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之旅_南京大学论文

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之旅_南京大学论文

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巡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京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神州大地汹涌而起。南京大学这所诞生于本世纪初的高等学府,真正进入了她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队伍更新、国际交流等等,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在她正信心百倍地朝着“21世纪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形成明确的办学思想,制订了面向21世纪的发展目标。

南京大学党政领导和师生员工,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前提下,结合本校实际和当代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发展的趋势,不断明确现代大学的使命和目标,不断探索办好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途径和模式。80年代以来,南大明确提出了“热爱祖国与献身科学统一,严谨求实与勤奋创新结合,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三项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并举”的办学思想;提出作为重点综合大学,要力争成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中发挥先导作用,不仅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还要致力于推动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不仅要立足当前,还要面向未来;不仅要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还要努力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在1984年提出了“把南京大学办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自己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教育、科研中心”的奋斗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设想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并被写入了《南京大学1991~2000年发展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2年1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京大学并欣然题词:“把南京大学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和富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中心。”这既是对南大办学方向、办学目标的充分肯定,又是对南大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的殷切期望。遵循着这一方向面,1994年制订的《南京大学实施“211工程”改革与发展规划》确立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到21世纪初叶,把南京大学建设成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现代工程技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和自己特色的研究型综合大学;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及解决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成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成为重要的国际学术中心,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二、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向多学科、高水平发展,逐步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群点。

1952年的全国性院系调整,使当时在我国拥有院系最多的南京大学多学科结合的格局被“文理型为主”的学科结构模式所替代,并延续了30年之久。80年代初,南大提出了“建设真正高水平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大学”的口号。近年来,南大确立了“改(造)老(学科)、扶(持)新(学科)、(发)扬优(势)、支(持)重(点)”的学科建设方针,即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花大力气改造传统学科,并依托力量雄厚的基础学科,通过延伸、交叉,建立新兴、边缘、应用学科,尤其注重发展高新技术和应用文科,从而进一步突破了“文理型”学科框架,形成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现代工程与技术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南大仅有12个系、51个本科生专业。迄今已建有文学院、法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技术科学学院、地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等10个学院计36个系、69个本科生专业、103个硕士生专业、52个博士生专业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另设有4个公共基础课教研室(部)、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外国学者与留学生研修部,以及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暨继续教育中心。一个相对优化的、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业已形成。

在优化结构的同时,内涵提高也取得了明显进展。80年代以来,围绕重点学科建设,通过抓学科重点方向、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使一批学科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并在若干学科领域进入国际前沿,使南大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现在南大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8个,仅次于北大、清华而居全国高校第三;已建和在建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共有10个——拥有的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总数亦居全国高校第三。1995年秋,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对全国物理、化学两大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的运行开放工作进行评估,全国高校和中科院系统共评出4个“A级”重点实验室,南大独占一半。南大参评的3个重点实验室中,固体微结构物理、配位化学2个重点实验室被评为“A级”(另外2个“A级”分布在中科院系统),各获600万元人民币的建设经费;近代声学重点实验室被评为“B级”,获450万元建设经费。

近年来,南大更加注重学科的联合和学科群的建设。学校以若干个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实验室为主干,联合相关学科,进行学科群体的建设,以期形成相对集中的优势力量,在这方面已取得较大的突破,有的学科已进入国际前沿领域。同时,又努力以“点”的优势带动“面”的提高,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自身的建设与重点学科群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在,以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点和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为主的跨校、跨地区、跨学科的联合,已在微结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学科群体的形成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以资源、环境研究为重点,由地学领域14个博士点(其中重点学科5个)组成的学科群也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三、以“全面培养,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增强活力”为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注重校风和学风建设,初步形成具有南大特色的教书育人体系,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国内外得到较高评价。

南京大学1984年提出了“全面培养,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增强活力”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方针,并依据这一方针全面修订了本科生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完善了1978年起试行的学分制,开展了以“五个一”(即“一套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先进适用的系列教材、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套科学的考察评价方法、一支结构优化的教学梯队”)为标准的教学基本建设。1989年,南大又提出“按系招生,强化基础,拓宽口径,分流培养”的原则,积极探索基础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不同培养模式,又在一些专业实行“主副修制”和“本加专”试验。同时,提出了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三元结构”模式,推行了课程建设及文科“读、写、议”等一系列教改措施,逐步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1994年,南大又提出了“三融合”、“两接轨”的新思路,即在人才培养中,“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基础性人才和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应用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接轨,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学校还在招生、培养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努力做到“三个一流”,即“吸引一流的生源,给予一流的培养,造就一流的人才”。南京大学在这些方面的成功做法,获得了多项全国性的奖励。在第一届(1987)、第二届(1993)和第三届(1995)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中,南京大学共有91种教材获得国家级和部省级奖励,获奖总数及等级在全国高校中均名列前茅。同时还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5项,获奖总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三、综合性大学第一。

为了加强基础人才的培养,南京大学于1989年在“少年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经过8年的探索,现已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朝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南大已建有中文、历史、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和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等9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我国“人才培养基地”布点最多的两所大学之一(另一所为北京大学)。此外,南京大学所广泛推行的“双学位制”、“主副修制”的“一本一专制”等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与此同时,南京大学还开展了多方面的联合办学。早在1987年,就与南京市鼓楼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联合创办了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的综合性大学内的第一家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培养7年制高级医学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宗旨,近年来又与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进行了高层次的合作,包括设施互用、教师互聘、学分互认,以及共建高科技药学人才培养基地,合作进行生物工程、药用新材料和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等,并于1994年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创办了生物工程制药专业强化班。

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全面培养,规范教学管理,优化教学队伍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南京大学的教育质量又有了新的提高。例如,本科生四级英语考试的一次通过率一直稳定在90%左右;本科生参加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也都在75%以上。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南京大学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4年在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以来,研究生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南大采取“本一硕连读”、“硕一博读续”、直接攻博、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班、在职申请学位等多种培养形式,已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基础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在内的各类研究生近8000人,其中,550人获得博士学位,4516人获得硕士学位。我国自己培养的中国古代文学、戏剧学、计算机科学、地区史、国别史、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和无机化学等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就在他们之中。1995年和1996年,南京大学在新加坡开办的研究生教育结出硕果,二批计42位新加坡学生获得南大颁发的MBA证书——这是我国向国外授予的最早两批(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1995年举行的首次研究生院评估中,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名列全国第三。

四、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在保持和发展基础研究特色的同时,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10多年来,南大共承担国家攻关任务200余项,"863"项目40多项,攀登计划19项,火炬计划9项;接受有关部委和省市重大科研任务350项,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800余项。1994年,南京大学又牵头组建了全国性的“微结构科学技术高等研究中心”和“东部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995年,科研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理科获得了一大批纵向和横向的科研项目,使科研经费首次突破6000万元大关,而且文科经费也从过去的几十万增加到240万元。1996年该项工作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

10年来,南京大学在科学、技术领域共获国家级和省部委级奖励约6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9项,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星火奖计2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70项;另获国家专利197项。全校文科教师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等700多部,发表论文5000余篇。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次评选中,南京大学先后获200余项优秀成果奖,其中一、二等奖占到全省半数以上。在1995年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南京大学有1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获奖总数与等级在全国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1993年国家科委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对中国高校科学研究实力进行评估,首次评出“中国大学四强”,南京大学名列第三。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1993年11月1日视察南京大学时,有感于此而高兴地称赞南大是中国高教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在1994年同样的评估中,南京大学又位居第二。多年来,在中国科技情报所对国际SCI(科学引文索引)等所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情况排出的所有《学术榜》中,南京大学都是名列前茅:1992年,南京大学被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SCI收录的论文数达到225篇,比上一年增长63%,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突破年发表国际论文200篇的大关而位居榜首。1993年,南京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达到232篇,再度名列第一。1994年、1995年,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南京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连破300篇和400篇大关,分别达到325篇和452篇,取得了“四连冠”的骄人成绩。1994年、1995年,南京大学被国际引用的论文数也达到245篇和327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1994年,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还第一次排出了“中国13所杰出大学”的座次,南京大学位居第二。

与此同时,南京大学的科技产业也突破过去“尿激酶”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了包括生物生化、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特种材料、智力型第三产业的五大产业系列和系管中试基地、校办重点企业、联办规模经济、共建科技工业园四个层次的产业布局。近5年来,拥有58个法人企业和16个经济实体的南大科技产业集团的总产值平均以53%的速度增长,继1995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63亿元之后,1996年又创下了1.82亿元的新记录;近5年来,校办产业的利税也平均以每年22.3%的速度增长着,1996年达到4000万元。

五、以“又红又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为目标,不断充实和加强师资队伍,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南京大学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与其有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勇于进取的师资队伍密不可分的。

南京大学现有教职工4350人,其中专职教师、科研人员占到一半。教师队伍中有教授(其中博导220人)、副教授1500人。现有中科院院士1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国家科委“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另据不完全统计,南大有230多人在国际和国家级学术机构中担任职务。其中,在有关国际学术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的有52人,在国家一级学会担任正、副理事长的有40余人。例如,我校的冯端院士、曲钦岳院士和陈懿教授现就分别担任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天文学会和中国化学学会的理事长。

近10年来,南京大学为了确保其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积极而稳妥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优化队伍结构,强化岗位意识,按照学科等级设置教师高级职务;改革编制管理形式,采用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事业编制与企业编制相分离的形式,代替了以往单一的人事编制管理模式;坚持各类教师任职标准,明确晋升职称量化条件;明确教师考核、奖励的标准与运作办法,强化竞争意识;确立人才市场观,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同时,还通过评选“青年学术带头人”、设立“科研育苗基金”、颁发“青年奖教金”、破格晋升职称等形式,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术骨干。

目前,南京大学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阵容齐整、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而且在结构和素质方面都呈现出朝着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目前教师队伍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有221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有574人,两者相加,已占教师总数的46.4%。教师平均年龄已由1985年的55岁下降到的45岁。现有50岁以下的教授57人,40岁以下的副教授170人。

六、全面实施“211工程”,力争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

辛苦的耕耘,带来了收获的喜悦。1994年11月,南京大学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的部门预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一起成为最早通过国家教委部门预审的大学。1996年8月,又顺利通过了国家计委、教委和财政部对我校进行的“21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和立项审核。这既是对南京大学所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全体南大人的极大鼓舞,激励南大人争创一流,再铸辉煌。

南京大学实施“211工程”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南京大学实施“211工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主动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遵循教育、科技发展的规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学科为基础,通过综合、交叉、延伸,在更高的起点和层次上形成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群体和学科点;加大学校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培养大批高层次优秀专门人才,出一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提高办学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

南京大学计划分两个阶段逐步实现以上总体目标。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2000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学校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学科建设的加强条件基本到位;拟建的2~3个国家研究中心、1~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以及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启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学科群、点的重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新的优势领域,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并形成一批新的博士点、重点学科和若干新的优势领域;100名左右具有博导水平的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大体形成,其中一些人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校内各支队伍建设得到协调发展;现有的9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各自的特色,争取再增2~3个基地,使高水平的基础、应用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是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类人才的业务质量和政治素质有明显提高,开始实现人才培养的“两个接轨;由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开放精神和奉献精神融汇而成的南大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全校形成高度文明的校园环境和生动活泼的学术氛围;现有的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属分析中心、计算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通过联合、开放、充实和更新,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校园计算机网络整体进入Internet;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依托学科优势,校办科技产业的系列化基本形成,南京大学科技农业园初具规模,若干个中试基地和技术孵化器投入运行;学术基本建设按规划完成,江南校区的科学技术中心,以及江北浦口校区的图书馆、基础教学实验楼和科技工业园中试基地建成并交付使用,江南、江北两处校区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从2001年到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即2012年):在重点建设的学科群、点中形成若干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研究成果,在一些分支领域的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其中一部分群、点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学术交流基地;各类人才培养已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的“两个接轨”,能成功地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科学研究在较多学科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分别达到国内领先、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一代学术队伍、教学队伍趋向成熟,一批新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重点研究领域具有完备的现代水平的设施和条件;以优势为依托的若干个高科技、高效益的科技产业稳定运转,科技工业基本建成;科学、高效、和谐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江南、江北两个校区协调互补。

标签:;  ;  ;  ;  ;  ;  ;  ;  ;  

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之旅_南京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