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结对帮扶的路上论文_蔡亚华

走在结对帮扶的路上论文_蔡亚华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实验幼儿园 蔡亚华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帮扶工作,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与拓展。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结对帮扶。大到全方位多角度的铺开式帮扶,小到针对性的以点带面重点式帮扶,努力从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关键词:结对帮扶,资源共享,走出去,请进来

一、“走出去”,帮扶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1.领导“互访”,和谐联动提效率。

因为各中心园都正处于建设阶段,很多中心校校长不是很深层次了解学前教育。为更好发挥“结对帮扶”活动开展的实效性,汇聚合力助推乡镇中心园发展,领导“互访”成为结对帮扶工作开展的出发点。首先,我们把结对园领导请进来,让他们了解我园园舍布局情况存在的利弊,让他们清楚什么才是幼儿园的真正需要。使建设中的幼儿园少走弯路。然后由园长带领园领导班子到实地考察幼儿园,从幼儿园整体布局、资金使用、环境创设、设备投放、区域规划等多方面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2.实地“研讨”,现场交流促发展。

亲临现场重指导。采取园长对园长、分管对分管、年段对年段、老师对老师的结对方式,对帮扶园的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环境布置、主题墙饰、区角设置、食品卫生安全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实地察看、现场指导。使被帮扶园在环境创设、玩具投放、活动组织、教育资料归档等方面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从随意到规范,处处体现着“结对帮扶”活动的成果。

送教下乡搭平台。以“送教下乡”为契机进行才艺展示与交流互动。选派优秀教师从不同领域展示观摩的交流的平台,使大家在畅所欲言中达成共识、获得成长。

下乡支教促均衡。选派优秀教师帮扶园支教一年。以她们自身的才艺和魅力展现示范引领的带头作用,拉近城乡师资差距,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全县城乡幼教事业的协调均衡发展。

现场实演展才艺。根据各中心园提交的技能培训计划,组织骨干教师组成小分队利用周六、周日等休息时间到各帮扶园开展各项技能培训活动,如舞蹈培训、美术培训、早操培训等。以手拉手的形式实战演练。进一步拓展农村教师在技能方面的专业成长空间。

听课评课见成长。根据帮扶计划每学期由被帮扶园提供一节观摩课。通过现场观摩乡镇园教师的活动组织,并给以课程设置、教材目标解读及课堂驾驭技巧的分析与指导。

网络平台传信息。与被帮扶园采取有效一对一互加微信或QQ的对口交流,大家在网络的平台里可以最直接最快的互相传递、吸取信息。这是我们与姐妹园增进感情、促进工作的有效形式,是沟通学习,交流工作的有力举措。

3.设备“捐赠”,绵薄之力见真情。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深切感受农村乡镇园在经费投入上的困难。利用本园搬新园之际,把更替后的旧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空调、广播系统共50多台,幼儿用床、桌椅、教师办公用桌共400多套,大中小型幼儿玩具折合人民币约6万多等这些设备配备到各所急需的幼儿园,而且给每所结对园送去5000元赠款。为云霄农村的学前教育事业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请进来”,被帮扶园“入园挂职”“跟班实践”

(一)领导“入园挂职”

通过领导入实幼“挂职”,采取一对一、分管对分管的结对方式,充分发挥实幼团队优势,以座谈、讲座、观摩、讨论等形式,让园长们采用分段学习的方式,跟班园长、业务园长、后勤园长的方法,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具体做法是:

1.座谈式。园长根据这几年实幼成长经历,向挂职园长们介绍我园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分层管理措施,交流实幼教师绩效评估的具体做法。挂职管理干部针对园所实际存在问题也提出探讨。

2.讲座式。以园长为首的领导团队开展全方位的讲座。有蔡亚华园长的《“示范园”评估应注意的几项工作》;后勤园长李斌的《如何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保卫科长陈丽蓉老师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细则》;教导主任黄华丹老师的《如何有效进行家园互动》等进行了讲解分享。活动让挂职园长们学习交流的目标更加明确。

3.观摩式。“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让挂职园长身临其境了解园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安全、考勤、卫生保健、教科研、家长工作、园务公开、值日、饮食管理、保管),了解教研形式并参与教研活动,了解后勤管理工作,到档案室学习建档工作等。让挂职园长们收获经验的同时,谋求适合自己本园发展的新思路。

4.讨论式。由挂职园长每人提出两个问题,根据问题内容的归类由我园各分管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双方就常见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交流,挂职园能结合自己实地园进行学习。

(二)新教师“跟班实践”

为提升新聘教师专业水平,云霄实幼承担乡镇中心园新分配的教师入实幼“跟班”学习一年的任务,采用“师徒带教”方式,根据带教计划,由上之下,从理论学习到实操练习展开帮扶指导,为农村乡镇中心园培养专业骨干力量。两年来,共有林艺滨等25位新教师入园跟班实践,这些老师中,已不乏有成为中心园的领导或中坚力量。

(三)一体化“资源共享”

1.定期活动。指导园根据工作计划定期安排被帮扶园教师到园参加教学观摩、 亲子活动、 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参观幼儿园的环境布置、班级区角设置及教玩具制作。如以“园长走进课堂月”为契机,邀请“结对帮扶”园园长及老师们走进实幼,分别抓住被帮扶园继续突破的“区域活动”、“科学领域活动”、“社会性领域活动”等方面展开现场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不定期活动。一些突发不可预见的活动,也会及时调整,尽力补给。如迎来福师大学前教育系林菁教授入园开展系列专题讲座、省名师‘送培下乡’活动的名师们,我们也不会忘记给帮扶园的姐妹留上一席之地。

通过共同的努力,被帮扶园的园风、园貌、教育观念、保教质量、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个园都有迎头赶上的势头。同时帮扶活动也给我园参与帮扶的教师很多启示,大家受益匪浅。总之, “帮扶结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真正实现了“城乡牵手,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与对策》

[2]学术期刊《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9期

[3]《文学教育(下)》2017年3期

[4]《理念实践管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4-1

论文作者:蔡亚华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走在结对帮扶的路上论文_蔡亚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