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昆曲回眸_艺术论文

20世纪昆曲回眸_艺术论文

回眸二十世纪的昆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昆剧论文,二十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昆剧艺术进入20世纪之前,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历史, 如果从16世纪70年代魏良辅改革了昆山腔,创制了“水磨调”,用之演唱了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浣纱记》,昆曲从“清曲”步入了“剧曲”后算起,那末,它的历史至今已有430年左右了。

进入20世纪之前,昆曲早已经历过任何剧种都难以与之匹比的辉煌时代。它从16世纪到18世纪末(约为明嘉靖至清乾隆间),曾在中国土地上,引起过持续长达200余年的社会性痴迷。那时, 一年一度的八月中秋,在苏州虎丘山千人石上举行的赛曲大会,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倾城出动,规模之盛大,场面之宏伟,在明、清两代许多文人名士的笔下,作过详尽细致、绘声绘形的描叙;有的还将曲会活动作为戏剧情节写进传奇作品里,足见昆曲普及面之广,影响度之大,渗透力之深。

同时,私家戏班的纷纷建立和职业戏班的高度发达,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家班的出现,并不是个别事例,在明代万历年间以后,已成为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这些供自娱、酬宾客的家班,演唱的主要是昆曲;至于职业戏班的演艺活动就更为频繁兴旺。从明、清两代一些文人的日记中,不难见到有天天观剧的记录。所看的戏也都是昆曲。昆剧不仅很快扩展到江苏、浙江各地,到了万历年间还北上晋京,迅速取代了继北曲之后盛行于京都的弋阳腔,发展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全国性剧种。在17世纪20年代至18世纪20年代(明天启初至清康熙末)的百余年间,昆剧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兴盛时期,被称为“官腔”,等于当时的“国剧”,况且直接深入到千百万民众之中。从记载中可见,苏州一职业戏班的演出竟然达到“四方来观者数十万人”的盛况(见张岱《陶庵梦忆·杨神庙台阁》)。

首先是剧作家人才辈出,优秀剧作不断涌现,如汤显祖、沈璟、李玉、李渔、洪升、孔尚任及他们的作品《牡丹亭》、《义侠记》、《清忠谱》、《风筝误》、《长生殿》、《桃花扇》等。同时又有众多剧艺超群的伶工,如马锦、彭天锡、商小玲、王紫稼、金德辉、杨鸣玉、朱莲芬、周凤林等,他们以其富于魅力的精湛剧艺,将大批新剧立于舞台之上,反复锤炼,精益求精,表演艺术日臻成熟、精美,风格多样,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剧目精品,至今数百年以来,对众多地方剧种有着深广的影响,被尊为“百剧之师”,甚而被称为“祖剧”。

昆曲传至19世纪末,情况起了变化,剧坛花部诸腔崛起,昆曲称雄舞台的局面受到冲击,加之多种原因,它开始走向衰落,清末民初,在南方就剩下了鸿福和文、武全福少数几个仅存的昆班,流动于江、浙一带;北方则继承着与高腔并奏的“昆弋班”(即当今北方昆曲的前身),辗转于河北一带的府县乡镇。

至1914年左右,应当感念梅兰芳先生的极力提倡昆曲,他上演了一批昆曲折子戏,而且常以昆曲戏压大轴,确曾红火了一时,引起了社会上的瞩目。稍后,河北的昆弋班也组班进京,如郝振基、陶显庭、王益友、侯益隆及后起之秀韩世昌诸先生,出演于平、津一带,还曾南下淞沪;1928年秋,韩世昌先生又率昆团东渡日本,获得成功。这一时期,北方昆弋好不兴旺了几年。但班社时聚时散,极不稳定。到了30年代,赴东南六省:鲁、豫、鄂、湘、江、浙各地的巡回演出,成为北方昆弋班演出史中的一桩盛事。哪料,抗日战争爆发,北方昆弋惨不成班,再无声息。抗日胜利后,虽曾东山再起,而昙花一现,不足半年。至此,北方昆弋濒临灭绝。

20年代初,在南方,昆剧已呈凋零,前辈著名伶工相继离世,昆班星散,昆剧艺术的衍续传承,面临亟待培育新人的境况,若无有力举措,失传的危机势所难渡。这一攸关昆曲存亡的问题,得到了一批关注昆曲命运的有识之士的重视,由穆藕初、张紫东、徐凌云等合力,在苏州创办了“昆剧传习所”,请全福班后期的伶工执教,培养了“传”字辈一批学员(这就是我们这一代昆剧演员的师辈),经过严格传授,使一大批优秀传统昆曲剧目得以传承保留,还请京班演员教授了一些武戏。他们满师后,先后用“新乐府”、“仙霓社”为班名,往来于上海、苏州和临近的常、锡、宁等地,以及浙江的杭、嘉、湖一带,成为当时江南唯一的专业昆班,缓解了当时昆曲的颓局,为昆曲带来了希望。后来的事实证明,“传”字辈这支力量,确实成为了薪传昆剧艺术的火种,功于后世。想不到同样由于抗日开始,太平洋战争爆发,戏班赖以求生的全部戏箱失毁于战火,演员们为生计所迫,忍痛弃艺他去,班社解体。至此,在南方薪传数百年的昆剧也濒临灭绝。同在这一时期,南北昆坛俱遭厄运,一蹶不振,委实悲惨!

进入20世纪后,晚清至民初这段时期里,在昆曲剧本创作方面,虽有诸多名家,如曾朴、林纾、梁启超、吴梅、卢前、王季烈等参与剧作活动,编写了一些传奇或杂剧作品,但绝大部分均未付诸排演,没有出现一部如《长生殿》、《桃花扇》那样为人熟知的传世名著。昆班没有新剧上演,不能说这不是昆剧衰落的原因之一。

从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中昆剧的兴衰概况看,它由开始衰落到濒临灭绝;虽曾一度重兴,又遭战火之祸。这一古老剧种是在多灾多难中,饱经忧患,历尽艰辛,挣扎着尚存一息的。

进入20世纪后半个世纪的50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南北昆剧界一些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中,虽有不少人陆续被吸收到歌舞院团从教,生活有了保障,但是还没有一个昆曲专业剧团。

1956年,浙江昆剧团排出了《十五贯》一剧,晋京演出,引起轰动。被《人民日报》社论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自此开始了昆剧的新局面。在全国相继成立了昆剧剧团,被周恩来总理喻为“江南幽兰”的昆剧,再现风韵,香飘四海。

然而,《十五贯》出现后的十年,“文革”期间,又遭受了一场磨难,昆团解散,剧业荒芜。

幸喜1976年秋,玉宇澄清,拨乱反正,昆曲工作者纷纷欣然归队,重振旗鼓,复建新团,又开始培育第三代昆剧新人。一批阔别舞台多年的剧目精品陆续恢复上演。昆剧获得了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二次生命。

又过了一个十年。1986年昆剧的境况更臻好转。国家发出了抢救和保护昆剧的通知,成立了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昆剧得到了国家政策的特殊保护,这在旧时的历朝历代都是从来没有过的。是年,开办了两期南北昆剧前辈传艺的培训班,全国各昆团的中青年演员,有300 余人次参加了学习,学到了濒将失传的剧目100余折,还同步进行了录音、 录相和文字记录,保留下了一批洵足珍贵的艺术资料,这项举措也是开未有之先例,嘉惠后学,功德无量。

这一时期,昆剧各种性质的演出频繁,展示了整理、改编和创作的一批新戏,推出了各个行当家门的众多新人,恰是一派“姹紫嫣红开遍”的喜人景象。同时,昆剧以其古雅而清新的面目走出国门,远涉重洋,足迹遍及世界各大洲及港台地区,博得了盛赞。外国留学生也纷纷来我国研习昆剧艺术,昆剧已经被更多的人们所了解,对它独具的美学品格和审美价值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从本世纪后半期昆剧的发展历程看:它由喜获新生到再遭厄运;从历经浩劫到二次复苏,终于受到保护。事实说明,在这近50年中,它也是在并不平坦的道路前进的。

就我的浅见言之:首先是全国昆剧界应真诚团结,摒除一切门户之见,众志成城,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应有计划地培养、建立昆曲剧作家的群体。如果说写戏曲剧本难于其它戏剧形式,那末写昆曲剧本的难度就更大,所需具备的专业功力,应当更深更广。当今,老一辈昆剧作家凋谢殆尽,中年一代知名编剧寥若晨星,青年作者中有志趣编写昆曲剧本的新人,似乎尚未脱颖而出。很少有人编写昆曲剧本的告急状态,当引起重视。

昆剧要生存、发展,还要大力整理、改编、创作新戏。创作人员(包括剧作、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等各部门)唯有对昆剧有深入准确的理解,才能真正靠近它。

标签:;  ;  

20世纪昆曲回眸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