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论文_梁志强

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067000

摘要:目的:整理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依那西普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传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胶囊的服用,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西普药物治疗,传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治疗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程后得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均得到有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2例,其中有关节炎症反应3例,关节肿痛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传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2例,其中有关节炎症反应8例,关节肿痛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十分漫长,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使用依那西普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依那西普;柳氮磺吡啶;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593.23 【文献标识码】A

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免疫科临床上的慢性疾病,患者患病后会出现间歇性的腰背疼痛,以下腰痛为主,患者的骶髂关节、脊柱关节、外周关节等部位都会出现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脊柱强直与关节强直疾病[1]。目前临床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致病原因尚未得到证实,但在治疗方法上已经得到临床验证,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患者患病部位的炎症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2]。本文对所选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传统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组中,男性患者为4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25±5.75)岁。传统组中,男性患者为47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7±5.72)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通过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却不存在其他恶性肿瘤、严重内脏疾病合并症或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口服治疗,选择的药物为塞来昔布胶囊,药物的口服剂量为200mg/次,在此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依那西普药物治疗,治疗方法为皮下注射,皮下注射剂量为25mg/次,时间为2次/周[3-4]。常规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药物治疗,治疗方法为口服治疗,药物剂量为1.0g,每天二次。上述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疗效判定

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腰痛消失,其他临床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缓解,腰痛明显改善,其他临床体征明显恢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缓解,腰痛没有改善,其他临床体征没有恢复正常[5]。治疗总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其中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有效患者/总数*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总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均得到有效治疗,治疗组中治疗总有效患者为5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传统组患中治疗总有效患者为4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66%,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2例,其中有关节炎症反应3例,关节肿痛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传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2例,其中有关节炎症反应8例,关节肿痛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属于全身性炎症[6]。在临床上的发病原因与致病因素都尚未明确,无法做到对该病的预防,但能够确定的是患者一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会出现脊柱关节、外周关节等关节的病变,病理表现为增生性炎症,软骨下囊性病变,严重者会出现强直症状,或纤维性强直。患者如果未能及时就诊,最后有可能发展成关节功能障碍疾病,造成患者不可逆转的残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

临床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物和改善病情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能够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而改善病情药物则能够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两种药物配合利用得到了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8]。因此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治疗过程,加强用药管理,提升治疗效果。本文所选12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66%,传统组治疗有效率为81.66%。可见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物与依那西普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的高于传统组患者,可见依那西普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疗效明显高于柳氮磺吡啶药物,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李少红,马彬,谭继英,杨克虎.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09(04):423-429

[2]张洁,张亚美,张江林,邓小虎,黄烽.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09,20(19):1846-1849+1881

[3]赵福涛,赵浩,王艳玲.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2):1506-1508

[4]梁柳琴,詹钟平,叶玉津,付迪,许韩师,杨岫岩.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08):1349-1351

[5]刘怡.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9):2930-2931

[6]Mehmet Ali Ulu,(I)brahim Batmaz,Banu Dilek等.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and vertebral fractures and rel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4,127(15):2740-2747

[7]李春,叶华,陈进伟等.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用药现状及依从性调查[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5,19(8):528-533

[8]黄烽,张洁,黄建林等.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9):741-745

论文作者:梁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论文_梁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