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无籽雪梨的培育论文_向建国 向述莲

苍溪无籽雪梨的培育论文_向建国 向述莲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628400

大自然赋予了苍溪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的美丽娇容(它是中华猕猴桃、红心果、红肉果、苍溪雪梨以及川明参等优质水果、中药材的原产地)。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苍溪雪梨,曾一度以它成熟时的晶莹剔透、皮薄呈金黄色、果肉洁白如雪、果质鲜嫩、汁多甘甜、入口即化等众多优点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苍溪雪梨又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皮薄、个大、色泽易损、不耐储存和运输,再加上梨的谐音“离”,梨个头大得分着吃——“分离”,对亲人朋友而言可不是个吉祥词,且个大的梨还易患食心病(即果实外面完好无损,从果核先腐烂变黑)。特别近几年来,苍溪雪梨外销困难,农民们纷纷毁掉这本地特产树,改种其它果树,苍溪雪梨的命运更不容乐观。如何既能保留苍溪雪梨独特优质的风味,又能克服那些缺陷呢?

我们带领苍溪中学2011级6班、11班和课改2011级18班两届部分同学进行了为期5年的课题研究和分析。针对苍溪雪梨的优缺点,要保留住它金黄剔透的果皮、洁白如雪的果肉和汁多甘甜的独特口感等优点,我们必须通过无性操作;要克服它个大易损、不耐储存运输的缺陷,最好能控制它个头的大小;对于个大的梨易患食心病,除了通过减小它的个头,我们还想通过培育无籽果实的方法看看在没有种子影响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克服或减轻病症。运用我们高中生物课本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理论知识:在花蕾期,配制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代替花粉涂抹于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这样既能刺激梨的子房发育为无籽果实,又可以通过施用生长素的多少来控制梨果实的大小。另外,根据第一期培育“绿冠”无籽梨实验中出现的裂口现象,我们在第二期研究时分析可能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快速生长,但细胞分裂速度跟不上,所以我们想尝试在配制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一、目标

1.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在蔬菜上运用较多,但在木本植物中运用较少,特别是树干高大的苍溪雪梨是否适宜于培育出无籽梨,这是我们想通过实验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2.要确定苍溪雪梨树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再通过施用量的多少来控制个头大小。

3.看形成的无籽雪梨中有没有患食心病的。

4.看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后是否能克服果实裂口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过程记录

时间: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

药品:2,4-滴钠盐(原药)粉剂,净含量85%(市场上销售药品);2,4-D(实验室药品)细胞分裂素粉剂;酒精(95%)。仪器: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量筒、电子天平、糖分含量测定仪、硬度测定仪、玻璃棒、棕色试剂瓶、标签牌、剪刀、吸管、药用棉花、口罩、手套等。

三、步骤

1.配制不同浓度的2,4-滴钠盐和2,4-D细胞分裂素。

(1)称取1克2,4-D加500ml自来水摇匀装入试剂瓶并编号为5号;再取4号药液50ml加100ml自来水摇匀装入试剂瓶并编号为3号;以同样方法和剂量配制出5号至1号的药液。(2)称取1克2,4-滴钠盐加450ml自来水摇匀装入试剂瓶并编号为7号;再取6号药液50ml加100ml自来水摇匀装入试剂瓶并编号为5号;以同样的方法和剂量配制出7号至1号的药液。(3)称取1克细胞分裂素加1000ml自来水摇匀,再在各试剂瓶中分别加入50ml。

2.选取实验梨树编号挂牌1号-7号。其中选取了苍溪雪梨6-2和蓝水。

3.对每朵花去雄(每个浓度处理3组,每组有3~5朵花)。

4.用吸管吸取相对应浓度的药液,在去雄的雌蕊柱头上滴加4~5滴,部分花再用药用棉花滴加少许药液覆盖其上。

5.套袋(用梨树专用防水防虫纸袋)。

6.清洗仪器,整理药品。

7.一周后,待所有梨花凋谢后取袋,并每隔一周拍照、观察,记录梨的生长发育情况。

8.果实成熟后的采摘,糖分、硬度、横径、纵径等的检测和对比,观察、分析和总结。

四、目标达成

1.通过前面图片(略)的展示,可见树干高大的苍溪雪梨是可以于培育出无籽雪梨的。

2.我们通过实验现象记录,从发育到成熟果实的统计结合前面配制的药液浓度,确定苍溪雪梨树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0.0026mg/ml~0.73mg/ml。糖分测定值是:11.7~14.2;带皮硬度测定值是:5.95×2~7.57×2;横径测定值是:5.92~6.86;纵径测定值是:7.21~9.44。其中糖分与未处理梨相同;带皮硬度高于未处理梨;从横纵径来比较,果实大小比未处理梨偏小。

3.通过收获的所有无籽雪梨来看,都没有患食心病的。

4.通过照片可见,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后,能克服果实裂口现象。

五、未来展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已确定出苍溪雪梨适宜的生长素类似物的范围,但由于每种浓度的果实数目还不是足够的多,因此所测定的结果与不同浓度梯度的对应不是很明显。对苍溪雪梨食心病发病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次实验仅只是对其原因做了一种推测和相关尝试。所以,我们对苍溪雪梨下一期研究的重心就应该放在如何大批量地处理果实获得无籽雪梨,也更能适宜和服务于生产实践。还有对食心病发病原因更进一步的探究。我相信,只要我们执着地不断努力下去,这些难题都会被我们攻克的,让苍溪的梨花开得更加美丽……

论文作者:向建国 向述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苍溪无籽雪梨的培育论文_向建国 向述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