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13课论文_王晓英

华文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13课论文_王晓英

——《人字头》教学设计

王晓英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五小学 832100

【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人字头及“全”、“令”两个字的结构规律特点;二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三是激发学生对汉字来历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书写“人”字头的字。

【教学难点】总结出写“全”、“令”的规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引入(课件出示“人”字。)“人”字,一撇一捺,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人”是怎么出现在世界上的呢?这里边呀,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

2.讲述“女娲造人”的传说。自从盘古开辟了天地,大地上便有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可并没有人类。有一位女神名叫女娲,她想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想对鸟兽虫鱼倾吐心事,可草木、鸟兽虫鱼哪能了解她的苦恼呢?于是,她想到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了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模样与女娲差不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做“人”。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他们居然还会讲和女娲一样的话。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地走散了。女娲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的人。

3.这就是关于人类出现在世上的传说。其实很多汉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只要我们用心去了解,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4.简述“人”字的演变。(课件出示“人”字的演变。)汉字除了有故事外,还有自己的演变史。在没有汉字的时代里,人们总是用图画或符号把事物记录下来,所以从甲骨文开始,“人”字就像侧面站立的人形,后来为了方便书写便简化成了今天的这个一撇加一捺的“人”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学写人字头

1.同学们看大屏,认真观察,人字头像什么?(课件出示“人”字头。)

2.要写好人字头,咱们得认真读帖,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才能下笔。这个良好的习惯每个同学都必须养成。

3.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想一想,写人字头要注意什么呢?

4.小结:起笔,撇高捺低,收笔,撇低捺高。(生齐读)

5.记住要领,对照字帖,请大家练写人字头。(提醒坐姿)

6.生练,师巡视指导。

7.点评学生作业。(展示书写不太规范的作业,引导学生发现书写问题。)

8.纠正刚才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每个同学再写两个人字头。

三、学写“全”和“令”

1.观察“全”和“令”(课件出示“全”,“令”。)

(1)下面我们来学习带有人字头的字:“全”,“令”。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3)它是上下结构,要写好上下结构的字,还要注意什么呢?

2.指导书写“全”

(1)引导学生观察“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2)师范写。

(3)生临写。(课件出示正确书写坐姿提示图,提醒坐姿。)

(4)生练,师巡视指导,加圈。

(5)评议。请大家看一看这位同学写的“全”,人字头写得怎么样?到位了吗?

(6)师生齐做手指操。

3.指导书写“令”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令”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用彩笔画出三个点),大家再观察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

(3)总结规律:人字头的撇和捺要写的舒展,撇的起笔和两个点要对齐,都在竖中线上。

(4)师范写。

(5)生临写。(提醒坐姿。)

(6)生练,师巡视指导,加圈。

(7)写完同桌交换,写得好的给他画个花圈起来,不足之处给他指出来,让他再写一个。

(8)评议。请大家看一看这位同学写的“令”,谁来点评一下?

4.小结

今天,我们学写了人字头,和带有人字头的字,知道在写人字头时要注意:起笔,撇高捺低,收笔,撇低捺高。

四、书法作品欣赏

1.欣赏本班学生作品(课件出示。)。(1)请其中一位同学向大家介绍写字经验。(2)听了他的发言,你有什么想法呢?

2.欣赏我国古代书法家作品(课件出示。)

3.总结(1)讲述书法家王羲之小时候的故事——《潜心苦学墨当饭》。(2)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像王羲之老先生学习,认真读帖,刻苦练习,写一手漂亮的字。

论文作者:王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5月总第17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华文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13课论文_王晓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