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论文_汤丽玲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本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饮食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分析饮食护理干预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营养状况的改善较对照组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饮食护理;恶性肿瘤;化疗;营养状况

恶性肿瘤是现在临床上发病患者较多的一种疾病,死亡率极高,治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据报道,有大约40-80左右的恶性肿瘤患者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因此在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为其进行营养供给,满足患者的需求[1]。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的使用,出现毒性反应,使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便秘等症状,降低了胃肠道摄取营养物质的能力,导致患者体重下降,免疫力抵抗力降低[2]。为此本次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资料与病例选择

本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在25-70岁;对照组在23-71岁。两组一般情况比较P > 0.05。纳入所有恶性肿瘤患者。排除有沟通障碍的,排除有肿瘤的。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患者家属同意。

1.2护理方法 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满足患者的需求,告知其注意事项;以饮食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具体如下。

1.2.1健康宣教 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健康教育前对护理人员专业的学习培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用药后有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1.2.2营养供给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合理的饮食对于病情好转的重要性,如果是病情严重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可以对其进行静脉营养供给,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如果化疗后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告知患者化疗前减少食物摄入,少食多餐,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比较清淡的饮食。重要的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不但要注意营养供给充足,还要注意清淡为主,减少油腻或者是辛辣食品的摄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增加高钙食品的摄入;其次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为其制定护理计划,例如如果是腹部肿瘤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饮食,头部肿瘤的多吃一些健脑安神的食物,例如花生核桃等,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1.2.3心理疏导 恶性肿瘤患者一般都会有心理上的紧张恐惧感,担心预后等,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情绪,放松心情面对疾病,积极配合,保持心情愉快,可以缓解情绪症状,改善预后。

1.2.4环境护理 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安静、干净整洁的病室环境,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病室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让患者感觉到舒心,定期更换床单被套。

1.3观察指标 分析饮食护理干预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营养状况。

1.4判断标准 营养状况评估:主要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大于等于120g/L说明营养充足,小于则说明营养不足;血清白蛋白正常范围在35-55g/L;淋巴细胞正常值为1.5X10 9 /L;体重指数小于18.5说明营养缺乏;大于24说明营养过剩;大于18.5小于24说明营养状况较好[3]。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8.0分析;计量(`x±s),t检验;计数(n,%),X2检验;P<0.05指有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出现营养不良的有2例,占比5.0%,对照组出现营养不良的有6例,占比15.0%,观察组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恶性肿瘤是现在治疗中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由于化疗药物的使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因为肿瘤发病后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出现异常代谢情况,例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异常代谢,使得患者体重指数不正常,营养供给不足,免疫力降低[4]。其次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疼痛、劳累等,有的患者出现厌食症状,或者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降低了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心理因素也有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发病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创伤,恐惧、焦虑等,使得血液中的 5-羟色胺浓度异常增加,引起不良的胃肠道症状,没有食欲;饮食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发病后有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较少,认为只要吃补品就行,减少了其他机体需要营养物质的摄入,导致营养缺乏[5]。

表1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

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会增加淋巴细胞的数目,降低机体的敏感性,抑制细胞因子的活性,使得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机体所需的能量不足,降低了免疫力和抵抗力,使得患者的耐受性降低[6]。因为患者处于高代谢、高消耗的情况下,因此要为其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首先为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其制定饮食计划,补充有营养有价值的食物。重要的是要让患者了解到合理的饮食计划对于病情好转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给予患者一些热量充足,蛋白质含量丰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化疗过程中告知患者多吃一些比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加排泄,防止便秘,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除此之外在化疗间歇的时候,可以给予患者一些滋阴补肾的食物摄入,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增加患者化疗的抵抗力,例如蜂蜜、红枣、甲鱼、蛋类等食物,增强患者的化疗效果[7]。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出现营养不良的有2例,占比5.0%,对照组出现营养不良的有6例,占比15.0%,观察组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况较对照组的要好。与薛瑞的文献报道一致,说明本次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薛瑞[8]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饮食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正常比例为66.7%、血清白蛋白正常比例为56.3%、淋巴细胞正常比例为77.0%,体重指数比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要好,对照组的正常比例为血红蛋白54.7%,血清白蛋白48.8%,淋巴细胞为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曲慧,曲颖,刘丽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饮食护理[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5):623-625.

[2]史岩.饮食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4,34(9):89-90.

[3]陈彩霞.心理与饮食护理干预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营养状况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29(1):66-68.

[4]阚淑兰.饮食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229-230.

[5]胡瑞清.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饮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37-238.

[6]李云香,赵世峰.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6):666-667.

[7]陈婷.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系统反应的饮食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7):4-5.

[8]薛瑞.饮食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5):154.

论文作者:汤丽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  ;  ;  ;  ;  ;  ;  ;  

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论文_汤丽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