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国民经济在高速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从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创建园林城市,改善城市面貌的重要意义。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得以顺利开展,我国各大城市均加大了对园林绿化景观建设的投入,然而,其中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现状,对其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初探,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建议。
关键词: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只有政府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园林景观绿化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政府部门不仅要提出园林景观绿化建设相关要求,同时还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才能确保园林景观绿化的建设可以严格的按照设计实施。所以,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管理园林景观绿化的施工技术,深入的进行管理措施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促进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1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1利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对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给前来外来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市政园林绿化景观的施工是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关键,舒适的生态环境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的压力得到缓解,让人与人的交流更和谐。所以说,市政园林景观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园林景观建设可以带来城市精神文明的提升。
1.2促进城市的绿化水平
由于城市的环境比较单调,其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作工业建设和商业建设,这就造成城市的绿化面积不断缩减,造成大部分城市生态水平相对较低,市政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可以提高绿化水平,营造多样化多层次生态环境,让人们能够在园林中接触到更多的物种,使人居环境显得更加和谐。
2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人们尚未对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没有给予施工管理足够的重视。人们普遍认为,园林绿化工程只是简单的植树、铺草、栽花,更谈不上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很多企业受到原有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未能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现代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主要表现有:首先,管理理念更新不及时,因为很多绿化施工企业本身是工程建设单位,不是专业的绿化施工单位,在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依然采用市政工程施工的管理理念,而没有结合园林绿化施工知识和技术。其次,管理方法滞后,工程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混乱,工程延期、工程质量低等现象频频发生。
2.2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专业性较低
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相比于一般的施工项目,更加要求精细化操作,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更高,涉及更多方面的施工技术。首先,需要苗木管理技术。如,苗木出圃前需要进行时间管理,如何选择健康且外观良好的苗木,如何调运苗木等等。其次,需要植物配置技术。经过科学合理搭配的植物品种,不仅能达到园林美观的要求,也能提高植被的存活率,减少经费投入,节约资源。最后,需要管理及养护技术。如何修剪树木,如何施肥管理、如何防治病虫害等都需要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但是目前我国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中普遍存在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性较低的现象。
2.3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增多,因其利润很高,但风险又较小。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普通的建筑工程企业也开始参与到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中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又不同于普通的建筑施工,它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不是简单的种花、种草、植树,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更高的要求。而园林绿化工程专业施工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园林绿化工程规模的发展速度,这就导致一些非专业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整体素质就被拉低了。
3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3.1设计与实际相结合
对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来说,规划设计的技术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规划设计是园林景观施工的基础。因此,规划设计的合理程度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园林施工工程中,参与设计图纸的审查交底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科学合理,与地方气候环境与社会人文背景相适应。由于当前的城市规划线路逐渐明确,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不断提高,以往盲目的城市规划设计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而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重点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实现城市区域社会、空间、环境、经济等的有机结合,保证景观规划设计符合可持续利用性、人居环境舒适性、野郊休闲性、生物多样性、生态性等,创建城乡一体化、城郊结合的生态绿地系统。在施工图设计会审或交底阶段,结合地域选择植物及景观和景观材质,如在阳光直射强干湿度差别较大的地方尽量不采取木质景观和室外漆,建议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特征和栽植小环境的植物,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景观性强的植物。
3.2植物配置技术的管理
由于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特性,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市政园林景观在进行施工时,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植物的生长特性,严格遵循植物的生长原则。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配置技术主要有两种:①改良土壤适应植物,主要有施肥、整地、灌溉以及土壤管理等;②就是改植物来适应地,主要有选种、育种以及引种等。根据土壤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植物并进行配置,确保搭配的合理性,例如,在花坛的边缘选择一些低矮的植物或者蔓生植物,这样才能衬托出花坛中植物的魅力。如果是面积较小的区域,应该选择一些低矮的植物;如果面积较大的区域,应该选择种植乔木或者灌木,由于这些植物的顶端开枝小,就能够在这些植物下面种植高度合适的其他树木。另外还需要结合植物的颜色配置,需要充分考虑颜色的对比,确保园林景观颜色的多样性.
3.3苗木的种植技术管理
园林景观的苗木种植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草坪上草皮的铺种施工和播种施工,草坪上应该选择一些生长良好的草种,在大面积的坡地上,我们应该要采用喷播与混播相结合的方式来施工。还需要选择长势良好、无杂草的草种,之后采用密铺的方式进行施工,铺设完成后还要进行灌水以及滚压,以此来确保草种与绿地的充分结合。②低矮灌木和地被的种植技术管理,模纹花坛需要先种植图案的整体线条,之后再内部进行花种的种植,一二年生的花卉和宿根花卉应该要进行混合种植,先种植宿根花卉,然后再种植一二年花卉。如果是种植高矮不同的花卉,应该是先种植矮的花卉,之后再进行高的花卉的种植。对于独立的花坛,应该是从中心向外的顺序进行花卉的种植。对于大型的花坛,应该是采用分区、分块的模式进行种植。③对于乔木与点缀型大灌木的种植,需要先调整好观赏面,然后再配合吊车,植苗填土、支撑,对于要求保留冠幅较为完整的苗木,可采取输液和适当喷洒保水抗蒸腾药剂,确保成活和良好景观效果。
结语
我们需要解决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体系不完善、施工技术专业性低、后期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施工技术、提高人员整体素质、重视后期养护,提升我国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颖如.市政园林景观绿化的施工技术[J].绿色科技,2017(9).
[2]唐玉丹.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47).
[3]尹瑞浩,王佳慧.浅述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6).
[4]羊为行.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今日科苑,2015(12):89-89.
论文作者:蔡二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园林景观论文; 市政论文; 植物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城市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