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95~1997年高考语文试卷--兼论1998年语文考试的复习策略_高考论文

论1995~1997年高考语文试卷--兼论1998年语文考试的复习策略_高考论文

1995——1997年高考语文试卷谈——兼谈1998年语文应试复习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策略论文,语文试卷论文,兼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高考命题已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沿着多年来高考语文试卷走向的轨迹,可以从中分析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为了切实有效地帮助广大考生高考语文复习,使考生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笔者在对1995——1997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迎考复习教学体会,对1998年语文应试复习谈点个人浅见,就教于广大师生。

一、基础知识注重实用,突出语境,不考名词术语

语音,近几年语文试卷均作第一题来考,1995年卷字形、字音合二为一,判断范围大,1996、1997年卷语音单考,降低难度。试题干扰项多为多音字、形近字、声旁代替本字。多音字如1995年卷将“拓片”的“拓”注为tuò;形近字如1996年卷将“姊妹”的姊注为jiě,因“姊”与“姐”字形相近,容易致误;声旁代替本字如1997年卷将“风光旖旎”的“旖”注为qí。这几个方面确是人们在读音上常常出错之处。 从取材角度看,近几年所选词语均为常见常用字。

词语的字形与字义,孤立地考查形式近三年已一题无有,而是让词语处在动态语境中来辨析其差别。题型均为给句子留出空缺,让考生选词填空。如1995年卷的第3题,1996年卷的第4题,1997年卷的第5 题等。

句子的考查近几年也着眼于动态的理解和运用,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接近语言实际,如1995年卷的第4题,1996年卷的第7题,1997年卷的第6题。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语言知识着眼于应用,不考名词术语。”近几年试卷已不再考词语结构,句式变换、单句复句、修辞手法等,体现了加强基础,注重实用、能力为主的测试思想,除上面提到的试题外,举凡近几年试卷中出现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关联词语的选择、虚词运用、句子衔接等试题,也都鲜明地体现了此点。

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是选之于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价值的东西,如名言警句多从至今人们仍在使用的中国古代诗文名句中出题,取材基本上出自初、高中课文。这里还应指出的是,近几年高考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及题型虽时有变化,但名言警句的考查题却始终固守一方岿然不动。

语文基础知识应试复习策略:字、词、句应以集中强化训练为主,字词部分突出常用词,尤其是常用成语。语音部分,应将常用词语中易读错的字加以归纳整理,并从多音字、形近音不同、声旁代替本字等几方面设干扰项,多作辨误练习。成语复习应予以高度重视,复习时除易误形音注意分类辨正外,还应做到:立足教材,平时积累。近几年高考成语题所涉及的成语绝大多数取材于初高中十二册课本;留心课外,广识博见,对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需特别重视,还有那些仍活跃在当今的有生命力的古汉语成语;文言课文,要特别认真对待,因从成语的来源看,相当数量的成语是从古代典籍中来的。语病修改的复习应归纳掌握一些诊断语病的常规手段,如紧缩法、比较法、定理法、分式法等,而更重要的是要从《新华文摘》等报刊中选取鲜活的适用性强的语言实例提供给学生分析,让学生逐渐形成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着眼读懂,不纠缠烦琐语法。

近年来文言文阅读都是只有课外一个语段的综合型试题,检测通过课内的学习把知识迁移到课外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出涉及概念知识的试题,文言语法只作为帮助理解句式的手段。题目设计主要是虚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近三年都是只有一道涉及文言内容理解的题目。

文言文应试复习策略,首先要学好课内知识,这是基础也,是实现迁移的首要条件。只有学好课内的“举一”才能推及到课外的“反三”,尤其要注重文言课文中的每一个实词的积累。再者要注重迁移训练,进入高三下学期后要坚持每周一段课外文言短文的训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近几年所考文言文选段内容,1995年卷的郑母教子,1996年卷的郭永执法,1997年卷的狄仁杰守法,可见都是折射现实生活的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教师应多加选择让学生阅读训练,这将对学生的文言文应试复习大有裨益。

三、现代文阅读,着重综合概括能力,突出表达的精确性

现代文阅读,1995——1997卷都是两个文段(篇),前者均为科技说明文,后者为偏于文学的或序言、或散文、或文论,大致实现文体平衡。 前者都是客观选择题, 分值均为10 分, 后者是以主观题为主(1996、1997卷分值均为20分,主观题占18分)。

现代文阅读分值较高,而考生阅读能力普通较弱,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每年都是高考语文全卷各板块中最低的,如何搞好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呢?首先要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向。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自从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受到了世界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呈现出多样化的文段体裁,尤其是把国外最新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引入命题并延续下来。因此、这就要学生不仅会读文学性较强的作品,还要能读懂各种文体的文章,要培养阅读各种文体文章的兴趣并增强语感。二是重视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表达的精确性。近几年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基本上都是限定字数作答,这就要求学生对要思考的内容能迅速作出判断,对要表达的对象能准确地筛选、组合并阐述得准确无误。我们平时学习语言的着眼点主要的不应在于学习一篇篇课文的具体内容,而在于学习怎样表达各种不同内容的语言形式,并形成一种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三是要有计划地加大阅读训练。教师要作规律性分析,理顺并系,明确类型,寻找解题技巧,形成阅读解题技能。

四、作文以供料作文为主,着重测评综合能力

近三年作文试题从命题形式上看,均为给材料作文,可见给材料作文备受青睐。恢复高考后的前17年作文命题就有14次采用了给材料作文,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卷在往年的基础上,首次出现了给三则材料的形式,近几年作文命题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题型的综合性,大小作文兼顾不同的文体、语体,以测试作文综合能力。可参看拙作《1997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评说》(见1997年8月10日《教师报》三版)。

作文复习策略一言以蔽之还是应以不变应万变,所谓变的是作文形式,不变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分析理解、语言运用能力。在形式上应对各种文体、各种语体、各种表达方式全面训练,不可偏废,巩固强项,突破弱项,总之,既要研究高考命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又要扎扎实实地作全面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望取得高考语文的理想成绩。

标签:;  ;  ;  

论1995~1997年高考语文试卷--兼论1998年语文考试的复习策略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