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船舶质量检验提升的方法论文_顾亚东

关于船舶质量检验提升的方法论文_顾亚东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江苏 江阴 214433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作为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已被广泛应用开来。不仅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也刺激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但与此同时因受种种限制,致使我国的船舶检验质量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不但对船舶检验机构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我国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结合船舶质量检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提升船舶检验质量方法进行详细探究与讨论。

关键词:航运事业;船舶检验质量;船舶;交通

船舶检验作为我国现阶段海事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它也是我国履行国际海事公约的重要载体。近些年,虽然国内航运船舶检验已基本履行相应的国际海事公约,并按照海事公约的具体要求对船舶实施检验,但因种种原因限制,海事公约只对相应规范作了要求,对如何落实以及执行规范,以提升我国船舶检验质量却鲜有涉及。

在如今的造船工业里,船体建造也逐渐从铆接,过渡到焊接,造船的方法也逐渐从“整体建造法”,发展到“分段建造法”。相比于铆接,焊接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可以较好的减轻船体质量,船体密封性也比较好等,真是这些技术优势推动了造船技术飞速发展,满足需求巨大的航海事业。在焊接实践中,它是透过加热、添加一些填充材料,并结合一些加压环境,进而达到原子间有效聚合,从而形成永久性的接头上的连接方法。文章立足专业理论,结合焊接具体实践,探讨焊接检验的一些问题。

1 提升船舶检验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21世纪初,我国海事局依据国际海事组织所颁布的.739(18)以及A.789(19)决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办法》。该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航运船舶检验质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为日后提升船舶检验质量提供了所需的法律依据。

1.1 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特性

我国构建的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在构建之初,不仅遵循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通则,同时也结合了其行业特点,体现出一定特殊性,即:符合性,该体系不仅涵盖了船舶法定检验的所有环节、过程,同时对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了船舶检验质量满足相应的质量要去。适宜性,因该体系所具备的法定属性,致使其在建立之初,不仅符合现行的国际公约以及国际标准,同时也符合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有效性,该体系有效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呈现出来,一是将相关机构、部门对船舶检验行业的监督与管理有效体现出来;二是将船舶检验机构的自身服务质量以及检验质量能否满足相关规定、要求,能否体现初高效、权威以及廉洁的宗旨真实、有效的体现出来。持续改进性,该体系中包含了如何增强相关领导人员以及各层次人员的自身质量意识还有持续改进意识;如何将相关机构的持续改进与管理绩效相结合;如何不断完善的我国的船舶检验质量标准、法规以及规范;如何完善船舶检验机构内部的运行机制等内容。

1.2 运行体系对于提升船舶检验质量的成效

1.2.1 提升了船检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检验机构管理水平。应该说,船舶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与实施,对船检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能够懂得以及运用相应的检验法规以及条例,同时还要掌握和了解船舶检验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控制点,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质量管理。基于该背景之下,通过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以不断的提升作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同时促使其开始不断适应以及胜任当前所实施的检验质量模式。另外通过构建和完善检验管理程序,规范检验环节,促使检验人员作出的行为、决定符合相应的规范性、标准性以及一致性,从而使得船舶检验质量以及检验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1.2.2 提高了国内船厂的生产质量,促进其转型升级。从某种程度上说,船检机构同船厂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船检机构其主要作用就是把好检验关。而提升船厂技术能力、改善施工条件、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完善运行机制才时现阶段提升船舶质量的根本,建立合理、科学的船舶质量体系只是关键。当前国内部分船厂因缺少专业型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致使船舶建造质量无法得到稳定提升。而基于船舶质量管理体系,我国船检机构结合相关规范与标准,提出了不断深化检验措施,构建船舶质量保证体系的方法,不仅从一方面促使了船厂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时也提高了船厂生产质量。

1.2.3 提升了船检服务水平。该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增强了船检机构同顾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船检机构不仅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顾客所反映的问题与信息,同时也能够对该类问题和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这就为进一步提升船检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4改革了船检体制。以往我国的船检机构通常同其他一些经营性质单位结合在一起,严重阻碍了我国船检机构的稳定、健康发展。而该体系的制定与实施,则实现对以往传统船检体制的改革,不仅从组织上确保了船检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文化水平,同时也从制度上确保船检人员在进行船舶检验时,能够严格遵守相应程序与规定,并避免和防止出现检验项目以及检验程序随意减免的情况,从而实现了船舶检验质量的有效提升。

2 增强对国际公约的研究工作

当前,船舶检验证书其主要作用表现在证明了该船舶结构、拉沉性、起货设备、船舶稳性、船舶锅炉、电气设备、吨位、信号设备、受压容器以及船舶载重线等符合相应船舶检验规范和国际公约要求。而我国现阶段所制实施的船舶检验规范大都是以国际公约为范本所制定。比如依据相关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所制定并签发的主要有:船舶载重线免除证书、船舶载重线证书等,而依据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所制定并签发的主要有:货船安全证书、免除证书、客船安全证书、设备安全证书、构造安全证书以及货船无线电报安全证书等等。

鉴于国际公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加上我国为其A类理事国,因此势必要增强对国际公约及其最新修正案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并据此来对我国现行的船舶检验规范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船舶检验质量。

3 构建一支同国际相接轨的专业型船舶检验队伍

应该说,在提升我国现阶段船舶检验质量中,构建一支同国际相接轨的专业型船舶检验队伍是非常有必要,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认真、严格落实这项措施。

3.1 要对我国当前船舶检验队伍的基本基数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我国目前的船舶检验现状,应依据相应的船舶检验业务量来对各个船检机构的实际定编数以及专业结构需求进行确定,进而有目的、有标准的引进专业型技术人才。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从而对检验船舶队伍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优化配置。

3.2 建立专业化的船舶检验人员培训基地,并对有条件且可行性高的大专院校,建议其设置相关船舶检验专业,这样不仅能够为我国的各类船检机构、部门提供所需的专业型、高水平人才,同时也能为相关的船舶设计机构还有船舶修造厂提供所需的各种专业化技术人才。

3.3 加大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自设整体素质。现阶段,船舶检验机构可以通过现场培训以及集中培训还有外交流培训、院校培训等诸多方式,来对船检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以提升其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以及整体素质。而培训内容的可以包括当前国际公约的最新条例、最新动态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船型、新软件、新材料等诸多内容。此外,建议相应船检机构将经过量化培训作为考核船检人员晋升以及准入的必要条件。另外加大培训力度,争取使培训工作逐渐规范化以及程序化。

4船舶轮机检验

4.1对船舶舱室进行结构改造,控制燃油舱、滑油舱和清水舱之间的距离,并设置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两舱之中的油水混合。

4.2动力管系包括燃油管系在内的各种可燃介质管系应该套筒焊接连接或法兰连接。需要经常检查管系压力,从而保证管系的正常工作,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压力与温度骤变的状况,发现工作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特别应当预防冷却主体出现炸裂的情况发生。空气管、呼吸管尽量采用鹅颈式结构,防止雨水或其他异物落入。

4.3对船舶轮机部分进行检验时,应对轮机的轴系部位仔细检查,若发现有磨损情况,应找到原因并修复磨损部位,防止日后出现安全隐患。及时对偏移的部分重新校准,定期的进行检查与排查,发现问题时应及时解决。

轮机主机安装应从根源入手,主要就是紧配螺栓的数量至少应达到规范中所规定的的最低要求,一般是不少于螺栓总数的15%且不少于4只,以避免因主机震动而导致的轴系出现故障,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轮机在恶劣海况下的正常运转,应当尽可能地增加紧配螺栓的数量。

4.4应急电源的问题应当严格按规范铺设绝缘地板,在应急发电间外快速关闭燃油速闭阀,门口设置手动火警报警按钮。

4.5针对船舶消防问题,首先应将机舱地板按照规格要求安装防滑花钢板或等效材料,起到防滑和防止油类火的作用,同时在日用燃油柜下设置接油盘,防止燃油滴漏。

对于消防水泵的检查,首先要考虑皮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输比,确保消防泵达到额定转速要求;其次要检查皮带轮的松紧程度;最后考虑消防泵型号选取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采用单独动力驱动形式的消防,主要考虑消防泵型号的选取和驱动动力的功率选取是否偏小,出现偏小情况应予以更换,消防水管系亦应当按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5建立并统一船舶建造质量标准

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于2006年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油船与散货船结构统一规范,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IACS第一次以协会名义在全球范围内对船舶建造标准进行统一。这标志着IACS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又一次更新换代。这对于我国规范、统一船舶建造标准来说,是个不错的借鉴。但因受到种种原因限制,致使国内部分大型船厂在生产、建造船舶时受到不同检验机构检验,比如CCS以及劳氏船级社、BV等等,这不但对提升我国船舶检验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我国船舶生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建立并落实相应的船舶建造质量标准,并应用节点验证以及质量跟踪制度,不但能够促进我国船舶生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从另一方面提升了我国的船舶检验质量。在船舶建造以及检验过程,需对关键、重要节点实施验证,并在船舶下水前进行过程验证、在完工时进行过程验证,不管任何船舶在未经过程验证,则不得进入下一环节。节点验证相对于船舶质量链来说,是其一道加固锁。它的应用不仅使得船舶建造与检验实现了“实船、规范、图纸、证书”的四相符,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船舶建造质量,提升了船舶检验质量。此外在船舶建造以检验的关键环节设置相应的监视测量点,并对其中的业务受理、现场检验以及审核与批准、发放证书等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检查,以促进船舶建造质量以及船舶检验质量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并满足客户需求。

6检验过程中所需注意事项

必须注意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规定的船体结构下列部位应采用双面连续角焊缝。风雨密甲板和上层建筑外围壁边界的角焊缝,包括舱口围板、升降口和其他开口处;液体舱、水密舱室的周界;机座和机器支承结构的连接处;尾尖舱内所有结构(包括舱壁扶墙材)的角焊缝;装载化学品和食用液体货舱的所有角焊缝;液舱内所有的搭接焊缝;船首0.25L区域内,主要、次要构件与船底板连接处的所有角焊缝;中桁材与平板龙骨的连接角焊缝;厨房、冷冻库、配膳室、盥洗室、浴室、厕所和蓄电池室等处的周界角焊缝;船体所有主要、次要构件端部与板材连接的角焊缝和肘板端部与板材连接的搭接焊缝;其他特殊结构、在高强度钢板上安装附件和连接件时的角焊缝应特殊考虑。

当船体构件采用断续角焊缝时,对下列部位的规定长度内应采用双面连续角焊缝:凡焊缝长度在300mm以内者;肘板趾端应不小于连续骨材的高度,且不小于75mm;桁材、肋板、强横梁、强肋骨的端部应不小于腹板高度;纵骨切断处端部削斜时,不小于1个肋距;骨材端部削斜时,应不小于削斜长度;骨材端部以焊接固定时,应不小于骨材高度;各种构件的切口、切角、开孔(流水孔、透气孔等)的两端,应按下述规定:当板厚t>12mm时,长度≮75mm,当板厚t≤12mm时,长度术50mm;各种构件对接缝的两侧,长度不小于75mm;构件上堵漏孔至密性舱壁的角焊缝;甲板机械下构件的角焊缝。

总结

近些年,通过建立专业化的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同港澳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我国国内的船舶检验质量已经得到有效提升。但因我国是IMOA类理事国之一,因此需要对国际公约的最新动态进行及时掌握和研究,并据此对我国船舶检验规范进行相应修改和调整,从而使得我国船舶检验质量能够与国际公约规定相接轨。此外在船舶检验过程中,还应建立一支同国际接轨的专业化船舶检验队伍,并帮助国内船厂统一和落实船舶建造质量标准,在完善质量跟踪制度的同时,引入节点验证,进而实现在提高船舶建造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船舶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平,彭尹.实现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有效对接的意义和措施[J].广东造船.2010(02).

[2]杜国光,许艳.服务社会 把好船舶质量安全准入关――中国海事局建局十周年成就之船舶检验篇[J].中国海事.2008(12).

[3]徐雪忠,丁敏强.论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的关系[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4]骆公军.谈船舶检验部门在水上安全监管中的管理责任[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7(04).

[5]党志胜,宁萍.狠抓船舶检验质量 加快发展平安绿色长江航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02).

[6]高超恩.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基本问题的比较与浅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6(05).

[7]曾知,李国忠.改变船舶年度检验方式 加强营运船舶管理工作[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11).

[8]陈绍永.从不符合规定情况分布浅析改进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J].珠江水运.2010(08).

论文作者:顾亚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关于船舶质量检验提升的方法论文_顾亚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