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景观_曲艺论文

新文化景观_曲艺论文

文化新景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新景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今政治、经济改革的年代,文化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文化市场十分活跃。

报纸“周刊”热风劲吹

近两年报界风景之一,是报纸大型“周刊”的流行。

过去,报纸一般分新闻和副刊两部分,而副刊通常为一个牌篇幅。随着报纸扩版、改牌潮的兴起,报纸的多版化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以“周末版”为先导,开始出现以四个版为限的报中之刊——周刊。

周刊形式上自成格局,相对独立于其它版面,以增加软新闻和文化快餐浓度、广度上下功夫,并且要求更具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周刊在这方面具有优势。近两年来,《法制日报》的《文化周刊》、《中国青年报》的《社会周刊》、《经济日报》的《生活周刊》、《社会周刊》、《理论周刊》,《中国商报》的《新生活周刊》、《新世纪周刊》、《农民日报》的《大地周刊》等大型周刊异彩纷呈,相继与读者谋面。创周刊之最的当属《科技日报》,该报每周推出《实用技术周刊》、《绿色周刊》、《计算机与通讯周刊》、《高技术产业周刊》、《经济周刊》、《社会文化周刊》六大周刊。这些周刊,都办得有声有色。犹如一块块芬芳的绿地,令读者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得以在这些绿洲上休息、娱乐,并从中吸收有益的知识。

周刊热的升温不是偶然的,本质上是周刊多方位、多层面服务功能造成的热效应,是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化和将报刊逐渐推向市场的必然选择。这些周刊的特点是厚重、贴近生活,立足本行业又不拘泥于本行业,它熔新闻性、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力求办出特色和品位,可以给不同读者提供一道可口的“美餐”,以新的容貌新的颜面来取悦于读者,从而占领报刊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当然,报纸周刊的这一文化现象也是报纸形象的一种自我包装,是报纸亲近平民、推销自己的一个有效手段。

报纸周刊的大流行,从另一角度来说,是报纸向杂志争夺“地盘”的一个信息。综观所有周刊上的文章,读者发现除一些社会热点之类的软新闻外,大量版面和篇幅在刊登没有很强时效性却有很强可读性的“杂志化文章”。报纸如此大规模地发展周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将某些杂志上的内容拿到报纸上来,以此争取更大的读者群。一些权威人士说,信息量巨大的报纸将会“吃掉”某些杂志,报纸“杂志化”是一个发展新趋势,从而有可能引导读者阅读习惯的大变化。

“周刊”热潮汹涌,是报纸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报纸的特色化、厚度化和平民化的统一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选择。周刊的崛起,以响亮的声音提醒人们:在竞争中求生存,报纸必须走向高品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时尚杂志悄悄流行

不知何时起,上海街头的书摊和报亭悄然出现了好几种精美的时尚杂志,在林林总总的读物中间,透着款款现代风情。《HOW》、《世界时装之苑》(《EMMLLE》中文版)出自上海,时尚等来自北京,偶尔也会看见不定期的广东出版的同类杂志。它们用铜版印刷,多为16开本,制作精良,画面优美,售价16元至20元不等。购买对象大半是有中上水平收入的年轻女孩。

在外资银行工作的陈小姐喜欢在上街浏览商店的时候,买下最新一期的《世界时装之苑》。这份杂志成了她心爱的收藏。她说,这样的杂志过期不过时。尽管上面的服装不可能买下来,但经常翻翻,学着同样的构思和搭配,也能用平常的衣服穿出于青春亮丽的形象。她的许多朋友同事都爱看这类杂志,从中捕捉世界上正在流行的服饰、美发和美容潮流。

《HOW》的“都市名城流行图鉴”专栏抓拍照版全是伦敦、东京、纽约、巴黎,还有上海这些国际大都市的街头即景。一些女孩对这些照片分外留意,为自己平日的审美情趣和精心或不在意的打扮寻找认同。陕西路一家花店因为装璜别致高雅,每天顾客盈门。年轻的店主说,她在装修门面时参考了好几本时尚杂志,里面的装饰、摆设带给她灵感和创意。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生活的繁荣,海外的时装渐渐走近生活,人们在服饰打扮上逐步告别了单调呆板,而走向多姿多彩。都市人渐渐感到,追求美、欣赏美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而出版界则愿意向读者介绍高雅、高尚的服饰,训练人们的审美眼光,“传播流行、指导流行”。

第一本时尚杂志《世界时装之苑》于1988年6月诞生。当时售价8元,发行5万册全部售完。现在的发行量达25万册并逐年上升。后来出版的《HOW》,第一期卖了几千本,如今的发行量也在10多万册。其实,这类出版物印制成本就达每本50至60元,卖得越多,亏得也越多,完全靠广告支撑。现在,这类杂志已渐成气候,因为它们与商业文化交融,代表了一种出版潮流和消费趋势。

在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这类读物的出版节奏很快,多数是月刊和半月刊。我们这里的杂志绝大多数还是季刊。相当一部分知识女性对它们还较少问津,五彩缤纷的画面多以感官享受取悦读者,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所展示的服饰仅适于一部分年轻的城市女性,影响范围还有待拓展。毕竟,这类杂志是与世界文化沟通的一种方式,一座桥梁。

茶园文化重现魅力

声声鼓板,瑟瑟琴弦,从天津街头巷尾的茶园中悠然传出,火爆的戏曲,曲艺演出引人驻足,传统的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怡然结合,营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氛围,茶园文化重现其魅力。

天津是曲艺、京剧、评剧艺术发祥和繁荣之地,这里有全国一流的演员,一流的观众,有着戏曲、曲艺艺术难以泯灭的根。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少剧场因演出赔钱纷纷停业,出路何在?这种情况令不少主管官员及从业人员感到迷惘。然而,几年来的市场经济建设锻炼出人们的经济眼光,精明的天津人把困惑、衰落变成了发展的契机,近年来,戏曲茶园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据统计,目前天津市已有20多家茶园在营业。他们中有的由区文化馆个人承包,有的由街道兴办,还有的由宾馆、饭店以及机关、企业利用空余场地或办公室改编的,一般都100多座位。这些茶园大都从事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和曲艺等演出,有清唱也有彩唱。戏曲茶园从它一生产,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天津向来是演艺界藏龙卧虎之地,名家新秀众多,人才济济。茶园诞生后,他们竞相被聘。各茶园都以强大的演员阵容、精湛的演出技艺、低廉的票价招徕观众。茶园的诞生使多年来由于剧场演出少而没戏看的观众欣喜至极,倍受欢迎。

天津戏曲茶园还吸引了不少北京、河北及至东北观众,一些国外旅游团、外国留学生、港台人士经常慕名而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也在茶园大过戏瘾。

随着茶园的兴起,一些专业剧团纷纷涌进茶园。据调查,天津市现有的7个专业剧团中有6个进入茶园演出,演员包括乐队达270多人,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的名演员,他们不仅天天演出,有时甚至还要赶场,大大改变了以往戏曲演员常年不能演出的窘困处境。

茶园也为民办剧团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目前,天津市组建起的民营剧团共有14个,演员500多人。民营剧团的崛起,改变了天津过去国营剧团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天津文化市场出现了不同体制的演出群体和不同流派的演员互相争奇斗艳的竞争局面。

天津是名闻遐尔的曲艺之乡,以骆玉笙为代表的享有盛名的曲艺名家大都出自天津,在曲艺鼎盛时期,全市就有四五家专演曲艺的剧场和书场。但到了90年代,最后一家“中华曲苑”也被迫改成商场,天津曲艺日渐式微。

茶园给戏曲带来中兴,据天津曲艺家协会王永良秘书长介绍,目前天津已有七八个茶园专演曲艺,曲艺演出团担仅有市曲艺团、青年团、少年团,而且还有业余团体,一些退休的老曲艺名家还组建了“老曲艺家艺术团”。一些阔别曲艺舞台几十年的老艺术家重新登台演出,在曲艺观众中引起很大轰动,慕名天津走进茶园观看演出的台北市曲艺团团长观后连呼“过瘾!过瘾!”

据介绍,天津的茶园一年可接待70多万观众。时下正值旅游旺季,各茶园上座更是火爆,就是雨天也不例外。

京城书摊闹夜市

在京城的热闹夜市中,今年多了一份文化色彩,一些繁华地段的书摊如今进入深夜仍然在营业,给消夏的京城居民购买、浏览新书提供了便利,同时经营者的收入也与日俱增。

首都的午夜时分还未安静下来,在闹市区和交通要道,餐馆、发廊、商店都灯火通明,那些娱乐场所就更不在话下。但是,过去书刊业是不做夜市的,所以,爱读书的京城人晚上出门逛街,是难以找到卖书摊点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在成熟,只要有钱赚,哪个行业也不会坐失良机。因此,以三味书屋为代表的书店便推出夜市,坚持开门到晚上十点,而今年一些规模小得多、但是分布却很广的书摊,也看好了晚上的营业。

在人民大学门口的繁华路口,一家只有一间房的书店每天都要到夜里十一点以后才关灯锁门。路人见了,常有在此驻足的,看到有中意的书,便选上两本。老板说晚上的几个小时,比白天差不到哪去。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晚上多开会儿门,等于扩大一倍业务。

在中轴路工人日报门外,每天都有两个小书摊,一家专卖旧书,一家专卖旧杂志,都是晚上八点以后出摊,花色品种天天变换,挺受周围爱书人的青睐。

大都市的夜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是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京城的商业服务业已经使夜生活相当有声有色,现在又多了书香,对于知识分子和学生来说,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中国年画,海外走俏

中国的年画在国内失踪后,便将目光转向了国外市场。由于中国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韵味,使其在海外大受欢迎且有俏销趋势。

北京市的书画市场在今年春节前虽没有似往年推出大批年画,但在水碾头市场上亦能觅较理想的年画,基本上算不得断档。笔者问及一位经营者,这位小伙子笑着说,别看现在城市人瞧不上,但是有专门来找的。再问买主是谁时,他直言道:“老外嘛!现在也就是老外对这种画感兴趣。”

而作为我国四大年画产地的苏州桃花坞,也开始了对海外市场的开发。桃花坞年画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以木刻版为主,其色彩明快亮丽,具有浓郁的水乡气息,深受国外市场青睐。去年,桃花坞年画在新加坡办展,其声名在东南亚即刻打响。觅得不少海外知音,成为东南亚一带收藏品之一。

鬃为一种家居生活装饰品,过去年画曾年氖春节前俏销,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失去昔日的受宠地位。但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年画却有着一定收藏价值和生命力,年画海外知音渐多便是很好的证明。

有关行家认为,年画在国外的市场基于其艺术表现形式主要适于收藏。因为这种极具民族性的艺术商品对“老外的真正吸引力,在于它自身的艺术表现及感染力。因此,中国年画在海外寻觅知音同时,切不可一哄而上,自贬身价。

“文化酒吧”受青睐

在申城东北的五角场一带,别有风情的酒吧一下子多了。许多青年、特别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知识分子,似已厌倦了舞厅的喧闹、KTV的叫嚷、录像厅的平淡,转而渴望一种新的与其文化层次、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娱乐场所。于是,每当夜幕降临,一些酒吧便显得格外热闹。

在俗称“大学区”的五角场地区,众多迎合青年知识分子娱乐趣味的酒吧应运而生,像“黑匣子”、“硬石”、“部落人”等,在许多年轻人中颇具知名度,坐落于邯郸路的“亲密对话屋”装潢简朴,四周墙上任由各国留学生随间涂写的各种内容诙谐的文字,成为室中“一景”。据了解,店主王小姐曾是一名大学生,她通过一些看似不经意布置,营造了一个具有文化气息氛围。酒吧的文化氛围还吸引了相当数量已踏上社会的“老大学生”。他们怀念大学时代的生活,喜欢到这里来,寻代昔日做学生的“感觉”。

酒吧,在大上海并不鲜见。但散布在“大学区”一带的酒吧以文化气息浓、价格低廉形成的特色。它们为夜上海平添了几分妩媚和意趣。

历史题材电视剧汹涌而来

据统计,中国现已完成和将要开拍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近两千集。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可以坐在电视机前欣赏6集历史剧。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展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上的人情世态和文化风貌。一段时间,清官戏盛行,从《戏说乾隆》,到《戏说慈禧》,还有《雍正皇帝》,《康熙大帝》,一发而不可收拾。

又曾几何时,长篇历史剧《唐明皇》、《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在荧屏上风行一时,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好戏还在后头,今年春节,在中央电视台河北涿州影视城基地,《苏武牧羊》(30集)、《花木兰》(60集)、《西施》(20集)、《水浒》(40集)、《隋唐演义》(60集)等片同时在这里拍摄。

《隋唐演义》是部投资2000万元的大制作;中北电视艺术中心五月将开拍《崇祯皇帝》;上海电视台今春开镜的描写明清四大奇案之一的12集连续剧《风雨楼台》,以及《西夏王》、《汉武帝》、《太平天国》和摛达136集,堪称中国之最的《大秦帝国》。

有人认为:这么多人热衷于拍历史剧,标志着中国剧的繁荣时期正在到来。当然,亦有不少观众对越来越多的历史剧感到腻味。

外国剧迷把莎翁名剧搬上烽火台

晚上6点,一个按着黑色斗蓬的“鬼魂”出现在金山岭长城上。他摆动着苍白的手,对世人的追问不加回答。

这是莎翁名剧《哈姆莱特》的第一场戏,一群号称“北京剧人”的外国剧迷们把它搬上长城。

扮演鬼魂的演员在将军台下的堞垛上表演,观众则站在底下的缓坡处抬头观看。渐浓的夜色使鬼魂戏显得有些阴森。

鬼魂消失后,引座员把观众带到剧场。所谓剧场,实际上是一个经过粗加工的烽火台。舞台面积不到20平方米,一张桌子,一条国王和王后坐的长凳,一块预备抬死尸的地毯,观众环绕舞台,席地而坐。

《哈姆莱特》是戏剧史上最经典的一出戏。导演泽芭·卡利姆·克拉克解释为什么选择长城表演时说:“我在金山岭住了一夜,仰望星空,一个有意思的想法诞生了。我想,在世界闻名的长城演出经典戏剧,是有着绝对意义的。”扮演哈姆莱特的演员认为,在长城上,“哈姆莱特可以面对真正的天空说话”。

该剧的演员五花八门,除哈姆莱特的扮演者是从英国请来的专业演员外,其他的演员有的在外交部、使馆工作,有的在公司任职,还有教师、学生。为了演好这出戏,他们排练了5个月。

《哈姆莱特》在长城的“身价”是一张票450元,每场仅限100多观众。如此价格不菲的戏票却成绩骄人:从开始售票时起,很多人发来传真订票,300张票仅用了3个小时就抢购一空。

编外记者满街转

电视记者扛个摄像机采访的事儿司空见惯,可电视台把摄像机交到老百姓后里,让老百姓拍自己身边的事情,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却是件挺新鲜的事。广东商业电视台就有个名叫《社区新闻》的栏目专门播放老百姓拍摄的故事,很受观众欢迎。

这些端起摄像机的编外记者,其实都是散居在广州城的普通市民,看他们镜头下的故事,无异于看广州社会生活的万花筒。荧屏上有各种各类的小人物,如无视交通规则的违章者和尽忠职守的好民警、占道经营的小商贩和敢管敢罚的城管人员、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和乐于助人的好邻居、嗜赌成性的小青年和苦口婆心的街坊大姐;有街头巷尾大小见闻,如施工遗患、噪音扰民、违章行驶、盲流栖宿;还有反映改革开放后市民生活和思想观念变化等。

在观众眼里,这些热心的编外记者们拍的画面也许有点歪斜抖动,不够规范,但由于他们总能捕捉到老百姓身边的事,观众看来特别亲切。编外记者们都是用业余时间扛起摄像机去作“巡城马”的,他们经常拍到一些诸如车祸、火灾、抓小偷等突发事件。当他们接到“报料”后,即使正吃着饭也放下筷子,即使进入了梦乡也一骨碌爬起来,抓起摄像机、骑上自行车就冲出去“抢”新闻,而且还真“抢”到不少精彩的镜头。像“流窜犯入屋打劫”、“抓错贼”、“解放北路抓获一名抢金链歹徒”、“十岁儿童离家出走,站前路幸遇好人”等,都是这些“发烧友”的杰作。

不少新闻是编外记者费尽心思偷拍回来的。一位名叫良铭的编外老记,为了拍摄江南大道南一群小偷的扒窃行为,专门找了个有利的观察点“打埋伏”,密切注意“荷包友”的一举一动,了解常在这一带作案的扒手是那几个,他们作案时是怎样分工的,扒手们常用什么手段扒窃,主要瞄准怎样的对象下手……良铭通过几天的观察,终于掌握了他们的活动规律并一一拍下了扒手们作案时鬼鬼崇崇的每个细节和举动,《江南大道南“群扒”大曝光》播出后,昌岗街派出所采取突击行动,群偷们几乎无一漏网。

由于有个专用的《社区新闻》栏目,这些扛摄像机的老百姓们干得特别来劲,去年,他们拍的两条新闻《就这样“为人父母”》、《海珠广场有群卡拉OK“发烧友”》得了1995年广东省优秀电视新闻奖,市民拍的新闻获省级新闻奖,这本身就是新闻。这个独特的栏目正走进越来越多的观众的视线。

都市兴起“沙龙热”

在一些都市,以求知、交流、慰籍为目的的“沙龙”正悄然兴起,成为都市人夜晚文化休闲的一种方式。

“沙龙”有多处类型、多种形式。

向社会大众传播文化知识,为都市营造文化氛围的“文化沙龙”,大多数都是文化经营单位主办的。北京《英语世界》杂志社举办的“星期日系列英语讲座”开办于1994年,面向社会。该讲座由在京工作的外国专家主讲,他们用纯正的英语口语介绍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并与听众讨论。

三联书店郑州分店举办了“郑州越秀艺术交流讲座”已有一年的时间,有20多位北京学者如费孝通、胡绳、于光远、吴敬琏……专程赴郑州,与河南学者交流体会,漫谈心得。此举被称之为“越秀文化现象”,已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日益成熟,企业为了获得竞争的主动权,一方面要提高产品质量,一方面还要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一些“商业沙龙”,适时升办。

安徽省某国有大型电器企业没有像有些同行那样,花大价钱请明星办晚会,而是独辟蹊径,自1995年年初以来,在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的晚上,从本市或外地聘请专家、学者、知名作家、文化人办起“商业沙龙”,每期确定一个主题,或请专家发表高见,或请普通消费者阐述一家之言,企业总裁和中层干部都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去年,沙龙所涉及的主题有:中国的战略、质量与民族素质、企业的社会责任、消费者成熟的条件、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等等。文化人参加这样的沙龙体会是:找到了知音,也为自己进一步思考找到社会民情资料,消费者的体会是: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企业的体会更深:收集到了用金钱买不到的合理化建设,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文化底蕴。也有一些“沙龙”是这样的形式:几个经历相似、趣味相投的人,找一个没有干扰的空间,聚在一起谈心。乔姗事业有成,个人生活却不吉祥。离婚后她不愿再婚,独自守着自己一块小天地生活。每到周末,乔姗都要邀请几个谈得来的知心好友,到她家的大客厅闲聊,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化妆驻颜,无所不谈。大家称她的“沙龙”是心灵的驿站。

标签:;  ;  ;  ;  ;  

新文化景观_曲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