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以人为本探索美的规律--略评蒋孔阳先生的巴黎手稿研究_美学论文

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以人为本探索美的规律--略评蒋孔阳先生的巴黎手稿研究_美学论文

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以人为本探询美的规律——简评蒋孔阳先生对《巴黎手稿》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黎论文,简评论文,手稿论文,美学论文,以人为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美学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无疑标志着人类对于美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而马克思写于巴黎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一点又为美学界所广泛认同。因此,《手稿》在上世纪30年代,因被发现引起巨大的轰动,80年代则引起进一步研究热潮也就不足为怪了。蒋孔阳先生同样高度重视对《手稿》的研究,他精辟地指出:“我认为,马克思新的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都诞生、孕育和形成于《手稿》之中。”因为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一种对象性的劳动关系,用劳动实践的观点来解释人的产生和形成,解释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解释美的创造和美的规律等,从而把美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阶段。”(注:蒋孔阳:《文艺与人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页。)这种看法切中肯綮,是蒋先生通过对《手稿》的艰苦探索得出的真知灼见。本文拟讨论蒋孔阳先生对《手稿》中关于美的规律的研究,以就教于大家。

一、“美的规律”论

如果说,几千年来美学家们孜孜以求理解美的本质,侧重的是从客体的角度看问题的话,那么,对于美的规律的审视则是从主体的角度研究美的创造问题。在艺术、生活中美的创造都应当遵循美的规律,即使在社会生产中,也有一个按照美的规律生产的问题。对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曾深刻地指出: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51页。)

显而易见,马克思充分肯定审美创造需要以美的规律为准绳,而且,他还把对于美的规律的运用扩展到人类生产的一切领域。同时,他明确地把美的规律与“尺度”这一概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遗憾的是,此外,马克思并没有予以充分展开。这样,如何理解美的规律成了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蒋先生对于《手稿》的研究,注意以马克思的摹本观点为基础,首先提出了自己颇具独创性的“美的规律”论。

蒋先生认为,美的规律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的主体创造的规律,通过对于美的规律的运用,把人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可供人进行审美欣赏的审美对象。他对《手稿》中马克思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发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我认为美的规律应当是:人类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客观世界不同事物的规律性,结合人们富有个性特征的目的和愿望,来改造客观世界,不仅引起客观世界外在形态的变化,而且能够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把这一本质力量自由地转化为能够令人愉悦和观赏的形象。”(注: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

他对于美的规律的理解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而这种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的主观目的性。这就是说,美的规律的运用是服务于人的主观目的和愿望的。由于这种主观目的性的不同,人们在进行审美创造时就会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从而使美的王国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第二,人的本质力量的决定性。离开了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的实现,美的规律也就无从谈起,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在蒋先生看来,美的规律其实就是把人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可供观赏的形象的规律。而人的本质力量不是别的,恰恰就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本质力量,具体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所形成起来的、人类最先进的一些品质、性格、思想、感情、智慧和才能等”。(注:蒋孔阳:《美和美的创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第三,人的社会实践性。美的规律的运用并不仅仅停留在人们的头脑中,而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它离不开人们的劳动实践,一方面需要有实践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又离不开实践的主体。正是在实践中,达到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既引起了实践对象的外在形态变化,使之成为令人愉悦的观赏形象,又实现了主体的目的和愿望。于是,审美的对象得以诞生,而美的规律的运用则获得了实现。

蒋先生还进一步分析了美的规律的具体构成,深化了他的“美的规律”论。这主要涉及到他对于马克思提出的两种“尺度”的理解。在上面所引《手稿》中论及美的规律的那段话中,马克思已明确肯定了美的规律与尺度的内在联系。他提出了两种尺度:“任何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由于《手稿》还不是一部完成形态的著作,因此,马克思对于这两种尺度的具体涵义尚未展开论述。这成为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看法时最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之一。在对于《手稿》的研究中,蒋先生提出了自己对于“尺度”的理解。首先,他指出尺度与美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尺度是事物之间的特定的关系和比例,与具体事物的形式和形象密不可分,因而只有具体的尺度,而没有抽象的尺度。其次,他认为马克思在谈美的规律时运用了尺度这个概念揭示了尺度与具体事物的形式或形象的联系,并要求把任何“物种的尺度”与“内在固有的尺度”统一起来以形成美的规律。再次,他揭示了这两种“尺度”的不同内涵,使之具体化,从而发挥了马克思的观点。他认为,“任何物种的尺度”指的是与动物的尺度相对立的、只有人才能掌握的尺度。具体的是指人对于任何事物尺度的认识和掌握,并以此产生出事物来。这样,“任何事物的尺度”也就与这“任何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联系在一起了。于是在美的创造活动中,娴熟地运用美的规律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充分了解对象的特性和内在规律,就像古代的庖丁和轮扁那样,对于牛和木料的特性和内在规律了如指掌,于是在解牛和运斤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蒋先生进一步指出,“内在固有的尺度”就是人的尺度,也就是人的主体的规律性。“这一主体的规律性,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的,人在劳动时,根据他的目的来给他劳动的方式和方法所规定的法则。”(注:蒋孔阳:《美学与文艺评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由于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而又自觉的,于是蒋先生明确地把自由品格和目的性看成是人的主体的规律性的基本内涵,同样也就是“内在固有的尺度”的基本内涵。可见,通过对于两个“尺度”的论述,蒋先生发挥了马克思的观点,并使之具体化了。

蒋先生对于美的规律所具有的特点也作了简要的概括,认为美的规律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审美对象的创造应当遵循不同的美的规律,因此美的规律是丰富多彩的。第二,美的规律是具体的,只有在创造美的事物的具体过程中才谈得到美的规律,因此,美的规律只能从感性的物质形式和形象中才得以体现。第三,美的规律又是与人类审美创造,甚至与人类劳动实践的目的性密切相联,美的规律的运用总是服从于某种具体的目的的,就审美创造而言,它服从于创造出具体的审美对象这一目的。显而易见,蒋先生对于美的规律的具体特点的把握促进了我们对于美的规律更进一步的认识。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蒋先生的“美的规律”论是在对于《手稿》的研究中,受到马克思的深刻启示提出的。他的“美的规律”论始终把对人的高度重视放在第一位,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同时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把对尺度与美的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强调,把两种尺度的内涵加以具体化和深化,从而昭示了美的规律的具体构成。此外他揭示了美的规律的具体特点,强调了美的规律运用而导致的创造物的形象性特征,这些充分表明蒋先生对于美的规律的理解是极其深刻的,是他对于《手稿》研究的一个重要收获。

二、以人为本探讨美的规律

蒋先生对《手稿》的研究重点放在对于美的规律的探询上,他以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为依据,结合自己长期对于文艺美学问题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关于美的规律的新观点和新视角。就总体而言,他对《手稿》予以高度的评价,认为《手稿》昭示了马克思新的世界观乃至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诞生和形成的秘密,因而是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他又看到,《手稿》是一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还没有摆脱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手稿》中的美学问题时,蒋先生充分考虑到这种影响的存在。

《手稿》是从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出发的,并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加以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忽视了劳动者作为人的本质,“把劳动者只是看作劳动的动物,只是看作仅仅具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3页。)。这种完全忽视人的主体性、仅仅把人等同于动物的观点理所当然地受到了马克思的无情批判,他通过把动物的“劳动”与人类的劳动加以比较,充分肯定了人的劳动所具有的意识性和目的性,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0页。)。马克思的批判给蒋先生以深刻的启示,他在探讨美的规律时首先就从美的规律与人的本质的联系切入,强调美的规律应以人为本加以研究。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于文学家艺术家运用美的规律创作文艺作品时对人的尺度的重视。他强调文艺创作的关键并不在于题材,而在于人和他的生活:“文艺工作者最应当关心、最应当熟悉的,是人和他的生活。……因此,到生活中去,熟悉人的尺度,掌握生活的尺度,并以全心的热情爱人、爱生活,从而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躯体,化成自己的血肉,这才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反映生活的根本要义。”(注: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评论集》,第58页。)伟大作家能把多种题材、人物、生活写得有声有色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还具有深厚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同时,他又充分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基本内涵。人的本质力量在文艺作品中的实现就要在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的关系上,深刻地揭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并显示出发掘人的各种潜能的可能性。这就充分表明了蒋先生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立场上审视美的规律问题,从而揭示了美的规律的真谛所在。

紧紧抓住美的规律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尤其是与人类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美的规律,是蒋先生以人为本探讨美的规律的一个鲜明特色。他反复强调:不能离开人类的劳动来说美的规律,并指出,有人认为动物的“劳动”也符合美的规律这是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他认为,当通过人类的劳动实践使人和世界的关系从单纯的实用关系发展到审美的关系时,美就诞生了,与此同时,美的规律也就与人类的劳动实践一起产生出来。而人类劳动之所以能够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审美对象的原因,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自由和自觉的特点。而这两个特点正是美的规律的基本特点:“美的规律之所以是美的规律,就在于能够自由地对待客观世界,自由地依照客观世界的规律来创造客观世界。”(注: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评论集》,第46页。)另一方面,正如劳动有目的性一样,美的规律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样才能使美的创造活动通过实现人的目的而发挥其全部本质力量,从而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使人兴奋喜悦。

当然,上述讨论的劳动指的是一般人类劳动,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回答:第一,是否一般人类劳动都能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第二,在阶级社会中,被压迫阶级的异化劳动也能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吗?对此,蒋先生分别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他指出,尽管一般人类劳动能够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但要能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一,它所创造的对象应当是一种充满了生命的形象;二,这种对象应当是一种社会现象,从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于是,一般人类劳动中能够创造美的那部分劳动就有了明确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建立在蒋先生对于美的本质、对于美的规律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对于第二个问题,蒋先生曾花了很大的功夫予以论述,强调要把这个问题看得复杂些、辩证些,应当既看到私有制社会中的异化劳动有违背美的规律,不利于美和艺术创造的一面,又看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化劳动有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在不同程度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和艺术的一面。因为异化劳动作为人的劳动,必然要求对象化,而异化劳动是从分工开始的,分工对于美的规律的运用具有积极意义,更何况,被压迫者在他劳动的范围内可以有劳动的自由,而且,异化劳动还能从反面刺激和促进文艺和美的发展。蒋先生的这些看法既以事实为依据,又充满了内在的逻辑力量。

密切联系文艺创作研究美的规律,这是蒋先生以人为本探讨美的规律的又一重要特点。这一方面深受《手稿》的启发,因为在《手稿》中马克思用文艺创作的美的规律说明人类劳动的特点;另一方面,文艺创作的现实使得具有深厚文艺修养的蒋先生充分认识到美的规律对于美的创造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他深刻地揭示了文艺创作中,运用美的规律的关键在于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实质上就是把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统一起来。按照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名言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转引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人民美术出版杜1963年版,第198页。)“造化”就是客观现实,“外师造化”就是要懂得“任何物种的尺度”;“心源”就是人的内心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修养,“中得心源”就是要把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表现出来。当然,蒋先生补充说,在马克思那里,两个“尺度”通过人类的劳动实践统一起来,形成为美的规律,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名言则把“造化”和“心源”看成各自独立的两个方面,因而在说明美的规律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正是由于蒋先生坚持以人为基本出发点去探求美的规律,所以他充分看到了美的创造的主体性,看到了美的规律不同于一般的自然规律,看到了美的规律的运用所具有的强烈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这样,他向往的审美王国就是一个高扬着人的主体创造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美的乐园,在这个美的乐园里,人们之间的距离得以消弭,人们的精神得以升华,人们的生活为之丰富多彩并充满了高尚的人文价值。

三、《手稿》研究的几点启示

蒋先生对于《手稿》的研究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特点,对于我们进行人文科学的研究很有启发作用。

启示之一:把人作为研究的着眼点,以人为本研究《手稿》及各种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可以超越研究者的主观情感获得成果,人文科学研究就不同了,研究者的心中应当始终有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要紧紧抓住人、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去探索问题。蒋先生正是十分自觉地从人出发,牢牢把握人的社会实践和人的主体性研究各种美学问题和文艺理论问题,这样对于《手稿》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解读,这种解读的积极意义恰恰在于完全与马克思进行研究的出发点相吻合,从而深刻地揭示了《手稿》的重要意义,并推进了许多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启示之二:自觉的历史意识是研究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厚重感的不二法门。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在蒋先生对于《手稿》的研究中获得充分的体现,这使得他的研究结论凝聚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具有强烈的理论说服力。例如,在对于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探讨中,他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尺度”在西方美学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意义,指出:“从西方美学的历史来看,可见美与尺度是有深切的关系的。”(注: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评论集》,第49页。)他看到从古希腊开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用尺度来说明美,此后,中世纪的神学美学、文艺复兴时期的丢勒、法国理性主义的笛卡尔、古典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等等无不都联系一定的尺度讨论美。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蒋先生进一步揭示马克思对于“尺度”运用是对西方美学史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把两种尺度统一起来说明美的规律,这是马克思的一个独创性的贡献。蒋先生的这种研究具有强烈的历史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此外他对于审美能力的研究强调了劳动的历史发展与审美能力的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对于自然美的研究揭示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认识与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密切相关,对于异化劳动与美的联系则注重异化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复杂形态所具有的美学史意义……所有这些对于今后的美学研究都具重要的启迪作用。

启示之三:把对手俘稿》的研究放在广阔的背景中加以研究,凸现了《手稿》多层次的美学意义。首先,蒋先生把《手稿》与马克思的其他著作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例如与《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结合起来研究,从而能全面地评判《手稿》中美学观点在马克思思想中所占有的地位及意义。其次,蒋先生结合当代社会的某些现状研究《手稿》,他强调不能因为现代化而把自然美与劳动相对立,把现代化与审美化相对立,力图揭示《手稿》中马克思关于自然美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的观点,从而突出了美的社会性特征。再次,蒋先生注意结合当代学者对于《手稿》的理解展开自己的研究,深化自己对于《手稿》的解读。例如在谈到对于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问题理解时,蒋先生详尽地列举了中国许多当代学者如朱光潜、蔡仪、李泽厚等人的六种不同的看法,一一加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自己的研究。正是由于蒋先生注意从广阔的背景中审视《手稿》,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使得他的研究鞭辟入里,能够洞察《手稿》的真谛。

标签:;  ;  ;  ;  ;  

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以人为本探索美的规律--略评蒋孔阳先生的巴黎手稿研究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