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思考论文_田雪莲

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思考论文_田雪莲

田雪莲

摘要:近年来,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但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合并后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路途遥远、安全隐患、农民负担加重、班额过大、住宿管理等从而引发人们对此的思考。

关键词:撤点并校;农村教育;调整影响

200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原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适当合并,实施学校撤并政策。近年随着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部分地区,集中力量改善了一批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合并后的中心学校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当地的教师队伍质量与教育教学水平也得以提高。但是,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合并后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路途遥远、安全隐患、农民负担加重、班额过大、住宿管理等。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就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做一浅析。

一、对学生带来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给寄宿生和非寄宿生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一些非寄宿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上学路程变远,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路途遥远,道路难走,有时加之风雨天气,加重了学生上学的安全隐患,同时来回路途费时费神,尤其小学生年龄幼小,身体弱,遥远的上学路程,劳累了身体又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这就对这些非寄宿学生造成了上学难的影响。其次,寄宿学生,由于资金有限,不少学校勉强提供寄宿,其条件也非常简陋,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小学生心理还不成熟,自理能力较差,他们还离不开家长的关爱与呵护,家长还应尽量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过早寄宿,如果孩子想家、孤僻等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加之学习、生活方面的困惑,久而久之,学生就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其实孩子的健康成长最为重要,而不在于家长给孩子们提供了如何好的学习环境。除此,寄宿学生每周回家的交通安全也存在相当的隐患,有数据显示:我国各类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有32%发生在学生上下学路上,身边时有这样的事发生:学生周末回家,乘坐村里人的农用车,发生事故,导致多名儿童死亡,这些事故时时揪人之心。又如:有的孩子才七八岁上小学二年级,每个星期日下午都要背着书包拎着够一个星期吃的米和菜,翻过几个山头,到十多里外的乡中心小学上学。让我们担心的不只是这些小学生路途的艰辛,还有相当的安全隐患,曾有一个小学生背上的重负荷加崎岖的山路,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严重受伤。

二、对学校带来的影响

首先,学生寄宿,特别是低龄学生的管理问题突出。布局调整后,许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寄宿,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目前多数中心学校的寄宿管理,尤其是对低龄学生的生活管理与引导难以到位,甚至连相关教师都无法配备,寄宿管理困难重重。其次,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在并入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盲目撤并学校,致使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有比较强的规律性,国家规定的班额,是经过科学研究确定的,以确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与学生充分交流,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课后作业批改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少数学生或后劲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的大班额,使教师难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课后又没有充足的时间,给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辅导。长此以往,将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使学生享受充分的义务教育的权益受到一定损害。

三、对农民带来的影响

撤并学校带来的上学成本的压力,终将落实到农民身上。并校之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学生年龄小,异地就学家长不放心,不少家长选择了陪读,这样又增加了租房费等开支,据学生家长反应,撤点并校后,家长的担子重了,上学费用增加了,但家中劳动力却减少了,多表现在原本可以劳作的母亲为了陪读没有经济收入,并且寄宿使得许多农村孩子不能再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由于家里担不起学费而辍学,导致新的辍学反弹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效应。

撤点并校反应出的问题及对农村教育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首先政府方面,做好预期和规划,相应强化财力支持,多方完善后勤保障。其次学校层面,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改善寄宿条件,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后家庭方面,尽量配合,关注孩子健康成长。虽然调查反映“撤点并校”存在一系列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教育改革尝试的失败。农村教育问题,仍是一件教育大事,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孩子接受教育,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还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找出农村教育改革的出路。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 746000)

论文作者:田雪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3

标签:;  ;  ;  ;  ;  ;  ;  ;  

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思考论文_田雪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