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介、自我媒体、泛媒体--青年与新媒体:知识与权力的发展谱系_自媒体论文

非中介、自我媒体、泛媒体--青年与新媒体:知识与权力的发展谱系_自媒体论文

脱媒 自媒 泛媒——青年与新媒体:知识权力的发展谱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谱系论文,权力论文,青年论文,媒体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5)04-0005-06

       2014年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①告诉我们:微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方式,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该报告指出,微信、微博用户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微信使用率最高的群体为24岁以下(占33.7%),微博用户10~39岁的人群占八成。这些数据与国内网民整体年龄结构极为吻合(10~39岁占79.2%)。由此可以推断,青年已经逐步跨入话语版图的中心。就如余额宝在金融领域的“屌丝”逆袭,当下的媒介领域正经历着同样的大变局:众多传统知识精英作为“把关人”的报刊、杂志、电视台面临着忐忑不安的前景,而不断兴旺的是由一批“屌丝”青年所把玩的“三无”新媒体——没有刊号、没有法律注册、没有正式身份。青年的话语逆袭与新媒体发展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我们可以做一番谱系分析。

       一、脱媒——话语权的去中介化

       脱媒,亦为去中介化,指先前通过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而流动的资金现在则由最终提供者直接交付最终使用者[1],当下可以泛指原来的中介组织被原无传统关联的第三方所替代,甚至生产者与购买者直接绕过中介进行交易,最显著的例子即为余额宝对传统金融模式的颠覆。笔者认为,除了组织之间的中介外,组织机构本身也是一种存在于中介—个体之间的中介。因此,中介可以粗略分为组织间中介以及个体间中介。

       (一)组织间中介的式微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因子,信息作为非物质产品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面是稀缺而匮乏的。在工业时代,随着机械印刷的发明,从《圣经》的批量供给开始,信息化产品实现了商品化及自由流动。然而此时信息产品的匮乏并没有得以充分解决,生产与消费的重心依旧在生产一方。生产主导直接导致了传统媒介作为信息中介的话语权形成而主导了议程的设置,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观众的需求。生产与消费的不协调导致了中介存在的必要性——为供给与需求搭建匹配的平台。信息社会中信息以电子字节的形式存在,网络的普及导致信息接入的方便,信息的生产以及消费变得极为便利。新媒体时代,多媒体以超链接的形式互相联系,并以共享的形式,以呈几何等级的速度进行着扩散。单个信息节点堆积、聚合、裂变,形成了信息的汪洋大海。信息爆炸的结果是信息的绝对过剩,消费者的注意力相对而言成为稀缺资源。由于对消费者注意力的争夺,生产与消费的重心转移至消费的一边。新媒体时代,青年消费者不仅消费信息,同时也生产信息,这大大地强化了消费权,故而形成当下所强调的“用户体验、产品极致、屌丝价值观、粉丝参与”的互联网精神。商家摒弃了大众化生产阶段对消费者个体差异漠视的模式,主动走到前台与客户零距离接触,并鼓励客户互动、参与乃至主导生产,将客户的生产性参与视为消费的一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机构作为中介的必要性。而青年群体作为网民的绝对主力,凭借着对信息工具的熟悉,轻易地超越了前辈而成为信息消费与生产的主力,难怪乎有人惊叹,人类社会第一次进入了“后喻”社会。

       (二)个体间中介(组织机构)的瓦解

       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机构基本上都为层级机构,这种层级机构强调的是人类的理性,由此而强调逻辑、技术专长、公事公办以及制度,排斥非理性的情感、心血来潮、个人关系以及个性。这种层级机构最为理想化的描述就是韦伯的层级结构:1.基于职能化基础的劳动分工;2.规定严格的等级层次结构;3.责权明确的规章以及制度;4.非个性化的人际关系;5.系统化的工作程序;6.业务能力作为提拔的唯一依据。[2]不可否认,科层制度在工业时代有效地解决了组织外部适应与内部协调问题,然而其弊端亦十分突出,甚至连韦伯本人后来亦加入到批评的行列之中,认为其可能将创新等企业家精神乃至资本主义精神扼杀。这种工业时代的思维映照于知识生产上就是知识科层制的出现。工业印刷的出现、书籍的规模推广以及出版业的繁荣亦产生了知识的批量生产,为教育的兴起以及各学科的真正形成奠定了基础。一方面为了知识的深化发展,另一方面亦为了职业内部的垄断,一个井然有序的学科体系真正形成,形成了知识树:所有的学术性知识,只能分门别类地隶属于学科体系的某一个分叉,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实在难以完整地归为某一个分叉的,就称其为“交叉学科”,将其新增加一个分叉即可。由此可见,科层机构内部各层级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他们之间通过机构进行协调。科层机构之间则更加独立,他们之间通过更高级别的科层机构或者专业化的中介实现能量与信息的交流。科层制基于理性假设而建构,其关于人脉、技能的知识积累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而对于青年个体,只能从科层机构的金字塔底层逐步向上攀爬。

       谷歌比雅虎更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拘泥于科层式逻辑的条条框框,不断实现搜索技术的超越,实现了关键词搜索上的人工智能:网页内容的自动抓取,智能分类。其目的并非机械的罗列关键词查找结果,而是使搜索引擎理解用户需求——其搜索算法都是为了实现用户在其搜索结果页面上逗留尽可能短的时间(与雅虎恰好相反)。目录树也许还存在,但其意义已经虚化,用户通过关键词的人工智能筛选直达搜索目标,而结果的呈现是基于对先前用户的数据分析,关键词排名的先后是众多用户网络足迹汇聚的结果,而非层级隶属关系。“高考”当然隶属于“考试”这个上级目录,但是在搜索引擎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甚至经常出现搜索“高考”的结果比搜索“考试”的结果更多的状况,因为前者的关注度高,排名更靠前。

       社交网络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以青年为主体的群体对关键词的集体无意识筛选,同时使现实人际关系虚拟化且突破了人际关系的隶属关系,消解了科层制的金字塔结构。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以及镶嵌理论所指涉的就是这种关系[3]——信息之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网状分布的平等关系。个体之间的位置、身份并不十分重要,个体之间只不过是一种镶嵌关系[4]。这就是所谓的“U盘生活”,由此可将传统的机构内部的单位人生活类比为“硬盘生活”,主机外部的U盘与主机内部的硬盘相比较,实现了轻便的插拔与切换。“U盘生活”的倡导者罗振宇所主持的网络新媒体节目“罗辑思维”在优酷一家的点击量已经突破4000万,在众多传统媒体陷入严重营收困境,迷茫于前路如何的时候,“罗辑思维”于2013年8月在微信上进行收费会员的招募,原计划5天的销售期,6小时就被抢购一空,实现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逆袭。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的中介作用已经被架空,知识的科层制被消解了,网状结构赋予青年人与传统话语精英平等的话语权。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青年人经常被诟病集体观念不强,比前辈们更能接受“裸辞”(没找好下家就辞职)。

       二、自媒——新媒体的自我赋权

       赋权指的是赋予获得决策以及行动的权力,被赋权人具有了更大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权[5]。传统媒体的传播通过对信息生产者(作者),信息产品(内容),信息传输(渠道)的垄断而营利。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消费的一体化而导致自媒体化。自媒体②一词源自英文“We-Media”(我们即媒体),赋予青年使用者“传受一体”的双重身份,从而绕开传统媒介而俨然成为话语主导者。青年新媒体是通过沟通元的连接、协同与创新的自组织,从而实现了公共话语权的嬗变而实现自我赋权的。

       (一)连接:兴趣的沟通元[6]

       沟通元一词源于英文“meme”,来自生物学领域,意指一个可以不断复制的文化传播基因。这种文化传播单元凝聚了信息消费者最为感兴趣的内容以及最能引起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这种文化基因一旦进入数字信息生产,就会迅速引起关注、讨论、参与与分享,在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动过程中,沟通元在遗传复制中不断进入变异、再造的螺旋而上升与循环,引发协同和创意,从而形成无穷无尽的知识生产与传播。

       现实中我们时常看到,青年人对前辈们热衷的单位或者集体的活动兴致索然,却积极参与甚至组织qq群、豆瓣社区、各种论坛的线上线下活动。这便是因为他们更习惯于沟通元的集结。与实体中介类似,沟通元实际上承担了虚拟中介的功能,沟通元又具备自身独特特点:1.明确单一性。沟通元必须包含清晰明确的信息,否则会由于信息过载而导致理解错乱。明确则指能使受众对信息产生直接联想与感受,这需要受众在文化和社会生活层面有共同意义空间,如见到金色、红色宝马轿车上的美女我们马上会对其作出大致上一致的直觉判断。2.可分享性。指沟通元在数字空间中能引起较大规模的关注与讨论,并由受众自发复制、分享与传播,而不需要沟通元创造者对其进行推动。3.可延展性。在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中,沟通元并非一成不变,它如同一颗种子,在传播过程中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此时信息消费者同时亦成为了信息加工者,信息不断地被挖掘、深化、重塑、再造,以沟通元为起点以及平台,实现了受众的协同与创造。4.可参与性。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区别在于双向互动的便利性,并由此而自发形成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信息受众成为新的信息制造者与传播者,传播由单向线性模式升级为双向、发散的网状结构,由此而强化了新媒体“We(我们)”的意味,从而形成了青年群体中的亚文化圈子,构筑了类似“火星文”的亚文化现象。

       (二)组织:协同创新的群体智慧

       群体智慧在自然界如细菌以及动植物身上都有充足的体现,其并非由层级的中枢机构协调而成,而是由相同或者相似个体形成的群体自组织协同而形成的,它是源于个体而又超出个体的智慧之和。人类的实践表明,群体智慧不仅有良好的判断力,在创造知识上也具有独到性。维基百科全书就是最为突出的例子,其维持着开放、义务、匿名的姿态,所有词条都源自网友的义务撰写、修正和更新。曾经有媒体将维基百科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几部纸质百科全书做比较,发现维基百科的词条质量丝毫不逊色。

       这种自组织的群体模式轻松、不拘束、充满了活力,较之科层组织的官僚模式更符合青年人的需求。随着互联网2.0的深入发展,社交网络等自媒体形式为便利的集聚基于相同话题的青年个体提供了可能,由此也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群体协同创新:其一为集束型(平台型),类似维基百科、大众点评、口碑网等维基类网站,是由一个个先设的话题所构成的平台;此类平台一般有内设的规则,有平台的宗旨,更多地体现了信息的协同与建构。其二为游离型,如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个体之间处于相互游离状态,话题的集聚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发涨落的。游离型的协同创新是完全开放的,因而话题相对比较散漫,较倾向于解构;同时亦出现了青年群体创造力的大爆发。如,由此而出现的甄嬛体、红楼体、脑残体、淘宝体、梨花体、琼瑶体、李刚体、凡客体、“3Q”体、“Hold住”体……让人对青年网民群体的创造力叹为观止。

       (三)开放:公共话语权的嬗变

       在人机互动的互联网1.0阶段,以BBS为代表的公众论坛导致以青年为主体的网民,以匿名表达的方式大大增强了话语的影响力,开始改变舆论空间的话语格局。发展至自媒体时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信息交互模式成为现实,青年个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有信息接口就可以成为话语的策划者、发动者和参与者,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信息聚合、用户分享与信息自组织,从而使青年群体第一次成为话语的引领者。

       1.实现了公众话语权的扩大。传统媒介由于垄断了话语权的生产以及发布渠道,可以进行议程的预先设置。自媒体的出现实现了话语权的下移,话语门槛的降低让普通的“屌丝”青年拥有了与传统媒介一样的传播地位,实现了对所有信息事件的平等主体话语权力:或转发、或围观、或拍砖、或吐槽、或点赞,都是行使话语权的一种姿态。

       2.推动话语版图深刻变革。自媒体的异军突起促进了新一代公民力量的集结。青年们满腔热血,与主流话语相对应,构筑了或交错、或补充、或对立的多层立体话语空间。他们采用民间的角度、消费的话语,构筑了区别于集体鼓掌与七嘴八舌般嘈杂的舆论景观,丰富了公众的视角,有助于还原事件的真相。

       3.构筑社会舆论开放系统。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多元的自媒体糅合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多样的话语发声频道,导致话语系统从中心广播模式瓦解为话语的丛林市场,为社会舆论提供了多样化的话语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整个舆论系统的繁荣与稳定。

       三、泛媒——媒介话语的生活渗透

       泛媒,即泛媒体化,它的概念可以有两层含义:一为媒体的裂变与重组,亦即媒介融合:不断涌现新的媒体类型,数量不断递增,不断联合重组,从而导致传播途径和模式的多样化带来的泛媒体化;二指因为媒介的普及所导致的生活媒介化,亦即媒介社会化。网络新媒体在我国从1995年开始出现,2000年之后开始规模化,2010年后,随着微博、微信以及众多社交网络平台的出现,达到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具有主流化、移动化、数据化、离散化、社会化的特点。我们考察媒介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它不但是媒介不断进化的过程,而且也是媒介本身及其社会效应泛化的一个过程。

       (一)受众需求——新媒体进化的根本动力

       美国媒介学者保罗·莱文森提出“补偿性媒介”的理论,认为理性选择在媒介演化中起重要作用。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以往媒介先天不足的补偿,在理性的作用下,人类的技术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倾向于完美。[7]笔者认为,这种理性选择是基于人类对自身传播感性需求的认识之上的。传播作为人类天生的本能,是感性无法完全把持的:满足了一部分的传播欲望,便如同打开新的潘多拉魔盒,新的传播需求得以诞生,这便是人类(传播)需求的泛化。但是这种需求的泛化是可以被理性发现的,并由人类发明的新媒介所补偿。从新媒体的进化谱系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青年个体处于人生爬坡期,个体的需求最为多样和强烈,由此而催生众多自媒体应用:博客的产生满足了青年个体强烈的话语平等需求,人人都可以真正成为独立的“自媒体人”——如何更加便利地、随时随地记录与表达的需求继而诞生,由此,小且更加方便互动的博客——微博得以诞生;博客与微博满足了传播的公开需求,相对私密的朋友圈子交流的需求由此而被催生,由此有了半私密的微信;微信满足了熟人圈子的交往需求,满足陌生人荷尔蒙交往需求的陌陌得以发展;微博、微信满足了一般交际的需求,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交流需求被挖掘出来,由此而诞生了“LinkedIn”等职业人脉交友媒介;公众的交友媒介充分发育后,聚焦于特定功能交流的众多社交新媒体得以泛化:“Keepy”方便分享绘画、涂鸦;“Kindoma”方便家庭成员远程为孩子讲睡前故事;“Scoot”和“Doodle”可以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涂鸦;微拼车方便社交化拼车的平台;“遛遛”帮助人们发现身边的宠物(主);“百合网”、“世纪佳缘”等为众多青年单身男女提供相亲的机会……

       (二)媒介融合——新媒体进化的技术保障

       媒介融合原指各种媒介所呈现的多功能和一体化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介形态的涌现层出不穷,其表现形式包括了媒介形态的分裂和重组。媒介技术融合、媒介内容融合和媒介服务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三个层次[8],它们从不同层面推动了新媒体的进化。青年人是人生最具创造力的阶段,正是由于对传统媒体的不满意才促进了新的媒体形式的创造与诞生。从技术融合层面上看,新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都是以传统媒体的变种形态出现的,刚开始总是表现得稍显笨拙,慢慢地才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独特形态,它逐步吸收传统媒介的优点,并形成自己的区位优势。因此,新媒体都如同从传统媒体的身体内“脱壳而出”一样,将两者融合一起。从内容融合的层面上看,新媒体亦将传统媒体的各种呈现与传播方式融合一体,各种术语亦实现了内涵与内容的升级转换:纸媒—网媒,电视—视频,电台—音频/播客,网络将不同的媒介内容糅合为一体,又将其加以改造:从平面到3D,从单媒到多媒,青年总是以一种极客的方式将传统模式颠覆又加以重构。媒介服务在技术与内容融合的背景下,信息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亦被深刻影响。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生产主体更多地承担了一种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的角色,青年人将自己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消费者变成为最为主要的信息生产者,生产与消费的环节融为一体,难以分割。

       (三)媒介化社会——新媒体进化的必然后果

       新媒体进化的必然后果,就是媒介影响力对人类社会尤其青年群体的全方位渗透,在人类居住的真实世界之外,另一个与之平行的虚拟世界被媒介所营造。真实的世界被虚拟的世界所屏蔽,青年人必须通过虚拟世界的镜子才可以观察到现实世界折射的影子,并指导自己的决策与行动。工业化时代的“媒介之王”——电视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十分深远。作为网络以及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媒介影响的泛化真正渗透进入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公众生活被充分媒介化,青年个体的日常生活亦已被新媒体完全占据,这主要表现为青年人际交往时空的媒介化、人际角色扮演的媒介化、人际关系内容的媒介化。媒介化的后果是造成青年群体在社交、消费、审美甚至思维方面的异化。

       四、结语

       对于青年的媒介进化而言,脱媒是传统媒介“把关人”功能沦陷的过程,自媒是青年话语权独立的过程,媒体中介效用与自媒过程此消彼长。自媒与泛媒却是一种共生互长的关系:泛媒的异化为青年构筑了虚拟却又真实的世界,经过自媒的自我信息过滤以及再建构,形成自我封闭的“信息茧房”,强化了日常生活的媒介化框架。由此脱媒与泛媒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欲抑制泛媒对青年所造成的异化,就必须适当地控制脱媒的进程。在新媒体时代恢复传统媒体的模式显然不可行,需要构筑的是一个新媒体背景下的替代方案:为自媒体群构筑互相“PK”(竞争)的信息公共平台,让信息不再局限于内部自我循环,而在异质的自媒体部落间充分展开、碰撞、竞争,形成竞争充分的观点市场。

       注释:

      

      

      

       ①《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是国内第一本全面关注中国新媒体发展的系列年度报告(已经发布了2013年和2014年年度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编撰。

       ②自媒体可理解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如个人创办一私人电台,便为自媒体,但不一定是新媒体。网络是自媒体的一种载体。由于国情原因,自媒体在国内几乎都依附于网络,所以自媒体和新媒体难以区分。

标签:;  ;  ;  ;  

非中介、自我媒体、泛媒体--青年与新媒体:知识与权力的发展谱系_自媒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