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致富先修路”,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路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满足人们群众的出行,而且直接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而路基路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的安全性,但是当前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公路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成为交通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浅析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与控制对策。
关键词:路基路面;公路质量通病;公路养护
引言
交通量的不断增长,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路基面临严峻的考验,常见的一些公路路面路基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不仅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增大了养护工作量,经济损失巨大。造成道路路面路基通病的主要有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的原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路基路面质量通病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切实提高公路的质量,促使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文章就公路路基路面的常见质量通病及原因展开分析,对如何解决这些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进行讨论和探究。
1公路路基路面的常见质量通病以及形成的原因
1.1路面不平
公路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关系到车辆驾驶的舒适性指标,路面不平整将增加行车的颠簸程度,对车身造成较大的冲击力,为车辆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埋下隐患。路面不平的主要原因是公路路基的平整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者在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没有规范的使用摊铺机和压路机,导致公路的基准线失控,出现波浪式的起伏。
1.2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问题是目前国内公路较常见的道路通病,而且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桥梁伸缩缝和桥头处出现破坏,接头处下沉,路面损坏,产生了高差,轻的使车辆通过时产生跳动和冲击,重的使车辆行驶速度大大降低,影响了行车的舒适度,有的甚至造成行车事故,同时也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年限。
1.3沥青路面裂缝
沥青路面裂缝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
1.4高填土路基下沉
高填土路基下沉会导致公路路面破坏,大大降低公路的使用性能,造成高填土路基下沉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路基填料不够严实,路段间填料的密度存在较大差异;第二,半挖半填路基接合部处理不合理,导致出现填料接缝和路基下沉;第三,没有按照规范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土基回弹模量降低,以及路面的承重能力不足。
1.5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是现代混凝土桥梁建设的质量通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
2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的控制对策
2.1基层、面层的平整度控制
首先,要对路面基层材料进行分析,不同的基层平整度控制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例如,水泥碎石基层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摊铺、碾压时,全部施工工程要在水泥终凝时间前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碾压完毕立即做密实度试验,若试验结果达不到标准重新进行碾压。石灰稳定土为底基层的平整度控制则相对较为简单,直接用平地机刮平至合格的平整度即可。其次,面层平整度的控制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会受到材料源的变化的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制的时候需要热拌,并且要在自然冷却之后才能进行摊铺。如果要提前开放交通,可以用冷水降低混合料温度。
2.2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预防
为了达到最好的压实度,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应选用透水性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作为桥台后背填土,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填土的厚度,并应在桥台台背按坡度1:1挖台阶逐层回填碾压。为了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为了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2.3裂缝的防治
路面裂缝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非荷载裂缝和荷载裂缝两大类,非荷载裂缝是指基层升裂所形成的反射裂缝和面层自身产生的温缩裂缝;荷载裂缝是由于路面基层承受的拉应力超出其抗弯拉强度而产生的网状不规则的裂缝,这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时控制好质量就是为了解决非荷载裂缝。对于路面基层裂缝的控制,应选择收缩性小的水泥稳定类结构做基层,施工时要考虑到水泥类稳定材料产生裂缝的机理。选择材料时要对材料的塑性指标进行试验,材料的塑性指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方可采购;在施工中可通过采用缓凝减水剂等方法,尽最使水泥类稳定材料达到最佳含水量,保证少出或不出裂缝。沥青路面非荷载裂缝是低温和疲劳裂缝总和,它与沥青的品质有关,主要是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针入度,据国内外多项试验研究表明,针入度指标越高,温度敏感性越低,高粘度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较低。因此,在选择路面材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2.4下沉的防治
在高等级公路填方路堤中,由于土方量大,土源分散,土质复杂,必须根据不同的填料选用不同的旌工方法。首先,选择细粒砂性土作为路堤填料的施工,其次选择粘性土作为路堤填料的施工。在工程填筑前就应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进行压实处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底压实度重型压实不应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
2.5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的防治
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C3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并清除孔道中的积水。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2.6加强对路基路面施工的检查力度,监督施工,提高工程的质量
在施工的建设中,有些施工队伍片面追求速度,以提高经济效益,在工程中一味追求速度,那么工程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加强监督和检查的力度,才能够提高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有压力才有动力”,一旦遇到应付的现象,严格要求返工,绝对不留情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
结语
公路作为基础设施,满足人们的出行,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公路的质量安全问题。面对路基路面的质量通病,需要多方的努力。建设队伍要安全施工,保质保量,不做损害质量的违法事件,公路部门也要做好维修维护,人们也要爱护公路,自觉做到不超载,只有这样通力合作,才能维护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确保公路建设安全、有效、健康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曹文贵,胡天浩,罗宏,等.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新方法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3-24.
[2]魏家旭,罗嘉良.如何实现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科学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9):52-53.
[3]崔冬艳,蔡智军,贾向豪.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科学管理途径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7(4):84-85.
论文作者:王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裂缝论文; 公路论文; 质量论文; 通病论文; 孔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