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招商引资趋势的交融--论跨国公司对私营企业的并购_并购贷款论文

两大引资趋势的交融——论促进跨国公司并购民营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大论文,跨国公司论文,民营企业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利用外资的两大趋势

90年代以来,我国所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成倍增长到增速趋缓的过程。尤其是近几年来,每年的增长率都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与全球FDI的增长趋势恰恰相反。见图1。

图1 全球FDI增长率与中国吸收FDI的增长率比较

资料来源:UNCTAD《世界投资报告》:外经贸部外资统计资料

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虽然在政策上始终强调要利用外资,却忽视了国际引资潮流,造成了引资政策与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错位,导致了实际利用外资额的逐年下降。目前,外商实施跨国投资主要体现出两大趋势。

其一,主要投资方式从“绿地投资”转向“跨国并购”。

跨国投资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所谓的“绿地投资”。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新的企业,可以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创造出新的生产能力。另一种投资方式是并购投资,也就是所谓的“褐地投资”,即投资者收购兼并东道国现有的工厂、企业。这种投资只是把现有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接收过来,并未创造出任何新的生产能力。1994年以来,全球出现第五次并购热潮,跨国并购超过“绿地投资”,在跨国投资中占据主要份额。见下表。

跨国并购投资及份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课题组:《与巨人同行—促进外商在华跨国并购投资政策分析》,《国际贸易》2001年第3期以及相关网站。

从理论上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都是出于其全球性竞争的需要而以其技术、产品、管理、品牌等所有权优势为基础,从而大多数的跨国公司必定要求控制投资,并且其所有权优势越明显,就越希望能控制经营。由此可见,跨国并购必然会成为对外投资的主导形式。而且,全球并购的结果使许多的跨国公司变成了一个具有完全新的意义的全球公司,是全球化历史潮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

但是,我国过去几年的投资仍以建立合资、合作企业与独资企业为主,并在政策和观念上都没有完全接受跨国并购的进入。跨国公司在我国实行并购,没有合适的法律可以依据,受到地方政府的为难,审批程序十分复杂而且费时,也没有健全的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合适的并购手段。很多人对于允许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存在着疑虑,害怕因此而丧失公有制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威胁到社会主义制度;认为这是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拱手让人,让外资占尽便宜。

其二,投资对象从国企扩展到民营企业。

近年来,民营经济在中国迅速成长,一些民营企业,如华为、联想、海尔等,管理规范,技术设备先进,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在我国特殊市场条件下参与竞争的经验,引起了跨国公司的极大兴趣。而随着中国加入WTO,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和投资风险的减小,前来中国投资的企业不再限制在500强之内,一些全球的中小企业也可以登堂入室了。各个行业,各个规模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寻觅合适的“对象”。国有企业虽然具有资本存量大,受政府支持,所掌握的资源丰富等优势,但也具有更大的并购难度和管理风险,更何况本身实力不足的跨国公司。所以,一部分民营企业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对象”的合适人选。如,2001年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就收购了华为技术公司旗下的AVANSYS电气有限公司。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跨国公司对中国十分陌生,前来投资存在很多潜在风险,所以只能和中国政府谈,选择投资的都是某些特权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电信、邮电、五矿等,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公司和计划经济的政府企业之间的交易。近几年来,全社会都重点致力于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来加速国有企业的改革,鼓励外商投资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即使在制定加入WTO的新规则时,政府也旨在保证国企的整合能力。这确实是盘活我国大部分资产,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某些时候国企重组在海外上市只是将其上市的问题从国内延伸到全球市场。国企自身的缺陷必然成为外商投资的一大顾虑。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跨国公司进入的成本和风险逐渐减少,他们不再满足于同中国政府企业合作,也不满足于和大企业做生意,而将目光转移到民营中小企业的身上。在我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的同时,在我们探索和实施各种保证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的措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推动跨国公司与民营企业的相得益彰的结合。

综上所述,要改变近两年来我国吸收外资的增长速度下降和占全球及发展中国家FDI的比重减少的情况,就必须充分认识和顺应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两大趋势,而促进跨国公司对民营企业的兼并收购便是最有力的措施之一。

二、两大趋势的交融——跨国公司并购民营企业的动因分析

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说,采用兼并收购的方式对中国的民营企业进行投资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

1.“绿地投资”方式由于经历征地、建厂房、安装设备全过程,周期较长。但是信息化时代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速度快,较长的生产周期将加大投资生产的风险。而且,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当多的行业已处于饱和状态,对增量资本的容纳有限。据资料评述,“这么多年来我们都习惯于把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称之为‘狼来了’,其实真正挣钱的‘狼’并不特别多。像彩电、冰箱,中国企业都没有挣多少钱,外商就难挣了,能投产维持就不错了。”所以,外资在投资中国的企业时,更希望能够采取并购方式,改变投资战略思路,按国际通行的规则来办事。

2.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活力四射。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我国私营从业者为7800余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近12%,实现产值11800亿元,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近12%;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3000亿元,占社会总销售额的44%;实现税收700多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近10%,尤其是近几年私营企业对我国GNP增加额的贡献连续达到60%以上。而私营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其累计达到13000多亿元的注册资本中民营企业就占有10000亿元。可见,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正是十分迅猛。外商对当地企业实行并购,很大部分是希望能迅速的获得战略资产,即当地市场知识、现成的分销体系以及与政府、供应商或客户的联系渠道。以前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很小,根本不能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所以投资者几乎不予考虑。但随着近几年的蓬勃发展,尤其在江浙一带,民营企业相互扶持,互补互利,形成区域经济优势,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3.体制上的统一。跨国公司大多是私有制企业,服从市场的运作,希望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合作,以更有效地实施其全球战略。而国企受政府的管制较多,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不够充分,致使合作中并不能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而民营企业是完全参与市场竞争的,而且有一部分已经掌握了在中国的特殊市场条件下赢取竞争的经验,两者的合作将更加愉快。而且,国有经济担心其主导地位受到外资经济的威胁而对接受其并购多有限制和排斥,外资在民营企业那里更受欢迎。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分析,通过并购方式引入外资将给企业本身带来若干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金方面。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的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相当困难。首先,银行贷款有限。银行由于对私营企业的信息了解不多,又将降低资金风险作为经营的主要导向,即使在很高的回报率下也不愿给私营企业贷款。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透明度不够高,且往往不能满足贷款的抵押要求和第三方担保要求。到2000年初,上海市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担保途径获得的融资贷款仅占全球贷款的1.5%左右。而美国小企业从金融机构的贷款几乎92%都是有担保的。其次,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只占到很小的部分。民营企业中挂牌上市的公司非常少,因其较难达到中国政府对于上市企业的规模、财务规范和信息披露等的十分严格的要求。现在一些民营企业被迫采取“买壳上市”的方式来开拓融资渠道,但若处理不当有时反而会可能恶化自身的财务状况。在中国缺乏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长期票据市场又发育不良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要想发行债券或商业票据也极为困难。另外,其他融资方式在中国的发展还十分欠缺,比如风险投资基金、租赁和保理业务。这几种方式对于抵押不足,投资风险大、收益高等各种情况下的融资都是十分有效的,但在中国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在运作上是行政力量大于市场力量。一般由政府出资,政府派人进行经营。这样就造成资金被投向与政府关系好的企业,而不是由企业自身的需要和市场力量来决定。最后,只剩下海外融资方式可以利用了,而这恰恰是现阶段可以大力利用的一种方式。外国银行刚刚被批准经营人民币贷款业务,从而向外国银行贷款才在中国起步。而海外上市又受到多种限制。在国际金融公司的抽样调查中,有23%的企业希望同外国公司组建合资企业以便将来获得资本。从而,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引进外资,用以发展民营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是目前既顺应国际潮流,又有效解决问题的一道良策。

2.管理方面。“家族式”管理是很多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机制上的特点,在民营企业的创业阶段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管理模式的落后成为限制民营企业进一步向现代化企业,向适应市场竞争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化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要求企业投资构成多元化,要求企业建立具有应变能力的治理结构,从股东,董事会、经理会和监事会四个层次的不同功能和分工来组织企业的良性运行。民营企业引进外资,必须随之引进一整套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意识。用跨国公司的成熟的管理模式来改造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不失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捷径。当然,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说,必须认识到自身的弱点,积极配合改造,共同推出一套既适应全球经济竞争,又符合中国国情和自身特点的管理机制。

3.人才方面。社会上对民营企业的偏见,认为民营企业是小打小闹,祸福难测,以及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的缺陷导致人才提升制度的不规范,都使得民营企业在吸收各种高素质人才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他们往往付出高于外资或国企一倍的薪水,还招揽不到发展所需的足够的人才。跨国公司与民营企业合作以后,将有效的解决人才缺乏问题和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第一,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企业实施兼并收购以后,一方面为了沟通方便,需要对其自身委派的高级管理人才实行现地化,大力提拔了不少当地的人才;另一方面其又要不断提高被并购企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准,以适应他所要求的生产和管理模式,这些都为提高我国整体人才水平做出了贡献。第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配合生产的进行和技术的改进,必然会在中国大搞研究开发基地,尤其是利用我国的大量高校协助进行研究和开发,这些都有利于我国培养出大量研究人才。第三,这些研究开发机构的大量产生会引发并促进中国研究开发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而抬高中国人才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从长远看来必定促进高级人才的培养。

三、促进跨国公司并购民营企业的重要措施

1.转变观念,推进思想改革。从适应全球投资潮流和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来看,促进跨国并购投资其实是一项战略措施。经济全球化需要人们用世界主义的观点,而不是纯民族主义或个人主义的观点来对待经营战略的改革。跨国公司的并购是建立盘活民营企业的资产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他必须对民营企业原有的经营成果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提升,这不仅没有抹灭原企业家的功绩,反而是突破了民营企业家的能力限制,对现有的资产能力实行了进一步的创造。同样的,跨国公司只有以合作者的态度对待民营企业家,才能合理发挥现有的人才和物力,才能在兼并收购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生产能力。并购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潮流,是因为经济的全球化让人们看到了强强联合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我国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也必须学会通过与跨国公司进行资源等优势互补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这对于竞争意识强的民营企业尤其重要。

2.加强有利于并购实施的环境建设。我国在政策、法律、机构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通过合理并购引进外资的需要。首先要加强有关并购的立法,包括反垄断法,跨国并购审查法,资产评估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来保证并购过程的合法和顺利进行,约束外商不正当的并购行为,保护民营企业的利益。其次要加快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国内缺乏富有经验的中介机构,是跨国公司从事并购的主要困难。包括产权交易、融资担保、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全面的中介服务体系,是促进跨国公司将目光投向民营企业,并减少其估测风险的必要途径。最后,还要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建设。证券市场应该成为并购投资发生的主要场所,其合理的市场价格和高度的资产流动性使得并购交易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既要放宽在A、B股市场上市的限制,推动更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合法上市,并适度地向外资企业开放证券市场,为跨国并购创造良好的条件。还要积极发展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才能建立资金有效配置和流动的机制。

3.鼓励并购过程中的创新。现代经济是创新的经济,在完善已有的方式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应不断的寻找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方式,寻找更有效、更具创造性的新方式。比如,在吸收合并的方式上,就可以试图采用以股换股的方式来进行。以股换股的吸收合并是指以换股支付,新增公众股可上市为主要特征的吸收合并。合并方以向被合并方全体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方式,换取被合并方全体股东所持有的全部股权,从而将被合并方资产并入合并方,被合并方原股东成为存续公司的股东。

总而言之,从“绿地投资”到跨国并购,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是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两大趋势。我们一方面要坚持鼓励引进外资的政策,一方面要适当调整引进的方式和对象,以顺应国际潮流,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提高利用外资的实际效果。

标签:;  ;  ;  ;  ;  

两种招商引资趋势的交融--论跨国公司对私营企业的并购_并购贷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