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几点认识论文_石春秀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几点认识论文_石春秀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探究性教学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性教学,留给教师的时间很少,为了能更高效地利用宝贵的时间,应多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更好的完成预订的目标。

关键词:

数学、探究性学习

推理往往就是让学生“程序输入”式地呆板接收,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看似已经掌握的知识,可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时往往受到阻碍,结果很不如人意。这恰好暴露了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轻自主探究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新的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探究性教学,强调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对旧教学观念、模式提出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探究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探究性教学,应当以学生自己探究为主

探究性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应以组织学生自己探究为主,可以采用课前提出问题,在预习中就开展探究,也可以相互交流研讨,开展合作学习。还可以利用假期,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总之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探究,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讲求实效。例如: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不要仅满足于讲清概念,更要深入到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上,即深入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上去。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全面的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对同一问题尽可能探索出多种不同的解法,在常规解法的基础上力求提出新颖的见解。另外,课堂中积极的引导,适当的讲授,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流畅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从多方向、多角度、多手段、多途径入手,思路尽可能多地向不同方向扩散,不局限于书本或教师现有的理解。并且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扩散性习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打破思维定势,提倡学生进行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教学的良好方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探究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若能组织好往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展探究性教学要从教材内容、教学设施、学生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由浅入深,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计划地进行,教师的指导也要由多到少,逐渐过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问题入手,首先给学生一个悬念,接着进行小组讨论,在合作中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接下来的小组交流更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发现、发展、形成和运用的整个过程,使学生从被动思维变为主动探索,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和思维的方法去观察、探索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不怕课堂出现“高潮”,小组讨论人人参与,增加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此时学生往往能从不同角度多向思维,淡化了对老师的依赖。

三、培养学生的讨论探究能力

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是一门对罗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在素质教育对探究教学提出新要求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仅凭哪一个学生的探究是无法真正的达到探究教学的目的的,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数学探究性学习也一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喜欢“闭门造车”的学生,他们学习的范围往往会变得愈加的狭窄,但是如果我们把学生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中,让学生在形成自己想法的同时也能够分享他们的观点,很多时候学生都能够其他学生一个小小的建议和观点的提示下,寻找到自己创新的火花。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各种形式的讨论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很多学习小组,也可以将我们的班级当成一个大组,然后由小组讨论逐渐的拓展到大组的讨论,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探究的视野,实现探究教学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建模探究的能力

中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是随着素质教育发展而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致性认为数学建模是大学阶段,由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才有资格学习的内容,初中生无论是从计算机知识掌握的能力上,还是思维能力的成熟水平上都远远达不到建模的要求,如果我们一味的将建模的思维灌输给我们的学生,那么很有可能造成我物极必反的后果。但是我们的教师忽略了数学建模也分简单和复杂,我们完全可以让初中生接触一些简单的数学建模知识,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建模思维和能力,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建模思想的引导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到“长方体的体积”的实际应用时,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探究性题目:现在有一张长为30厘米、宽为25厘米的硬纸板,先要将其变成深为6厘米的长方形纸盒,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才能使这个长方体的容积最大呢?由此从一个实际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数学模型,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除此之外一些开放式的建模思想也是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应用的思想和方法,我们只有让学生逐步的形成建模的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数学猜想能力,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讨论的环境,从而促使我们的学生可以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数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玉会.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J];新课程学习(中);2011.06期

[2] 夏海峰.周兰萍;浅谈农村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08期

论文作者:石春秀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3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几点认识论文_石春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