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论文_寇德发

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论文_寇德发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社会保险医院 四川 广元 628400)

【摘要】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健脾祛湿和络方进行治疗,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若患者不耐受则给予钙拮抗剂治疗。观察本组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3例,基本缓解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1.59±1.77)g明显低于治疗前(4.20±3.25)g,(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就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健脾祛湿和络方;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311-02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不仅是衡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重要标志,同时其还是影响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目前,临床上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主要针对其发病因素进行治疗,常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但是疗效通常不够理想。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40例进行研究,给予自拟健脾祛湿和络方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4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中医辩证标准。本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者15岁,年龄最大74岁,平均年龄(39.67±13.27)岁;22例患者已经肾脏穿刺活检及病理诊断确诊,其中9例为IgA肾病,6例为膜性肾病,3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为微小病变型肾病,1例为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IgM肾病,剩余18例患者未行肾脏穿刺活检;20例患者伴有高血压,25例患者伴有血尿。24h蛋白定量≥3.5g共21例,24h蛋白定量1.5~3.5g共11例,24h蛋白定量0.5~1.5g共8例。

1.2 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为脾气虚证者均采用自拟健脾祛湿和络方进行治疗,方剂组成:黄芪、薏苡仁各30g,茯苓20~30g,防己15~20g,白术、荷叶、苏叶各15g,甘草、蝉蜕各10g,黄连3~6g。中医辨证为中焦湿热者,可加苦杏仁、淡竹叶各10g,滑石30g,法半夏、白蔻仁各6g。中医辨证为肝脾不调者,可加枳壳、柴胡各10g,白芍15g,五味子6g。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年。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若患者不耐受则给予钙拮抗剂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同时,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相关标准[3]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基本缓解、有效及无效等4个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用(x-±s)表示,(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3例,基本缓解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1.59±1.77)g明显低于治疗前(4.20±3.25)g,(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对比

时间 例数24h尿蛋白定量水平(g)

治疗前 40 4.20±3.25

治疗后 40 1.59±1.77

t 4.4605

P 0.0000

3.讨论

中医医学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发病机制为肾不藏精、精气下泄与脾不摄精、清气下陷,而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湿热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肾病治疗的主要原则为调理脾胃。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基本病理机制为湿热及脾肾气虚,特别是脾虚兼湿热患者在临床上更为非常常见,即属于脾胃内伤兼阴火,故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时均可以该点为依据进行论治[4]。因此在此基础上,本次研究中我们结合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的病理机制及临床特点,自拟健脾祛湿和络方对患者进行治疗,方中黄芪可达健脾益气、固表行水之效,配以防己可达健脾益气、祛湿和络的效果;白术可健脾燥湿,且可助黄芪和防己之效;茯苓具有健脾渗湿之效;薏苡仁可达利水渗湿健脾之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之效;苏叶可达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芳香化浊之效;蝉蜕具有疏风散热之效,诸药合用可达健脾益气及祛湿和络的效果[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1.59±1.77)g明显低于治疗前(4.20±3.25)g,(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就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玄先法,王玉新,张以勤等.10kd低分子量尿蛋白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意义[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1,31(2):164-166.

[2]陈刚,吴同茹,朱祎等.益气养阴方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10):868-871.

[3]罗晶晶,邱继春,王艳等.常克教授治疗肾小球性蛋白尿临床经验选集——附消蛋汤治疗蛋白尿60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27.

[4]刘文军.从标本缓急论治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3):12-14.

[5]屈欢欢,陈小娟,何岩等.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5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21):1834-1836.

论文作者:寇德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论文_寇德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