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有商业企业调查报告_商业论文

云南省国有商业企业调查报告_商业论文

云南省国有商业企业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省论文,调查报告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为了加强对全省商业工作的指导,转变职能,我们先后到昭通、文山、红河、曲靖、楚雄、大理、迪庆等地州市及省直属商业企业,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综合如下:

一、转制转体迈出新的步伐

我省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主要形式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搞好股份制试点,组建企业集团,实行规模节约经营,发挥整体优势,提高“两个效益”。全省已建立股份有限公司4户;有限责任公司15户;股份合作制企业5户。昆明百货大楼建立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公开上市,运转一年多来,经营效益取得明显效果。昆明五华大厦、樱花购物中心、昆明百货集团、西南商业大厦、下关五交化批发站等大中型商业企业建立了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企业以其购销额大,设施完善,经营品种多,质量保证,辐射能力强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显示了较强的活力,如昆明市的4个股份制大型商业企业,1993年销售额达18.5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20.5%。此外,有一批企业,以一个经营管理效益好的企业为骨干,采取联购联销联合经营等紧密和半紧密型组成企业集团,也开始取得较好效益。

小型商业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经营效益,因地制宜,进行了全方位多形式的改革。(1)积极推行“国有民营”。全省已有1600多个门店、柜组,实行“国有民营”,占小型商业企业总数的23%,其主要特点:一是逐步抽回占用的企业资金,由承包(租)者筹资经营,增强了风险、竞争和效益意识;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动了经营积极性;三是税收上按个体经营者对待,有利于公平竞争。(2)拍卖、有偿转让资产163个,将盘活固定资产收回的资金,用于安排离退休人员和富余职工,解决历史上的经济问题,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项目。(3)承包租赁经营。有1407个企业(或门市)继续实行集体或个人承包租赁经营。(4)兼并14户。并已跨出所有制和行业界限。国营商业兼并集体商业6户,系统内互相兼并4户,跨系统兼并4户,实现了资源优势的重新组合。(5)破产2户。禄丰县罗次贸易公司,由于长期经营亏损、负债,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后于1994年1月10日按《破产法》宣布破产,成为我省国有商业首家破产企业。

为了适应商业企业体制改革的需要,市、县商业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相应改革。现已有61个市、县转制转体组建为商业总公司,占全省市、县总数48%。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建立商业总公司,成为经营实体,同时保留商业局牌子,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即“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种职能”。二是摘掉商业局牌子,转为实体,经费自筹或财政部分补贴。但行政职能交不出去。三是部分边疆县,商业、供销合并,对外两块牌子,对内一套机构(部分县还履行烟草专卖局职责),成为统管城乡市场,生产、生活资料和烟草专卖的综合管理部门。这三种形式中,第一种作为过渡形式,比较平稳,工作运转正常;第二种尚未理顺,特别是调控市场无责无力;第三种符合经济不发达,商流物流有限的边疆民贸地区,能够调控市场,保证急需,组织主要商品调节,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新旧交替困难不少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新旧体制之间碰撞摩擦,出现的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1.部分商业干部和职工观念上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束缚,存在“等靠要”思想。当主观想法与客观实际不一致时,缺乏摆脱困境走出新路的勇气和信心。

2.历史遗留的沉疴。国有商业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为发展国民经济作出过贡献,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显现出来:

——离退休人员负担重。据统计,全省国有商业企业在职职工为11万多人,离退休职工和供养人员达3万多人,平均比例为3L:1。老企业,特别是饮服业、食品业负担更重。全省饮服业从业人员1.6万人,离退休人员有9千多人,比例达1.6:1。多数县市虽已实行社会统筹,但只统筹退休人员的基本工资,不统筹医药费,有的小企业只要有一个危重病人住院,就要支付上万元医药费,仅此一笔就有可能拖垮一个企业。

——呆帐、亏损挂帐严重。据德宏州商业局调查,全州国有商业企业现有流动资金3638万元,而历年遗留未弥补的亏损3401万元,待处理损失154万元,待决应收款934万元,待摊费用102万元,库存有问题商品1000万元,共计5591万元,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尚不够弥补历史遗留的经济问题。

——库存呆滞商品比例大。据部分企业对库存商品盘点、分析,属于质次价高,积压滞销、款式陈旧的占库存总数15~20%,个别单位高达30%,有的品种存库20多年,有帐无物。

——自有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国有商业企业长期以来缺乏自有流动资金补充渠道,主要靠贷款经营,利息负担重。据重点调查,商业企业自有资金与平均占用流动资金的比例为:昭通地区9.3%,经营管理好的国家二级企业保山百货批发站,仅为9%;实行民贸政策的迪庆州,综合测算也只有15~20%。企业80~90%的流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费用中利息比重大,已超过利润总额。1994年1至11月,全省商业企业利润总额为6820万元,利润率仅为0.96%;而支付利息达2.1亿元,占费用总额的21.45%;每百元销售中支付利息为3.64元,超过百元销售利润0.96元的2.8倍。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实行拨改贷后,商业设施的新建改建,商办工业的技改,主要靠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有关部门虽给予贴息,但却无力偿还。

3.加强宏观调控后出现的影响。1994年实行新税制,两次调高贷款利率,对国有商业企业经营和效益都有较大的影响。

——新税制影响。实行增值税后,税赋水平是零售降低、批发增加、商办工业加重。全国执行统一税率,对边疆、民族、山区及微利亏损企业的优惠照顾已经取消,加之征收工作上的问题,国有商业与集体个体商业难于做到公平税赋,公平竞争。企业反映执行增值税后,一是实际税赋增加,昆明市文化用品公司测算,百元销售税款1994年为3.15元,1993年为1.77元,净增1.38元,增幅77.9%。二是税收征管规定有待完善。已纳进项税待摊问题未解决,影响企业资金周转。按规定期末库存要小于期初库存的部分才能摊销,但现在进货价格上涨,库存总额上升,根本无法抵扣,无疑是让企业承担占压资金的利息,多缴纳税款。另外从农贸市场和小规模纳税人进货,只能抵扣10%进项税。销项税中运费只扣除10%,与实际支出差距大。

——调高利率影响。1992年以来银行两次调高利率及实行存贷分开,存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6.5%,增加了商业企业利息支出。1994年1至11月,全省流动负债增加17.82%,其中短期借款增加15.55%;而利息支出增加37.71%,利息支出比贷款增加快。曲靖地区商业企业,因利率提高多支付利息451万元,增幅为27%;省石油公司因利率提高,1994年1至10月多支付利息600万元。据红河州糖烟酒业测算,因为利率提高,利息在费用中比重已由占7.6%上升为27%,上升19.4个百分点。对于民贸企业,虽然执行返还2.4‰利息照顾,但因基准利率提高,企业实际承担利息增加。

——调整工资政策影响。执行调资政策后,商业企业职工喜忧并存,差距拉大,困难企业中潜伏不稳定因素。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按政策调资,还自己“加码”,工资处于高位数,如墨江县综合批发站,经理月收入达1200多元,超过了党政同级干部收入;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调了资不能兑现,县公司经理月收入只有200至300元,低于党政同级干部。有的困难企业,只发生活费100多元。墨江县商业企业部分退休老职工,因为收入低,心理不平衡,想到省上访,经过做工作才得到缓解。在收入低的企业,有的业务骨干外流。

——商办工业处境艰难。除一些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管理规范、产品技术先进,加工增值经济效益好,市场需求稳定的商办厂外。其余规模小,设施简陋、手工操作、产品价值低、无创新优质产品,管理薄弱的小厂,均处于半停产亏损经营状况,职工收入微簿,处境困难。1994年1到11月,全省商办工业已亏损1947万元,增亏幅度达312.5%。

三、优势仍然存在

——政治优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商业是公有制商业,是流通领域里的主体和主渠道,这就充分肯定了国有商业的地位和作用。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国有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研究解决,有些措施开始实施,为搞活搞好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商业企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基础优势。经过40年努力,全省国有商业形成了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占有雄厚的经营、仓库、管理、生活设施,而且都处于城镇“黄金”地段。这些资产经过清产核资评估后都要增值。把这批资产盘活用好,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信誉优势。长期以来,国有商业企业所遵循的“一个方针,两个服务,三大观点”,即“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政治观点、群众观点、生产观点”,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树立了国有商业的良好形象。形成了重商品质量、遵守价格政策、尊重顾客、优质服务的职业道德风尚,培养了一批职工队伍。只要珍惜这些优良的传统作风,并加以发挥,在市场竞争中,仍可以重振雄风。

——网络优势。国有商业企业遍及全国,延伸到国外,在商品产购销各个环节上均有稳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能采取联营、联购、联销、连锁经营等形式,组建为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或协作网络,国有商业整体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无力与之抗衡的。

——人才优势。国有商业职工队伍,从总体上分析,政治、业务、技术素质是好的。各地都有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事业心、具备开拓进取精神的“能人”。只要改革完善用人制度,知人善任,选贤任能,这批干部职工将会发挥积极作用。这样,这支队伍和这批干部,定会为发展国有商业作出贡献。

四、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国有商业企业要摆脱困境,重振雄风,求生存,求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据调查提出如下建议:

1.组织广大商业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联系企业实际,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制订措施,组织实施。

2.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商业体系,调整经营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活力,挖掘潜力,提高效益。大中型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行股份制和集团化,充分发挥规模经营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小型企业经营条件好的,要采取联合联营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向中型企业方向发展。并继续推行改、转、租、包、卖、并和国有民营。

3.搞活经营、扩大购销,稳定国有商业在市场经营中的比重。加强物价监审及重要消费品价格的管理,在稳定市场,平抑物价方面发挥好主渠道作用。

4.搞好商办工业的技改。调整布局,开拓新产品,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扭转生产经营萎缩,效益滑坡,亏损增大的局面,促进商办工业发展。

5.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商品、资金、储运、安全、人事等管理规章制度,抓好购进、销售、财务等关键环节,挖潜增效,扭亏增盈。

6.加强调查研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向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反映国有商业现状、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争取相应的扶植政策和实施办法。

7.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反腐倡廉,转变作风,注重调查研究,团结广大干部职工,为振兴国有商业,为发展云南经济作出贡献。

(执笔:马国强)

标签:;  ;  ;  ;  

云南省国有商业企业调查报告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