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确保用户正常用电的核心部分,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心脏”,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就必须安排专业的电力维护人员对变电站进行维护工作。目前我国的变电站已经进入了智能化阶段,需要运行维护人员具备更为全面的技术,然而我国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缺乏维护技术,因此需要对智能变电站的维护机制和运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维护技术,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保障电力系统在电力运输过程中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线路运输正常,将稳定可靠的电力动力源输送至千家万户,更为国家大力发展的制造业增加动力。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应对措施
引言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数据统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能变电站是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将智能化设备反馈的一系列信息统计起来并经过信息处理后反馈成为一系列的数据,监控人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判断设备运行情况。当数据出现异常现象时,计算机控制中心会向出现异常的智能设备传递信息并进行控制避免设备故障的出现。智能化变电站大大提升了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也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为通畅而且节省人员。
一、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问题
(一) 管理机制落后,无法充分利用智能化设备
虽然我国的智能化变电站发展迅速,但老旧的管理机制未能得到改善使许多智能化的设备功能使用不全[1]。在老旧的管理体制中电力系统的维护主要依靠人来巡检排查,通过大量的人力在各自负责的区域确保电力供应的正常,然而在智能化变电站的电力系统维护过程中只需要远程控制设备通过信息反馈就可完成的设备监控工作,现在却由专人进行维护。因此目前智能变电站依旧利用人去完成设备应该完成的工作,造成了人员的浪费。企业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规范工作人员的职责,对一些设备的使用也培训不到位,造成了设备的浪费。
(二) 技术人员专业程度不够,运行维护困难
智能变电站的维护需要跨学科综合知识比较全的技术人员才能够胜任,而我国目前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由传统的电力维护人员组成。虽然这些人在传统的电力维护工作中经验丰富,但在智能化变电站的维护运行工作中却显得知识匮乏无法满足维护工作[2]。而且目前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在接受新知识方面根本无法满足快速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需求。因此随着智能化变电站迅速普及,专业的运维技术人员的短缺将严重影响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三) 遇到故障反馈时,维护人员很难分辨故障设备的位置
因智能变电站都是通过智能化设备反馈的信息再通过系统分析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对信息反馈异常的设备专人维护人员再进行故障排查,与传统的电力运行维护相比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排查时间。而智能变电站都是通过光纤传导信号来反馈设备运行情况,但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电子产品的干扰。造成系统报警时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却无法判断是哪块区域的那台设备出现故障,仍旧采取地毯式搜索的模式进行排查造成故障排查效率慢故障处理时间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针对上述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员工作业规范
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便于员工管理最好的依据,做事有法可依犯事有法可查使企业在人员管理方面能够做到奖罚分明。这样也可以调动员工做事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如果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建设中来,那么企业将会高速运转起来。企业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对那些进步快而且处理问题非常好的员工和那些能够不断创新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员工,企业都应该加大对这些员工的奖励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大力宣传[3]。然而对于那些工作没有责任心,经常因为疏忽导致电力系统故障又未能及时排除的员工,公司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进行通报批评,还要加强对这类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加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
(二)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作为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关键因素,专业的技术人员应该全面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4]。面对复杂多变的智能化运维设备,技术人员要紧抓现场对系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故障设备进行排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为后期出现类似情况时能够快速拿出解决方案打下基础。另外技术人员应多接触一些较为先进的系统控制知识并熟悉电力系统的运作模式,能够通过系统分析判断电力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参加必要的电力运维的知识讲座,了解现在的智能变电站发展的情况以及最新技术,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是自己大脑内部的“知识库”不断更新。
(三) 实施运行维护人员不定期巡视管理
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的维护工作中,由于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非常庞大而且经常出现信号干扰的情况,使控制系统无法准确获知电力设备故障位置。因此在实际运维工作中要加强巡视力度,不定期对运行设备进行监管巡视并对巡视数据进行记录。当发现电子互感器受到了其他电子产品或外部器件的影响时要快速屏蔽处理维护电子互感器的功能完整性,在实际巡视过程中同样也要处处观察电子互感器的运行情况一旦互感器出现故障尽快进行更换并连接好线路确保互感器正常工作。对各设备仪表数值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赶赴异常设备处进行故障排查和清除。
三、结束语
综述所述,随着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广泛应用,也促使与智能变电站相关的设备要智能化,人员知识结构要全面化。但我国在智能设备研发和人才储备方面严重滞后,影响着我国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加大对智能变电站智能设备的研发力度,并鼓励设备制造企业与国外技术强的企业进行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与此同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去国学习,将先进技术知识带到国内并迅速应用到我国的电力系统中,确保我国智能变电站运行安全可靠,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小军,黄萱.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32):91-92.
[2]熊永璇,吴鑫.500kv智能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228.
[3]马仲军.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155.
[4]王琛佳,赵昱如.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23):1-2.
论文作者:王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员工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