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成本航空运输运营模式的构建论文_邹明

邹明 南方航空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 150000

 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实际情况从投资主体的选择、市场定位的选择,人力资源方面的设计、低成本策略的制定以及企业文化的打造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航空运输运营模式,对提高我国航空运输业的竞争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低成本 市场定位 企业文化

近几年,中国航空公司规模不断扩张,运力也逐年大幅提升,但由于航空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虽然在航空公司间的竞争下,使得票价一让再让,但多数普通消费者还是无力承受,飞机这一高效的交通工具还并未贴近中国的广大消费者,仍被视为奢侈的消费,所以为了迎接国际航空公司的挑战,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同时也为了使飞机这一便捷的交通工具更好的服务于国民,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航空运输运营模式势在必行。

从我国航空运输业当前的情况来看,具有相当规模的低成本航空运输体系还未真正形成。下面将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发展的低成本航空运输运营模式。

一、低成本航空公司投资主体的选择

根据我国航空运输业的现状,我国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投资主体主要有四种可能产生的方式:

1、低成本航空公司自筹资金全新投资成立

自筹资金全新投资成立低成本航空公司,如美国的西南航空、爱尔兰瑞安航空、我国的春秋航空公司等。但这种投资方式不但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庞大的资金,而且风险也十分的巨大,需要有充足的前期准备和漫长的发展期,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规模。目前,春秋航空也是我国唯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也是首批民营航空公司之硕果仅存者,。

2、由旅行社等相关企业投资成立低成本航空公司

低成本航空公司由旅行社等相关企业投资成立,如哈帕克—利奥德快运航空公司就是由欧洲两国最大的旅行社TUI和GERMANIA发起成立的[1],但目前国内还缺少有如此实力的旅行社。2005年6月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湖北东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湖北东盛房地产有限公司、湖北美景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曾共同投资成立了东星航空有限公司,当时曾是民营航空公司中直接选用最先进机型、最完整大型机队的航空公司,并且东星航空公司背靠东星集团,集团旗下的东星国旅为它提供了许多旅客,但仅4年多时间就资不抵债,于2009年8月26日成为国内首家破产的航空公司。

3、由传统航空公司完全转变成低成本航空公司

低成本航空公司由传统航空公司完全转变,这不仅需要对现有企业进行重大的变革和改组,而且会使公司丧失那些原有的对航空旅行仍有高质量需求的高端客户群,同时传统大航空公司的体制和结构也十分不适合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4、由大航空集团投资成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

低成本航空公司由大航空集团投资成立,在我国,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航空集团完全有能力成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并且低成本航空子公司如果依托大航空公司建立,不但可以避免刚进入市场便被大航空公司合力挤压,而且还可以借助大航空集团现有的政策、资金、技术、设施和人员等一切资源的支持,从而达到节约和充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并使我国低成本航空运输业得以迅速发展。此外,对大航空集团而言,则近一步细化和扩充了市场,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选择第四种方式借助三大国有航空集团来发展中国的低成本航空运输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能够使其得以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图1)

图1 大航空集团投资成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的模型图

二、低成本航空公司市场定位的选择

明确的市场定位是一切行动的根本,要想实现航空公司低成本运营首先应定位明确。

1、航线方面应选择直飞的中短途国内航线

选择了直飞的中短途国内运输航线,航空公司就可以采用点对点的航线经营模式。这样,可以为航空公司节约中转成本,从而降低旅客运费。而且这种点对点的国内中短途直飞航线更容易满足中短途旅客关于低票价、高频率、高正点率的需求,同时中短途国内航线的飞行时间相对较短,有利于低成本航空公司低成本策略的制定和实现。

2、旅客方面应选择中低收入旅客和休闲旅客

低成本航空公司应选择中低收入旅客和休闲旅客,因为这部分旅客更关注的是机票的价格。这种定位不但减少了同母公司及其他传统航空公司间的竞争,而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航空市场。

三、低成本航空公司人力资源方面的设计

1、人员选拔和培训方面

新组建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员工一部分可以由母公司调入,从而降低了培训的费用和时间。另一部分可以对外招收,然后委托母公司对相关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这样不但相对解决了航空技术人员短缺的难题,而且保证了人员的素质,降低了培训费用。

2、人员配备的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应合理制定,公司引进人才时切忌盲目,应按岗定编,鼓励一人多能,一身多职。人员配备只有合理规划、严格控制,才能使低成本航空公司人机比例的控制得到保障。

3、人员的维护规划

人员的维护规划是从维护员工有效的工作能力,激发员工积极性的角度,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进行的规划安排。包括安全生产、员工福利、职业发展、奖惩制度的制定、绩效的考核等方面。只有合理的规划,有效地执行,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保证公司整体规划的顺利实现。

四、低成本航空公司低成本策略的制定

1、慎重选择单一机型

飞机可以直接购买或融资租赁母公司的飞机,但选择机型时一定要慎重考虑飞机的各项性能,建议选择机型大小适度,耗油量低,适合于中短航线的飞机,而且机型一定要单一化。首先,单一机型的批量采购,可以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可以得到厂家更大的优惠;其次,可以降低以后飞机维护和航材储备的成本;第三,方便了飞行员驾驶公司的所有飞机,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飞行员的培训成本,而且保证了机组的出勤率。因此使用单一机型可同时具有维修经济、航材储备经济、培训经济和财务经济的诸多优点。

2、设置单级舱位

飞机只设置单级舱位,取消头等舱、商务舱,甚至可以考虑取消配餐间,全部设置为经济舱,这样可以增加座位数量,提高座位密度,运载更多的旅客,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飞机的运输量。

3、选择二级机场或一级机场的非繁忙时段营运

二级机场是指繁忙程度相对较低的机场,或大城市附近的小机场和支线机场也可以按二级机场来进行运营。这样可以努力降低飞机起降费、停场费、机场管理费、地面服务费等费用成本,而且也避免了同母公司或其他骨干航空公司间的竞争,缓解了枢纽机场的压力。同时保证了飞机的正点率,登机时间也会缩短,节省了飞机的转换时间,提高了飞机利用率。

4、控制人机比例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员工是公司所有投入中最具能动性的,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可以极大的影响到公司的成本。2012年我国民航三大集团的人机比分别为东航198:1,国航193:1,南航169:1[2],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人机比仅为71:1[3]。在人员配置上,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实行“用最少量的人做尽量多的事”,员工“一身多职”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大消除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停滞现象,减少了闲置,实现了价值的“流动”。如果低成本航空公司删减掉臃肿的机构设置,充分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将人机比例控制在最低水平,则人工成本可大幅下降。

5、大力提高飞机日利用率

2012年全行业在册运输飞机平均日利用率为9.25小时[4],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2005年飞机平均日利用率就已达到12小时左右[5]。让飞机更多的在天上飞,而让花在地面上的时间最少是航空公司降低成本最关键、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有效手段便是严密的航线安排以及高效快速的转场。低成本航空公司考虑取消机上餐食,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清洁时间;取消对号入座,也使登机更快捷,同时鼓励了乘客早到早登机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避开拥挤的中枢机场的繁忙时段,选择二级机场或者选择中枢机场的非繁忙时间,能保证飞机快速中转。

6、简化客舱服务

在舱内服务方面,飞机像火车一样取消免费餐食,只供应水,乘客可以购买小食品或饮料,这样不但可以减少食品采购、运输、保存、装卸的工作量和成本,而且降低了旅客机票价格。因为由于航空运输的特殊性,机上配餐的成本通常是地面餐费的几倍。同时,取消免费餐食,也可缩小甚至取消配餐间,从而可以增加座位、节省时间、减少飞机携带餐食及相关设备等的负重,既增加了收益,又节约了航油、人工等成本。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国内中短途航线航程都在3小时以下,中短途旅客完全没有必要在机上用餐。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配餐服务既增加了营运成本,又加重了旅客负担,完全可以取消。

7、改进机票销售方式

目前国外航空公司机票直销比例达到40%以上,而我国航空公司机票直销收入不到20%[6]。我国机票市场的销售渠道还主要以代理人为主,代理人为航空公司销售机票,航空公司为其支付佣金。要想实现航空公司低成本运营就应竭力摆脱与代理人的复杂关系,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推广旅客通过电话和互联网直接向航空公司购票。这样不但可以使销售渠道缩短,减少很多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降低人工成本,而且直接将机票销售给旅客,不需要通过中间代理人,可节省大笔的代理费,有利于票款的迅速收回,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如今,电话和网络已十分普及,电子客票在中国市场也已经成熟,航空公司可以越过代理人拉近航空公司与终端旅客的距离。一旦机票大部分都通过直销实现,那么将会大幅降低航空公司的销售成本。

8、将飞机维修等业务承包给母公司

公司应将飞机的定检及大修等业务承包给母公司。一是母公司作为大型的航空集团,具有强大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的信誉,可以为飞机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二是可以节省大量的设施、设备投资,免去相关人员的费用支出;三是不用建立维修机库、航材库和航材储备,为公司节省下大笔的资金;四是可以为母公司增加相关收益。

五、低成本航空公司企业文化的打造

1、以发展目标为核心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尤其是企业生产的一线人员,他们不仅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为企业节省开支,更能为公司提出许多有助于降低成本的建设性意见。在企业中尽力打造一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科学发展的企业文化。

2、以科学的激励机制来发展企业文化

要长期维护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保持员工的忠诚度,还应建立起能够赢得员工高度忠诚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Jon Proctor. Everyone Versus Southwest[J].Airways Magazine,1994

 【2】2013从统计看民航[M].中国民航出版社,2013 :30-104页

 【3】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_h8WDtEuINJ_LWaB7VRFLe-8TRffgJjL-BJA7gqRrg-zCNQbdhf4bH0_oPPm06FlO-EuB38qRPt_AswyXN98_

论文作者:邹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9

标签:;  ;  ;  ;  ;  ;  ;  ;  

我国低成本航空运输运营模式的构建论文_邹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