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文本组织探究论文_王彦伟

群文阅读文本组织探究论文_王彦伟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省 济南市 250014)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时兴的阅读教学形式,在现代阅读教学中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靡课堂阅读教学,然而对群文阅读文本组织探究的却鲜少,作为群文阅读文本在群文阅读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群文阅读文本如何组织,以及组织的形式的探究就不容浅止。

关键词:群文阅读;文本;如何组织;组织形式

群文阅读凭借其文本的丰富性、多样性、关联性等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活力,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群文阅读文本组织则是群文阅读中重要一环,为此对群文阅读的文本如何组织,以及以什么形式组织?这都是群文阅读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文本如何组织

群文阅读的文本虽有其开放性、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群文阅读的文本可以随议题而随意、不加思索的选择,因而群文阅读文本组织都需要在进行群文阅读之前进行思考和斟酌。著名语文教师蒋军晶也曾这样说道“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最大化实现?突破点应放在如何组合文章上。”[1]

(一)限而不限

群文阅读不是简单的选取几篇文章的群文阅读,它必须考虑所选文本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在议题“限“”的情况下,保证文本内部最大化的“不限”,议题的两大特征可议论性和开放性,归根到底源于文本组织的“不限”多元性,但如果不考虑群文的“限”,那么文本之间就会像一盘散沙,无手可下,为此以议题为“限”而又不“不限”,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群文阅读才会发挥其功效。如蒋军晶的“友情诗”一组群文,五篇诗文为《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和《赠汪伦》五篇诗歌,限的是“友情”不限的是友情层次,《赠汪伦》是描写生离场面,《阿贵只有九岁》记叙的是死别情景,《打过架那天的夕阳》倾诉了与朋友发生矛盾时的烦恼,《等待》则表达的是和朋友的情意相通。

(二)学生为主

再者,群文阅读如何组合文章,还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要以学生为主,群文阅读为何发展起来,说到底还是为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如果群文阅读的文本组织忽视了学生,那么群文阅读的意义也就不值得考虑了。为此,群文阅读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而不可忽视和违背,我们说群文阅读文本要“限而不限”,那么不管“限”的议题选择,还是“不限”的文本组织,我们都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选择和发展。如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五年级群文阅读读本和其六年级的群文阅读读本就是学生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的特点,考虑不同学生不同年级的群文阅读读本,为学生选择不同的文本组织。

二、文本组织形式

以上是从“文本如何组织”来构建群文阅读的,但在群文阅读文本如何组织的情况下还需探讨文本组织具体操作方面的范式,从而更好的为群文阅读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操作。在对群文阅读文本了解情况下,将群文阅读文本组织形式分为“相似组织”、“差异组织”两种组织形式。

(一)相似组织形式

所谓相似组织,就是文本之间的相似程度高,一致性高,与议题存在类属关系,这种文本组织重在知识的迁移和深读理解。如以“散文”的群文阅读、“老舍”的群文阅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横向相似

所谓横向相似组织是指文本之间存在类比关系并属于同一个层级且文本之间保持一致性,这类文本组织形式旨在通过群文阅读来做到文本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的知识的迁移和内化。一般适用于探究一个问题的群文阅读,如探究“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探究古诗词“柳”的意象等等。这种组织形式类似知识点重复复习,适合归纳性,知识强化性的群文阅读。如山师大二附中林祥征老师的“一曲“超越现实的英雄主义”的赞歌”的群文阅读选取了《为了心中的那一刻花开》、《那一刻,让我陶醉》、《方向》、《为了心中的理想》、《绽放美丽》五篇文本,文本不仅在写作结构相似,而且写作手法、写作步骤也极为相似,而林祥征老师就是通过保障五篇文章的高度一致性使学生通过第五篇文章,来总结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步骤或结构的群文阅读。

2.纵向相似

所谓纵向相似组织是指文本之间虽属同一类别,但文本之间关系是互补的,重在对知识完整性、深度化的理解和学习。这一类型的文本组织形式旨在让学生学会统整,对事物进行整体认知,能够全面的习得知识,促进学生深度和广度的学习。

如潘庆玉教授在“唐代边塞诗群文阅读”中选择了文本《从军行》、《陇西行》、《春怨》、《凉州词》这四篇诗歌,这四篇诗歌虽都是边塞诗,但潘老师在边塞诗文本的选择上,不仅囊括了描写边塞战士的激情豪迈,也蕴含了与边疆战士遥相呼应的边塞闺怨诗,《从军行》描写的是读书人从军报国;《陇西行》则是表现战争的惨烈、悲壮;《春怨》是闺中女子对参战边塞丈夫的思念;《凉州词》则是战争过后,黄沙漫漫下战场的荒凉萧瑟。倘若边塞诗的群文阅读只选择单一的表现战场的惨烈和将士的勇敢气概,那么这样的群文阅读绝不会比得上前面的群文阅读来的引人深思,引人赞叹。

(二)差异组织形式

所谓差异组织形式是指文本的之间没有内在实质性的联系,只是关乎“议题”的联系。差异组织形式的文本选择更具灵活性和随意性然而也正是这种特性更证实了差异组织文本群文阅读的开放性。差异组织形式一般是将文本以“差异比较”的形式来说明文本,旨在通过文本之间的差异性,来碰撞思维的火花,旨在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更广阔的认知埋下伏笔。

如以“移山”为例的群文阅读的文本《愚公移山》,美国绘本《明罗移山》,虽都是移山但是移山的方法,移山的寓意却迥然不同。《愚公移山》旨在讲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而美国绘本《明罗移山》却是不同方式的移山,他们这对老夫妻是通过搬家来摆脱大山的阻隔,这样把两篇不同的“移山” 放在一起,不用教师多说,学生们便会自己开动脑筋思考,这样的思维发展才是行之有效的、事半功倍的。这里需说明一点,这里的差异性文本组织形式,不是否定文本的之间的关联性,而是关联性的基础上讨论的差异性,如在以“狐狸”为群文阅读时,都是在描写“狐狸”的文本中选择文本,但文本却是以“差异对比”来表现不同的狐狸特性。

总之,群文阅读文本是群文阅读存在的基石和群文阅读保持鲜活活力的源泉,所以对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和筛选一定要慎之又慎,即在共性、关联性的前提下,保证选文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以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人民教育》[J].2012

[2]于泽元.《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J].2013

作者简介:王彦伟(1993.3-),女,汉族,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论文作者:王彦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群文阅读文本组织探究论文_王彦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