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凯1,任雪飞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凯1,任雪飞2

王 凯1 任雪飞2

(1射洪县中医院 四川 射洪 629200)

(2射洪县沱牌中心卫生院 四川 射洪 629209)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卧硬板床休息,传统手段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疼痛缓解、住院时间、防止椎体塌陷等方面的区别,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以上调查结果分析研究。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增强椎体强度,改变椎体稳定性,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好,预后良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163-01

【Abstract】Aimed at probing into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 (PVP) and its clinical effect, this study took 120 patients suffered from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of 2009 to December of 2014 as subject,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prevention of collapse of vertebra was observed, to enhance vertebra strength, to stabilize vertebra, is a very promising surgical procedure which is safely operable, better in pain relief and has a benign prognosis.

【Key word】 PVP; treatment;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

我院采用该种手段对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卧硬板床休息,传统手段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2岁~73岁,平均年龄64.3岁,胸椎36个,腰椎24个;观察组胸男36例,女24例,年龄60岁~75岁,平均年龄65.2岁,胸椎39个,腰椎21个。临床表现不同区域的腰背疼痛,所有患者均经DR、CT或MRI检查确诊。两组在病史、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适应证[1]:(1)一旦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骨折,无需等待保守治疗,可尽早性PVP术;(2)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保守治疗6周以上腰背痛仍明显者,经MRI及CT正式椎体骨折仍未愈合;(3)Schmorl结节(椎体上下终板局限性塌陷导致椎间盘髓核脱入椎体内,边缘形成硬化,是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腰背部疼痛。

1.3 手术方法

完善各项入院检查,包括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肝肾功能、DR、CT、MRI等,明确诊断,排除禁忌证。(1)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在C臂X线机监护下,选择病变椎体双侧椎弓根外缘的体表投影外侧1-2cm为穿刺点[2];(3)用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4)骨穿针对准椎弓根外上缘进行穿刺,在外科锤轻击下,骨穿针自外上方向内下方进针,当针尖达椎弓根内侧缘之前,斜行确定针尖位置,使针尖最后到达椎体的中央或偏前的位置。(5)注入完毕将针芯插回针管,并旋转拔出骨穿针。穿刺点局部压迫3-5min后包扎术毕。患者继续俯卧15 min~20 min,必要时行CT扫描检查观察骨水泥的分布有没有外溢渗漏现象。

1.4 疗效判定标准[3]

1.4.1疼痛疗效评价:采用疼痛分级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即形象类比评分法进行疼痛疗效评价,以VAS分值0-10分表示疼痛程度,0分为无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治疗后VAS降低3分以上视为有效。显著缓解(CR):VAS分值为0-3分;部分缓解(PR):VAS分值为4-6分;无缓解(NR):VAS分值〉7分或治疗前后VAS分值差<3分。

1.4.2防止椎体塌陷:效果难以评价,据有限的文献报道以加固椎体为目的的患者近期结果均未出现椎体塌陷,但目前尚无前瞻性、随机的大宗研究能对这一作用作出肯定的结论。由于骨质疏松是全身性疾病,PVP后邻近或远处有再发新压缩骨折的风险。

2 结果

2.1 经过治疗对照组显著缓解5例,部分缓解40例,无缓解或治疗前后VAS分值差<3分的15例,综合有效率75%;观察组显著缓解50例,部分缓解10例,无缓解或治疗前后VAS分值差<3分的0例,综合有效率100%;两组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5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5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它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稳固脊柱和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的作用。骨水泥可通过椎体骨折的缝隙渗漏到邻近椎间盘或软组织内,如没及时发现骨水泥经静脉途径渗漏则可能形成栓塞[4]。预防骨水泥渗漏要从术前准备到手术中的各项环节加以重视,它包括手术器械、麻醉、患者体位等术前准备及术中的穿刺途径及穿刺针的位置,尤其应该注意的是(1)骨水泥必须在黏稠期注射;(2)透视实时监视下注射,一旦发现椎旁较多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射;(3)注射初期,注射速度应缓慢,随着骨水泥进一步便黏稠再加快注射速度。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既可快速减轻患者的疼痛,又增加了脊柱的稳固性,降低了住院时间,对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6-9.

[2]滕皋军,何仕诚,邓钢 经皮椎体成形术[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5:95-205.

[3]陈卫,倪才方,王煊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858-862.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816.

论文作者:王,凯1,任雪飞2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  ;  ;  ;  ;  ;  ;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凯1,任雪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