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论文_林晓艳

浅析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论文_林晓艳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碧山小学

摘要: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质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且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做好阅读评价,只有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以此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开放性 阅读教学 兴趣 习惯 技能

阅读是培养小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前提,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小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前提――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个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把阅读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才会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小学课本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色彩斑斓,图文并茂,内容新颖,趣味性感强,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选取适量的素材进行补充,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心情下感受阅读,并逐步形成阅读意识,在阅读中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设置阅读,重视导读。构建一个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导读活动平台,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结合学校打造书香校园活动,教师应重视学生开发阅读方式:多读――勤思考,摘录――写体会,查找――解疑惑,使得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读书的意义与乐趣。伴随在阅读的过程中循序推进,从而有效观察儿童阅读的真实状态并引导儿童提升阅读品质。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小学生145万字的阅读量,如果教师篇篇导,本本导、部部导,即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导读”就是为了导方向、导途径、导方法,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举一反三地阅读同类作品。

2.教活内容,强化议读。教师的精心设疑,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挑剔的目光审视和研读阅读内容。在预习、教读和作业中均可提出问题,由教师集中整理归纳,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交给学生争辩解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看书的收获、体会等。通过议读,让学生犹如亲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美,从课文所描绘的生动画面中产生情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阅读教学效果因而明显提高。

3.拓展阅读,适量趣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词语,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读书方法,安排更多的读书时间,开展更多的读书活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放性阅读过程中一旦深入人心,学生的阅读愿望就欲罢不能,将会更积极主动地遨游在浩瀚的书籍海洋里,遨游于广阔的阅读天地间,去探索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去欣赏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去享受知识,享受语文,享受浓浓的墨香。

二、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关键――阅读习惯养成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充分提供材料并指导其阅读,使孩子们掌握较好的阅读策略,培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率。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学生阅读指点,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让学生们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积极创设阅读条件,构建和谐阅读氛围

学校要以图书室、阅览室为载体,为构建书香校园搭建平台,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形成资源共享,和谐有序的开放性阅读氛围。

2.拓宽拓展课外阅读,形成必要的阅读思维

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学来促进培养概括能力形成。学生要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概括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关注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手,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突破口,以致于形成更好的学生阅读习惯。

3.恰当应用评价手段,展示学生阅读成就

开放性阅读,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重视阅读,才能尽可能认真地对待。如我们要求学生组成读书小组,经常进行组员自评、组际互评、师评等并将评比结果反馈到教室里的智慧树上或进行学生感兴趣的个人展示或比赛等。

三、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技能

开放性阅读作为一种阅读形式,必须在阅读中要培养阅读概括力和思维品质,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重视课外阅读积累的引导

开放性阅读,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我们要树立一个长远的观点。学生要在阅读中积极积累知识,语文阅读的积累有多种方法,主要有记忆、摘抄、剪贴、标注、梳理、应用等。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要树立“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2.指导小学生掌握略读技巧

略读属于跳跃性快速阅读方法和技巧,是为了获得概括大意或大画面而进行的阅读。阅读时要求小学生高度集中精力,尽快速度浏览文章,把握文章大意和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获取文章中心思想。开放性阅读要重视略读,尽可能拓展学生知识面。

3.培养学生运用品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略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开放性阅读训练中,要教育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内容或章节要细细品读,我们可以采用朗读、默读、诵读等方式加以深刻理解。在品读时,要仔细揣摩、深入分析、认真体会。

参考文献:

[1]付淑萍;浅议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5(29)

[2]郑林玉;小学语文阅读开放性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论文作者:林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论文_林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