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林业工程中混交林营造的特点及方法论文_苏欣, 赵伟光

试析林业工程中混交林营造的特点及方法论文_苏欣, 赵伟光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帽儿山林场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森林优化发展,保证生态效益持续稳定增长,近些年我国逐渐在林业工程中实行混交林生产工程,但发展至今,因为我国存在的树种量大且复杂,对于混交林方面强大又缺少经验,所以目前在混交林营造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更好的将混交林对于林业工程优化的效果发挥出来,本文就围绕林业工程中混交林营造的特点与方法进行研究,为今后的混交林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混交林营造;特点;方法;研究

森林的树种组成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纯林,一种为混交林,纯林是指由单一树种组成的森林,而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则被称为混交林。如今我国林区幼树数量庞大,并且种类繁多,十分适合于营造杂交林,但究竟该如何以我国目前存在的幼树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混交林配置方案,是目前林业工程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下面就从混交林营造的特点入手,对营造方法进行研究。

一、混交林的特点

1.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

通过耐荫性(喜光与耐荫)、根型(深根性与浅根性、吸收根密集型与吸收根分散型)、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发芽与落叶迟早不同、前期生长型与全年生长型) 以及嗜肥性(喜氮与喜磷,及其吸收利用的时间性)不同的树种的搭配,可较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有利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层次范围利用光照、水分和养分。

2.改善立地条件

混交林较之单纯林,林内光照减弱,气温、地温略低而变幅小,风速降低,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增加,有利于改善林内小气候。混交林的冠层厚,叶面积指数较大,枯落物较多,成分较复杂,比单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3.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和树种间相互促进的有利作用,光合作用的效率高,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因而总蓄积量和生物量比单纯林高。混交林中的主要树种在伴生树种的辅佐下,主干长得通直、圆满,自然整枝迅速,干材质量亦较单纯林好。

4.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

森林的防护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分结构。混交林林冠浓密,根系深广,枯落物丰富,地上地下部分结构比单纯林复杂,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以及其他防护效益方面都优于单纯林。

5.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混交林与单纯林比较,由于树种多,生境条件好,使一些害虫或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生态条件,同时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寄生性昆虫、菌类等天敌增多,又招来各种益鸟益兽,因而混交林的病虫害不像单纯林那么严重。混交林内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各种可燃物不易着火,因而火险性小。针阔叶混交林有阔叶树的隔阻,可以防止树冠火和地表火的蔓延和发展,不像针叶树单纯林那样一旦发生火灾,便成燎原之势,难以扑救。混交林对不良气象因素的抗性较强。如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混交,可以减轻风害; 常绿针叶树与落叶阔叶树混交,可以减轻雪压雪倒等。

二、混交林的混交类型

1.乔木混交类型

即两个以上的乔木树种混交。当两个以上的乔木树种都是主要树种时,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力,获得多种木材,充分发挥其他效能。当阳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时,种间矛盾出现早且尖锐,竞争进程发展迅速。这种林分的种间矛盾较难调节。阴性树种与阴性树种混交(如云杉与冷杉),种间矛盾出现晚而较缓和,树种间的有利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此种人工林,只是到了生长发育后期,矛盾才有所激化,但林分比较稳定,种间关系较易调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混交(如落叶松与云杉),树种关系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有利作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主要的。当主要树种与次要树种混交时,多构成复层林,主要树种居于上层,次要树种居于下层。这种混交类型树种间的矛盾比较缓和,林分生产率较高,防护效能较好,稳定性较强。次要树种多为耐荫的中等乔木,一般不会对主要树种构成严重威胁,即使种间矛盾尖锐时,也比较容易调节。

2.乔灌木混交类型

即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这种混交类型种间矛盾比较缓和,林分稳定。混交初期灌木可以为乔木树种创造侧方庇荫,护土和改良土壤。林分郁闭后,因在林冠下光线不足,灌木趋于衰老,便逐渐死亡。但当郁闭的林分树冠疏开时,灌木又会在林内出现。在一些混交林中,灌木死亡,可以为乔木树种腾出较大的营养空间,起到调节林分密度的作用。主要树种与灌木发生尖锐矛盾时,调节容易,可将灌木地上部分刈除,使之重新萌发。

三、混交林的营造方法

1.株间混交

株间混交也可称为行内混交,一般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树种彼此间隔不同树种进行混交,多用于乔灌木混交中。这样的混交方法因为不同树种种植位置较近,所以互相作用较为相对明显,如果树种搭配得当,树种之间的关系会趋于平稳,但如果树种搭配存在问题,并且树种之前存在矛盾,那么使用株间混交法反而会激化两者之间的矛盾,为造林施工带来麻烦。

2.行间混交

行间混交也可以称为隔行混交,主要特点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树种隔行种植,这种营造方法较为常见,施工也相对较为简单,适合于乔灌木混交或者阴阳性树种混交,但这样的混交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其中的弊端一般在林分郁闭之后才会出现,比如树与树行距问题,影响是影响生长,遮蔽阳光等,不过相对于株间混交,行间混交更易调节,风险相对较小。

3.带状混交

带状混交的特点是,使用同一种树种连种三行以上构成较粗带状后,进行下一种树种种植,两种树种之间要互相连接,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带状,其优点是可以保留树种的自身优势,不被其树种干扰。带状混交倾向于依次配置混交法,这样的混交法可以有效缓解树种之间的竞争与矛盾,即使所种植的相邻树种之间出现矛盾,也可以使用抚育采伐的方式来进行调节,因为这种方法无论是管理还是栽种都十分便捷,所以一般会被使用与矛盾较大的树种混交中,比如生长速度差距很大的乔木树种等。

4.块状混交

是种植点配置成群状时的混交形式。即在一小块地上密集种植同一树种,与相邻小块地密集种植的另一树种相混交的方法。由于块状地间距较大,种间相互作用很迟。块状地内为同一树种,具有群状配置的优点。植生组混交种间关系容易调节,但造林施工比较麻烦,主要适用于林区人工更新,次生林改造及治沙造林等。

四、结束语

我国的林业工程中,树种庞大且复杂,如果想要保证每一种树种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营造混交林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营造混交林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树种之间的生长关系,让每一种树种都能更好生长,是目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林业工作人员详细研究每种树种的生长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人为的去调节、抚育间伐、休枝、去顶等等。以此来平衡混交林中每种树种的生长,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林业工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引强.护林防火技术在当代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中的运用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1)

[2]徐子英.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的探讨[J]. 农技服务. 2016(11)

[3]王斌.试析西吉县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相互作用[J]. 种子科技. 2016(11)

[4]杨良锋.新时期林业资源保护的可行性措施分析[J]. 福建农业. 2015(07)

论文作者:苏欣, 赵伟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试析林业工程中混交林营造的特点及方法论文_苏欣, 赵伟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