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钴蓝颜料及粒度控制(英文)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钴蓝颜料及粒度控制(英文)

一、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钴蓝颜料及粒径控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高玉洁,李晨溪,游波,郭界,金劼[1](2021)在《静电吸附-共沉淀法构筑新型纳米多孔钴蓝颜料》文中提出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表面带负电荷的聚苯乙烯(PS)微球,以获得的PS微球为模板,利用静电吸附作用使带正电的钴离子和铝离子富集在PS微球表面,在碱性条件下,氢氧化钴和氢氧化铝在PS微球模板表面定向共沉淀和生长,经过高温煅烧,构筑新型纳米多孔钴蓝颜料.通过调节PS微球模板的使用量、反应体系的酸碱度和钴铝摩尔比,确定了纳米多孔钴蓝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UV-Vis)、色度分析(CIE)等分析表征手段,研究不同钴蓝样品的微观形貌、组成成分、结构、颜色性能,初步探究静电吸附-共沉淀法构筑纳米多孔钴蓝颜料的机理.结果表明,当PS模板和硝酸钴的质量比为1、pH为8、原料的钴铝摩尔比为1∶4时,能够得到亮丽的蓝色纳米钴蓝颜料.新型纳米钴蓝颜料的多孔结构增大了颜料的比表面积,提高了树脂和溶剂对颜料的浸润性,该颜料在涂层中颜色参数(Lab值)达到(42.92、5.49、-55.94),与无模板钴蓝颜料涂层的Lab值(29.17、-10.33、-18.99)相比,涂层亮度高、蓝色色调纯正.说明纳米多孔钴蓝颜料在涂料中应用时具有优异的着色力和分散性.

王云[2](2020)在《废旧硬质合金中Co资源的二次利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材料制备技术不断地发展,Co被广泛应用于硬质合金与耐热合金、新能源电池、颜料和磁性材料等,但由于地球上钴矿物资源日益减少并且品位不高,人类迫切希望出现能替代Co资源的金属以及有更优的工艺方法来对废旧Co资源进行回收综合利用。高性能Co3O4适合用于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以及新型超级电容器材料,大比表面积球形或类球形Co粉将适合制备高性能合金材料。本文实验研究注重于寻求一种更加高效、绿色友好的废旧硬质合金的W、Co的分离工艺,以及通过普通水浴环境和微波-超声波外场辅助环境制备较普通环境下更优的前驱体,通过普通电阻炉和微波马弗炉对中间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分解来制备更高性能的Co3O4,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还原前驱体制备更细、形貌更好的Co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显微镜、能谱仪、热重/差热(TG-DSC)分析仪、激光粒度测试站、电化学工作站、红外光谱仪等设备进行物理化学方面的表征,找到各方面性能最好的样品以得到不同情况下最优的工艺方法及探究其制备原理。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在150℃,加碱系数为1.5,碱煮时间6小时的条件下高温氧化-高压碱浸方法能最有效地对废旧WC-Co类硬质合金进行W、Co元素分离及制备要求浓度的CoCl2溶液或者晶体;(2)在水浴加热环境下,当pH值为4、温度为70℃、加入活性剂的环境下的草酸钴颗粒为直径24nm、长径3040μm的细长均匀的纳米线状,较其他pH值制备的草酸钴分布更加均匀,没有明显出现长短不一、团聚等现象;(3)在微波和超声波的共同作用中,微波由内而外的均匀升温和高频率超声波的空化作用,草酸钴颗粒得到很大程度的细化。当70℃、pH值为4、超声-间隙时间比为9:1的环境时,得到颗粒较细、分散均匀、长径比更大的草酸钴颗粒;(4)通过微波炉进行热分解前驱体而制备的Co3O4可以获得结晶性好、纯度高、粒径小且分布窄的立方晶系的Co3O4,较普通电阻炉具有明显的优点,并且反应温度较低,具有明显节能效果;(5)通过研究nafion/Co3O4/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Co3O4粉末材料具有优良的法拉第赝电容性能;通过对超声-微波外场制备前驱体还原出的Co粉和一般水浴制备前驱体还原出来的Co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微波外场制备前驱体和还原工艺Co粉形貌大小有明显的细化作用。

高华静[3](2020)在《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多元半导体的颜色、发光性质及光催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半导体是在常温下导电性介于绝缘体和导体之间的材料,且通过掺杂、温控和光照可控制其导电性。从19世纪30年代发现半导体至今,半导体除了有整流效应、光电导效应、光生伏特效应以外,经过多年探索发现它还有光敏、热敏及光催化特性,利用这些特性可将其广泛应用于光伏、污水处理、颜料、照明系统、通信系统等行业。半导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强烈依赖于其形貌、维度、表面缺陷、晶粒尺寸等参数,探索新颖的半导体材料合成方法对改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通过γ射线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出钙钛矿型(Y,La,Ce)AlO3、尖晶石型钴铝酸盐(CoAl2O4)和二氧化铈(CeO2)半导体,并对它们的相纯度、形貌、光学、颜色、发光、电化学性质和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通过γ射线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MAlO3(M=Y,La,Ce)和YAlO3:Ce纳米材料。X射线衍射仪(XRD)结果显示MAlO3的结晶温度与三价金属离子M3+的离子半径有关,而且Ce3+的掺杂改善了YAlO3的相纯度、光致发光和电化学性能,还降低了其结晶温度。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结果,研究了铝酸盐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通过CIE模型得出MAlO3颜料的颜色参数,计算结果表明CeAlO3颜色最亮,与实物颜色刚好符合。荧光光谱(PL)结果显示,当激发波长为280 nm时,CeAlO3在378、429、468和480 nm处观察到四个发射峰,其光致发光性能归因于Ce3+的5d1-4f(2F5/2.7/2)辐射跃迁和氧空位向基态的跃迁。二、采用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纯相的纳米CoAl2O4钴蓝颜料,其平均尺寸为28 nm。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其他方式聚合的溶胶-凝胶法相比,500℃的低温烧结即可获得纯的立方相CoAl2O4晶体。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分析表明,在668、560和504 cm-1处观察到三个CoAl2O4的特征吸收峰。色度参数和光学性质表明CoAl2O4的颜色和带隙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烧结温度。当采用激发波长为325 nm的光激发样品时,在400和430 nm处出现两个明显的蓝光发射峰。基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阐释了有机物杂质存在下CoAl2O4的发光机理。三、采用γ射线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纯相的CeO2纳米颗粒。CeO2纳米颗粒的氧空位浓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且纳米颗粒中存在的有机官能团使其荧光特性和吸附染料的吸附率大大增加,但是,该官能团的存在并不利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随着氧空位浓度的增大,CeO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活性增强,且它的光催化活性强烈依赖于染料浓度和催化剂含量。基于荧光实验和光催化实验结果,对其发光机理和光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彭小晋[4](2018)在《喷墨打印功能墨水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喷墨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集精密机械工艺、软件信息技术和精细化工技术为一体的先进印刷技术。喷墨打印技术具备打印精度高、沉积速度快、打印图案多样化、打印过程工艺简单等优点,是当前最具市场潜力的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之一。喷墨墨水的制备和喷墨打印工艺参数的调控是喷墨打印技术应用的核心环节。本文以钴蓝玻璃墨水、银浆墨水和钙钛矿墨水为主线,分别研究了不同喷墨墨水的制备、组成及墨水的喷印适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究了不同喷墨墨水的打印工艺参数与器件性能之间的调控机制的差异,旨在为喷墨打印制备新型功能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采用Pechini化学合成法,成功制备了Zn2+/Mg2+共取代Co2+的复合钴蓝色料ZnxMgyCo0.5Al2O4(x+y=0.5),揭示了Zn2+/Mg2+的相对含量与钴蓝色料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n2+/Mg2+共取代了CoAl2O4尖晶石结构中部分Co2+,形成置换型固溶体结构;与Mg2+相比,Zn2+能更有效抑制体系产生Co3O4杂质晶相,并促进游离Al2O3生成尖晶石。当Zn2+/Mg2+的摩尔比为0.3:0.2时,复合钴蓝色料Zn0.3Mg0.2Co0.5Al2O4的结晶度最高,光学性质优异,色料蓝色的色彩饱满度和明亮度最高。(2)采用超声波辅助、磁力搅拌的方式,成功制备了满足喷墨打印技术要求的钴蓝玻璃墨水。实验发现:钴蓝初级色料与低熔点玻璃粉粘接剂的最优质量配比为91:9,最佳球磨工艺为转速500 rpm,球磨时间16 h。钴蓝玻璃墨水的固含量为35 wt%,粘度为18.21 mPa·s,表面张力为29.18 mN·m-1,pH为7.5,适用于按需式喷墨打印系统。钴蓝墨水层在650℃条件下退火10 min得到钴蓝釉层。分析该钴蓝釉层样品可知:钴蓝初级色料均匀分散在低熔点玻璃基质中,且釉层表面及内部不存在明显的气孔、龟裂和色差等缺陷。(3)采用高通量筛选法,比较分析了PVP、F-127、SDS和柠檬酸三钠四种稳定剂,对于化学还原制备纳米银粉的颗粒尺寸控制作用的差异,并成功制备了满足喷墨打印技术要求的银浆墨水。实验表明:PVP稳定剂具有分子长链的空间位阻和分子链端的静电位阻的共同作用,对银纳米微粒的尺寸控制作用最强。银浆墨水的固含量为5 wt%,粘度为12.32 mPa·s,表面张力为27.11 mN·m-1及pH为9.0。将银浆墨水进行喷墨打印测试,当喷墨打印层数为50层时,所得银线最均匀致密,导电性最好,最小方阻为0.86?/□。(4)采用喷墨打印银网电极取代ITO电极,成功制备了ITO-free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果表明:聚乙酸乙烯酯作为玻璃表面修饰材料,能有效改善银浆墨水在玻璃表面的成膜性能。优化的喷墨打印工艺参数为:点间距32μm,喷嘴数量9个,退火温度220℃及退火时间20 min;所得银网电极厚度最薄为300 nm,方块电阻最小为56 m?/□。通过优化反溶剂过程和电子传输层材料,钙钛矿成膜质量与对应器件稳定性得到改善,最终获得基于银网电极的MAPbI3和Cs0.02MA0.6FA0.38PbI2.975Br0.025钙钛矿太阳能器件的效率分别为1.48%和3.7%。(5)首次利用喷墨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二维钙钛矿BA2MA3Pb4I13活化层。结果表明:BA2MA3Pb4I13前驱液中溶剂的挥发速率,是影响二维钙钛矿膜层析晶、厚度及形貌的最主要因素。优化后的打印工艺参数如下:点间距40μm,打印层数1层和基底沉积温度30℃。优化BA2MA3Pb4I13前驱液的浓度可知:当浓度为0.8 mol/L时,喷墨打印BA2MA3Pb4I13二维钙钛矿太阳能器件,最佳光电转换效率为8.77%。

王霞,汪其堃,常启兵,汪永清,洪毓鸿,张小珍[5](2018)在《微乳液-沉淀法制备超细球形钴蓝色料》文中指出采用微乳液-沉淀法(M-P)制备超细球形CoAl2O4蓝色色料,该方法利用微乳液来控制沉淀反应的体积,以防止沉淀颗粒的团聚。微乳液-沉淀法得到的色料采用TEM,XRD和色度测试表征。结果显示,M-P法所得到钴蓝色料呈近球形,色料的平均粒径为0.3μm,这一粒径远小于商业钴蓝色料的粒径。该色料由初始晶粒仅为10 nm的颗粒构成。将该超细钴蓝色料在透明釉中使用(6 wt%含量),可得到深蓝色颜色釉面,其色度值为L*=14.02,a*=12.73,b*=-37.60。微乳液-沉淀法制备的超细球形钴蓝色料的着色性能远优于商业钴蓝颜料。

张卉[6](2018)在《海泡石/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是一类结构稳定、用途广泛的无机功能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尖晶石型氧化物,CoAl2O4由于具有色彩鲜艳、性能稳定的特点,常被用于颜料等领域。传统方法制备的CoAl2O4存在团聚严重、粒径分布不均、分散性差等缺陷,严重影响其在液体颜料和喷墨打印等领域的应用。海泡石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热稳定性,内部存在大量孔道,比表面积大,适合用作复合材料的载体。采用海泡石纳米纤维负载CoAl2O4既能拓宽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的应用领域,又能实现海泡石矿物材料的高附加值利用。本工作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和微波水热法进行海泡石/尖晶石型CoAl2O4复合材料的制备,并通过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色差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调控和性能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CoAl2O4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二醇为溶剂、螯合物与阳离子总数的摩尔比为1:1、pH值为7、焙烧温度为1000°C,浸渍法制备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渍搅拌6 h、焙烧温度300°C;微波水热法制备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为13、水热温度240°C、水热时间4 h、金属盐与海泡石质量比为15:1,有机添加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乙醇胺的添加量分别为前驱体质量的0.17%和10.00%。采用微波水热法能够在保持海泡石物相稳定的前提下,一步、快速地制备出复合材料,并且通过加入有机添加剂调控其微观结构。复合材料中均匀负载于海泡石表面的CoAl2O4为平均粒径在7080 nm的球形颗粒,复合材料呈天蓝色,其悬浮液48 h后的透光率为0.66%。微波水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物相完整性高、微观结构可控性强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高效、节能,在矿物负载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研究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邹发华[7](2016)在《纳米CoAlO4@SiO2蓝色料的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钴蓝色料作为一种着色能力强、能承受较高温度的着色剂而广泛用于建筑卫生陶瓷以及日用陶瓷的装饰中,在现今普遍采用的喷墨打印中也作为一种重要的颜料被使用。在日用陶瓷釉上装饰中,其耐酸性差的事实限制了其在该领域内的应用。本课题基于此点出发,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合成出了钴蓝色料。通过TEOS(正硅酸乙酯)和水热合成出的钴蓝色料为初始原料,对钴蓝色料进行了包裹,以期解决其在釉上彩色料装饰中耐酸性较差的问题。水热法合成钴蓝实验中分别以硝酸钴和硝酸铝、氯化钴和氯化铝、硫酸钴和硫酸铝为原料,NaOH用以调整水热溶液的pH值,在245℃保温24h的条件下合成尖晶石型钴蓝色料粉体。通过XRD、TEM、TG-DTA、FT-IR以及色度分析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原料以及不同pH值,丙酮和乙醇等有机添加剂,表面活性剂CTAB和PVP对合成色料粉体晶相组成、颗粒形貌以及呈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有机溶剂,可以将CoAl2O4尖晶石的合成温度降低到220℃,且获得晶粒粒经大小在50nm左右球型颗粒,同时色料的-b*值为33.89,具有艳丽的蓝色。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对钴蓝色料进行了包裹,探讨了煅烧温度、Co/Si比,反应搅拌时间、氨水添加量,并重点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水硅比等因素对包裹色料形貌,呈色以及晶相结构等的影响,并将包裹色料进行釉上彩烤,考察钴蓝色料在釉玻璃熔体中的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o/Si比为0.5、NH3·H2O添加量为1.3g、反应搅拌时间为4h、色料煅烧温度为1000℃,PVP添加量为10wt%时,合成包裹色料的分散效果最佳,其b*值达﹣27.65,仍可保持一定的蓝色调。彩烤结果表明,经过包裹处理后的钴蓝色料,其耐酸性得到提高。

李波[8](2014)在《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铜铬黑的制备及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铬黑(CuCr2O4)颜料是一种尖晶石型的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由于具有优良的遮盖力、耐化学品、耐高温、户外稳定和不扩散等性能,在陶瓷、搪瓷、涂料和塑料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主要制备方法为高温固相法和氢氧化物沉淀法。然而,高温固相法存在反应不均匀、充分,产物杂质含量高,晶形不规整,能耗高等缺点;氢氧化物沉淀法则存在工艺过程复杂,产品颗粒粗大且颗粒分布不均匀,产品纯度不高等缺点。因此,开展铜铬黑新型制备方法的研究,对提高铜铬黑产品品质,拓展产品用途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采用硬脂酸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熔盐法和环氧丙烷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铜铬黑颜料,并对其结构和相关性能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以硝酸铜和硝酸铬为原料,硬脂酸为胶凝剂,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了铜铬黑颜料。考察了原料配比对凝胶的制备的影响;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铜铬黑晶型形成的影响,并用热重-差热和红外光谱对前驱体进行分析,以及使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硝酸铜和硝酸铬的摩尔比为1:2,硬脂酸与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251.50:1,煅烧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3h时,制备的铜铬黑颜料纯度高、晶型规整、粒度较小且分布较窄,其平均粒径为60-80nm。比以柠檬酸为胶凝剂的成本低,比高温固相法和醇-水共沉淀法的煅烧温度和能耗低。以氧化铜和三氧化二铬为反应原料,氯化钠和氯化钾为熔盐介质,通过高能球磨将原料与熔盐均匀混合,再经高温煅烧成功制备了铜铬黑颜料。考察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熔盐用量对铜铬黑晶型形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熔盐介质与反应原料摩尔比为1.5:1,煅烧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4h时,铜铬黑粒度较小且粒径分布均匀,晶型规整;煅烧温度的升高,产品晶型越趋完美,但粒径增大,并出现团聚;熔盐的用量影响反应原料的扩散与相互接触,增加熔盐的用量有助于铜铬黑晶体的形成与生长;保温时间对晶型的影响较小,但延长保温时间使晶粒增大,并产生团聚现象。以铜、铬的氯化物为原料,环氧丙烷为胶凝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CuCr2O4。考察了环氧丙烷用量、煅烧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颜料合成的影响,并对产品的晶型、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氯化铜和氯化铬的摩尔比为1:2,环氧丙烷与氯化物原料的摩尔比为3:1,煅烧温度为700℃,保温时间为2h时,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60nm的尖晶石型铜铬黑。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硬脂酸溶胶-凝胶法自蔓延燃烧、熔盐法和环氧丙烷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铜铬黑样品中游离铜、铬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游离铜、铬离子的含量与晶化程度有关;当煅烧温度达到铜铬黑粒子的转晶温度,样品中可溶性铬、铜离子均低于国家标准(GB8978–1996),在使用中不会污染环境。

贺帆[9](2014)在《钴蓝颜料的合成、表面改性以及蓝色陶瓷墨水的初步配制》文中指出随着自动化技术以及喷墨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我们传统的陶瓷行业,它灵活的打印方式和高分辨率的打印效果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个性化陶瓷制品的需求。陶瓷墨水作为陶瓷喷墨打印技术的关键部分,其核心技术一直为国外公司所垄断,使得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能使国内的陶瓷制品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自主研发国产陶瓷墨水刻不容缓。本文采用了分散法制备蓝色陶瓷墨水,通过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表面张力仪、粘度计等对墨水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来优化分散工艺,并探究了分散剂种类含量以及墨水颜料固含量对墨水理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墨水的固含量为15wt.%,并加入质量为颜料质量1.5%的分散剂MAMA2110同时以2mm的锆球作为球磨介质,在350-400r/min的转速下球磨10-14h可获得最佳理化性能的墨水。本文所用钴蓝颜料是以氯化钴和氯化铝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得,同时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生成物的影响,发现在温度为250℃、pH=13、反应时间为24h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天蓝色的纯相CoAl2O4。另外为了改善钴蓝颜料表面与有机溶剂的相容性并提高墨水的分散性,我们分别在二甲苯和乙醇水中,采用偶联剂KH570在50℃下搅拌4h对纳米CoAl2O4表面进行改性,通过热重分析、接触角分析、比表面分析等表征等手段发现在二甲苯中的改性效果最好,当KH570/CoAl2O4的重量比为25%时,钴蓝表面KH570的包覆量达到最大值6.06%,接触角也达到最大值140o,比表面积到达最小值10.8m2/g。

朱海翔[10](2014)在《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颜料的合成与油墨的制备》文中提出目前,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在我国陶瓷行业受到高度关注。和传统的陶瓷印刷技术相比,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对色料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形貌和分散性以及油墨的制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陶瓷油墨至今仍未实现工业化生产,国内使用的陶瓷油墨主要依赖进口。本研究以工业纯氧化钴和氧化铝为原料,通过固相法合成CoAl2O4尖晶石型钴蓝色料。采用色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微型光谱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以及矿化剂等工艺参数对样品呈色、反射强度、晶相结构及CoAl2O4尖晶石的晶粒大小和发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钴蓝色料在1150°C下煅烧2h,L*、a*、b*值分别为:44.64、-9.56和-42.09,且团聚减少。以硝酸铝和硝酸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蓝色料前驱体,经自蔓延燃烧和高温煅烧制得钴蓝色料。运用色度分析、XRD、 SEM、微型光谱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金属离子浓度、分散剂、pH值、溶胶温度对凝胶形成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对样品呈色、反射强度、晶相结构及CoAl2O4尖晶石的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金属离子浓度(0.050.2mol/L)和溶胶反应温度(8090°C)有利于凝胶的形成,pH值在6.5左右有利于柠檬酸电离以及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分散剂可改善钴蓝色料粉体的团聚,干凝胶前驱体经300°C自蔓延燃烧和1250°C下高温煅烧,制得的钴铝尖晶石结构完整,粒径约为200500nm,L*、a*、b*值分别为:44.39、-8.73和-43.06,分散性好。采用分散法制备蓝色陶瓷油墨,其中蓝色色料选用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制得的钴蓝粉体。运用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粘度计、表面张力仪、pH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仪器对蓝色陶瓷油墨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探究了球磨工艺、有机溶剂、分散剂对蓝色陶瓷油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时间为12h,乙二醇为有机溶剂和分散剂F(超分散剂CH-13)按质量2:1混合,制备的陶瓷油墨理化性能符合喷墨打印机的要求。

二、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钴蓝颜料及粒径控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钴蓝颜料及粒径控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静电吸附-共沉淀法构筑新型纳米多孔钴蓝颜料(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过程
        1.2.1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PS微球模板
        1.2.2 纳米多孔CoAl2O4颜料的制备
    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2 结果及讨论
    2.1 PS微球模板用量对纳米钴蓝颜料的影响
    2.2 pH对纳米钴蓝颜料的影响
    2.3 原料的钴铝摩尔比对纳米钴蓝颜料的影响
    2.4 煅烧温度对纳米钴蓝颜料的影响
    2.5 纳米多孔钴蓝颜料的构筑机理
    2.6 钴蓝颜料的应用
3结论

(2)废旧硬质合金中Co资源的二次利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钴资源现状
        1.1.1 国内外钴矿资源分布状况
        1.1.2 钴资源利用及其现状
        1.1.3 废旧硬质合金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1.2 Co_3O_4的性质及其应用
        1.2.1 Co_3O_4的物理化学性质
        1.2.2 Co_3O_4材料的主要应用
    1.3 Co_3O_4制备的研究进展
        1.3.1 水热-热分解法
        1.3.2 溶胶-凝胶反应法
        1.3.3 微乳液法
        1.3.4 模板法
        1.3.5 固相法
        1.3.6 均匀液相沉淀法
    1.4 微波和超声波
        1.4.1 微波的特征
        1.4.2 微波在材料化学方面的应用
        1.4.3 超声波的特征
        1.4.4 超声波波在材料化学方面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表征仪器与原理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2 能谱仪(EDS)
        2.3.3 X射线衍射(XRD)
        2.3.4 热重/差热(TG-DSC)分析
        2.3.5 激光粒度测试
        2.3.6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7 红外光谱分析
    2.4 实验流程和步骤
第三章 硬质合金中Co的提取分离及Co_3O_4前驱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原理和方法
    3.3 废旧硬质合金氧化料的浸出讨论
    3.4 普通水浴环境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制备结果和讨论
        3.4.1 沉淀剂对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
        3.4.2 pH值对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
        3.4.3 温度对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
        3.4.4 C_2O_4~(2-):Co~(2+)对制备Co_3O_4 前驱体的影响
        3.4.5 NH_4~+对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
        3.4.6 表面活性剂对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
    3.5 超声波-微波协同外场制备Co_3O_4前驱体结果和讨论
        3.5.1 微波外场制备Co_3O_4前驱体
        3.5.2 反应温度对协同外场辅助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
        3.5.3 超声-间隙组合方式对协同外场辅助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
        3.5.4 pH值对协同外场辅助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
    3.6 微波-超声协同外场对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探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前驱体的热分解及其还原实验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原理和方法
    4.3 电阻炉热分解制备Co_3O_4及其性能研究
        4.3.1 温度对电阻炉热分解制备Co_3O_4的影响
        4.3.2 保温时间对普通电阻炉热分解制备Co_3O_4的影响
    4.4 微波炉热分解制备Co_3O_4及其性能研究
        4.4.1 温度对微波炉热分解制备Co_3O_4的影响
        4.4.2 保温时间对微波炉热分解制备Co_3O_4的影响
    4.5 微波热分解产物Co_3O_4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5.1 电化学测试实验
        4.5.2 Co_3O_4电化学测试结果与讨论
    4.6 前驱体还原钴粉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4.6.1 前驱体制备工艺对还原钴粉形貌影响及工艺研究
    4.7 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多元半导体的颜色、发光性质及光催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传统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概述
        1.1.1 聚丙烯酰胺的特性
        1.1.2 聚丙烯酰胺凝胶法的定义
        1.1.3 传统聚丙烯酰胺凝胶法的合成机理
        1.1.4 传统聚丙烯酰胺凝胶法的应用现状
    1.2 传统聚丙烯酰胺凝胶法的改进
        1.2.1 传统聚丙烯酰胺凝胶法的缺点
        1.2.2 超声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在合成多元半导体中的应用
        1.2.3 伽玛射线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在合成多元半导体中的应用
    1.3 多元半导体的光催化和发光机理
        1.3.1 多元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1.3.2 多元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1.3.3 多元半导体发光的基本原理
        1.3.4 多元半导体发光材料的应用
    1.4 本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性
        1.4.1 选题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论文创新性
第2章 γ射线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钙钛矿型MAlO_3(M= Y,La,Ce)颜料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研究
    2.1 前言
    2.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案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2 MAlO_3(M=Y,La,Ce)及YAlO_3:Ce颜料的制备
        2.2.3 样品的表征
        2.2.4 电化学测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XRD分析
        2.3.2 光学性质分析
        2.3.3 SEM和 TEM分析
        2.3.4 荧光分析
        2.3.5 电化学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γ射线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高均匀性CoAl_2O_4纳米钴蓝颜料及光学性质研究
    3.1 前言
    3.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案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2.2 样品的制备
        3.2.3 样品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螯合机理分析
        3.3.2 相结构和纯度分析
        3.3.3 表面形貌分析
        3.3.4 FTIR分析
        3.3.5 颜色和光学性质分析
        3.3.6 荧光分析
        3.3.7 荧光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γ射线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中氧空位与烧结温度对CeO_2纳米颗粒的发光与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案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4.2.2 样品的制备
        4.2.3 样品的表征
        4.2.4 电化学测试
        4.2.5 光催化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烧结温度对相纯度和结构的影响
        4.3.2 SEM 和 TEM 分析
        4.3.3 不同烧结温度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4.3.4 不同烧结温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4.3.5 发光机理研究
        4.3.6 光催化活性研究
        4.3.7 光催化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4)喷墨打印功能墨水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喷墨打印技术概况
        1.1.1 喷墨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1.2 喷墨打印技术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1.3 喷墨打印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1.2 喷墨打印墨水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1.2.1 喷墨打印墨水固相颗粒稳定机理
        1.2.2 喷墨打印墨水的流变学行为
        1.2.3 喷墨打印墨滴的润湿与成形
        1.2.4 喷墨打印墨滴的“咖啡环”效应
    1.3 喷墨打印钴蓝玻璃墨水
        1.3.1 钴蓝色料
        1.3.2 钴蓝玻璃墨水的组成
        1.3.3 喷墨打印玻璃墨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喷墨打印银浆墨水
        1.4.1 银粉的分类
        1.4.2 银粉的制备方法
        1.4.3 喷墨打印银浆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1.4.4 银浆墨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 喷墨打印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
        1.5.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分类
        1.5.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1.5.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活化层制备方法
        1.5.4 喷墨打印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细节及样品表征
    2.1 总体实验思路
    2.2 主要实验原料
        2.2.1 钴蓝玻璃墨水制备及应用
        2.2.2 银浆墨水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及应用
    2.3 主要实验仪器
        2.2.1 钴蓝玻璃墨水制备及应用
        2.2.2 银浆墨水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应用
    2.4 主要表征手段
        2.4.1 物相分析
        2.4.2 热分析
        2.4.3 热膨胀分析
        2.4.4 色度分析
        2.4.5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2.4.6 红外光谱分析
        2.4.7 粒度分析
        2.4.8 显微形貌分析
第3章 Zn~(2+)/Mg~(2+)共取代环保型钴蓝色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流程及样品制备
    3.3 Zn~(2+)/Mg~(2+)共取代对复合钴蓝色料前驱物热力学行为影响
    3.4 Zn~(2+)/Mg~(2+)共取代对复合钴蓝色料组成及结构影响
        3.4.1 复合钴蓝色料的晶相组成分析
        3.4.2 复合钴蓝色料的元素价态分析
    3.5 Zn~(2+)/Mg~(2+)共取代对复合钴蓝色料形貌及光学性能影响
        3.5.1 复合钴蓝色料微观形貌分析
        3.5.2 复合钴蓝色料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分析
        3.5.3 复合钴蓝色料的红外光吸收性能分析
        3.5.4 复合钴蓝色料的色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墨打印钴蓝玻璃墨水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流程及样品制备
        4.2.1 实验流程介绍
        4.2.2 钴蓝初级色料的制备
        4.2.3 低熔点玻璃粉的制备
        4.2.4 钴蓝玻璃墨水的制备
        4.2.5 钴蓝釉层的制备
    4.3 钴蓝初级色料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讨论
        4.3.1 固相反应温度对钴蓝初级色料析晶特性的影响
        4.3.2 固相反应温度对钴蓝初级色料颜色的影响
    4.4 低熔点玻璃粉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讨论
        4.4.1 ZnO-B_2O_3-SiO_2 系统低熔点玻璃的热分析
        4.4.2 ZnO-B_2O_3-SiO_2 系统低熔点玻璃的析晶分析
        4.4.3 ZnO-B_2O_3-SiO_2 系统低熔点玻璃的热膨胀分析
    4.5 钴蓝次级色料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讨论
        4.5.1 初级色料和玻璃粉的配比对钴蓝次级色料的球磨性能影响
        4.5.2 球磨时间对钴蓝次级色料球磨性能影响
        4.5.3 钴蓝次级色料的晶相组成分析
        4.5.4 钴蓝次级色料的显微形貌分析
    4.6 喷墨打印钴蓝玻璃墨水的制备及表征
    4.7 钴蓝釉层的制备及表征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通量筛选法优选纳米银粉稳定剂及喷墨打印银浆墨水的制备
    5.1 序言
    5.2 实验流程及样品制备
        5.2.1 实验原料
        5.2.2 反应前驱物溶液制备
        5.2.3 银纳米种子溶液制备
        5.2.4 高通量筛选法优选稳定剂及纳米银粉制备
        5.2.5 喷墨打印银浆墨水的制备
        5.2.6 喷墨打印过程及样品表征
    5.3 银纳米种子溶液的特性分析
        5.3.1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5.3.2 透射电镜显微分析
    5.4 高通量筛选法优选纳米银粉稳定剂及其特性分析
    5.5 PVP稳定剂有效控制纳米银粉尺寸及作用机理分析
        5.5.1 PVP稳定纳米银粉平均颗粒尺寸拟合分析
        5.5.2 PVP稳定纳米银粉的显微形貌分析
        5.5.3 PVP稳定纳米银粉粒径分析
    5.6 喷墨打印银浆墨水的制备及表征
        5.6.1 纳米银粉的晶相分析
        5.6.2 纳米银粉的微观形貌分析
        5.6.3 喷墨打印银浆墨水及打印银线表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喷墨打印银网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流程及样品制备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过程
    6.3 喷墨打印设备及成膜原理
        6.3.1 喷墨打印机与墨盒
        6.3.2 喷墨打印点阵型沉积原理
        6.3.3 喷墨打印膜厚控制机理
    6.4 喷墨打印压电波形及墨水喷印适性研究
        6.4.1 喷墨打印压电波形研究
        6.4.2 银浆墨水喷印适性探究
    6.5 打印基底表面浸润性对银浆墨水成形的影响
        6.5.1 不同表面修饰方法对于改善玻璃表面浸润性的研究
        6.5.2 不同浓度的PVAc对改善玻璃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6.6 喷墨打印工艺参数对银网电极性能影响
        6.6.1 喷墨打印点间距对银网电极的性能影响
        6.6.2 喷墨打印喷嘴数量对银网电极的性能影响
        6.6.3 喷墨打印退火温度对银网电极的性能影响
        6.6.4 喷墨打印退火时间对银网电极的性能影响
    6.7 喷墨打印银网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及性能优化
        6.7.1 反溶剂法优化钙钛矿活化层成膜特性研究
        6.7.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材料对比分析
        6.7.3 喷墨打印银网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及表征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喷墨打印制备二维钙钛矿吸光层及电池性能优化
    7.1 引言
    7.2 实验流程及样品制备
        7.2.1 实验原料
        7.2.2 反应溶液配制
        7.2.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及表征
    7.3 喷墨打印基板温度对二维钙钛矿吸光层的影响
        7.3.1 喷墨打印基板温度对膜层吸光特性的影响
        7.3.2 喷墨打印基板温度对膜层显微形貌的影响
        7.3.3 喷墨打印基板温度对膜厚及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
    7.4 喷墨打印点间距对二维钙钛矿吸光层的影响
        7.4.1 喷墨打印点间距对膜层吸光特性的影响
        7.4.2 喷墨打印点间距对膜层显微形貌的影响
        7.4.3 喷墨打印点间距对膜厚及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
    7.5 喷墨打印层数对二维钙钛矿吸光层的影响
        7.5.1 喷墨打印层数对膜层吸光特性的影响
        7.5.2 喷墨打印层数对膜层显微形貌的影响
        7.5.3 喷墨打印层数对膜厚及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
    7.6 二维钙钛矿前驱液浓度对喷墨打印吸光层的影响
        7.6.1 前驱液浓度对喷墨打印钙钛矿成膜性能影响
        7.6.2 前驱液浓度对喷墨打印钙钛矿电池器件性能影响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论文发表情况
    专利发表情况

(5)微乳液-沉淀法制备超细球形钴蓝色料(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1.2 样品制备
    1.3 样品性能表征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微乳液-沉淀法制备球形钴蓝色料的反应过程
    2.2 XRD图谱分析
    2.3 微观结构分析
    2.4 着色性能分析
3 结论

(6)海泡石/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研究现状
        1.2.1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结构
        1.2.2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制备方法
        1.2.3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性能及应用
    1.3 海泡石矿物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1.3.1 海泡石矿物的结构
        1.3.2 海泡石矿物的性能
        1.3.3 海泡石矿物的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溶胶凝胶-浸渍法
        2.2.2 微波水热法
    2.3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2.3.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FTIR)
        2.3.5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2.3.6 色度分析
        2.3.7 粒度分析
        2.3.8 分光反射率分析
        2.3.9 悬浮性测试
第三章 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
    3.1 引言
    3.2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制备及微观结构优化
        3.2.1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制备
        3.2.2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微观结构优化
    3.3 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3.3.1 焙烧温度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3.3.2 搅拌时间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微波水热法制备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
    4.1 引言
    4.2 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4.2.1 pH值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4.2.2 水热温度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4.2.3 水热时间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4.2.4 海泡石含量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4.3 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调控
        4.3.1 有机添加剂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4.3.2 有机添加剂协同改性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相关成果
致谢

(7)纳米CoAlO4@SiO2蓝色料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蓝色陶瓷色料概述
    2.2 钴蓝色料的制备方法
        2.2.1 溶胶-凝胶法
        2.2.2 溶胶-凝胶自燃法
        2.2.3 反相微乳液法
    2.3 钴蓝色料的耐酸性
    2.4 包裹色料
        2.4.1 包裹色料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4.2 包裹色料的包裹模型
    2.5 SiO_2核壳复合材料
    2.6 SiO_2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6.1 溶胶-凝胶法
        2.6.2 反相微乳液法
        2.6.3 水热合成法
        2.6.4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2.6.5 室温固相法
    2.7 SiO_2核壳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
        2.7.1 色料方面的应用
        2.7.2 催化方面的应用
        2.7.3 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2.8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3 实验原料及测试表征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设备
    3.2 性能表征
        3.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2.2 失重差热分析(TG-DTA)
        3.2.3 透射电镜(TEM)形貌分析
        3.2.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3.2.5 色度测试表征
4 纳米钴蓝(CoAl2O4)色料的水热合成及影响因素探讨
    4.1 引言
    4.2 钴蓝色料的水热合成
        4.2.1 实验步骤
        4.2.2 实验工艺流程
    4.3 水热合成钴蓝色料的机理
    4.4 不同原料对合成钴蓝色料的影响
        4.4.1 实验原料为硝酸盐时对合成色料性能的影响
        4.4.2 实验原料为氯化物时对合成色料性能的影响
        4.4.3 实验原料为硫酸盐时对合成色料性能的影响
    4.5 有机溶剂对合成钴蓝色料的影响
        4.5.1 丙酮对合成钴蓝色料的影响
        4.5.2 乙醇对合成钴蓝色料的影响
    4.6 表面活性剂对合成钴蓝色料的影响
        4.6.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对合成钴蓝色料的影响
        4.6.2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VP对合成钴蓝色料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SiO_2包裹钴蓝色料的制备及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各实验因素的影响探讨
        5.3.1 包裹色料煅烧温度的初步探究
        5.3.2 不同Co/Si摩尔比对包裹色料的影响
        5.3.3 浓氨水添加量对包裹色料的影响
        5.3.4 反应搅拌时间对包裹色料的影响
        5.3.5 表面活性剂对包裹色料的影响
        5.3.6 水硅比对包裹色料的影响
    5.4 包裹钴蓝的耐酸性研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铜铬黑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无机颜料的发展概况
        1.1.2 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的发展概况
    1.2 铜铬黑的理化性质、晶体结构及颜料性能
        1.2.1 铜铬黑的理化学性质
        1.2.2 铜铬黑的晶体结构
        1.2.3 铜铬黑的颜料性能
    1.3 铜铬黑颜料的呈色原理
    1.4 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1.4.1 固相法
        1.4.2 液相法
        1.4.3 铜铬黑的研究进展
    1.5 铜铬黑颜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1.5.1 结构表征
        1.5.2 颜料的应用性能测试内容
        1.5.3 颜料的应用性能测试标准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6.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硬脂酸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铜铬黑
    2.1 前言
    2.2 合成原理
        2.2.1 溶胶凝胶法
        2.2.2 高温自蔓延燃烧法
        2.2.3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
    2.3 实验部分
        2.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3.2 工艺流程
        2.3.3 合成方法
        2.3.4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干凝胶前躯体的制备
        2.4.2 煅烧条件对铜铬黑品质的影响
        2.4.2.1 煅烧温度对 CuCr_2O_4晶型的影响
        2.4.2.2 保温时间对 CuCr_2O_4晶型的影响
    2.5 产物性能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熔盐法制备铜铬黑颜料
    3.1 前言
    3.2 合成原理
    3.3 实验部分
        3.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3.3.2 工艺流程
        3.3.3 铜铬黑颜料的制备步骤
        3.3.4 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反应原料混合物的热分析
        3.4.2 煅烧条件对铜铬黑品质的影响
    3.5 产物性能指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氧丙烷溶胶-凝胶法制备铜铬黑
    4.1 前言
    4.2 合成原理
    4.3 实验部分
        4.3.1 主要试剂和仪器
        4.3.2 工艺流程
        4.3.3 铜铬黑颜料的制备步骤
        4.3.4 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环氧丙烷用量对凝胶前驱体形成的影响
        4.4.2 煅烧条件对铜铬黑品质的影响
    4.5 产物性能指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铜铬黑颜料中游离铜、铬含量的测定
    5.1 前言
    5.2 主要试剂及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测定原理和方法
        5.3.1 测定原理
        5.3.2 铜、铬测定的干扰及消除
        5.3.3 铜铬黑样品处理
        5.3.4 样品的测量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5.4.2 不同制备方法对游离铜、铬含量的影响
        5.4.3 煅烧温度对游离铜、铬含量的影响
        5.4.4 保温时间对游离铜、铬含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钴蓝颜料的合成、表面改性以及蓝色陶瓷墨水的初步配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陶瓷喷墨打印技术
        1.1.2 喷墨打印陶瓷墨水国内外研究状况
    1.2 陶瓷墨水的成分
        1.2.1 陶瓷颜料
        1.2.2 溶剂
        1.2.3 分散剂
        1.2.4 其他添加剂
    1.3 陶瓷墨水的制备方法
        1.3.1 反相微乳液法
        1.3.2 溶胶凝胶法
        1.3.3 分散法
    1.4 分散法制备墨水过程中颜料稳定的机理
        1.4.1 润湿过程
        1.4.2 分散过程
        1.4.3 稳定过程
    1.5 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
        1.5.1 表面改性的方法
        1.5.2 常用的偶联剂
    1.6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热法制备钴蓝颜料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2.2 实验表征手段
        2.2.1 X 射线衍射(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pH 值对产物的影响
        2.4.2 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2.4.3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钴蓝粉体的表面改性
    3.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3.2 实验表征手段
        3.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2.3 接触角测试
        3.2.4 热失重测试
        3.2.5 比表面积测试
        3.2.6 稳定性测试
    3.3 实验步骤
        3.3.1 纳米钴蓝在非水相介质中的改性方法
        3.3.2 纳米钴蓝在水相介质中的改性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红外光谱分析
        3.4.2 热重分析
        3.4.3 润湿接触角分析
        3.4.4 比表面积分析
        3.4.5 分散稳定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陶瓷墨水的初步配制
    4.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4.2 墨水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4.2.1 粒径和粒径分布
        4.2.2 粘度
        4.2.3 表面张力
        4.2.4 稳定性测试
    4.3 墨水的配制本步骤
    4.4 研磨分散工艺的优化
        4.4.1 球磨时间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4.4.2 球磨机转速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4.4.3 球磨介质尺寸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4.5 分散剂的选用
        4.5.1 分散剂对墨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4.5.2 分散剂用量对墨水粘度的影响
        4.5.3 分散剂用量对墨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4.6 墨水最佳固含量的探索
        4.6.1 固含量对墨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4.6.2 固含量对墨水粘度的影响
        4.6.3 固含量对墨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颜料的合成与油墨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钴蓝色料的化学结构
    2.2 钴蓝色料的显色原理
    2.3 钴蓝色料的制备方法
        2.3.1 固相法
        2.3.2 气相沉积法
        2.3.3 沉淀法
        2.3.3.1 共沉淀法
        2.3.3.2 均匀沉淀法
        2.3.4 水热合成法
        2.3.5 溶胶-凝胶法
        2.3.6 微乳液法
        2.3.7 喷雾热分解法
    2.4 陶瓷油墨简介
    2.5 喷墨打印用油墨的组成
    2.6 喷墨打印陶瓷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2.6.1 喷墨打印油墨的制备方法
        2.6.1.1 分散法
        2.6.1.2 溶胶-凝胶法
        2.6.1.3 反相微乳法
        2.6.2 喷墨打印陶瓷墨水性能要求
        2.6.3 喷墨陶瓷打印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2.6.4 喷墨陶瓷打印应用存在的问题
    2.7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3 进口陶瓷油墨的分析
    3.1 实验原料
    3.2 油墨的理化指标测定
        3.2.1 粘度的测定
        3.2.2 表面张力的测定
        3.2.3 pH 值的测定
    3.3 测试分析表征
        3.3.1 固含量的测定
        3.3.2 色度的测定
        3.3.3 化学成分分析
        3.3.4 XRD 物相分析
        3.3.5 粒度分布测定
        3.3.6 形貌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固含量测定结果
        3.4.2 粘度测定结果
        3.4.3 表面张力测定结果
        3.4.4 pH 值的测定结果
        3.4.5 色度测定结果和分析
        3.4.6 化学成分结果和分析
        3.4.7 XRD 测试与分析
        3.4.8 粒度分布结果与分析
        3.4.9 形貌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固相法合成钴蓝色料的研究
    4.1 实验原料与设备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 样品的制备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煅烧温度的影响
        4.3.2 保温时间的影响
        4.3.3 矿化剂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溶胶-凝胶法制备钴蓝色料的研究
    5.1 实验原料与药品
    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样品的制备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Co2+、Al3+离子浓度的影响
        5.4.2 分散剂的影响
        5.4.3 pH 值的影响
        5.4.4 溶胶-凝胶反应温度的影响
        5.4.5 自蔓延燃烧产物的 XRD 分析
        5.4.6 煅烧温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陶瓷打印用蓝色油墨的制备与研究
    6.1 实验原料与药品
    6.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3 陶瓷油墨测试方法
        6.3.1 粒度分布的测定
        6.3.2 密度的测定
        6.3.3 表面张力的测定
        6.3.4 粘度的测定
        6.3.5 pH 的测定
        6.3.6 油墨稳定性的测试
    6.4 蓝色陶瓷油墨样品的制备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6.5.1 基本球磨工艺的影响
        6.5.1.1 球磨介质尺寸的影响
        6.5.1.2 球磨时间的影响
        6.5.2 分散剂的选择
        6.5.2.1 不同种类分散剂的选择
        6.5.2.2 不同高分子分散剂的选择
        6.5.3 陶瓷油墨的理化指标
        6.5.3.1 粘度对陶瓷油墨稳定性的影响
        6.5.3.2 表面张力的测定
        6.5.3.3 与国外蓝色油墨理化性能的比较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四、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钴蓝颜料及粒径控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静电吸附-共沉淀法构筑新型纳米多孔钴蓝颜料[J]. 高玉洁,李晨溪,游波,郭界,金劼.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废旧硬质合金中Co资源的二次利用实验研究[D]. 王云.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2)
  • [3]辐照辅助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多元半导体的颜色、发光性质及光催化机理研究[D]. 高华静.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喷墨打印功能墨水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彭小晋.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微乳液-沉淀法制备超细球形钴蓝色料[J]. 王霞,汪其堃,常启兵,汪永清,洪毓鸿,张小珍. 中国陶瓷, 2018(10)
  • [6]海泡石/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研究[D]. 张卉.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7]纳米CoAlO4@SiO2蓝色料的制备研究[D]. 邹发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04)
  • [8]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铜铬黑的制备及表征[D]. 李波. 湖南科技大学, 2014(04)
  • [9]钴蓝颜料的合成、表面改性以及蓝色陶瓷墨水的初步配制[D]. 贺帆.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10]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颜料的合成与油墨的制备[D]. 朱海翔.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09)

标签:;  ;  ;  ;  ;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钴蓝颜料及粒度控制(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