过程和结果,用一位女士的话说,“都是社会给逼的。”

二、对身体美的追求成为一些女性极端的生活方式

当人们越来越多地知道这些风光的美女中,许多人的美丽都是再造出来的时候,于是大批的女性狂热地涌向健身房、美容院、减肥门诊等场所,吸脂隆胸、消斑拉皮、割眼隆鼻、打针吃药、换肤漂色、按摩挤压、镶水晶牙、甚至喝毒汁,无所不用其极。就连曾被用于生化武器、毒性仅次于炭疽杆菌的肉毒毒索也因为对美容有奇效,1999年在美国开始用于美容业,现已成为世界美容界的新宠。台湾就有2万多人接受过注射。[10]这种产品用不好,会使人面部肌肉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尽管在中国大陆这种产品还未被批准用于美容,但却已在美容院大行其道,如果得到的菌珠是非法生产的,其结果将不堪设想。[11]记得以前看过有关介绍,说古代妇女曾用砒霜美容,也有的把铅粉、水银粉当粉擦,甚至把猫粪当美容品往脸上抹,方法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历史发展了几千年,人类文明也历经沧桑巨变,但女性对美丽容貌的追求——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却有如此惊人的历史承继性!可悲的是,当她们中一些人摇动着麦毛一样枯黄的头发,扭动着杨柳一样细软的腰肢,高挺着驼峰一样耸立的乳房,展示着水彩画一样缤纷的面容,体味着被众人喝彩的满足时,有谁想到她们究竟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这种付出又是怎样在一种病态的审美文化的奴役中变成一种行为的自愿自觉?

拿减肥来说,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列入慢性疾病,认为肥胖症是仅次于吸烟和艾滋病的第三大慢性健康杀手。肥胖在西方已经变成一种流行病,一些国家拿出相当的资金用于肥胖病的治疗和预防。在中国,据卫生部门保守统计,现在有7000万肥胖人口,并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比如,北京肥胖人口有93万,上海成年人体重超重的肥胖检出率为25.9%。减肥对于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确是当务之急。但减肥是一个疾病治疗的过程,是一种医疗行为,该不该减肥和怎样减肥都是有科学依据和科学方法的。

哪些人需要减肥?世卫组织对肥胖和超重给出明确的标准,当你的“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m[2])超过25时,才算超重;超过30时,才算肥胖。比如,一个身高1.6米的人,体重在48~64公斤之间都属正常,超过64公斤才算超重,超过78公斤才算肥胖。胖人必须减肥,减肥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美观,而应该是健康。而现在加入减肥狂潮的人是不是都是胖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001年3月30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负责人陈明春教授在发布委托英国益世调研公司对京、沪、穗三城市减肥态度的调查结果时说:现在来门诊要求减肥的相当一部分人是瘦人,是年轻人。他们减肥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以瘦为美。调查数据表明,80.7%的被访者减肥是为了保持较好的体形,只有24.3%的人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12]减肥人口中,女性占7成以上。《北京青年报》和勺海市场研究公司2002年10月25-27日对京、沪、穗居民的调查也反映出同样的问题:采取减肥行动的妇女中,有48.1%的人并不需要减肥。[13]

专家认为,减肥应该采取“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专家指导、合理用药”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进行。但现在采取运动减肥的人很少。比如,产后和中年发福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上海市民体质监测公报中反映,30至39岁的女性和40-49岁的男性却是健身人群的低谷,不及60岁以上老人的一半。[14]减肥产品广告夸大其辞的宣传,正好迎合了渴望苗条而又缺乏毅力和时间的女士们的心态,使许多减肥者陷入了商家和审美文化共同设下的美丽陷阱:人人都可以减肥;减肥可以轻轻松松;减肥可以短时间内做到。总之,只要选择了减肥产品,你就可以“秀出完美女人好身材”。

实际上,减肥市场的混乱人尽皆知。无论是产品成分、效果还是美体中心工作人员的素质等都令人担忧。北京工商局和消协对53个品牌的83条减肥广告进行了调查,结果有82条存在程度不同的违规内容,主要问题是误导消费者、夸大产品的功能和效果。[15]我们已经看惯了减肥广告惯用的招术:出示消费者证词和用产品前后的照片、声明减肥速度和辅助治病效果、宣称减肥无需节食和体育锻炼、搬出医生临床证明、做出无效退款或赔偿的承诺、自称自己的产品技术含量高、拿明星做形象代言人等等。其实,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招术主要用意无非是要从人们尤其是女士腰包里多多敛财而已,如果真有它们说的那么神奇有效,那肥胖问题怎么至今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知道这些情况,但在苗条文化的驱使下,一些女性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比如,实施减肥时辅助以科学的饮食控制是可取的,但有些女性对饮食的控制却到了严酷甚至自虐的地步。药品的负面作用加上饮食紊乱造成的结果是,当她们的体重有所减轻的同时,她们的血色素也在减少,她们的活力在消退,她们的生命在枯萎,一句话,她们的健康指数和生命质量在降低。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她们是饿瘦的而不是减瘦的。我看到不少案例,因为用减肥产品或针灸按摩等不管用,只好配合以残酷节食,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求一个心理平衡,觉得自己是在减肥,并且没有白费力气。这种滥用减肥品和节制饮食的做法引发的悲剧,实在太多了。

一位身高1.69米的女孩减肥前只有65公斤,但觉得自己太胖,就到深圳一家美容中心进行针灸减肥。与此同时,她遵从医嘱严格控制饮食,和碳水化合物拜拜。坚持1年后,体重减了10公斤,可出现贫血、头晕、脸色发黄、头发干枯等症状。在家人劝说下,只好吃点米面,结果身体报复性吸收,体重迅速恢复到以前的重量,她又回到美容中心,针灸十几天后发现下身流血,手脚发软,头晕目眩,最后昏倒。到医院检查,发现是急性腹膜炎。原因主要是针灸用具消毒不严引起的。[16]

一职业中学某班14名女生不管胖瘦,全部加入减肥大军,并且互相监督,严格节食。一个并不胖的女孩减了60斤,最后骨瘦如柴,异常虚弱,见了什么吃的都恶心,想吐。这明显是得了厌食症,可她并没有求助于医生,而是由母亲带着找到了一位形体梳理的教练练形体。[17](P24)

一个读大二的女生,身高1.65米,体重51公斤。为了追求骨感拼命减肥,把所有零花钱都用来买减肥药、减肥茶、减肥胶囊。她还定时用泻药,每天跑十几次厕所。因长期营养不良,出现闭经。她面如菜色,有气无力,稍微运动就会晕倒,而且变得异常敏感,一觉得自己胖了就坐卧不安,心情烦躁。[18](P26)

在荒唐、病态的纤瘦时尚中,英国每年有20万人罹患神经性厌食症,女性是男性的10倍。在全世界,这种病也在不断增长,每8个厌食症患者中,女性就占了7个,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5种新病症之一。[19]

这些故事里面实在散发着太多的血腥。我们从女性走马灯似的淘换着各种产品的焦渴和失望中,在女性日渐憔悴的面容中,在女性如风中之烛左摇右摆的身躯中,在女性终于将生命交付给噩梦的无垠长哭中,窥到了商家的窃喜和充满着陈腐气味的病态的审美文化的狰狞。就算减肥过程没有发生明显的病理现象,也并不意味着不当减肥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有关报告证明,有减肥经历的国际影星、时装模特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人群,约为正常人的2/3。这样的代价是不是也应在采取什么样的减肥措施前考虑进去?

著名演员索菲娅·罗兰说:“我承认苗条的女人十分好看,但为了瘦几分而节食值得吗?饮食混乱会导致各种疾病,我们希望见到的首先是健康的女人,然后才有资格谈美丽”。所谓健美,其寓意也正在于此。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与体弱,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一个生活在不能坦然而自豪地接受自己的身材、体态、面容的社会中的女性,一个因为身体不够“完美”而被置于歧视境地的女性,一个不得不遵从和满足审美文化的要求和理想,把对抗自己的身体从而维持她对观看者的吸引力作为一生的挣扎的女性,怎么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呢?

拥有健康是每个人的愿望和权利,但怎样才能拥有健康却并不是单纯的生物因素所能决定的。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医疗服务、环境污染、社会文化等等,都可能影响到一个人健康权利的实现和健康水平。对于女人来说,做一个健康的人更不容易。因为她们的“第二性”位置,决定了她们的身体必然是男性中心的审美文化的牺牲品。

三、对身体美的追求使女人一生与自己的身体为敌

2002年11月25日《信息时报》报道,虽然金发碧眼、苗条丰满的芭比娃娃是闻名世界的玩具娃娃,深受多国儿童甚至大人的喜爱,但是最近却遭到了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压力。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芭比娃娃“罪恶”的身材曲线会腐蚀儿童纯洁的心灵,因此在教育部门公布的被禁玩具和游戏中被特别强调。

据统计,美国3-11岁的女孩中90%有芭比娃娃,它是女孩早期的生活范本。但芭比娃娃的形象却是真实生活中难以达到的。为此,一幅为美容产品The Body做的广告中,画着一个奇胖无比的芭比娃娃,画面上的广告语说:世界上30亿妇女长得都不像超级模特,只有8人像。[20]

的确,理想的美女在女性人口中的比例实际上非常少。遗传基因以及生存环境的不同,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身材和长相,这是自然的赐予,也是父母的赐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珍惜这种生命的本然,“按照自己的样子和所做的事情来接受和理解自己,而不是按自己的长相以及如何有能力吸引男人来接受自己。”[21]但社会文化中关于女性价值表现的片面和狭隘,对女性身体标准的拟明星化要求,使妇女们时时刻刻都感觉到自己的体貌与理想标准距离的遥远,她们夸大着别人对自己身体的厌恶,并进而讨厌自己的身体,对抗自己的身体,把迎合社会或者说是男性的审美标准、重新塑造自己的身体形象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

许多调查表明,女性对自己身体的苛求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在香港,16岁至42岁的受访女性有6成不满意自己的胸部发育,有一半的人在考虑丰胸,有9成的人认为出众的身材有助她们增添自信。[22]美国一项对明尼苏达36,000名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以负面形象看待自己的身体,对自己感觉不好者,女生是男生的3倍,她们也更容易相信别人是以否定的眼光来看待她们的。研究还发现,负面的身体形象对女孩来说与自杀的危险相联系,对男孩则不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对3.7万多名12-15岁的女孩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7.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形象是她们最关心的问题。[23]

在中国,对京、沪、穗三地的相关调查也反映出,8成以上的妇女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并采取减肥行动,1/3的人希望自己的体重迅速减掉10公斤。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对北京三所中学女生的调查结果也与此相似。在回答“独自一人时,你内心常涌起的愿望”一项中,65.7%的女生表示希望自己“仪表出众,独具魅力”。在职业选择上,女生最羡慕的职业是公关小姐、歌星和时装模特,而不是科学家和医生。[24]

年轻、漂亮、苗条、丰满、性感等等,是社会对女人身体的理想标准。实际上,在很多时候,这些标准与妇女的生长变化规律是对立的。因为特殊的生理构造和功能,女人一生在身体上要经历许多大起大伏的变化,像青春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都有可能使妇女的身体不像理想中的那样苗条丰满,面容也不再青春妩媚。

比如青春期,这是女人发育最快的一个时期。现在女孩的发育普遍较早,有的女孩8、9岁就来月经,第二性征的发育会给她们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她们的形体可能会随着身体的发育而发胖,脸上也可能不再那么光滑。这个时期她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很容易受到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流行的审美标准和影视、报刊、广告展示的符合这种标准的女性形象,以及来自周围同学、家人和亲友的评价,都可能对她们的审美观和审美行为构成影响。很多人在这个时期会有这样的经历,和那些光鲜可人、苗条修长的女人相比,感觉自己的身材、脸甚至哪儿都不对劲,她们觉得谁都比自己好看,无限夸大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变得很不自信。我曾经翻译一本美国的关于月经期的小册子,作者在回忆青春期的经历时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曾经因为没有好腰身而变得发狂。我看到的每一个人,无论在学校还是马路上,都有苗条的腰身,惟独我没有。因此我限定自己的饮食,不让自己吃别人可以吃的东西。[25](P2)一位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女青年说:“肥胖困扰了我10年。我天生就对唱歌跳舞感兴趣,小学5年的时光里,我是班里的文艺骨干。可是到初中后,随着身体发育的不协调,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懂得了自卑,渐渐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不再像从前那样开心地笑。”[26](P11)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曾用过一个例子:我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强烈的自卑,痛苦不堪……我的过度骄傲的母亲,总要求我仪表美观,做衣服时,她总向裁缝挑剔出我所需要弥补的“缺陷”。比如:下垂的肩膀!突出的臀部!背部太平!胸部太显眼!等等。我尤其为四肢的外观而烦恼……而我步行的姿态也被挑剔……每句批评都有几分真实……但有时我窘迫至极……有时我简直不知如何移动身体才好。[27](P80)因为长的不够“标准”,一些女孩失去信心、失去机会、失去健康成长的完好心态,其结果是从小就把自己的身体置于对立的境地。

作为生育和哺乳的承载者,妇女为人类的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妇女的生育之美曾经在历史上被热烈讴歌和崇拜。那些制作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许多雕塑作品,多是以丰腴浑圆的裸体孕妇形象为标本,将女性的肥大下垂的乳房、丰硕宽大的臀部和高高隆起的腹部作为女性美和人类繁衍生息的象征进行夸张和表现。女性美和生育之美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但是,随着女性美标准的变化以及女性美与生育之美的剥离,到如今,女性的生育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妇女经受着很多的悲苦和牺牲。她们不仅在职业和社会发展上要付出代价,比如下岗和失业、错过升迁机会等等,而且,在个人身体方面也会付出代价。她们可能永远告别妙龄纤巧的时代,脸颊和形体都会记录和昭示着她们生育的代价。而这种代价不仅仅是不再好看了,而有可能是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全面下降。她们可能会因臃肿难看而告别夫妻性生活的欢娱,可能会因为让丈夫觉得丢脸而失去抛头露面的机会,甚至会失去丈夫,她们也可能会受到他人甚至自己亲人的指指点点而感受被歧视的滋味,从此变得不再自信,每天为自己的体貌焦灼不安。一个妇女说:我满月时,看到还是庞然大物的我,认识不认识的人都管我叫胖婆子,有时丈夫也这样叫我,甚至有人叫我南瓜。我心理别提多难受了。我当初在班里算得上是个美人,如今胖成这样子,我很怕失去丈夫。因为胖,鼻子两边、嘴周围患脂溢性皮炎引起痤疮,下巴上又堆着肉,我自己都不敢照镜子。我减肥吃了太多的苦,节食、减肥药、减肥裤、减肥带、少睡觉等,可几年下来还是老样子,但我还是抱着减肥的希望坚持下去。[28](P12)

当女人慢慢走近更年期、慢慢走向衰老时,有多少恶浊的词汇在等着她们?比如人老珠黄、半老徐娘、黄脸波、豆腐渣等等。研究表明,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比男性要经受更多的心理变化,她们更敏感、更脆弱。很多女性认为这是她们一生中最痛苦、最难熬的日子。她们对镜自怜,惊异着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而身体的变化意味着与世俗审美标准的背离,与社会文化认同的隔离,也可能会因此而告别幸福的婚姻生活和完美的精神世界。“在把年轻与美、性的幸福一体化的思想世界里,衰老就意味着意识到的怨恨”。[29](P151)社会上流行的“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的说法,对女性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歧视和压力。这种说法其实是传统中要求女性“以色事人”的翻版,色衰则爱弛。为了更持久地拥有这种爱,抓住青春的尾巴,用化学物品或物理器械抚平岁月的皱纹,修整年轮的曲线,以弥补或避免心灵的创伤,是衰老中的妇女的一根重要的救命稻草。以化妆品为例,据美国化妆品市场调查,抗衰老产品销售额已占美国化妆品市场的50%以上;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抗衰老化妆品销售额占护肤化妆品市场的55%;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也已形成抗衰老化妆品的热销态势。抗衰老美容也日渐成为我国美容化妆品业一大热点,据有关专家保守的估计,目前我国抗衰老化妆品年销售额至少达45亿元。[30]

在美容塑体成风的时代,就连女童也成了这种风气的俘虏。比如在日本,一些学龄前女童也加入到了“美容热”中,染发、涂指甲油、口红、睫毛膏……都是小女孩们喜欢尝试的美容项目。一些专门针对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儿童化妆用品店(专柜)、儿童美容专营店等在日本街头悄然出现,并渐成气候,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法国的香水行业也把新的市场目标盯准了儿童。

为什么各个年龄段的妇女如此踊跃地把自己当作白老鼠,恐怕还是审美文化的导向分不开。形形色色的形体雕凿,尽管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妇女要遵从主流审美文化的标准和要求,从小就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自己的敌人,对抗自己的身体,并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这种悲壮和惨烈,几乎成了女性性别身份的天定命运。

当妇女体貌的改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变成一种不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变成扑面而来的生存压力时,谁还能在这种环境中处之泰然?所以,当我们告诉妇女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以正确的、豁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身体时,如果不能改变让妇女为自己身体痴狂的文化,这种改变是非常有限的。

四、女性在审美文化中的地位

在人们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年代,我们不反对女人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不愿意重复文革时期“蓝蚂蚁王国”那种色彩单一的生活,但我们崇尚自然之美、健康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由之美。如果把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合谋后刻意给定的女性美标准作为自己极端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去追求,那么,女性在获得涂脂抹粉和改变身体的自由后,就有可能失去人格的独立和尊严,更深地沦为男性的附庸和玩物。

英国一位学者蔼理斯说:“带着雄性动物打扮的意味,什么时候女性才开始打扮呢?是女性失去了地位、需要哀求男人和让男人看自己时。因此,两性中谁去打扮,关键在于两性的社会地位,即谁处在下风”。[31]回溯我国传统女性身体美审美标准产生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就会理解这句话的意蕴之深。

女性在审美过程中经历了由主体向客体转化的过程,其主体地位的丧失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原始时代,女性的生育之美、创造之美和奉献之美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和父权制的确立,妇女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女性被异化为男性的单纯审美客体。权力和经济地位决定了男性主宰女性美的程度。

女性审美主体地位的丧失,也是对女性道德美和形体美双重标准演化的结果。随着周礼的出现,“礼教”妇德经过不断的完善、强化和畸变,成为禁锢女性发展、间离两性伙伴关系、扭曲女性美的历史走向的精神枷锁。它造就了一代代逆来顺受、委屈求全而又弱不禁风的女性形象,使女性精神与体质都在向“弱化”的方向发展。它过于强调“男女有别”,人为的使性别差异扩大化,制造了许多“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刚女柔”、“男外女内”、“男主女从”等一系列性别二元对立,并不断强化女人的价值就是让男人满意和愉悦等传统观念,至今仍影响着两性关系的和谐与协调。

同时,由于封建统治者对公私领域的划分,家庭是女性惟一活动的领地,她在这个领地中要恪守妇道和贞节,维护父权秩序和男性家族尊严。在妻妾成群的婚姻制度里,妻子要以德事夫,妾要以色事夫。姿色就成了获得丈夫宠爱的重要武器,妻妾之间争风吃醋、明争暗斗。同时,为了与外面的妓女争夺自己的男人,妻妾们又模仿妓女的容妆装扮自己。总之,不论在家庭之内还是家庭之外,女人与女人的战争是永无止歇的姿色之争。

在中国传统的男性中心文化的社会结构中,男性统治阶层的审美观实际上主导着整个社会的审美标准,而且这一标准是随着男性统治者的口味不断变化的,并且通过文人墨客之手和口对这些标准加以描绘和传播,成为上行下效的社会规范,弥漫于社会各个阶层。例如,两汉以容貌端丽、身材修长、肌肤洁白为美;盛唐时期以杨贵妃为典型的丰腴之美则广为流行;而到了宋代以后,“人比黄花瘦”的哀怨之美、病态之美主宰了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纤柔娇弱、慵懒无力、多愁多病的女性成了美女的极致,这种“此时模样不禁怜”的女性形象弥漫于整个社会。[32]

正如尼采所言:“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的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女性在失去了审美的主体地位和审视男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后,她们便按照男性权势者的审美标准,把审美情趣集中到自我包装、自我美化上来。因此,在深宫豪宅以至草野民间,都同样演绎了一幕幕的历史悲剧。“楚王好细腰”,宫人便节食减肥,造成“宫人多饿死”的后果;男人喜欢“纤纤玉笋裹春云”,喜欢“三寸金莲”,女性则不惜以健康为代价,进行自残式的缠足。“女为悦己者容”,正是女性接受和认同被弱化和被客体化、被物化现实的一种体现。

男性统治者不仅制造了一系列的女性美标准让女性去遵从,以供自己把玩,而且还把女性美作为战利品、作为商品或动物在权贵者中进行交换、馈赠和出卖。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进行交换和馈赠、争夺也是常有之事。把女性作为物品进行交易、买卖和劫夺不仅在宫廷和显贵中久演不衰,在民间也是这样。为了培训男人需要的美女,美女的产地也应运而生。杨州出美人的说法流传最广,一些人贩子从各地哄骗收买女童,带到扬州培训成杨柳细腰,能歌善舞的美人,然后再到人口市场上出卖给达官贵人做妾、俾、娼。这种养女在当时被称为“瘦马”。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形象地记录了这种“瘦马”的交易过程,她们身体的每个部位和声音都要经过严格的检视和评判,如同市场上的牲口交易。[33](P243)不把妇女当人看,而只是当作男性的附属和玩物,这是病态的女性审美文化的本质所在。

女性美在被塑造、被欣赏、被玩弄、被劫夺、被交换的同时,也常常遭受着不公正的非议与歧视,承担着“败家祸国”的罪名。古代美女褒姒、西施、貂蝉、杨玉环、赵飞燕等的悲剧命运,无一不说明女性在男性中心文化中被随意把玩和弃置的地位和命运。在重德轻色、重色轻德等对女性要求的倚轻倚重的不断渲染中,女性沉浮起落,完全迷失自我而任人评说。

五、结语:从病态的审美文化中突围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审美取向上有了开放的、多元的选择。“女性的相貌不再具有惟一的意义……然而,不能不承认迄今为止男女并未走向全面平等,男性眼光仍然或隐或现的支配着两性价值判断,男性话语也仍然是中心话语。他们在审视女性时往往不自觉的将相貌作为衡量女性价值的尺度。”[34]商业经济和商业文化的发展就好象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丰富、多元的生活和观念选择的同时,也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迎合男性眼光对女性的审美趣味和需求,不断渲染女性身体美的标准、意义及价值,单向度强调女性身体的价值,使女性被物化并落入美丽的陷阱。男性中心文化对女性的控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女性的价值观当中。一些传媒与商业文化、传统观念在利益互动中营造的女性审美文化氛围,使男性在审美文化和性别关系中的主体性得以彰显,而女性在审美关系中的被动地位被强化。女性身体仍然是男性文化的消费对象,在男性的各种“注视”中,女性逐渐他者化、商品化。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消费同样也存在双重道德标准的问题。一方面,他们教会女人怎样在注视中懂得什么是美、怎样才能变美、怎样利用美,另一方面又轻薄女人的身体。尤其是在性市场上,许多男性一边享用着女人的美丽和身体,一边骂着婊子,骨子里瞧不起她们。

今天,尽管中国社会的现代性日益发展,但我们看到,女性身体美的文化依然翻版着历史上关于女性形体美的陈旧腐朽观念。由于传统的延续性以及中国男性中心文化的依然存在,传统的女性审美标准将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和渗透于当代人们的审美观中。我们希望男女两性共同努力,从病态的审美文化中突围,共同塑造健康美丽的新女性形象。我所说的美丽不仅是容貌和身材,而是一个健康的、散发着生命活力和创造力的身体,一个能愉悦地接受和理解自己和他人身体的良好心态,而这种心态的获得,有赖于一个能容纳人们多元生存状态和不同体貌类型的社会审美文化环境的存在。只要是一个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并愉悦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人,都是美丽的。有了健康的基垫,一个人才能美得淋漓尽致,无拘无束。

标签:;  ;  ;  ;  ;  ;  ;  

女性身体再造行为的文化分析_美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