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局考虑构建全面提升道路与桥梁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议论文_王秋晓

(潍坊市路桥工程建设一处)

【摘 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交通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道路和桥梁成为了连接国家经济动脉、促进整体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全局考虑出发,综合分析了道路、桥梁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道路;桥梁;安全管理

近年来,国家的道路和桥梁安全隐患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道桥崩塌等突发性事件一方面体现出了管理监督工作的不到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我们的安全管理环节存在着极大的疏漏,没有能够在隐患发生之前对其进行管理和预警。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影响国家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必须严肃对待,认真解决。既要从细节处着手,从每一个建设和监管环节进行落实,也要从全局考虑,充分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要求来完善道路与桥梁安全管理系统[1]。

一、道路与桥梁安全管理的全局性意义

道路与桥梁是我国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的融合在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与桥梁的安全性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表一是截止2013年中美两国公路、桥梁的一个基本数量和情况。主要体现了国际范围内公路、桥梁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存在的普遍性隐患。

据相关数据表明,美国每年桥梁投资都有高达90%的费用主要用于更新和维修已有的旧路桥,只有10%左右的金额是用于新路桥建设,这一点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也逐步显现。这种安全隐患下的投资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也暴露出了道路与桥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严峻性。

二、道路与桥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作为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环节,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安全隐患问题都表现于在道桥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人”的安全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因而安全管理防范问题解决过程中也必须由此入手。

首先,就是要抓住安全意识的提升问题。纵观全局,我们可以发现,诸多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领导层或者执行层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达标,存在对路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在施工管理者方面,它们存在着只重视效益而忽视安全,把对经济效益的获取放在首位,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往往整个施工主体就会出现不愿意对安全管理流程投放精力和资金,由上而下忽视安全管理[2]。

其次,基于我国目前的道路桥梁建设单位水平参次不齐的现状,整体的技术含量仍然未能充分达标,在环节的配合方面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隐患。就建国以来的路桥建设报告统计结果显示,有许多存在严重隐患问题的案例一部分是由于前期并没有将设计图纸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导致对其重视力度不够,难免产生一定缺陷。如没有根据当地的地质特征进行重新设定、补充额外条件,在施工建设之前没有对实地进行考察和勘测,最终导致图纸样本并不符合当地的路桥建设要求。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旦出现欠缺,又缺乏对当期路桥建设法律规章制度的了解,就会在路桥建设未开始之时预先埋下安全隐患,导致可见性的路桥安全问题。

最后,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环节也是不完善的。这一方面体现在建筑者本身上,其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安全管理监管纳入管理流程中去,未在各安全隐患环节进行监察。同时,发包方或监理方未发挥出及时的监管职能,施工者在工程市场化的管理下因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违规行为,加剧了施工安全风险。同时,当前也缺乏合理有效的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预判。

三、优化道路与桥梁安全管理对策

优化道路及桥梁管理,需要从全局出发,不断实现由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把控。从外部来说,广大工作者需详细了解及掌握安全管理政策,从实际出发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勘测;从内部来说,需要根据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流程,从监管和主体角度切入,进行全局安全系统管控。

首先,从心理层面上强化项目安全管理重要性。于相关监管单位及企业来讲,须意识到项目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在施工建设和后续保障中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同时,将这种重视意识充分落实到行动中去,深入到各个环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坚持日常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各种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3]。

其次,加强施工结束后的安全监管环节管理力度,完善后续监管流程。尤其是较为特殊的地区和可能存在隐患的环节。例如年长的路桥,施工当期存在着技术制约现象等等,更需要在后续阶段定期的对其进行严密监管。具体来讲,可根据路桥状况进行危险等级分类,针对不同的等级制定相对应的维护措施。也就是说,可以将监管流程实行逐层制进行推广,有效做到上传下达,确保其系统性与严密性[4]。

同时,在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的当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数据技术来完善安全监管环节。一方面充分调用往年数据来源,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环节进行预测,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做好相对应的安全反馈信息系统,以技术来辅佐安全管理。我们可以在先期设计时或者在事后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建设路桥传感系统来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从而实现对路桥当前状况的实时监测评估(如图二)。

最后,切实提升路桥建设水平,进一步优化相关管理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协调度与科学性。这一点在宏观上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从微观上看,则可以通过细致的工作和合作来对一些不必要的疏漏进行规避。具体来讲,可以做到这几部分:在项目施工之前,应该强化图纸设计,兼顾施工进程及后续监理,对图纸设计进行系统而完善的推敲与改良。如遇特殊地质状况,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定安全监测预防装置等。除此之外,还可与当地政府合作,进一步了解项目地域、政策属性,在这基础上切实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全方位、多角度满足项目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余强,翁晓敏.浅析我国道路施工安全管理[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2) .

[2]陈海燕,赖冬妮.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07) .

[3]邹启勇.项目成本控制是公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J].科技资讯.2008(14).

[4]林友当.关于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1(2):25-26.

论文作者:王秋晓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从全局考虑构建全面提升道路与桥梁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议论文_王秋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