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黄柳

南充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四川南充 6379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营养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所接受的饮食干预方法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观察组接受对症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常规饮食,比较2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体质量等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良好的营养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营养干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诊疗工作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由于多数患者发现时病情已经为末期,因此很难对其开展手术治疗,目前主要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开展诊治[1]。临床实践经验表明,多数患者就诊时营养状况较差,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探究营养干预在此类患者中的干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将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进行详细说明,患者年龄47-80岁,根据患者饮食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68.02±4.1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68.13±4.01)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2]

(1)年龄超过80岁者;(2)不具备介入治疗操作指征者;(3)非首次接受介入治疗者;(4)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5)精神疾病、无家属者。

1.3营养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饮食干预方法执行相关工作,严格按照原发性肝癌饮食标准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严格按照医嘱行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均接受对症营养干预,告知患者及家属要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热量,食用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告知患者加强饮食干预的重要性。手术结束后,要对合并恶心、呕吐、头晕者进行科学饮食干预,告知其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术后患者由流质食物逐渐向半流质及普通饮食过渡,在此期间要给予患者全营养治疗液,每次200mL,每天2-3次。同时,要求患者每天饮食中需包含400-600KJ热量及20g左右蛋白质。

1.4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体质量等指标,同时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做好详细记录、统计和分析。

1.5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值进行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对症营养干预后,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体质量等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2.2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结束后,出现1例便秘,1例尿潴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介入治疗结束后出现3例便秘,2例尿潴留,2例肠道感染,1例肺部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发性肝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已经失去手术先机的患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介入治疗方法为患者开展诊疗,主要介入术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3]。很多患者对介入治疗认识不深,加之躯体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患者常常合并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到其日常的饮食。与此同时,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数伴有肝炎、肝硬化等基础性疾病,TACE术后常常会加重原有基础疾病病情,且容易引起其它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4]。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认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其营养状况往往较差,术后可加重营养不良状况。部分老年患者术后可出现昏迷,应激消耗较大,无法及时摄入足够营养物质,造成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5]。若患者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状况,则易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增加治疗风险。为充分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及术后恢复,要为患者做好术前、术后营养干预。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接受对症营养干预,并与接受常规饮食指导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营养干预后,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体质量等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良好的营养干预,可及时帮助患者补充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肠道功能,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2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术前、术后为患者做好营养干预工作,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还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对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对症营养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营养状况,减少手术并发症,保护患者胃肠黏膜系统的完整性,能够为患者良好预后夯实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倩.早期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2-14.

[2]王瑛.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变化[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5):282-284.

[3]刘琴,庞永慧,游雪梅.静脉镇痛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5,22(13):40-43.

[4]扈彩霞,郑加生.强化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4):569-572.

[5]齐瑞兆,李志伟,张培瑞等.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对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5):888-891.

论文作者:黄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营养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黄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