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产负债观与综合收益观论文

论资产负债观与综合收益观论文

论资产负债观与综合收益观

陈子强

(北京大地津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山东分所,山东 青岛 266002)

[摘 要] 资产负债观和综合收益观的存在及发展给企业的会计报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新的会计准则将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都列为了新会计准则机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术界对综合收益观和资产负债观使用的频率较高,对两者的概念解读与使用都存在了较大的差别,文章以历史的渊源作为出发点,探讨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的真正内涵及进行合理使用的方法,对两者的区别作了详细地分析,希望能够为之后对资产负债观及综合收益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资产负债观;综合收益观;会计

1 引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社会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企业来说,客观并真实地反映当下的财务会计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而这些财务会计内容的反映是通过财务会计的报表来展现的,编制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工作比较复杂,又加上许多企业都向集团公司方向发展,财务会计的报表需要进行合并,这就不仅是对各成员公司财务会计的报表进行简单地汇总,还需要在统一的核算方式、核算周期等基础上生成的数据报表,能够宏观地把握整个企业的财务情况,在这种背景下,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被广大企业所认可,影响着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并且涉及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各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种类型土壤分别设置3个不同的外源压力(T1,T2,T3分别为0,10,20 kg)处理,设4个重复,由于需要进行3次生育期破坏性取样,每个类型土壤条件下设置盆栽48个.各处理土壤过2 mm筛后,加入肥料混匀,使得供试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同,分别为每kg风干土中含N 200 mg,P2O5 120 mg,K2O 250 mg.肥料为尿素(N质量分数为46%)、硫酸钾(分析纯,K2O质量分数为52%)、磷酸钙(分析纯,P2O5质量分数为12%),均一次基施.

2 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的区别

最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专业组织相继提出了企业综合收益的观点,国际会计组织早在2007年9月就正式提出了综合收益的相关概念,并且在企业利润表格中加以体现。为了与国际准则接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国家财政部门在2009年6月公布了相关准则的具体解释办法,要求上市企业在利润表格中的“每股收益”项目下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和总计综合收益两个项目。当年12月又发布了针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做好企业年报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强调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格式要求。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在综合收益观念的指引下,我国的资产负债观和综合收益观正在深度融合,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区别加以深入分析。

简而言之,不管是资产负债观还是综合收益观,两者本质上都是企业确认和计算收益的方法,两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依据的价值流动角度不同。资产负债观是通过存量的价值在特定期间从头到尾的变动来确定企业在这段时间的收益,综合收益观则是根据特定期间的价值流向角度来确定企业该期间的收益情况。因为两种理论侧重的价值流动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收益信息也具有不同的含义,资产负债观得出的收益数据更侧重企业负债规模的变化,能较为准确反映企业资金财富的变动;运用综合收益观得出的信息能够更科学反映企业某个时期的经营业绩,能够很好地作为考核的依据,假设在经济环境没有发生变动的理想状态下,这两种方法最终得出的收益应该是一致的。

当没有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资产与负债的持有价值进行干扰时,那么这两种观念在核算收益时只需要从资产与负债这两个要素的实际成本出发就能满足需要,所以它们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经济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国际的市场环境更是一直处于变动中,外汇和利率更是一直在波动之中。外部因素的变动导致了企业所持有的资产的价值发生的变化,现在的实时价值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成本,因此在账期末资产的实际价值便不等于该账期企业的费用历史成本的剩余数额,在财务账期末资产价值应该反映的是当时当地的实际价值;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企业在统计收益与成本上仍然采用历史成本来衡量,这就使得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出现差异。由此可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会计理论施加影响,资产负债观与综合收益观的差别最终会体现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

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指导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不可活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同时给予吸氧,并予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再予硝酸异山梨酯片(规格为5 mg/片)5 mg,3次/d舌下含服。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3 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的应用

3.1 会计目标确定方面的应用

资产负债观侧重面向未来来统计资产,引入了多项计量属性,比如公允价值、将来现金流量等。它还要求通过全面收益的视角来体现企业各项交易和决策的本质和影响,并据此统计该账期的收益。总而言之,它的计量侧重点在资产。综合收益观则更加强调历史成本视角的计量属性,目的是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但无法提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虽然也对资产进行计量,但是往往会服务屈从于收益的统计,比如核算当财务账期内产生的支出中可以作为费用的数量,剩余的部分才会当作资产。

3.2 会计要素选择上的应用

一致性检验:λmax=(1.53×0.665)+(7×0.163)+(5×0.172)=3.018,CI3=0.009,则 CR3=0.015 <0.1,表明该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通过一致性检验。

资产负债观要求把资产和负债这两项会计要素放在首位,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要素的变化去定义其他的会计要素。也就是说,资产和负债是最主要的会计要素,从国家现行的各类会计准则上看,更多的是体现这种特征,先是定义资产和负债,并在它们的概念中加入了预期对未来的影响。综合收益观则不同,在六项会计要素里面,它认为收入和费用最为关键,必须先定义这两项因素,以此为基础来定义企业利润,它更关注收入和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及最终的利润成果。

3.3 会计计量方面的应用

资产负债观要求企业的财务报表应该以资产负债表为主体,利润表格则居于次要地位,财务报表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向投资者说明与资产负债有关的收益情况。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是着眼未来的发展来统计的,通过核算资产跟负债在未来的现金流量值来解释资产和负债对企业未来的影响,因此,资产负债观下得出的信息能够帮助股权及债权投资人对企业将来的现金流的规模、时间、流向等进行较大准确概率的估计,有利于投资人在资本市场的决策。综合收益观则认为,企业的财务报表应以利润表格为主,资产负债表等其他表格则处于辅助地位。由于企业是按照历史成本或者权责发生制等基本原则来核算各项费用和成本的,所以利润表格中的信息主要体现企业在该账期的经营业绩,它是当前期间的直接体现,而不考虑未来的因素,这样的信息更适合企业所有人对经营管理团队的绩效考核做出评价。

4 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未来的发展策略

4.1 明确资产负债观的理念

资产负债观在企业的财务会计体系及整体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运行中要树立资产负债观的理念,从而保证资产负债表在一个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管理中的关键地位,传统的收入费用观以历史成本、配比和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忽视了内外部环境对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动影响,仅是对企业的账面业绩进行数据分析,对会计信息缺乏相应地分析,对资产负债观的明确,需要消除传统的收入费用观的历史影响,在进行会计的核算与财务的分析时从各项数据入手,对本质进行研究,注重对每项财务会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与结果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变动的情况,同时,确立资产负债观,还需要企业将管理的目标由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转为企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强化管理、技术创新、提升效率等方式力求提升企业的综合价值,进而从资产负债表中发掘企业的潜在价值。另外,对资产负债观的明确,还应改变传统的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将所有者权益加入到考核的指标中去,以推动企业优化产业与资本的结构,提升决策的水平,着眼于企业长期的战略发展计划,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2 用综合收益观理解企业的利得与损失

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地完善与调整,并逐渐与国际的会计准则进一步接轨,在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时,综合收益观思想也已深入到其中,在综合收益观中,除了投资数,所有本期已确认的相关权益的变动在纳入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部分前要在损益表中进行报告,综合收益观下,确定综合收益是以资产与负债的变动为基础的,因而所确认的综合收益可能是已经实现了的,也可能是没有实现的,但是利得与损失都是企业综合收益的重要部分,因此,企业的相关人员应当切实树立综合收益观,从综合收益的角度去理解企业的利得与损失,为此,财政部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发布规范要求企业增加综合收益汇总及其他综合收益两个项目于利润表中,这就从政策上逐渐向综合收益观去靠拢,为企业落实综合收益观提供政策支持。

4.3 将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结合运用

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发展中也日渐成熟,投资者们都希望获得更多相关的企业信息,从而保证投资的决策更为科学有利,因而会计的核算计量方式也根据外部的环境变化,逐渐向资产负债观与综合收益观去倾斜,资产负债观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是面向未来的发展,但是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是不确定的,因而利用资产负债观就比较依赖预测的方式,这就让资产负债观下的财务会计信息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与差异,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加大了对提供虚假财务会计信息惩处的力度。另外,资产负债观对预测的过度依赖,会增加企业管理者诉讼的风险,因而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单独利用资产负债观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应当综合运用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去确认收益,与之相应地,会计的计量及原则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国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也提出了对综合收益的运用便是这种变化的一种体现,综合运用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去开展财务会计的工作,所得出的财务会计信息必将为各方提供更为可靠且动态的参考依据,为企业综合价值的提升奠定基础。

5 结 论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各种变化就需要进行持续的创新,进而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构建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体系,促进会计准则的一致性与国际化,提升国家间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可比性。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间的会计准则将逐渐往同一个方向去靠拢,这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在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上注重对收入费用观的运用,之后将逐渐转向资产负债观与综合收益观,在这一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确立一个合理的落脚点作为会计准则的理念引导,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去进行具体的分析,目前综合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观已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也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未来这两种方式将会产生更深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邱涛.浅议资产负债观与综合收益观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8(24):137-138.

[2]马亮亮,蔡兴龙,徐磊.浅议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综合收益观[J].时代金融,2015(24):162-163.

[3]彭胜志.从“综合收益”谈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J].会计之友,2015(12):26-28.

[4]吕能芳.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86-89.

[中图分类号] F233

标签:;  ;  ;  ;  

论资产负债观与综合收益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