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会计主体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_会计科目论文

规范会计主体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_会计科目论文

规范会计科目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信息论文,前提论文,会计科目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会计科目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等都是构成市场主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方面向社会经济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又是商品、劳务的购买者和消费者。每一个单位的资金运动都是复杂的,有各种来源,又按需要运用到各个方面,或以储备金形态、生产资金形态、成品资金形态等存在。既有静态表现的内容,又有动态表现的内容,为了系统、全面、清晰地控制、监督、反映复杂的会计对象,就必须采用一定的形式,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通过对各种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析、比较,同时结合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的要求,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并据其特征取一个科学的名称,这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既是账户的名称,也是经济业务归类管理的基本单位,科学设置会计科目,明确规定其核算内容,才能发挥账户的记录、跟踪、核算作用,使合计信息真实、完整。如果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规定模糊,科目(或明细科目)间核算内容交叉或者重复,就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相互之间的会计资料缺乏可比性。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而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计量程序的可靠性和原始数据的科学分类。可见,会计科目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二、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几个科目的分析

1.“结转自筹基建”科目。由财政部、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新制度),对“结转自筹基建”科目作了如下的规定:转出自筹基建经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材料等科目;自筹基建经费转回,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年终结账前,本科目借方余额为高校本年度转出的自筹基本建设经费。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这个规定显然把“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列为支出类科目,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一般来说,只有根据基建承包合同、拨付给承建施工单位的款项,才能视为在建工程支出。把经费划给建设银行,总体来说,资金权属并无转移。另外,会计信息应该系统反映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而“结转自筹基建”科目仅反映把建设资金转存建行(或基建账户)一个环节,而对购建支付的重要过程并不反映,显然起不到会计的控制、监督、反映职能。如果把“结转自筹基建”科目改成“在建工程”科目,不仅可以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科目相一致,还可以更准确地汇集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提高“固定资产”科目的准确性。

2.“事业基金”科目。新制度规定,“事业基金”科目核算高校拥有的非指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等,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这两个明细科目中除对“投资基金”有明确规定外,对“一般基金”只规定了来源,而没有规定用途。年终时各种收入的滚存结余转入本户,若没有以前年度会计事项的调整或变更,这个科目就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除非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才会从“结余分配”账户中转来冲抵数字,但这与高校编制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是相悖的。其次,年终时,把各类账户的余额转入本户,而有相当多的账多余额是有指定用途的,当年没有完成的项目资金(即专项资金),转入“事业基金”后,成了“高校可以自主安排的净资产”,专项工作没有了资金保证,这也不利于财务管理。

3.“修购基金”与“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新制度在“专用基金”科目中,要求设置“修购基金”明细科目,并规定“按规定计提修购基金,借记有关支出科目中的修缮费、设备购置费”等明细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用修购基金修缮房屋,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新制度在“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等科目中,要求设置“购置费”、“修缮费”明细科目,并规定“发生设备购置费时,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可见,新制度规定设备购置费,既可以在“教育事业支出”等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列支,也可以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中核算。这样就造成同一教育成本的归集变得多样化。在目前事业单位不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情况下不具体规定什么情况下在事业支出中列支,在什么情况下,在修购基金中列支,很容易造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的形同虚设。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设想

1.加强法制建设,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以法治国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所在,在会计工作中也要强调法治,法治首先要完善法律制度,有法可依。目前,我国的经济法律尚不够完善,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以《会计法》为统领的各项法律法规,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

2.提高人员素质,把好信息加工的入口关。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和企业行为监督机制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会计人员执法中受到很多限制,甚至是不公正待遇。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会计队伍中存在着学历层次不高、知识老化的问题,因此,大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3.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全面实行电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信息已经成为经济决策部门、工商税务部门进行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资源共享呼声渐涨。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加工和交换手段,提高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交换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信息在加工、传递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加强社会审计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监督。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所有者根据经营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评价其经营业绩,并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经营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受到所有者的极大关注。为了公正就需要第三者注册会计师来审计经营者提供的报告质量。社会审计的介入,可以有力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总之,会计科目的规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保证,提高会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注册会计师等社会中介机构可以监督会计信息的失真,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会计信息质量一定可以大幅度提高。

标签:;  ;  ;  ;  ;  ;  ;  ;  

规范会计主体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_会计科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