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浅析论文_高启茂

中小河流治理浅析论文_高启茂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水务局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在环境保护中,河流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当然治理工作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越是重点难点越应该细心建设并治理,否则听之任之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恶性肿瘤,难以拔除,这样既有损于城市形象,更污染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由此可见中小河流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的工程,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的安排,不仅要加强洪水防御,安排洪水的出路,而且要因地制宜、区分轻重之缓急,对河流进行分期分段治理,同时还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分析;对策措施

引言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行各业也在不断的以迅猛的速度加快着发展的脚步,对环境也就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我国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危害是最大的,有一部分工业企业为了提高经济利益,不断的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废气,将大气、河流都一一污染了。在改善环境的工程中,河流的治理工作是首要任务中的其中之一,也是重点难点工程。长期以来,大江大河治理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却相对迟缓,大部分中小河流尚未治理或治理标准较低,洪涝灾害频发。本文主要对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目前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

1、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萎缩严重

中小河流的特点是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由于许多中小河流,特别是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集镇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一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一些中小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多年未实施清淤疏浚工作,致使河道行洪能力逐步降低,对所在区域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干支流综合防洪能力亟待提高

中小河流众多,控制面积较大。受局部地形气候条件的影响,部分地区突发性暴雨洪水产生的机率很高,干支流洪水遭遇概率较大。目前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存在重干流轻支流、重骨干轻配套的问题,骨干防洪工程若得不到有效保护,长期受到中小支流的冲刷,会影响其防洪能力。

3、分布比较偏远,地质条件复杂

中小河流大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城镇,交通不便利,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得不到充分的开展。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治理中小河流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再加上一些中小河流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坍塌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

4、环保意识不强,人为污染严重

由于现阶段民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生活生产垃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对中小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落后

长期以来,中小河流治理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治理资金严重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层水利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高水平的管理技术队伍严重不足。

二、中小河流治理策略

1、统筹规划,为小型河流治理奠定基础

一是在工程建设中,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制订一系列相应的建设计划,不可盲目硬干,要遵循一定的建设原则,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县城,后农村;先重点村镇、人口密集区,后基本农田设施,分期分批、长期建设。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为先的原则,规划要突出重点村镇、人口密集区和群众生产、生活设施的保护。

三是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规划工作要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1994)的技术要求,按照设计标准留宽留足河道,对过去侵占河道修建基本农田的,要重新进行规划设计,还田与河,为水让路,保证河道的行洪畅通。

四是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以骨干沟治理为重点,整体推进,综合整治;将整片的河流划分为一个一个方块,分别进行整治工作,在治理上,坚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这样才能均衡各方面的利弊,做到更好的涵养水土,培植树木花草,有些地方水土流失情况严重,更要加强这方面的治理,更好的做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

2、加强水利职工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

积极主动的建立能吸引人才的用人机制,为水利科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在治理时,施工队伍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水利职工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才能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水利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水利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培养和选拔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水利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

3、广泛发动群众,广开投资渠道。

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组织群众,遵循“谁受益,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动员沿河单位和群众按照统一规划,对相关河段实施科学治理。广开投资渠道,增加河道治理资金来源。各级人民政府要从财政中划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引导和调动群众治理河道的积极性,可对有开发价值的河段进行租赁、拍卖,以求滚动发展。逐步理顺河道堤防工程维护管理费的征收工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征收及管理制度,逐步加大河道治理管理的资金投入。

4、加强管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应当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河流特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并落实责任,尤其要注意做好前期工作,落实管理资金,优化管理程序,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保障管理措施。以上注意事项的前提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因此应当重视对中小河流所处地区的各种地质、水文以及风土人情等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整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河流治理中的现实问题。根据中小河流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治理策略。同时还要从河流所处位置的防洪实际出发,确定重点河段和关键环节与位置,优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5、理顺投资,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河流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资金的投入必须有长期性,建立一套科学稳定的投资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建议通过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引导和带领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河道治理工作中去,从而加快河流治理步伐。同时,还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坚持“谁受益、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加强对中小河流或某河段的科学治理;笔者建议对有开发价值的河段实行租赁管理机制,或通过拍卖的形式来动治理与开发。

6、抢抓机遇,争取上级扶持

小型河流防洪安全及治理工程依靠地方现有的财力难以完成,因此工程建设应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投入为辅,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促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与河道治理项目同步进行,大力开展小型河流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缓解小型河流防洪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矛盾。

7、加大宣传力度,坚持科学治理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组织群众对相关河段进行科学的治理。同时,在中小河流治理与水利建设布局方面,应当加快对现有水利工程问题的治理,并在此基础上续建相关配套的水利工程,以保证现役水利工程的自身功能能够达到预先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加强防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在抓紧防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快中小河流两岸农田保护区域的河堤护岸工程项目建设。

结束语

针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国家及政府部门已经下大决心予以解决之,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应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项矛盾。中小河流的治理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已将其列入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然中小河流治理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加强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中的问题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向立云.中小河流治理应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J].中国水利,2010,(17):9-10.

[2]周健.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基本思路与要点[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5):6-7.

论文作者:高启茂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中小河流治理浅析论文_高启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