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复兴与村庄文化功能优化论文

传统文化复兴与村庄文化功能优化论文

传统文化复兴与村庄文化功能优化

加芬芬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摘 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传统乡村文化的功能可以从时间、空间和结构三个维度进行划分。> 从时间维度来说,文化具有传承功能、演变功能和创新功能。> 从空间维度来说,文化具有地域文化存储功能和地域文化横向支撑功能。> 从结构维度来说,乡村传统文化具有对村落成员的规范功能、村落共同体的整合功能与国家相互支撑功能。> 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批判导致了传统乡村文化三个维度功能的削弱。> 由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从自觉走向自信,通过多种渠道优化传统文化,弘扬和再造传统文化,使乡村文化走向复兴,并与国家治理、基层治理、村民生活相融合。>

关键词: 乡村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功能

当今,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被认可。习近平多次强调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中吸取治国理念的思想养料[1],为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思想源泉。将传统文化下沉于乡村,我们便可发现,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费孝通指出,从基层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6,乡土社会构成了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传统文化的存续与弘扬对中国当代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村庄传统文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打好文化基础。

传统文化由“传统”和“文化”两个词汇组合而成,传统代表的是一个时间序列,意味着传统文化来自祖辈的代代传递。通过传统,文化如同救火线上的水桶一代一代地传递,而且靠典范传达给后世,于是前辈的传统引导着人们[3]10。文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表里关系,即传统是隐藏在内的,而文化是显露在外的[4]18。“文化”一词有着广泛的定义,在国家治理、社会领域等方方面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重构,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功能”一般指效能、功效。从文化角度来讲,主要表现为文化对国家、社会、个人等方面所起的功效与作用。将“功能”与“村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在村庄演变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曾经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5]。村庄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保存、弘扬村庄文化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那么,我们需要从何种视角来解读村庄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文化功能”为从深层理解村庄提供了理想的架构。

1 传统文化自信与新时代的村庄文化发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足之基,对中国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西文化之争、全球化的兴起都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传统文化在这种审视中凸显出其优势地位,传统文化自信也被提上日程。

1.1 全球化格局下的传统文化自信

当代由经济发展推动的“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由18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的历史进程。在科技的推动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随着全球化的逐步展开,每个国家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层面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浪潮。全球化的浪潮起源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西方社会主导了全球化的进程。这意味着西方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对其他国家的渗透。“西方社会”似乎也成为了先进的代名词。作为非西方社会的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西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侵蚀。这种文化的侵蚀深刻的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由此,中国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全球格局的变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应能够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对数据结构进行预测。竖井掘进机目前的设计方案,尚不具备在实际施工当中对围岩条件进行实时分析检测的能力,且由于岩体本身的各向异性特征,竖井掘进机的偏斜具有一定偶发性,因此,预测系统应能在既无法建立精确的轨迹预测数学模型,也很难获得影响机体偏斜的全部参数条件下,根据已有的位置参数,完成对偏移的预测工作。

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必须要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文化发展的道路,而答案就蕴含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首先,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深刻影响着中国以及国民的性格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立提供深厚的思想源泉。其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意识到必须要保存自身的文化独立,才能在全球化的冲击中真正生存下来。追求本土文化认同的现象也在非西方社会出现[6]196,这种现象的出现塑造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全球格局。作为传统的中华文化,必然也能够在多元的全球文化中有立足之地。再次,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在应对全球危机、国际关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和”思想。身处于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在全球文化的交流对撞中逐步凸显出来。我们应当认识到传统文化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增强文化自信,以更好地应对世界潮流的发展变化。

1.2 国际地位的提升与传统文化自信

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的社会环境也面临着重大变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但整合着社会资源,也整合着社会结构。在这场变革中,我们面临着各种思想的冲击,文化的重塑被提上了日程。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从容应对。一方面,随着中国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需要用自己独特的身姿参与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去,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面旗帜。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现代化的转变带来了很多治理的困境,如果治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则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面对国内环境的急剧转变,我们发觉传统文化对于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思想、个人主义等思想弊端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厚德载物、诚实守信、自强不息、修己安人、天下关怀等价值观念是弥合市场经济功利思想、个人主义的重要药方。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强,我们需要在国际国内变革的环境中走出适合于中国的良性发展道路,国际地位的提升需要我们重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价值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自信。

1.3 村庄文化发展与传统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深,农村社会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发生了变化。我们如何用新的治理方式、新的文化来重塑农村社会,是一个时代课题。从村庄传统文化看,村庄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首先,村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村地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次,传统文化与村庄文化以“大、小传统”的形式进行交流和相互形塑,传统文化与村庄传统文化在交流中彼此融合,共同发展。再次,以大传统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与村庄文化共同形塑着国家、村庄、村民的纵向治理。由此,在市场经济的冲刷下,村庄社会必然面临重大变化。市场经济瓦解了村庄社会结构,导致村庄共同体衰落。维系村庄情感和秩序的村庄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危机。面对村庄的重大变革,人们渐渐发现传统村庄文化在形塑村庄治理、调和村庄文化冲突、调解村民行为规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此,重拾传统村庄文化自信成为了近几年的一个重要观点。“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村庄治理模式被提上日程,这其中也清晰彰显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乡村传统文化的重塑对乡村振兴起着重要作用。文化自信的提出包括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包括村庄传统文化的自信。由此,重新审视乡村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自信是当务之急。

2 传统文化功能的三维审视

中华优秀村庄传统文化沿袭于历史,历经代代传递,对国家的发展、村庄的演变、代际的更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村庄历史演化的“基因”,那么功能就是其作用于乡土变迁的逻辑起点。文化功能的作用不但跨越了漫长的历史,更具有广阔的地域舞台,渗透于国家、村庄、村民领域的各个方面。

2.1 从时间维度看文化发展的历史动力

2.1.1 文化传承功能

就文化的传承功能而言,传承代表的是一种传递和继承,对文化的存续有重要意义。文化代表着地域的精神面貌,更是国家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指出,在5 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7]。人们普遍从类型角度,将文化划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行为文化。从时间序列看,我们也可以将文化划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成为当代的主题[6]1。这两种划分方法,清晰的勾勒了文化的内在结构。从漫长的历史发展来看,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来源于对过往的继承。这种继承形塑了后一时期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行为文化,这种延续对当代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从器物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当下衣食住行中使用的各种器物、用来观赏的建筑群或艺术品等很多源于对传统的继承。从制度文化讲,尽管现代化的冲击导致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传统文化依然是当代治理的重要来源。从思想行为文化的角度来看,传统的风俗习惯、礼俗习惯甚至传统的价值观念对每个村民、每个公民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我们深处工业化形成的社会中,却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的影响。5 000 年的文明发展为村庄文化传承提供了漫长的历史机遇。

2.1.2 文化演变功能

由于两端口网络的噪声分析可以直观的描述一个网络的噪声性能,所以将低噪声放大器中所采用的晶体管等效为一个二端口的噪声网络,如图2所示。

就文化的演变功能而言,传承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固态流动,演变代表了文化的发展变化。所有文化系统都存在着连续的、逐渐增加的变化[8]。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会与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发生交流。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对文化产生形塑作用。文化演变后,又会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甚至自然环境产生形塑。在文化与环境的变化协调一致后,才会稳定下来。从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再到汉朝的独尊儒术、宋明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明清时期的文化演变,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组合[9]65。传统文化不但经历了自身的演变历程,更在发展中承受了佛教、道教的冲击[10]46,对他们进行了包容性的融合。环境的变化与文化的变化交织在一起,共同推进着社会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复苏的机遇,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中断了这种复苏。从乡村的视角来看,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和阶级斗争对于乡村风俗有着致命的打击,导致乡村文化传承暂时中断。改革开放后,乡村传统文化生机勃勃,传统社会组织开始复苏。然而,中西文化之争也逐渐渗入乡村之中,传统文化的弱势地位造成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致使村民不再对传统文化抱有深厚的情感。中西文化冲突不但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还导致广大村民对传统文化的排斥。总的来说,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共同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

采用烟梗自动开麻包系统后,由于梗开包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负压箱体内完成,烟梗里的麻毛和粉尘在倒料过程中被充分扬起,然后被除尘风抽走,改善了环境。此外,新型梗投料对麻袋不产生破坏,麻袋可以重复利用,节约生产成本。

2.1.3 文化的创新功能

5000 年的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文化竞争中生存下来。创新是传统文化的要素之一。传统文化的演变和更替是文化创新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经历过佛教和道教的冲击,人们在文化取舍中出现过迷茫,然而中华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自信将其他文化进行创造性包容。特别是文化发展极盛的唐朝,“万邦来朝”的局面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繁荣。人类的需求如追求真理、追求效率等不断推进着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从村庄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每当传承于村落共同体的文化需要演变,那么就离不开文化的创新。比如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推进农耕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繁荣,更推动了其他文化的发展。创新可以使文化不断更迭从而得到优化,优化的文化为村庄的存续与变迁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习近平经常强调文化创新的时代意义,“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文化,实现文化创新,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当代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更需要文化的创新。乡村文化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如何重构农村传统文化也是一个时代课题。

她掏出包里的草莓来,打开塑料盒。多么可爱的一小只颗!咬了一口,像初生的蓓蕾一样的粉红色果肉在唇齿绽放开来,真美味啊。她突然有些迷惑,这么美味、如此真实的东西,居然也是虚拟零件组装出来的。她回想起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在后院摘草莓的情景,还有碎花裙子、七星瓢虫、插着长长吸管的沙冰、过滤细碎阳光的草帽缝檐……每天在生产线上的我,又怎么判断真实与虚假呢,会不会也像一个虚拟零件呢:意义这种东西,是自己赋予的吗,而虚幻的意义与真正的意义……

3.1.2 内外文化冲突导致文化演变中断

2.2 从空间维度看文化空间分布的统一与多元

4.1.2 调和文化冲突

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从时间维度看并不能完全解读文化发展的规律。文化的存在依托共同体的自我创设,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文化群落的空间分布。中国土地广袤,历经千年的中国王朝如何维持大一统的统治格局、如何对广袤的地域进行有效治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其中的密匙。中国传统文化有大传统、小传统之分[14],大传统指得是上层文化,由士大夫等国家统治者掌握,小传统则来源于乡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形成交流。大传统文化向下渗透,形塑着小传统,形成了文化从上到下的流动。大传统的演变也离不开小传统的影响,小传统成为大传统发展的源泉。这种交流形成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文化的统一和多元格局。从横向看中国文化的分布,我们会发现广大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相似性,以儒家为核心的官方文化渗透在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儒家文化是传统农村文化的主导,是农村地区的主导文化,形塑着村庄的社会环境。如果我们将儒家大传统从村庄剥离,我们又会发现村庄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村庄的文化在传承上随着距离的增大,差异也随之扩大。文化的相近代表着村落之间的交流,文化的差异意味着村落之间文化的多元分布。村落文化犹如费孝通所说的村庄个人一样,以自己为中心,不断向外拓展[2]26,从而展现出村与村之间的关系。从更广泛的地域来讲,村落群体之间形成区域文化,相近区域之间形成地域文化,再向外不断拓展,则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基层分布的缩影。比如,齐鲁文化、川蜀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西藏文化等的划分[10]21-36可以让我们看到立体的文化分布图景。

扭矩限制器预紧螺栓上紧时的摩擦系数,以及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对扭矩限制器装配后的实际打滑扭矩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上述摩擦系数离散度比较大,会造成扭矩限制器装配后的实际打滑扭矩与理论值偏差很大。实际打滑扭矩比要求值偏小较多,会造成联轴器频繁打滑;实际打滑扭矩比要求值偏大,又起不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2.2.2 文化在地域层面具有横向支撑功能

从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来讲,地域广阔的农村社会不但是小传统存续的土壤,更是大传统存续的载体和支撑。文化的大一统是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石。从文化的差异性来讲,文化的空间分布显示出了文化之间的交流。村庄文化不但体现出地域特色,还体现出文化之间的空间支撑。区域文化的共性支撑着文化的发展,村落文化在这个区域中并不势单力弱,而是得到了其他村落共同体的认可。相互承认成为村落文化存在、繁荣的基础。从文化空间分布的角度来看,文化的统一性构成了国家治理的稳定因素,文化的差异性成为中国丰富的文化源泉,文化的空间交流造成了相互支撑的格局,更支撑着国家治理。在当代,多元的村庄文化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各地旅游景点的开发、特色社区治理的创设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视。文化的多元发展不但影响着地区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更对探索国家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65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为7.2%[1]。目前,房颤对心脏影响的研究多局限于左心房和左心室[2-3],对右心房和右心室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较少。右心室的收缩运动从右室流入道引发再传导至右室流出道,整个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右室流入道与流出道并不处于同一平面,再加上胸骨的遮挡,常规二维超声可能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评估。近年来,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功能评价的应用中日趋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和频谱多普勒、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等超声检查的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产生共荣。在全球化成为主题的当代,传统文化更显重要。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导致非西方对西方社会的模仿。然而,当非西方社会越来越在现代化上取得成功时,非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种强烈的“现代性的本土化”要求[6]196。在这种文化发展的趋势面前,我们看到了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产生的机遇。面对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冲击,我们应当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共享中国传统文化。

2.3 从结构维度看传统村庄文化形塑的纵向治理格局

2.3.1 村庄传统文化对村落成员的规范功能

与传统文化相比,城市文化、现代文化具有共源性,都是由工业社会衍生而成的现代性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对,也与村庄传统文化相对,城市文化内涵在现代文化之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生存基础不同,造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张力。所以,解决文化冲突之道在于文化的融合和共荣。

从时间维度来看,文化的传承代表着一种稳定的传递,对于接受体——村庄成员来讲,是一种稳定的文化价值理念。根据相近的价值理念,村庄成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选择、对村庄的事务进行评判、对他人的行为造成影响。从空间维度看,如果村落文化重礼守信,则会塑造重义重礼的村民群体;如果村落文化好义轻利,则会塑造乐于助人、相互帮扶的村民群体。围绕文化,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在塑造村民精神风貌中的作用。在强调以德治国的当代治理中,尤其要重视文化发展对村民的影响,将传统文化内化在村民价值观念中成为形塑村民行为的重要方式。

2.3.2 村庄传统文化对村落共同体的整合功能

从村级层面看,村落共同体发挥着稳定村民、村户阶层的重要作用。村落共同体是村庄治理的重要载体。从器物层面看,器物文化反映了一个地域独有的品格。比如,中国古代村庄的建筑,南方与北方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器物风格、器物文化的了解,可以明确每个区域的治理风格。从制度文化来讲,村落共同体形成的社会规范不但决定着村民的思想行为,更决定着村落共同体的运作模式、资源分配、群体布局。通过制度文化,村落共同体将村民和村庄资源整合在一起。从思想行为文化来看,传统文化不但决定了村民行为的取舍,更决定了村庄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行为文化,由表及里的渗透在村落共同体的各个方面,维系着村庄治理的稳定。从时间维度看,以血缘、地缘[2]26为中心形成的共同体在漫长的过程中,组成了独具特色的村庄共同体。从空间维度看,不同的村落共同体由于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出不同的取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村落整合模式。

2.3.3 村庄传统文化与国家相互支撑功能

从时间维度看,似乎共同体与国家处于一种分离状态。然而,我们将观察村庄的视角从时间转向空间,便会发现国家与村庄共同体的联系。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国家与村庄共同体的互动一直存在。一方面,国家将县域视为治理单元,村庄治理以自我管理为主,保护了村庄多元文化的存在。另一方面,国家也将治理理念不断向乡村渗透,使村庄文化与国家文化融合,村庄文化与国家治理文化在文化交流中达成统一。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中,广大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国家治理理念为主导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形成了多元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文化。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乡村扎根,逐步形成皇权、绅权、族权、宗权[15]为核心的治理结构。中国的社会、政治秩序与西方不同,中国的社会秩序是由家向外推,国就是扩大了的家,忠君是家庭“孝”的延伸。家族是治理的最小单位,国家组织与家庭组织具有共通性,构成了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格局。安乐哲曾指出中国两千年的历史,30%是帝国史,70%是家族史[12]76,由此可看出家族在秩序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国同构”的格局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在当代,传统村庄文化如何支撑国家治理是一个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的时代课题。

传统文化对全球治理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治理被提上日程。所谓“全球治理”,是指在没有世界政府的情况下,国家(也包括非国家行为体)通过谈判协商,权衡各自利益,为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而建立的自我实施性质的国际规则或机制的总和[16]。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领导人更加重视全球治理对中国发展和全球发展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治理环境,中国治理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的密匙便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通过修己来达到安人。天下关怀、崇尚道德等这些核心理念不但对中国的治理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全球治理产生积极意义。由此,如何以独特的身姿参与全球治理,传统文化的弘扬尤为重要。

3 村庄传统文化功能效用的困境

从村庄传统文化来讲,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推动了村庄社会的变革。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张力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始爆发。市场经济的引入打碎了村庄共同体文化自我演化的进程,村庄文化直接面对外部文化的冲击。外部文化的冲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冲击力量远远大于传统文化自我形塑力量。现代文化、城市文化没有内化为村庄文化,反而逐步渗透和取代乡村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自我演化的环境在外部文化的冲击下失去平衡甚至消亡。

3.1 历史、社会环境变化对文化发展进程的冲击

3.1.1 文化的历史割裂破坏文化传承

本文所用的EP原理图见图1,EP电解液采用HF(40%):H2SO4(98%)=1:9(V/V)的混合酸,超导铌腔作为EP正极失去电子,高纯铝棒作为负极使氢离子转化为氢气,EP反应见方程式(1):

“昆北”阳平声字“潮”的唱调(《荆钗记·男祭》【折桂令】“俺在潮阳”,755),该单字唱调的过腔是,该过腔的音乐材料来自“昆北”主调,故亦谓之单节型主调性过腔。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不但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17]87,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迁历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睁眼看世界的进程。西方思想的冲击开始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败落下来,中西文化之争也在此时开始。这种文化主导权的争夺被称之为“本土运动”,金耀基将中国的“本土运动”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以传统文化为重整目标、以外来文化为重整目标、以乌托邦为重整目标、以世界文化为重整目标[6]26-27。尽管金耀基将“本土运动”划分为四个部分,但依然没有逃脱中西文化之争的框架。重视传统、全盘西化、对传统文化创新性改造一直是近代的主题。尽管中西文化之争一直存在,但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却没有发生变化。

从村庄角度来讲,文化是村庄发展的基础,文化与共同体之间相互支撑并有内在张力。无论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还是思想行为文化,我们都能看到村庄文化演变的清晰脉络。很多人认为,文化在乡土社会中一直处于一种稳定不变的状态。然而,从漫长的时间维度来看,我们依然能体会到文化的演变,比如传统文化中春节的对联就经历了从桃符到春联的转变[11]15。乡村文化在柔和的乡土环境中不断自我更新,形塑着村庄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村民的思想行为文化。只有被共同体创造并与共同体不断磨合、调试,文化才有传承与存续的基础。如果说传承是文化存续的基础,那么演变便是文化生长的动力。中国当代的社会环境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凸显着这种变化的剧烈。传统文化与环境变革如何调试,是我们当代的主题,我们可以从文化演变的内在机理入手,成功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传统文化的优势对未来世界有着积极意义。将视野从中国本土抽出,面向世界,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势弱的方面,100 多年的中西文化冲突导致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自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两种不同的思维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放眼世界,西方近代哲学经过一系列抽象思辨的内在发展,道德形上学的构建努力,最终发现家庭、社会与伦理的构建才是重要的哲学问题,所以在晚近的西方哲学界,甚至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伦理学才是第一哲学[12]18。随着文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出现了交流与共通,为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基础。从另一种角度讲,儒家传统文化更注重构建“天下秩序”的社会、“天下有道”的社会。在这里,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民族乃至人与国家等等的关系都能成为一种休戚相关、和谐共存、彼此感通的伦理关系[12]19。这种儒家的天下理念与构建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由此,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只有保持自身的本土特色,吸收转化外来文化才能走出中国自己独特的治理模式。

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农业国家走向工业国家是中国当代治理的主题,传统文化面临着重要的演变机遇。面对这样的历史机遇,传统文化也面临抉择。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必然面临冲突。如何做到既向西方学习、又能够保留传统文化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造成的传统文化危机问题。

村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承文化的载体,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迁起着重要的形塑作用。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侵入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裂,中西文化之争一直持续到当代。改革开放后,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呈现出衰落状态。这种衰落状态造成了文化功能的失效。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mov检验考察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采用Levene检验考察数据的方差齐性。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3 文化衰落致使文化创新缺乏动力

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村庄传统文化的双重冲击造成村庄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从物质文化角度看,工业化和现代化造成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兴起,这种物质文化的繁荣渗透在村庄治理中。从器物角度看,我们会发现村庄的重建出现了抛弃历史、千村一面的现象。从制度文化来看,传统文化失去了规范村庄治理、村民行为的重要地位,在村庄治理中出现式微与乏力现象。从思想行为角度来看,文化的冲击造成村民的摇摆,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村民对他的情感和依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导致村庄治理的同化,传统文化的式微致使其失去了对文化的引领,进而影响到村庄的治理。村庄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的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迫在眉睫。从时间维度看,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历史。文化的创新需要传承与演变的支撑,需要丰富多彩的思想源。没有源泉的创新缺乏动力,导致了文化演变的中断。

3.2 文化冲击和市场经济对文化空间格局的破坏

3.2.1 内外文化冲击和村庄普遍衰落导致传统文化衰败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交流与多元并存使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模式。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摧毁了中国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生存土壤。现代化与工业化摧毁了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造成文化与社会的失调,导致大一统的文化格局消失,加速了小传统的瓦解。从小传统的角度讲,村庄传统文化的繁荣与村落的空间分布紧紧相关。城市莫大的吸引力不断抽取着村庄的一切资源,村落共同体面临消亡。与之伴随的便是村庄的衰落,农村“空心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横向看,以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乡镇地域为核心,呈现出一种中心繁荣、边缘衰落的现象。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促使很多村民放弃了传统。广袤的村庄文化土壤不复存在,多元文化的存续出现危机。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区间二型自组织模糊逻辑控制器工具箱 张 辈,薛 玉,邱望标,谢建兴4(71)

3.2.2 文化空间土壤消失破坏文化支撑格局

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社会结构的变迁。新的社会结构更加需要新的文化土壤作为社会的粘合剂。从时间序列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的张力是传统文化困境的根源。现代化导致稳定千年的传统文化处于弱势状态,大一统的文化模式被多元的外来文化冲击,呈现出碎片化状态。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迷茫破坏了大一统的传统文化存在根基。从村庄小传统来看,如今村落共同体普遍的衰落无疑对传统文化是一种莫大的打击。农村空心化状态的蔓延,使邻近村庄之间的文化交流失去了支撑,传统文化地位的衰落更导致文化生存的困境。由此,我们不仅在时间维度上会看到了文化的生存困境,从空间分布上看传统村庄文化的存在状态也更加让人担心。

3.3 治理转型造成传统文化与治理的不适

3.3.1 文化理念错位造成村落成员行为失范

村落文化是村民行为观、价值观的一种综合表现。平静的村落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受到了挑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冲突和张力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传统观念成为落后的代名词。传统文化是情感的依托,城市文化似乎是更加先进的文化,面对双重文化的冲击,村民该如何抉择?选择的困境造成了村民的摇摆,传统观念不再被村民共同遵守,而现代文化也没有完全被村民接受。文化的断裂和冲击致使村民个人思想行为受到冲击。作为村庄共同体中的原子,村民的变化对传统村庄文化造成冲击,甚至影响了村庄的社会结构。

3.3.2 文化的衰落与断裂导致村落共同体解体

改革开放后,城市巨大的吸力不断汲取着村庄资源。从结构维度看,可以清晰解析出乡村文化衰落与共同体存续危机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力量瓦解了村落共同体和农户共同体[18]。从器物层面看,现代化的使用器具比如高层建筑、计算机、手机的使用冲淡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依赖,高度渗透于生活日常的传统文化逐步淡化。从制度层面看,当代新农村的建设、对乡村治理的探索都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整合。从思想行为看,市场经济的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不再是村民思想行为的依托。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的深层冲击,造成传统文化的碎片化,行为价值观念产生了多元化的分歧。原本统一的村庄文化解体,维系村庄共同体的行为规范、村庄运转模式发生变化。将之放在时间维度去看,文化的包容和创新、演变会将这种冲击内化以求文化的继续发展,然而外部力量的冲击导致包容万象的传统文化失去的存在根基,更加速了村庄共同体的解体。

原始数据包含有众多描述场地和地震动情况的变量,本文暂只取两个关键变量进行研究。一个是地震作用下修正到震级M为7.5级,有效覆土压力为1个大气压的循环应力比另一个为等效标准化净砂锥尖阻力qc1Ncs。前者可视作使得土体液化的地震荷载,后者为土体抵抗液化的能力。

准确称取25mg样品(样品粒度小于0.074mm),加入0.2mL高氯酸和125mg氟化氢铵于消解罐中,盖上盖子(不要拧紧),放入烘箱,升温至120℃,保温1h,然后升温到230℃,保温3h,冷却后取出消解罐,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于消解罐中加入2mL硝酸,拧紧盖子置于160℃电热板上加热1h,冷却后打开盖子,160℃蒸至近干状态,继续加入2mL 硝酸,升温至250℃继续蒸干,同时保温2h。取下消解罐,并冷却到室温,加入2mL 5%硝酸(体积分数)于消解杯中,于电热板上,待消解杯中的溶液开始冒泡时,将其取下,并用0.5%硝酸稀释定容至25mL。

3.3.3 治理转型与传统文化理念的冲突造破坏国家治理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目标。这就表明,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文化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度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化阶段,社会结构的变革是冲击传统文化的主力军。由此,大一统的传统文化必须做出转变才能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大传统的危机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宏观治理。传统文化成为落后封闭的文化,这种观念的形成不但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落,更使其失去了对国家进行支撑的功能。文化衰落需要文化的重构,村庄共同体解体、村民原子化导致村庄治理的失效。原本整合、统一、流动的村庄治理样貌不复存在,致使传统村庄文化的重构失去了支撑。长此以往,国家将会错失重塑村庄文化的机遇。

4 村庄传统文化功能的优化

村落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走向衰落。面对村庄传统文化的衰落,如何挽救其颓势是我们重要的时代任务。在以乡村振兴为战略的背景下,村庄传统文化的复兴对于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笔者希望可以提出一些建议,能够为村庄传统文化功能的优化献出一些绵薄之力。

4.1 优化文化进程实现文化良性变迁

4.1.1 扬弃传统文化来承接当代价值

村庄传统文化传承于农耕文化,世代以耕种为主的生活模式塑造了村庄共同体的形貌。然而,现代化的发展导致现代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张力。从社会现象来看,我们会发现用传统文化来解读目前多元的社会现实是乏力的,同时,有些社会现象也让我们明白一些传统乡村文化是不合理的。传统文化有消极和积极两重性,从消极方面来看,比如对家长权威的服从、别尊卑,名贵贱的封建等级思想严重扼杀了个人的平等、自由,很多大家所熟知的风俗习惯的陋习也对人们的自由选择、身心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儒家思想强调修己安人、仁义礼智信、以民为本等的思想理念,对于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冲突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历史文化的传承告诉我们文化对于当代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提升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对传统乡土文化进行重新整理,有利于村庄文化的发展。

2.2.1 地域文化存储功能

习近平曾经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14]。将文化放之全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样貌,将之置于个人,则内化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从器物、制度、思想行为上影响着村民的行为。从器物层面讲,器物是指人们在日常行为过程中使用的器具、工具等。其形态、用途都有着一套传承下来的规定,比如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问、耕地技术、饮食器具,都决定了人们在衣食住行中的行为取舍。从制度文化来讲,制度文化指的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一套社会规范,既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硬性规范,也有伦理制度、家族制度等软性规范。这些社会规范成为村民行为选取的原则。从思想行为文化来讲,稳定的文化承载着稳定的价值理念,价值理念内化在人们心中,形塑着村民自身的行为取向,更形塑着村民对外部环境的价值判断。同时,思想行为文化也包含着风俗习惯与礼俗文化等软性规则,这些文化成为村民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规则。三重文化结构共同决定了村民的行为。

首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具有其优点,由此,我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尊敬,客观对待、相互尊重是文化调和的基础。其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现代文化的产生可能来源于传统社会的演变,因此,找寻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历史逻辑点,是文化调和的良好路径。再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尽管形成于不同的社会结构,农耕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巨大鸿沟造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然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毕竟都生存于中国广大的社会之内,通过寻找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共性可以找出文化调和之路。复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由于其社会基础不同,必然有不同的侧重。社会发展已经证明,传统文化对于弥补现代文化、市场经济文化、城市文化的弱点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由此,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互补,也可以调和文化冲突。最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尽管差异巨大,但现代文化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演化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来调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4.1.3 把握原则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9]193是习近平常说的一句话,也说明了他对创新的重视。创新是文化传承和演变的动力,文化冲突的调和需要文化创新作为润滑剂。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次明确了传统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必须将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轴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我们将本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改造方式。其次,注意文化的普遍适用性。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要服务于国家、社会、个人,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粘合剂,由此,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然面临中国的普遍社会情况。再次,注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开放性。全球化是当代的主题、现代化转变是中国社会当前的重任。无论是全球化还是向现代化的转变,都意味着多元文化的冲突。文化冲突的调和需要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由此,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必须注意文化的开放性发展。

4.2 优化文化空间分布构造协同文化

4.2.1 培育特色多元文化

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不但依托于村庄共同体的历史传承,更依托于村落群体的共同繁荣。从个体村庄角度来讲,我们要根据每个村庄的特色,挖掘出传承于历史的村落文化,将之在传承、演变的基础上改造、创新,积极引导村庄特色文化的发展。从空间分布讲,我们可以在挖掘单个村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区域特色,培养区域文化,使文化立体发展,从空间分布上保障村庄文化的多元统一。只有丰富的、多元的文化才能够为文化的发展创造生命活力。当然,在特色文化培育时,我们应当注意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轴心,与传统中国乡村文化相结合,保障文化的高度融合性。

4.2.2 构造区域协同文化

我们在引导乡村传统文化改造的时候,不但要注意村落文化的多元发展,还要注意村落文化之间的协同性。在具体策略选择上,笔者有以下具体建议:其一,挖掘文化开发的多种模式。比如,旅游品牌开发、地方农产品特色供给企业、管理村庄风俗习惯的理事会、地方饮食文化公司等形式的开发模式为文化的培育提供了多元的平台。其二,注意区域之间的共性、协同性。比如,每个相邻区域之间,其文化都有一定的共性,由此可以以塑造跨区域的品牌、企业等方式,对区域文化进行宣传。比如,我们出名的地方饮食、地域建筑品牌等。其三,注意产业之间的协同性。对于同一村庄来讲,在培育多元产业模式的基础上,可以使每种模式在文化上形成一种共通共融的状态,多元模式在文化上以特定的方式相互形塑,共同支撑。从区域文化的角度讲,在培养跨地域品牌的同时,也应当注意产业之间文化的相互支撑性质。由此,构建协同文化发展模式是改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村庄文化的重要方式。

4.3 优化治理文化达成治理功能重建

4.3.1 发挥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文化转型

图3展示了L=100个地面移动IoT设备的初始分布以及应用本文方法所确定的最优UAV布署效果.此次实验采用8个UAV,如图3(a)所示,100个IoT设备初始分布位置随机,基于通信节能策略,首先形成了8个最优分簇,其次在各簇聚类中心的影响下,UAV的布署位置实现最优,如图3(b)所示.

国家宏观治理理念对乡村的渗透是塑造乡村文化的决定性力量。正是这种塑造形成了乡村地区对国家治理的支撑格局。在新的治理时期,治理的转型需要新的文化理念的形成。由此,国家可以借助自身的影响力,一方面要明确传统文化的优势地位,提升国家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改造传统文化、村庄传统观念,使村庄的乡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与国家治理融合,再次形成基层与国家文化相互支撑,交相辉映的格局。

4.3.2 构建新式社区文化重整村落共同体

市场经济改变了传统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结构。这就意味着村落社会逐步与市场经济发生融合。以农耕为主的文化需要加入市场文化才能在新的环境中存活下来。特别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导致自由、平等、民主等主流观念逐步向村民拓展。由此,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文化结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村落作为村民生活生息的地方,是村民情感的依托,村落文化是形塑村民思想行为的重要元素。由此,构建新式社区文化,进而实现乡村社会的转型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构建新式社区文化的同时,我们要重视制度创建。村民自治制度为民主管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这种制度下,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得到传播。时代在推移,协同参与、多元治理模式不断得到创设,这些制度为现代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舞台。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将传统文化精髓纳入村庄制度建设、村庄日常治理中,用传统与现代文化双重影响力来构建村庄的治理。其次,我们还应当注意构建多元的文化传播平台。比如在创建村庄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的过程中,可以向村民推荐传统文化书籍,或者通过文艺表演等模式宣传新的传统文化,使村民能够近距离接触文化。

4.3.3 借用社会自我演化实现传统文化对村落成员的规范

村落文化在形成后,会改造村落社会的演化方式,进而形塑村落社会。村民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其生活在村落地域内,无疑会受到文化的影响。由此我们要把我文化对社会“做功”的机理,通过文化的塑造、文化的弘扬、文化的创新等方式,让文化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给村民,形塑村民的思想观念,将文化改造与村民改造融合在一起。在通过文化来塑造村民社会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村民社会的自我演化。村民在接受文化后,会依据自身的价值观进行行为选择,与其说文化塑造了村民的行为不如说村民群体的共性行为塑造了村落文化。由此,在文化渗透入社会后,村民成为了文化的遵守者和选择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入村民内心,通过对村民潜移默化的形塑来影响文化的自我演化。

5 小结

村庄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性格和精神风貌。传统文化是中国治国理政的思想源泉,乡村传统文化更有对国家治理的支撑功能。乡村文化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更与基层治理、国家治理不可分割。面对否定中国村庄传统文化的思潮,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村庄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从自觉到自信,通过改造、优化乡村文化,从而完成文化向社会的渗透,逐步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治理的转型。文化代表了我们的精神风貌,提升文化自信,使传统文化走向复兴,积极传承、创新、改造传统文化是我们完善基层治理、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特别是面对全球化的治理格局,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迫在眉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国家治理、全球治理有着重要作用,提升文化自信、实现传统文化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自成.“原点”之思:历史、典籍中的执政思想源泉——传统文化精华与习近平治国理念[J].学术前沿,2014(1):48-58.

[2]费孝通.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海晶.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

[5]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EB/OL].央广网,http/ /china.cnr.cn/news/201402/t20140225_514935599.shtml.

[6]金耀基.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8]Weeks,J.,Galunic,C.. A Theory of Cultural Evolution of the Firm:The Intra-organizational Ecology of Memes[J]. Organization Studies,2003,24(8):1309-1352.

[9]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10]夏宇旭,王国君.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1]国风.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2]“文汇讲堂”,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大国厚土: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13]叶舒宪.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N].光明日报,2012-08-30.

[1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15]加芬芬,吴晓燕.农村社区文化: 变迁与重构[J].天府新论,2013(1):121-124.

[16]张宇燕.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9):4-9.

[17]董成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解读和传承建构[D].泉州:华侨大学,2016.

[18]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J].社会学研究,2010(1):1-33.

[19]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Renaiss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Optimization of Village Cultural Function

JIA Fenfen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Xi Jinping has repeatedly stressed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pointing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realiz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rural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time,space and structure. From the time dimension,culture has the function of inheritance,evolution and innovation.From the spatial dimension,culture has the storage fun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horizontal support fun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From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the traditional rural culture has the normative function for the members of the village,the integration function of the village community and the mutual support function of the state.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rural culture have resulted in the weakening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raditional rural culture.Therefore,we must awake to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rural culture and move from self-consciousness to self-confidence. Optimiz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promoting and rebuilding traditional culture,so as to revive rural culture and integrate it with national governance,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villagers' life.

Key words: rural traditional culture;cultural self-confidence;function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5194(2019)02-0181-13

收稿日期: 2018-10-1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镇化背景下西部村落离散与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研究”(13BZZ052),主持人:唐绍洪。

作者简介: 加芬芬(1987—),女,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 剑

标签:;  ;  ;  ;  

传统文化复兴与村庄文化功能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