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在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马雪玲

子宫切除术在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马雪玲

贺州市昭平县人民医院 广西 昭平546899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2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大出血的48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全部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24例产妇,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子宫切除术处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h与24h出血量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5.8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0.83%,观察组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子宫切除术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剖宫产;产后大出血

产科临床中产妇出现难产时通常是应用剖宫产手术处理,对产科难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剖宫产手术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而极易发生大出血情况,临床处理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主要方法有徒手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纱布填塞以及结扎骼内动脉等[1]。若行上述方法还未能有效控制产妇出血时,应当马上实施子宫切除术,是产科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子宫切除术在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特选择我院48例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大出血的48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全部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24例产妇。观察组24例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8±4.2)岁;孕周28~41周,平均孕周(35.2±2.5)周;其中初产妇12例,经产妇12例;4例具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2例具有2次剖宫产手术史。对照组24例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3±3.8)岁;孕周29~41周,平均孕周(35.5±2.4)周;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11例;2例具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2例具有2次剖宫产手术史。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予以比较,包括产妇年龄、孕周、孕次以及剖宫产史等,不具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子宫切除术适应征

①前置胎盘伴部分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实施剖宫产取出胎儿后,胎盘可能发生程度不一的粘连或植入,手术切口瘢痕的主要部位通常是出现粘连或植入位置;剥离胎盘后会出现活动性大出血,还会对子宫下段的收缩造成影响。经创面缝合、宫腔填塞等常规处理方法治疗后还未有效控制出血,且患者发生休克时,应即刻实施子宫切除术。②产妇出现子宫胎盘卒中,子宫不能有效收缩,通过有关促子宫收缩处理后效果不佳,出血量多。③产妇足月妊娠,并发子宫肌瘤,且属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或肿块巨大,经肌瘤挖除术治疗,出血量大,创伤大,子宫不能有效收缩。④具有剖宫产手术史,临产后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术后子宫没有出现完全破裂,出血量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手术方法

对照组24例产妇采用传统方法处理,观察组24例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操作,选择下腹部横切口产妇13例,选择下腹部竖切口产妇11例;8例患者选择子宫体部切口,其余患者选择改良式剖宫产手术处理;其中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产妇有20例,实施全子宫切除术产妇4例。

1.4观察评价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h与产后24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疗效评价主要分为有效与无效两个标准,有效:产妇通过相应处理后,出血量显著降低,子宫能正常收缩,尿量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整体较为稳定;无效:产妇通过相应处理后,出血量未得到控制,出血量每小时超过50ml,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尿量每小时低于30ml,生命体征整体无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处理全部数据,应用率(%)与(x±s)分别显示计数与计量资料,应用x2与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以对比P<0.05为准。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24例产妇的产后2h与24h出血量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对比分析(x±s,ml/h)

组别 例数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

观察组24 355.8±15.4 425.8±15.3

对照组24 559.5±15.8 1202.8±19.5

t值--45.229153.576

P--0.0000.000

2.2 两组产妇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24例产妇中,有效产妇23例(95.83%),无效产妇1例(4.17%),临床总有效率是95.83%;对照组24例产妇中,有效产妇17例(70.83%),无效产妇7例(29.17%),临床总有效率是70.83%。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x2=5.400,P=0.020)。

3 讨论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指的是在行剖宫产的同时切除产妇子宫,是产科抢救难产产妇的常用方法,也是处理产妇产后大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2]。减少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率的主要方法有:针对具有前置胎盘情况且子宫下段结构较好的产妇,可实施子宫下段横切;若子宫下段横切口难度较大时,可实施U形或T形切口[3]。针对胎盘在子宫前臂的下段横切口部位的产妇,可实施两种子宫切口,其一是穿透胎盘确定羊膜囊部位后破膜取出胎儿,但是该方法需要非常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不然可能导致胎儿血液流失;其二是确定胎盘边缘部位后,从胎盘下缘或是上缘实施破膜处理,但是应用该方法可能会增加产妇分娩时间,且可能导致胎儿缺氧或是血液流失[4]。在产妇产后发生大出血时,要马上采取常规止血方法处理。若经常规止血方法处理无效后,要马上果断采取子宫切除术,以此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剖宫产子宫切除术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所以需要产妇加强对产检和产前监测的重视,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从而避免实施不必要的手术[5]。而当术后产妇发生大出血,产后出血量超过2000ml,且伴随有休克症状时,需要手术医师及时合理的为产妇实施子宫切除术,用最快速度有效止血,以此挽救产妇生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h与24h出血量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5.8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0.83%,观察组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应用子宫切除术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小美.子宫切除在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34):218-219.

[2]蔡群,杨红英.应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5):94-95.

[3]曹旭,潘凤娟,王朝俊等.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955-957.

[4]黄宜红.子宫切除在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12(3):18-19.

[5]黄剑珍,黄修治,许波等.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患者行围生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机[J].广东医学,2015,18(3):432-434.

论文作者:马雪玲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子宫切除术在抢救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马雪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