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变与西部大开发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变与西部大开发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西部大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大开发论文,化与论文,格局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体制改革以来的中国区域经济,出现了与改革以前截然不同的变化格局。近年来,中央一再提出要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1999年又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构想。在这种状态下,观察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研究西部开发的现实问题与政策,对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一、中国区域经济的变化特点与格局

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相应地,各个区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增长方面都有巨大的贡献,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明显地提高。区域经济的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不同。

作为反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评估中有着重要价值。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过程中,在经济改革之初的1978年,全国只有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青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在这一年虽无统计,但既然西藏在1985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其增长速度又慢于全国平均水平, 说明西藏在197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后,由于改革开放速度推进的速度不同和结构调整的差别,一些区域的增长速度上去了,一些区域的速度相应降下来。浙江在1979年、广东在1980 年、 山东在1982年、福建在1989年分别达到或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青海、西藏、吉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先后降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三个直辖市、辽宁、黑龙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却明显缩小。其余的省份也在增长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些省份在发展中靠近全国平均水平,而另一些省份在发展中远离全国平均水平。

2.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明显扩大。

在对中国区域之间的区域差距进行分析时,我们选择了省区离差系数作为计算指标,考虑到三个直辖市的面积较小,人口不多,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于直辖市有一些优惠政策,其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与其余省区有着不可比的因素,所以我们将三个直辖市从样本中剔除。省区离差系数反映全国各个省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程度,由于我们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判断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而省区离差系数反映各省区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偏离程度。由表1可见,1978年全国省区离差系数只有0.239,其后在波动变化中逐步增加,在1992年后这一指标迅速增大,此后指标一直稳定在0.3以上。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以后省区之间的区域差距在扩大,尤其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扩大加快。

表1 以不同指标计算的中国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差距

年份 省区离差系数沿海、过渡与西部区域 南方与北方在

国内生产部值之比 全国所占的比例

1978 0.239 52.37%:30.95%:16.68% 55.42%:44.58%

1979 0.215 51.59%:31.57%:16.84% 55.95%:44.05%

1980 0.227 52.12%:31.34%:16.54% 55.95%:44.95%

1981 0.215 52.26%:31.72%:16.02% 57.26%:42.74%

1982 0.211 42.03%:31.39%:16.27% 57.76%:42.24%

1983 0.214 51.84%:31.92%:16.24% 56.75%:43.25%

1984 0.225 52.16%:31.58%:16.26% 57.05%:42.95%

1985 0.216 52.81%:31.03%:16.16% 58.07%:41.93%

1986 0.230 52.95%:31.05%:16% 57.92%:42.08%

1987 0.248 53.58%:30.75%:15.67% 58.33%:41.67%

1988 0.252 54.39%:29.98%:15.63% 58.93%:41.07%

1989 0.241 54.75%:29.81%:15.44% 58.87%:41.13%

1990 0.229 53.96%:29.81%:16.23% 59.27%:40.73%

1991 0.252 55.11%:28.57%:16.32% 59.72%:40.28%

1992 0.284 56.39%:27.97%:15.63% 60.65%:39.35%

1993 0.314 57.96%:27.18%:14.86% 61.68%:38.32%

1994 0.332 58.43%:27.16%:14.40% 62.81%:37.19%

1995 0.327 58.33%:27.54%:14.31% 63.34%:36.66%

1996 0.330 57.82%:28.04%:14.14% 63.81%:36.19%

1997 0.322 57.80%:28.19%:14.01% 63.10%:36.90%

1998 0.327 58.12%:27.92%:13.96% 63.10%:36.90%

年份 东北与西部的比值

19781:1.18

19791:1.26

19801:1.20

19811:1.21

19821:1.26

19831:1.22

19841:1.24

19851:1.30

19861:1.25

19871:1.22

19881:1.25

19891:1.24

19901:1.35

19911:1.39

19921:1.35

19931:1.29

19941:1.30

19951:1.37

19961:1.40

19971:1.41

19981:1.40

注:离差系数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其他指标利用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计算。 离差系数的计算方法为(不含三个直辖市):C=∑│Di-D│/(nD) Di为某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为该年度全国平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8)(1999)

3.区域发展中的差距通过居民的收入分配表现出来。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城市居民的收入是由国家计划决定的,不同地区的城市居民存在着收入差别,这种差别是由国家根据一个区域的资源供给水平和艰苦程度予以规定的,为了鼓励城市居民和技术人才到条件落后的不发达地区工作,国家在这些区域实行了高工资的制度。至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虽然国家计划并没有影响力,但是由于不鼓励发展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和实行普遍的大锅饭政策,各个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不高而且差别不大。改革开放以后,旧有的分配方式被完全打破,各个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机制来决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历表明,发达地区大都是城乡居民收入两高型的区域,而不发达地区则是城乡居民收入两低型的区域,统计分析进一步证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表现为一种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越是不发达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相对差距会越大(注:周民良: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见魏后凯等:《中国地区发展》第六章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6 )。对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差距研究证明,区域之间的差距主要与非农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注:周民良: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异 见魏后凯等:《中国地区发展》第五章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6)。对我国1993 年贫困人口多少的区域差异所进行的数量分析也表明,一个区域贫困人口的多少与粮食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和乡镇企业职工的多少呈负相关关系(注:周民良:反贫困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科技导报》1998年第12期)。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影响贫困人口的数量和结构。

二、中国区域间基本经济差距的表现形式

对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人们通常都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主要表现在东西部之间,在对中国经济重心变动所进行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向南移动,也就是说,南方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北方,因而按理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方向是在南北之间展开的(注: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可是, 按照三大地带计算出来的沿海与其他地带的差距在不断扩大,那么为什么区域差距的扩大过程不是在东西之间进行?实际上,中国的所谓地带除了西部地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以外,沿海地带并不能被完全称为东部地带,因为中国最东部的两个省份是东北的吉林与黑龙江,而这两个省份却被划归中部地带。既然三大地带的走向并不按照东西方向排列,三大地带所代表的区域差距也当然不能被视为东西差距。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东北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在下降,而且东北地区在全国经济中下降的速度比西部更快,这可以用西部与东北国民经济总量的比值可以反映出来(见表1)。在这种状况下, 沿海地区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和西部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而引起经济重心东移的力量被东北地区国民经济下降的力量所抵消,结果是经济重心并没有明显的东移。但是,由于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在全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普遍走低,而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在全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其结果是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扩大。1978年,南方省份在全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只有52.37%,而到1998年上升到58.12%。

应该说东西之间的区域差距虽然没有明显的扩大,但是东西之间的区域差距却也是存在的。即使东北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前的基数较大,所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要远远地高于西部地区。1998年,东北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吉林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于除新疆以外的所有其他省份,而西部的贵州、陕西、甘肃三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在全国最低的位置,而西部的贫困面、贫困人口数量都在全国为最高,说明东西之间的差距必须引起重视。

尽管中国南北及东西之间的经济差距都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其形成的原因却是有所差别的。中国南北之间经济差距的扩大主要是因为经济市场化推进的差异性所致。南方省份原来就以轻工业的发展见长,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又利用了国家对于轻工业的优惠政策,在发展初期就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迅速地占领了全国较大的市场份额。轻纺工业本身是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要求的资金投入不高,在改革初期农产品与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明显存在,且工业品的市场供给不足,发展加工工业符合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南方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对突出,在承包制推进过程中大批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劳动力的供给十分丰富。由于国家在理论与政策上放松了对于非农产业发展的限制,精明的南方人又有经商的传统,乡镇企业因而顺理成章地发展起来了。与此同时,东南沿海因为毗邻港澳台地区,在文化传统、语言习惯、人员往来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有对这一区域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从而促进了三资企业在这些省份的发展。而北方省份由于重工业比重较大且重工业产品国家在计划控制过程中放开较晚,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相对较慢,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又相对落后,从而在全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因而南北之间区域差距的扩大不可避免。南北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胜利。

东西之间区域差距的存在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影响所致。我国的东部地区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降水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经过长期的开发建设,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相对而言,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高山、高原、沙漠等不良地貌条件都集中分布于西部,在历史上,西部曾经有过相对繁荣与发达的历史,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丝绸之路都发生在西部,陕西的关中和四川盆地历史上都是经济富庶的地方,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加上人口增加造成的大范围的垦殖,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进程,也使得古丝绸之路由兴转衰。随着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新的耕地的开拓,加上战乱的影响,经济重心便向东南方向移动。虽然国家在集中计划体制时期在政策上对于西部地区额外关注,但是由于当时的投资理念不是为了寻求经济发展和获取更大的回报,而是基于政治和国防的考虑,投资的区域选择了代表西部地区恶劣环境象征的大山深处,投资效果自然不会理想。改革开放以后,西部一些区域的人才、资金、技术往沿海地区大量流动,除了沿海的政策环境、市场活力确实好于西部地区以外,西部一些区域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投资效果不好显然也是留不住这些经济要素的一个症结。

三、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不平衡性。针对中国区域经济不断扩大的现象,经济学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在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判断上,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学者们基本经济观点和对区域发展看法的不同,在对待区域发展的政策思路上有不同的设想。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的背景下,应该在建立统一市场上下功夫,让市场来对于区域经济差距作出反映,落后区域的低工资、资源较好的优势最终会被市场发现,同时,劳动力由落后向发达地区的流动既是对于区域差距的一种回应,本身也通过一定的方式反馈部分报酬给不发达地区,也就存在着纠正区域差距的功能。对于这些经济学家的看法我虽然并不同意(注:周民良:论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政策 《管理世界》1997年第1期), 但相信他们思考问题的初衷是为了避免政府干预破坏市场经济本身的功能和降低市场的运转效率,其出发点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另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区域差距扩大的负面作用已经越来越大,政府应该采取措施给予积极的干预。比如,早在1992年,张文合博士就提出了在我国地区发展上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设想,要求既要重视非均衡的一面,又要重视协调发展的一面(注:张文合:论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后来,胡鞍钢等提出应该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协商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政策主张(注:胡鞍钢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12),我们也相继提出以企业主体活动为核心,促进企业向西部地区投资,形成撞击反射效果的二次西进论(注:周民良:二次西进论:理论的重大突破与现实的可行选择《经济学家》1996年第1 期),并指出应该采取“放开沿海,面向内地”的区域政策。现在看来,这些主张都是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的。

在缩小我国南北之间的区域差距上,应该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北方省份在煤炭、石油开采、钢铁、机械制造、高科技等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如何形成一个灵活的富有活力的企业机制是下一步实现发展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鉴于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已处在重化学工业化阶段,市场需求重点也转向家电产品和耐用消费品,给北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潜在空间。因而在北方经济的发展上,一方面,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除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可以通过合资、合作、分离等形式使企业的存量资产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对老工业基地老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还要注意发展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北方在农业上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比如,东北、内蒙古都有大片的土地和草场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应该更多地利用科技的优势,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通过上述努力,提高北方省份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实现南北方经济差距的缩小。

在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缩小方面,国家已经决定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中央从全国大局出发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选择。改变西部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符合西部地区经济明显滞后的实际和西部广大城乡居民摆脱低收入状态的愿望,也符合中国国力大大增强,经济增长由卖方转向买方、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需要通过发现新的投资与消费热点以刺激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政策思路。由于考虑到西部与其他区域环境上的差距,国家在建设沿海地区发展实行了二十多年的优先发展政策,而在西部大开发上决定实行五十年的发展政策。针对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差的现状,近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在公路、铁路、航空港建设上加大投入,改善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通达条件;加大对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缓解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供水矛盾;加大对于森林、草地建设、沙漠化抑制、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投资,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环境不断改善、西部自身改革与观念更新有新的进步的背景下,外来投资的进入相信会越来越多。曾经有人在学术交流中提出西部大开发会不会走三线建设的老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西部的大开发上,民间的开发是不受政策约束和限制的,企业会根据西部当地的政策环境、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供给状况、企业的获利预期选择投资的领域、区域和具体项目,而不会将偏僻的高山深谷处作为项目选择应该考虑的区位。至于政府的投资下达的项目,主要还是偏重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这些项目在设立之初是需要通过严格的论证并考虑到资金的投向与获益的,在执行中也应该通过公开的招投标制度进行的,因而不会出现三线建设时的局面与结果的。

四、西部大开发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在西部开发的政策全面迅速地启动而对政策本身内容评估不足的背景下,为避免西部开发因为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足而政策推行因带有“急就章”的性质而出现操作性偏差或失误,并使西部开发更有效益,需要对于西部开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我们看来,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注意十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政策与市场扩张的关系。就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区域问题的经验来看,在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政府在不发达地区或者衰退的老工业区采取一定的援助政策,采取转移支付、减免税收、就业培训和经济补偿等都是正常的做法。就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来说,发挥中央政府的政策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但也应该发挥西部开发中企业的作用。政府与企业的功能应该是相互补充的。从提高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政府投资应该是先期的、基础性的和引导性的,企业的作用应该是持续的、主体性的和跟进性的,一些政府的项目也应该且必须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确保其有效实施。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寻找中央政策与市场上独立企业利益的结合点,在实现政府目标的同时,使市场上的企业感到在西部投资有利可图。必须指出的是,在西部的开发中,地方政府在组织开发、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的作用,地方政府的效率需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加以提高,因而政府机构的改革十分必要。

2.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在西部地区,大型国有企业与小的非国有企业同时并存,应该说国有经济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目前西部的企业明显缺乏竞争力。应该对大型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改革,同时应该支持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地区县以下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可以采取拍卖、租赁等形式使其发挥作用。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可以借鉴沿海地区曾经有过的星期日工程师的形式为非国有企业的技术支持提供服务。对于西部地区的一些成功的非国有企业,也可以支持其在深圳、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国家已经制订了明确的鼓励外资在西部投资的政策,对于沿海地区的企业在西部地区的投资,可以考虑比照对外资的优惠政策执行。

3.资金投入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中,中央政府的投资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不足,地方进行配套的能力不强,势必要求中央政府在花费同样的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时有所偏重,不必广撒胡椒面,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应该首先确定供需状况,西部总体来说基础设施落后,但并不是所有区域的各种基础设施都落后,比如,有些地区的公路建设好以后利用率很低。因而在基础设施投资的具体投向上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就西北地区来说,基础设施的短缺可能以水供给的短缺矛盾最为突出。最后,新疆的一些区域采用先进的“膜下滴灌”的新型节水技术,这项技术较常规灌溉节水近百分之五十,增产百分之三十,可使干旱地区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百分之四十以上。如果西北地区广泛采用这种技术,可以造成节水增产的同时,使许多内陆河流下游供水紧张和沙漠化扩张、植被覆盖率下降的矛盾得以缓解,黄河下游的供水问题也会不再突出。

4.重点区域与一般区域的关系。为了发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作用,应该把重点区域与一般区域区分开来,在西部区域发展的政策要区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大投入与适当投入的关系,确立一些具有潜在优势的区域作为西部开发的桥头堡,使政策支持作用能够以较小的付出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宁夏经过多年的开发实践,确定今后开发主要围绕银川等四个城市作为宁夏发展的核心区,陕西确定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榆林能源基地区为陕西的重点区域,四川确定以成都、绵阳和攀枝花为四川发展的重点。在各省市确定重点区域的同时,就整个西部地区来说,也应该划分经济类型区,如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区、资源开发重点区、环境改善重点区等等,按照区域性质、问题和发展条件,有所区别地进行开发或者治理。

5.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关系。西部是我国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的区域,青藏高原的湿冷,西北地区的干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都使西部地区的生存、生产环境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将改善西部地区的环境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内容是合情合理的。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主要立足于长江上游的植被恢复,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干旱区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应该树立一靠政策、二靠技术的思想。比如,在干旱区的治理方面要节流与开源并重,除了在农业上推广节水技术和在工业上推行水的循环利用外,可以研究从长江向黄河调水的可能。在西南植被恢复和西北水土资源保护利用的过程中,都应该发挥制度创新的作用,调动千家万户城乡居民的积极性,把西部的环境改善与他们的个人努力结合起来,发挥承包、拍卖、税收等形式把个人承包、家庭与一定的治理开发单元联系起来。

6.经济起步与资源开发的关系。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来说,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开发西部的矿产资源应该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起步阶段,资源开发更显得重要。现在有一种说法是,现在全国的资源供给已经过剩,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也并不具备优势。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应该说,沿海地区原来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但经过多年开发,资源的赋予条件明显下降,而且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一些矿井不时发生伤亡事故。在这种条件下,赋存条件较好的西部地区的开发优势逐渐显露出来。以煤炭来说,由于沿海地区煤炭的开发深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很高,煤炭开采已经缺乏竞争力,但地方政府为避免就业压力,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维持劳动力就业,而这样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还污染环境,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府为此要支付更多的治理成本,但陕西神木那种低硫、低磷的环保煤炭却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应该理顺有关经济关系,促进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国家有必要对于资源开发的政策进行调整。

7.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伴随着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在西部开发中,工业化的推进应该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好原有的工业基础,使这种自上而下的工业化再次发挥作用。在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中,三类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一五时期建立的加工工业、三线时期的企业和资源开发类的企业。应该通过调整地域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形式使这些存量资产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支持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发展和规模扩大,鼓励这种自下而上的工业化。三是应该鼓励其他区域和国外的企业自东而西的工业化。四是应该支持西安、成都、重庆、兰州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用这些产业的成果改造传统工业,形成自高而低的工业化改造和扩散过程。

8.脱贫致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改革开放滞后于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贫困面较大,贫困人口较多,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水平较高,农民从乡镇企业发展方面获取的收入较多;介于沿海与西部之间的过渡区域土地质量较好,水肥组合较好,东北、两湖都是全国的重要粮仓,农民从粮食种植方面的获益较大;西部地区的居民在这两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在扶贫方面,应该强调在粮食自给自足的同时,调整农业结构,实行科学种养,发展经济作物、果树种植、养殖业、旅游业等。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组织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务输出,对于自然条件相当恶劣的区域,应该设法组织吊庄移民,实行村庄的整体搬迁。

9.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相对于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来说,西部地区的人口较少,但这也与西部地区的环境恶劣有关。不过,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当快,超过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在西部,越是生态环境恶劣的区域,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越快,越是贫困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这样,人口增长对于经济发展首先是粮食生产的要求越高,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更大破坏。因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越是生态环境较差和经济贫困的区域,越要重视计划生育。

10.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西部大开发涉及科技、教育、 人才、观念等方面的问题,西部地区在这方面都与沿海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而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造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制和环境。应该重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重视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在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应该降低平民子弟的受教育收费标准,并且对于贫困学生给予一定的政府和社会援助。另外,在外来资金、外来企业进入西部之际,应该对西部的官员和民众进行观念更新的教育与宣传。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在新世纪需要重点实施的重大工程,而且涉及到在西部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进行结构调整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能够协调好以上十个方面的关系,对于具体的项目安排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西部大开发会在推动中取得更大成果,全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天会早日来临。

标签:;  ;  ;  ;  ;  ;  ;  ;  ;  ;  ;  

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变与西部大开发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