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钱春丽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钱春丽

钱春丽

〔摘要〕本文在素质教育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的搜索、阅读、分析,剖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对现代青少年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体育教学针对心理健康培养的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青少年心理健康

1 严峻的现实:体育教学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党今我国的教育体系正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转折口,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飞速的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在的中小学生是21 世纪的栋梁。他们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因此他们不仅要具备博深的知识、奋力拼搏的精神、强健的体魄,还应具有充沛的精力、宽阔的胸襟、坚强的个性,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人材的要求,才能适应高速度、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

2 希望的曙光:体育教学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途径

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在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上,重视和关心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的共同发展,培养出人格全面并具有整体素质的人才。但是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预防心理疾病呢?现今学校课程设置中唯独未单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于是便将心理健康归于学校体育的范畴之中。这便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3 方法初探:在体育教学中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3.1 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至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2 从学校教育角度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教学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其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只重视身体锻炼、忽视心理培养是一个历史原因。最后体育教学中存在只重视技巧性教育的封闭思想是一个微观原因。

3.3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做法。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也具有很大可行性的。而且学生心理健康是进行德智体等方面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与完整个性的保障。通过对前人的总结,笔者结合自己的观察,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培养。

3.3.1 加强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修养,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

3.3.2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优化体育课堂环境的核心,教育既是对师生关系的教学,同时也是同学关系的教学。

3.3.3 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目标设置法、创设情景法、改进评价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其对体育的兴趣,从而改变学习态度。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体能的个别性,致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各异。有的学生过于自满,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是;有的学生内向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自我评价过低。因此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运用差异评价法引导启发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调整心态。

3.3.4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主体意识有其内在需要的趋向,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人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让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学习。

3.3.5 通过体育活动调节身心,增进心理健康。现代体育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心理活动的健全和完善影响很大。①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②通过体育活动宣泄不良情绪,维持心理平衡。③设置情境,教授心理调控方法,以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练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特定条件创设“反向”情境,来磨练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本文在论述中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传统体育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改革建议和想法,但并不全面,在日后仍需改进。学校体育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与体育教学中。教会其用科学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乐观的心情,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真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为健全的人,切实达到“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同时,提出的“体育教学促进心理健康”这一观点,存在着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开拓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振华.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改革中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2 张元河.论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

3 帕尔哈提·阿力甫.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

4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0~134

5 邵更生等.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17

6 刘彦等.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1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马剑镇小

论文作者:钱春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4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  ;  ;  ;  ;  ;  ;  ;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钱春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