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田爱华

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田爱华

田爱华

(贵阳市花溪区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 5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剖产术中采用腰麻(SA)联合硬膜外麻醉(EA)的效果。方法 选取90 例于近一年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将其平分为腰- 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EA 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CSEA 组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EA 组(P<0.05),同时其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药用量、I-D 指标明显少于EA 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可适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效果 ;腰- 硬联合麻醉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344-01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剖宫产术中合理的麻醉方式对手术的成功、母婴的安全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EA 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但具有起效慢、镇痛效果差等缺陷。SA 具有起效快,肌松好等优点,但容易引起低血压等并发症。研究指出,将腰- 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可取得满足效果[1]。本文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CSEA 的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 例于近一年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纳入标准:ASA Ⅰ级或Ⅱ级;心肺功能正常;无妊娠并发症;无胎儿宫内窘迫;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均为单胎。将入选90 例孕妇平分为EA 组和CSEA 组,EA 产妇的年龄为22-36 岁,平均年龄(28.6 ±4.2)岁,体重62-78kg,平均体重(68.8±5.3)kg,孕周38-41 周,平均(39.6 ±0.5)周,CSEA 组中,产妇年龄为23-35 岁,平均年龄(28.5 ±4.5)岁,体重63-79kg,平均体重(69.3±5.6)kg,孕周38-40 周,平均为(39.3 ±0.4)周。两组行剖宫产的孕妇在年龄、体重等基础资料上大致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差异。

1.2 方法

进入手术后建立静脉通路,常规吸氧,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电图,快速输入复方乳酸钠300-500ml。患者均采取右侧卧位,使其脊柱处于水平位。CSEA 组采用一次性腰- 硬膜联合麻醉针(生产企业:佛山舒贝康公司),经第2-3 腰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铅笔尖式腰穿针置入,有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75%、1.2ml 的布比卡因+50%、0.2ml 的葡萄糖注射液,之后将腰穿针退出,经硬膜外腔向头部置管3-4cm,平躺将手术台向左侧倾斜15-30°,5-10min 后调整平面达T6。EA 组患者在第2-3 腰椎间隙穿刺置管,注入2%、2.5ml 的利多卡因,观察5-10min 确定无全脊髓麻醉后,再追加0.75%、10-15ml 罗哌卡因。在麻醉过程中若收缩压在基础值30% 以下,可加快输液,同时静脉注射15mg麻黄碱,左倾患者体位20° -30°,若患者心率在55 次/min 以下,可静脉推注0.3mg 阿托品。麻醉时间过长等于或超过50min 者,硬膜外注射2%、6ml 盐酸利多卡因。

1.3 麻醉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麻醉显效时间、I-D 指标(麻醉诱导到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娩出1min 后Apgar 评分、麻醉药物用量、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麻醉效果评价:从术中牵拉反应、疼痛程度、肌松效果评价分为4 个级别分别为:Ⅰ级:疼痛剧烈,明显的牵拉反应,腹肌紧;Ⅱ级:轻度疼痛,牵拉反应较轻微,腹肌较紧;Ⅲ级:镇痛效果良好,无明显牵拉反应,腹肌稍紧;Ⅳ级腹肌松软,无疼痛感和牵拉反应[2]。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5.0 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以t 检验,以百分表示计数资料,组间以X2 检验。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麻醉效果

经统计,CSEA 组45 例产妇中,Ⅰ级3 例,Ⅱ级5 例,Ⅲ级10 例,Ⅳ级27 例,EA 组45 例产妇中,Ⅰ级12 例,Ⅱ级10 例,,Ⅲ级8 例,Ⅳ级15 例,由此可发现,CSEA 组麻醉效果明显较EA 组优(P>0.05)。

2.2 对比两组观察指标

CSEA 组麻醉显效时间为(4.32±2.13 )min 明显短于EA 组的(16.49±4.22)min,P<0.05;CSEA 组麻醉药物用量为(18.8±9.3)mg 明显少于EA 组( 82.5±7.9)mg,P<0.05;CSEA 组I-D 指标为(19.4±7.7 )min 明显短于EA 组的(26.5± 5.3 )min,P<0.05;CSEA组新生儿出生1min 后的Apar 评分为(9.26± 0.4 )分,EA 组为(9.18±0.3)分,无统计差异(P>0.05)。

2.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CSEA 组术中术后共2 例低血压、1 例恶心呕吐,EA 组术中术后共1 例低血压,2 例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其他头痛等不适。

3. 结论

剖宫产手术麻醉应全面评估麻醉方式对母婴的影响,确保母婴安全,同时麻醉还要求肌肉松弛良好,方法简便,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充分满足手术的需要。单纯腰麻具有肌松效果好,麻醉诱导快,但麻醉时间常不能较好控制,不利于术后镇痛,且因腰麻显效时间短,交感神经阻滞导致血管扩张,导致短时间机体血容量不足,另外麻醉显效后肌松较好,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更明显,使静脉回血减少,从而容易出现低血压现象。单纯硬膜外麻醉较少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麻醉用药可控性好,但其麻醉诱导时间长,肌松较差,麻醉失败率高。CSEA 具有起效迅速、肌松完全,镇痛效果好,可控性强等优点,同时麻醉药物用量少,在一定程度能减少低血压症状的发生,并且研究指出通过术前输注一定容量的代血浆及平衡液扩充血容量,产妇右侧垫高15-30°卧位,控制阻滞范围不超过T6 水平,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等措施,能够有效避免低血压的发生。另外,在CSEA 中,使用的25G 铅笔尖式腰穿针较细,对硬脊膜的损伤小,脑脊液流出缓慢,使脑脊液的流失量减少,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术后疼痛的发生。

本研究中发现,CSEA 组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EA 组(P<0.05),同时其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药用量、I-D 指标明显少于EA 组(P<0.05),同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提示CSEA 效果好,合并EA 和CA 的优点,弥补二者的不足,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好,更适于现今的剖宫产术,与文献报道一致[3]。

综上所述,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可适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宙新, 徐峰.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166-3169.

[2] 张铨, 卓飞豹, 阮丁异等. 轻比重0.5% 罗哌卡因腰麻在高龄髋关节及下肢手术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12):1095.

[3] 曹灵敏, 李胜德, 马桂芬等. 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2):742.

论文作者:田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田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