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发病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罗薇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四川广元 628000

【摘 要】目的:分析滴虫性阴道炎发病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文将2016年5月份至2017年5月份来本院妇科接受滴虫性阴道炎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滴虫性阴道炎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营养失调、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着装习惯、皮肤病变、公共场合传播、药物过敏或化学刺激是影响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的最直接因素,其中以不良生活习惯、公共场合传播为主。结论:加强对妇女进行保健和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采取防、治相结合措施,充分发挥普治、普查的综合效应,降低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概率,确保妇女身体健康。

【关键词】滴虫性阴道炎;护理;生活习惯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女性妇科病,属于阴道炎的一种。阴道毛滴虫适合生长在pH5.2~6.6,25~40℃的潮湿环境中。该种疾病属于世界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报道显示,全世界有1.7亿的女性患有该病,尤其是北美洲地区,发病率高达60%。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内分泌及生理状况等都会发生改变,导致女性患者的妊娠及泌尿生殖系统出现生理失调等炎症。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9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滴虫性阴道炎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护理对策。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5月份至2017年5月份来本院妇科接受滴虫性阴道炎治疗的患者98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6.5±3.5)岁。以上患者均是经过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确认为滴虫性阴道炎。

1.2 方法

1.2.1心理护理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普遍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将该病视为隐私,担心他人知晓和短期内无法治愈,降低了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心理干预,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提升患者的治愈信心,并辅助医生做好治疗工作。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降低患者的焦虑感和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滴虫性阴道炎,保持乐观的心理。

1.2.2卫生护理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做好正确的卫生护理尤为重要,将月经来潮前和后7d作为卫生护理的重要阶段。使用消毒毛巾、勤更换衣服。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升身体的病菌抵抗力。

1.2.3生活习惯干预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发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的最直接原因,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换洗,穿透气性好的衣物和宽松的棉内裤,定期对毛巾消毒,洗脸、洗脚和洗会阴的盆要分开使用,禁止混用。不洗盆浴,不坐公共便器[1]。

1.2.4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正确的用药护理方法,叮嘱患者按剂量、按时用药。当患者出现恶心、头痛、食欲不振、皮肤过敏等症状时,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快速处理。对哺乳期和孕妇,禁止口服灭滴灵,防止对孕妇及婴儿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1.2.5健康教育

对孕妇、上班族、文化较低女性进行滴虫性阴道炎健康宣教,指导其按时复查,降低发病概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营养失调、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着装习惯、皮肤病变、公共场合传播、药物过敏或化学刺激发病因素占比。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营养失调、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着装习惯、皮肤病变、公共场合传播、药物过敏或化学刺激是影响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的最直接因素,其中以不良生活习惯、公共场合传播为主,如表1所示。

3 讨论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在妇科疾病中的占比高达30%~70%,属于性传播疾病,会产生宫颈癌、不孕症、流产和盆腔炎等多种疾病。毛滴虫寄生在女性的阴道中,会诱发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及宫颈癌和HIV感染的发生几率。虽然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发病因素是不良生活习惯和公共场合传播,但是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失调,不良着装习惯、皮肤病变、药物过敏或化学刺激也是引发滴虫性阴道炎产生的关键性因素。

3.1营养失调

女性患者由于激素、创伤、激素所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及营养失调,亦或是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及菌群失调改变等,增加了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生概率。

3.2不良生活习惯

女性由于不注重个人卫生和私处清洁,容易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同时还受工作性质影响,习惯久坐,导致会阴部透气不良,血液循环受阻,增加了阴道的感染率。还有些女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护垫,会阴部透气性不好,增加了阴道感染的概率。

3.3不良着装习惯

一些女性喜欢穿紧身内裤和不透气的牛仔裤,尤其是在夏天,外阴阴道局部温度升高和潮湿,容易受到摩擦和瘙痒,导致阴道出现损伤,引起外阴阴道黏膜的浸渍,引发滴虫性阴道炎[2]。

3.4皮肤病变

当女性存在擦伤和疱疹等皮肤病变时,会出现外阴瘙痒脱皮,引发滴虫性阴道炎。

3.5公共场合传播

在公共场合中不注意卫生,坐公共便器,在浴盆中洗澡,引发滴虫性阴道炎。

3.6药物过敏或化学刺激

一些女性对肥皂和避孕套过敏,容易产生过敏性或接触性皮炎,引发滴虫性阴道炎。

因此,加强对妇女进行保健和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采取防、治相结合措施,充分发挥普治、普查的综合效应,降低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概率,确保妇女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孙建平.滴虫性阴道炎的护理对策及发病因素分析[J/OL].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6):175-176.

[2]孙淑英.滴虫性阴道炎发病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1):1042-1043.

论文作者:罗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滴虫性阴道炎发病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罗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