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指导与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复习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重点、难点分析〕
1.基本概念中最易浑淆的是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一组概念,这也是高考的难点所在。
结构相似,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从概念出发,判断同系物的原则是——“二同一异”。二同即通式相同;官能团相同或键型相同。一异即分子组成不同。
虽然官能团相同(都含OH)但通式不同,所以不是同系物。
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是对立的关系,是同系物就一定不是同分异构体,反之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也不可能是同系物。
中学阶段要求掌握产生同分异构体的三种情况:
1.碳键异构
3.官能团种类异构:
有些物质不属于上述几类,但也是同分异构体。
由以上几例可见,当给出有机物结构式时,只要写出分子式,就可以判断是否同分异构体。
在找某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时,要做到有序思维,做到不重不漏。
找位置异构时,应注意碳链的对称性。
(1)3种一氯代物,(2)5种一氯代物,(3)4种一氯代物,(4)2种一氯代物,(5)3种一氯代物,∴应选A、D。
除以上同分异构体的内容外,还可以通过新情境的给予,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同分异构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例如(98高考24题)1,2,3-三苯基环丙烷的3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2个异构体。
(Ф是苯基,环用键线表示,C、H原子均未画出)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异构体数目是:A.4、B.5、C.6、D.7。
〈分析〉从所给的1,2,3-三苯基环丙烷的结构可以看出,环上的氢原子均处在环所在平面上。照此模仿,五氯环戊烷上的氢均处于环所在的平面上,氯处于环所在平面的上方或下方。同时,还可得出戊烷应视为正五边形。有了以上信息,不难得出结果:
①氯全部在面上(1种);
②4个氯在面上,1个氯在面下(1种);
③3个氯在面上,2个氯在面下(2种);如图:
共有4种,答案选A。
空间想象能力差的考生,要么少算,要么重复算。如有的考生还列出:a.两个氯在面上,3个氯在面下(同③);b.1个氯在面上,4个氯在面下(同②);c.氯全在面下(同①)。
2.有机合成中的主要规律归纳:
高中教材中的有机知识点较为分散、零碎,为了能够总体驾驭和把握有机知识点,应有意识地将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链式化,网络化,便于适应高度综合的有机推理题。
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相互转换示意图:
(以典型代表物为例)
本质上看,有机物之间的转变是官能团之间的转变,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特征,结合实践认识其作用是关键。
eg.MCE97.33.通常情况下,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
(1)化合物①是__,它跟氯气发生反应的条件A是__。
(2)化合物⑤跟⑦可在酸的催化下去水生成化合物⑨,⑨的结构简式为__,名称是__。
(3)化合物⑨是重要的定香剂,香料工业常用化合物②和⑧直接合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在烷烃氯代,氯代烃水解,醇与羧酸成酯等有机反应,以框图形式提问,要求逻辑严密,思维准确。
在掌握各典型代表物性质的同时,更应注意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1)甲基对苯环的影响:
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量分别为:
A.1mol,1molB.3.5mol,7mol
C.3.5mol,6molD.6mol,7mol
〈分析〉该化合物中含有7个双键。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最大量为7mol,对于Br[,2]来说,和该化合物可发生取代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考虑到Br[,2]在酚羟基的邻、对位上发生了取代反应和烯烃上的加成反应,共用了6molBr[,2]。答案为D。
3.有机信息题的解题思路和途径。
信息给予题是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新题型,它着重考查考生在特定环境下,及时阅读材料,敏捷吸收新信息,全面捕捉新知识的综合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处理新材料、新信息,迅速建立新网络,准确发现新规律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发散迁移、拓宽创新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它能从更高层次上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及心理素质。
(1)有机信息题的特点
①信息新颖:一般为科研中新成就,生产上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日常生活中的新观念、新知识、新发展等。整个试题完全处于新情景中,为考生创设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②新旧联系: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虽然新颖,但它绝不孤立。它一定和已学过的旧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考生必须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迅速、全面、准确建立新的知识网络,解决好问题。
③知能结合:试题不仅要求新旧联系,而且还要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即搞清试题所给信息的目的性,探求拓宽的可能性,排除信息的干扰性,寻找解题的最佳思路。需要考生在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并能结合所给的新信息,迅速准确的解决新问题。
(2)有机信息题的主要类型
①选择题②推断填空题③合成题④实验题⑤计算题
(3)有机信息题的解题思路和途径
有机信息题解题思路一般采用“直导法”和“反推法”。审题一般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
有机信息题解题思路和途径常常是:
①分析信息,寻找规律
考生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及时阅读试题中的新材料,敏捷地吸收新信息,迅速准确地分析新信息的核心与外围、外显与内涵、关键与一般,排除干扰信息,抓住本质信息,找出新特点和新规律。
例如93年北京等六省市的"3+2"高考化学试题第35题。
烯键碳原子连接的羟基中氢原子容易自动迁移到烯键的另一个碳原子上,形成较为稳定的羰基化合物:
有机物分子内、有机分子间常可脱去水分子,下列反应图示中,就有6步可以看作是脱水反应,所有的反应条件和其它无机物都已略去。请从图中情景推断化合物A、B、E、G的结构简式。
②综合题意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根据试题提供的新信息和新规律,结合旧知识对题中的新知识进行类比、分析、推理、迁移、演绎或移植、转化、替代、重组,将新信息和旧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相应的新的知识网络。即对旧知识进行新的加工,使之尽可能多方位地深化并充分利用这些由于注入了新信息而从不同方向强化了的旧知识,为迅速、全面、正确地应答创设条件。例如上题,从正方向思维考虑:
③深化拓宽,创新应答
在寻找出新规律并建立了新旧知识的新网络的基础上,考生应立即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纵横深化拓宽。积极思维,创设应答的最佳方案。例如上题,一方面在已建立的新旧知识的新网络的基础上逆向深化。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0.1%KmnO[,4](H[+])溶液鉴别的是( )
A.苯、甲苯、四氯化碳
B.苯乙烯、乙苯、乙醇
C.乙醛、乙酸、二硫化碳
D.裂化汽油、苯、四氯化碳
A.只含有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B.含有两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C.含有一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
D.含有一个叁键的直链有机物
5.有乙醛蒸气和乙炔蒸气的混合气体a升,当其完全燃烧时,消耗相同状态下的氧气的体积为( )
A.2a升 B.2.5a升 C.3a升 D.无法计算
6.应用
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一个烷基,此烷基的结构有几种(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高分子链
可用于合成该链的单体是( )①甘氨酸 ②丙氨酸 ③苯丙氨酸 ④谷氨酸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9.已知乙烯醇(CH[,2]=CH-OH)不稳定,可自动转变为乙醛,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有人写出下列几种:
其中不可能的是( )
A.只有①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0.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这些关系都不存在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B.红磷和白磷
C.乙醇和甲醚 D.苯酚和苯甲醇
11.下列有机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论A苯环上的四溴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9 B.10 C.11 D.12
13.燃烧下列混和气体,所产生CO[,2]的量,一定大于燃烧同质量的丙烯所产生的CO[,2]的量的是( )
A.丁烯和丙烷B.乙炔和乙烯
C.乙炔和丙烷D.戊烯和甲烷
14.120℃,1.01×10[5]Pa下,1升炔烃和二烯烃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H[,2]4升,则同时生成相同条件下的水蒸气为( )
A.小于2升 B.2升 C.3升 D.大于3升
15.有五种物质:①浓HNO[,3] ②溴 ③甲醛 ③NaOH溶液 ⑤FeCl[,3]溶液,下列物质能在不同条件下与上述五种物质分别发生反应的是( )
A.①④ B.①②⑥ C.①⑤ D.③⑤⑥
17.有机物A结构为
,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断裂的键是( )
A.②和⑤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③和⑤
18.由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为( )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D.取代、加成、消去
19.有一环状化合物C[,8]H[,8],它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它的分子中碳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的有机物只有一种,这种环状化合物可能是( )
20.测定某分子式为C[,11]H[,16]的烃结构时,确定其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两个亚甲基和一个次甲基,且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该分子可能的结构
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1.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
A.CaC[,2]与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
B.取乙醇、乙酸各1mol在烧瓶里制乙酸乙酯
C.用醋酸钠晶体与干燥的碱石灰混合后加热制取甲烷
D.将苯、溴水、铁屑加入烧瓶里常温下制溴苯
22.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xQ,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至正盐,需5mol/LKOH(aq)100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 )
A.16xQ B.8xQ C.4xQ D.Q
和一个-Cl。它的结构只有四种,请写出这四种可能结构的简式:__、__、__、__。
24.醛可以跟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是易溶于水的α-羟基磺酸钠:
该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有70%~90%的反应物向正反应方向转化。
(1)已知氯苯和苯甲醛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都难溶于水,若氯苯中混有杂质苯甲醛,欲将杂质尽可能地除去,应加入的试剂是__,然后再用__方法把氯苯分离出来。
共热时,只能得到醚而不能得到烯,则此物质的名称是__,通常情况下它是__色的__体。
28.由电石跟水反应制得有机物A,在催化剂存在时于357~369K发生两分子加成反应制得B,B与HCl气体在318~330K时继续催化加成得C,C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得D,D经硫化后得如下交联结构:
写出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
A为__B为__
C为__D为__
29.(1)1体积某烃A的蒸气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比水蒸气少1体积(相同状况下测定)。0.1摩该烃燃烧,其燃烧产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20.4克。则该烃分子式为__。又知1摩该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液)可放出50.46KJ热量,则该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2)开链烃B是上述A烃的同系物,它们的系差等于42,B的分子式为__,若它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则B烃的可能结构简式为__。
30.具有化学式为R-Mg-x的化合物,叫做格氏试剂,其中R是烃基,它按下式跟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
由于R[,1]、R[,2]和R的不同,可以生成不同类型的醇。试用格氏试剂合成1,2-二溴-2-甲基丙烷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合成过程:__。
31.某化合物X,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1molX需4molO[,2]。金属钠不能使X释放出H[,2]。氧化剂可使X转变为化合物Y。0.37克Y可与0.2mol/L的NaOH(aq)25mL恰好中和。试确定X、Y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32.由三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X,三种有机物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1)X在400℃、1.01×10[5]Pa下蒸气密度为1.63克/升。
(5)2molA在催化剂条件下能酯化生成1mol六原子的环状内酯,2molB亦能酯化形成1mol八原子的环状内酯。
(6)C不能发生(1)、(5)反应,但能起银镜反应,且有醚-O-的结构。
试回答:(1)确定A、B、C三种物质的分子量。(2)推导A、B、C的分子式。(3)推测A、B、C的结构简式。(4)X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
能力训练答案
一、1.B 2.C 3.A 4.A 5.B 6.B 7.C 8.A 9.A 10.AD 11.BC 12.A 13.B 14.C 15.D 16.C 17.A 18.B 19.C 20.B 21.A 22.A
30.
三、31.解:由题意可知Y为羧酸,设其分子量为M,且为一元羧酸。得方程式:
0.37/x=0.20×0.025,x=74,减去羧基的45,式量余29,为乙基式量,
标签:有机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