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符玉松

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符玉松

(海南省东方市感城中学,57263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想正处在过渡阶段,正日渐成熟。所以,这个阶段思想政治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进行浅谈,围绕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分析

一、现如今初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政治课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政治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低下、教学评价方式不够完善。

(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在新课程改的形式下,大部分教师都能积极寻找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但仍有少部分教师固步自封,过于信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本为中心,以“灌输”为方法,简单地照本宣科,给学生“划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教学预期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上课缺乏激情,使得政治课变成了“枯燥无味”的代名词。

(二)政治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

在对待政治课程的态度上,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普遍不重视政治课,把它当作是只需背诵知识点就能达标的一门课程。教师以完成知识点传授为目的,教学缺乏热情;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学习缺乏积极性。这对于初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是非常有害的,根本无法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初中开设政治课程,最终目的是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考试不过是一种检测学习效果的方法,并不是最终目的。

(三)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低下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学效能感能够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教学情绪等等。教学效能感低下的表现包括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质疑自己的教学能力、对成绩或表现不好的学生期望值低下等等。导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低下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主观因素等。其中,教师的主观因素是关键,即教师的价值与自我概念。

(四)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中,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方法情境化;要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将形成性发展与总结性发展有机结合,将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结合,在关注结果的要关注过程。但目前看来,依然有很多学校在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内容、方式以及目标单一,过分关注形式以及结果,太过强调甄别性而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学习过程。

二、初中政治课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解决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的这些问题,师生、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需要作出共同的努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新课改这个大背景下,教师需要认真贯彻核心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政治教学。此外,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交流。在具体教学方法手段改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项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从教学实际出发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程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让学生保持一个活跃的状态继续学习接下来的内容,不能像传统的教学一样,教师仅仅根据教材的知识点来进行讲解,没有对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梳理,课堂枯燥乏味,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不能更好的理解政治知识。所以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要以活跃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欲望为出发点,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政治知识,分析课堂问题。例如,在学习“我与他人的关系”一课中,就可以询问学生一些与他人相处的状况,提问一些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和父母有过争吵和分歧吗?一般都是因为什么原因有争吵呢?最后都是怎么解决的呢?”一下子就让学生代入了情境中,并在课堂上积极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十分高涨。

(2)改变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根据教学实际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不能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正式教学前,可以先和学生对本课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和提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了和学生的互动性,也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到学生的一个学习情况,再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更改。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教师可以将自己平时的生活状态拍成短片,和学生们进行分享,然后进行提问,树立一个榜样,让学生从中吸取知识,学生也可以自己组织创作拍摄相关的短视频,或者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进行编排,然后和同学们进行分享,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升思想水平,产生自己的认识,培养政治素养,学会相关政治知识。

(3)联系理论和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内外知识。教师不能简单的将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政治理论,要以理解为主,对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学会用课堂的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应用。在课堂教学外,学会运用政治知识。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政治理论生活化,让学生对教材上的理论有一个生动的认识,并且在生活中对一些相关的时事新闻和政治热点,能够学会运用学到的政治知识,结合自己的观点去分析和探究,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政治课程。建立政治兴趣学习小组,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运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重点要加强政治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而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首先,就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最后要强化教师的职业进修制度。一方面,学校应当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培训,时时进行教学反思,增加教学效能感。只有教学效能感提高了,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三)转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

初中政治教师应当贯彻新课改中有关教学评价方式的要求。首先,坚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发挥其正确导向作用。其次,突出重点,初中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高思想品德素养。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小天地”。再次,坚持多元化原则,包括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等等。最后,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评价氛围,帮助学生调节自我,更好地理解知识。

结语

简而言之,初中政治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积极改善单一的教学方法,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彭金科.新课程改革下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4):59-60.

[2]程永珍.浅析初中政治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名师在线,2018(31):53-54.

[3]居芳.试论构建高效初中政治课堂的途径[J].传播力研究,2018,2(31):204.

作者简介:符玉松(1976.10-),男,海南省东方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论文作者:符玉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符玉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